廣陵王

廣陵王

廣陵王,中國古代王爵。歷朝封廣陵王者17人。

最初的廣陵王為漢武帝第五子劉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武帝以廣陵郡部分地置廣陵國,"分沛、東陽置臨淮郡"。封其子劉胥為廣陵王,都廣陵。劉胥在位64年,是中國歷史上執政很長的一位諸侯王。宣帝五鳳四年,因"坐祝祖上",案發被究。綬帶自縊,廣陵國除。改為廣陵郡。死後賜諡號"厲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陵王
  • 西漢:劉胥、劉宮
  • 東漢:劉荊
  • 晉朝:司馬遹
  • 北魏:樓伏連、元羽、元恭、元欣
  • 劉宋:劉誕
  • 南齊:蕭鑒
  • 唐朝:李純
  • 後晉:錢元璙
  • 宋朝:趙德雍、趙元儼、趙孝騫、趙孝永
  • 宋朝:郭師禹
  • 爵位:王爵
西漢,劉胥,劉宮,東漢,晉朝,北魏,樓伏連,元羽,元恭,元欣,劉宋,南齊,唐朝,吳越,宋朝,趙德雍,趙元儼,趙孝騫,趙孝永,郭師禹,

西漢

劉胥

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江都王劉建謀反,國除,將其封地改為廣陵郡。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武帝以廣陵郡部分地置廣陵國,“分沛、東陽置臨淮郡”。封其子劉胥為廣陵王,都廣陵。
劉胥在位64年,是中國歷史上執政很長的一位諸侯王。宣帝五鳳四年,因“坐祝祖上”,就是找女巫作法咒詛皇上,案發被究。自己以綬帶自縊,廣陵國除。改為廣陵郡。死後賜諡號“厲王”。

劉宮

劉宮,江都王劉非的孫子。江都王傳二世,劉非的兒子劉建自殺,國除。120年後,漢平帝時期,王莽主政,建議恢復江都王世系的封爵,於是便封盱眙侯劉蒙之的兒子劉宮為廣陵王。後來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劉宮的爵位被廢除。

東漢

劉荊
東漢廣陵王劉荊,是光武帝劉秀的第九個兒子。建武十五年(39年),被封為山陽公,十七年進爵為山陽王。在劉秀死後,劉莊(漢明帝)即位。劉荊暗中聯合劉疆奪位,劉疆拒絕,並向明帝告發。明帝念及劉荊和自己是同母兄弟,因而,只撤銷其山陽王稱號,徙封他為廣陵王。
劉秀奪取政權後,於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復立廣陵郡。漢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改廣陵郡為廣陵國,徙山陽王劉荊為廣陵王,在位10年。永平十年(公元67年)劉荊有罪自殺,死後諡號“思王”。劉荊是東漢第一代廣陵王,也是最後一代廣陵王。劉荊死後,廣陵國被廢除,改為廣陵郡。
1981年2月24日劉荊的廣陵王璽出土
廣陵王璽”金印,系1981年2月24日,甘泉公社老山大隊社員陶秀華在甘泉二號墓旁用碎石鋪路時拾到,後上交南京博物院。金印邊長2.3厘米,厚0.9厘米,上置龜鈕,通高2.1厘米,重123克,陰刻篆文“廣陵王璽”四字,字跡工整,豐潤秀麗,字型刀法遒勁老練,為漢印中極為罕見的珍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廣陵王璽”金印同1784年在日本九州福岡縣誌賀町出土的一顆印文為“漢委奴國王”金印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⑴授印時間基本相同。據《後漢書》記載,“漢委奴國王”金印的授印時間是公元57年,僅相差一年。⑵兩顆金印的印面同為正方形,邊長均是漢代的一寸(合2.3厘米),其陰刻篆文的鐫刻技法又都是用“藥研雕”,且出自同一工匠之手。

