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梅高鐵

廣梅高鐵

2011年2月17日,廣州梅州對口幫扶工作第七次聯席會議在廣州舉行。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廣寧和市委副書記、市長萬慶良梅州市委書記李嘉和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澤君出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梅高鐵
  • 舉行時間:2011年2月17日
  • 全稱:廣州市到梅州市的高速鐵路
  • 兩地距離:400多公里
概述:,由來:,影響:,梅州概況,

概述:

指廣州市到梅州市的高速鐵路。
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廣寧和市委副書記、市長萬慶良,梅州市委書記李嘉和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澤君出席。
朱澤君市長在此次會議上透露,目前梅州正在申報規劃修建一條連通惠州的高鐵,計畫在兩三年內動工建設,惠州再連線廣州,全程貫通後梅州到廣州只要一個半小時,比現在廣梅汕鐵路中的梅州到廣州東站的5小時48分鐘(大約)提前了4個多小時。此外,梅州也在加快建設梅州通往廣州的高速公路,建成後通行時間只要3個小時,而現在,從梅州市區到廣州市區有400多公里,走高速路線:梅河高速<->惠河高速<->廣惠高,坐車單程一般也都在5個小時左右(塞車,開慢車等特殊情況除外) 。廣梅高鐵實際上就是杭廣高鐵(梅惠高鐵)的一段。主要站點有(廣州東站--增城東站--博羅站--惠州北站--河源東站--藍口站--龍川南站--五華北站--興寧東站--梅州東站--大埔站)

由來:

近.年來中國高鐵發展迅速,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發展迅猛,但廣東省邊遠貧困山區卻一直受制於交通的不便發展較為緩慢。而作為梅州市的對口幫扶城市,廣州市一直以來都在竭盡全力,2009年2月,穗梅對口幫扶第六次聯席會議上,廣州市按照“對到關鍵上、幫到點子上、扶到根子上”的總體部署,兩年來,共實施經貿幫扶項目17個,總值約21 .35億元,推動10家企業落戶園區,幫扶集體經濟項目778個,公益性項目588個。
在廣州市的強力幫扶下,梅州經濟實力不斷提升。2010年,梅州市生產總值實現612億元,比增14%,增幅位居全省第10,創15年新高;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 .95億元,比增26 .6%,