晉朝

司馬遹
司馬遹(278年—300年),字熙祖,小字沙門,晉武帝司馬炎之孫,晉惠帝司馬衷長子,母才人謝玖,西晉太子。
司馬遹自幼聰慧,有其高祖父司馬懿之風。當時有望氣占卜的方士說廣陵那個地方有天子之氣,所以晉武帝便封司馬遹為廣陵王,太熙元年(290年),晉惠帝司馬衷即位,立司馬遹為皇太子。
但長大後,不修德業,性剛且奢侈殘暴,於宮中擺攤切肉賣酒,並在西園銷售雜貨,以收其利。又好算卦巫術,忌諱頗多。皇后賈南風以其非己出,性情暴虐,恐即位後自己地位難保,便與賈謐等設計謀害,誣陷司馬遹謀反,囚於金墉城,後徙許昌宮,派黃門孫慮將其殺害,時年二十三歲。後追謚為愍懷太子,葬於顯平陵。

北魏

樓伏連

樓伏連(?―449年),或名婁伏連,代郡人,南北朝時期北魏將領。樓伏連忠實厚道,有度量。十三歲時繼承父位,統領部落。
道武帝初年,隨軍打敗賀蘭部、平定中山,任中山太守。天興五年(402年),斬殺反叛僧人張翹。同年隨軍征討後秦的姚平,因功獲封安邑侯。
明元帝在位時,任晉兵將軍、并州刺史。神瑞元年(414年),招撫胡人曹成等七十多人,襲殺大夏將兵三百多人,並捉拿反叛胡人阿度支等二百多家。獲明元帝的嘉許,入朝任內都大官。
太武帝繼位後,進封廣陵公,歷任衛尉光祿勛太延元年(435年),進封廣陵王,仍任原職。後歷任平南大將軍、鎮西大將軍等,外出鎮守統萬。
太平真君十年(449年),樓伏連去世,諡號恭王。

元羽

元羽,字叔翻,北魏獻文帝。太和九年封廣陵王,加侍中、征東大將軍,為外都大官。羽少而聰慧,有斷獄之稱。後罷三都,羽為大理,加衛將軍,典決京師獄訟,微有聲譽。遷特進、尚書左僕射,又為太子太保、錄尚書事。
但他卻十分好色,他姦淫了員外郎馮俊興的妻子,馮俊興趁他夜間外出的時候砍傷他,他最終傷重不治。

元恭

北魏節閔帝元恭(498年-532年),字修業,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之孫,廣陵惠王元羽之子,母王氏,嗣封廣陵王。南北朝時期北魏皇帝,531年―532年在位。530年,爾朱榮堂弟爾朱世隆,殺害元曄,立元恭為帝。532年,被高歡所廢,其後毒死。諡號節閔帝,又稱廣陵王或前廢帝

元欣

元欣,南北朝時代北魏、西魏皇族。北魏節閔帝之兄。西魏八柱國之一,字慶樂。
北魏廣陵王元羽之子,性格粗忽、好鷹犬。北魏孝明帝初年,任通直散騎常侍、北中郎將。後出任冠軍將軍、荊州刺史。轉任征虜將軍、齊州刺史。元欣治二州,官民協力稱讚。後任征東將軍、太僕卿。528年5月,尚書右僕射元羅為東道大使,元欣為副使。6月,高幹邕在齊州歸降。9月,封沛郡王。531年3月,改封淮陽王,太傅、司州牧。532年,加太師、開府。7月、繼承父親的廣陵王之位。533年7月,為大司馬、侍中。534年5月,任左軍大都督。8月,跟從北魏孝武帝入關中。534年1月,為太傅、録尚書事。西魏宗室中官位最高者,廣平王元贊以下諸王,高規格禮遇元欣。537年5月,任太宰、大宗師,進大冢宰、中軍大都督。又為柱國大將軍,八柱國之一。548年5月,為太傅,後進封司徒。554年,為大丞相,死後諡號容。

劉宋

劉誕
劉誕(433―459),字休文,彭城綏里人,南朝宋文帝第六子,母為殷修華。元嘉二十年,封廣陵王。元嘉二十六年,改封隨郡王。在宋文帝北伐、宋孝武帝討伐劉劭和平定劉義宣等戰爭中屢立功勳,封竟陵王。後受到宋孝武帝劉駿猜忌,占據廣陵造反,被沈慶之率軍擊敗並殺死。

南齊

蕭鑒
蕭鑒,字宣徹,南齊太祖蕭道成第十子也。初封廣陵王,改封廣興王、始興王。

唐朝

李純
唐憲宗李純,原名李淳,被立為皇太子以後改名。初封廣陵王。

吳越

錢元璙
錢元璙(887年-942年),字德輝,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原名錢傳璙,是五代十國的吳越國武肅王錢鏐的第六子,母親莊穆夫人吳氏。
錢元璙歷任沂王府咨議參軍、宣武軍節度使判官,散騎常侍,馬軍廳事指揮使。武勇都之變,徐綰召淮南軍入侵兩浙。在顧全武的建議下,錢鏐派錢傳璙到淮南楊行密處通婚。途中,逃脫了潤州團練使安仁義的扣留。到揚州,楊行密把女兒嫁給他,說生子當如錢郎,召田頵回軍。錢傳璙夫妻回到杭州錢塘,征縉雲、睦州有功,為邵州刺史。克東洲,為睦州刺史。後鎮蘇州,為中吳建武等軍節度使,蘇州、常州、潤州等團練使,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文穆王錢元瓘即位,改傳璙為元璙。其人性簡約,習弓馬。錢元瓘和他喝酒時對他說這是六哥的位置,小弟坐上是兄長所賜。錢元璙俯伏感泣。為檢校太師,中書令,開府儀同三司。作金谷園煙雨樓養老。在蘇州三十年,天福七年三月去世,靈柩前被後晉封為廣陵郡王。年五十六歲,以王禮安葬,諡號宣義。

宋朝

趙德雍

趙德雍,字仲達,魏王趙廷美第四子。淳化初,授右驍衛將軍,歷右羽林、龍武二將軍,累廷蔡州觀察使、鹹寧郡公,終天平軍節度觀察留後,贈宣德軍節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謚康簡。明道中,追封廣陵郡王。

趙元儼

趙元儼(985~1044)宋太宗第八子,宋太宗時期封周王。
宋真宗即位,授檢校太保、左衛上將軍,封曹國公。明年,為平海軍節度使,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檢校太傅,封廣陵郡王。封泰山,改昭武、安德軍節度使,進封榮王;祀汾陰,加兼侍中,改鎮安靜、武信,加檢校太尉;祠太清宮,加兼中書令。坐侍婢縱火,延燔禁中,奪武信節,降封端王,出居故駙馬都尉石保吉第。每見帝,痛自引過,帝憫憐之。尋加鎮海、安化軍節度使,封彭王,進太保。仁宗為皇子,加太傅。歷橫海永清保平定國節度、陝州大都督,改通王、涇王。
宋仁宗即位,拜太尉、尚書令兼中書令,徙節鎮安、忠武,封定王,賜贊拜不名,又賜詔書不名。天聖七年,封鎮王,又賜劍履上殿。明道初,拜太師,換河陽三城武成節度,封孟王,改永興鳳翔京兆尹,封荊王,
慶曆四年正月薨,贈天策上將軍、徐兗二州牧、燕王,謚恭肅。

趙孝騫

趙孝騫,北宋宗室,宋英宗趙曙之孫,吳榮王趙顥之子,官至寧國軍節度使、晉康郡王。

趙孝永

趙孝永,益端獻王趙頵之子。邢州觀察使,贈司空、廣陵郡王。

郭師禹

郭師禹,榮王郭瑊之子,宋孝宗趙昚成穆皇后的弟弟。歷任昭慶軍承宣使、保大軍節度使、攢宮總護使、太尉、少保、少傅。宋寧宗即位加郭師禹少師,進封永寧郡王。慶元五年十月封廣陵郡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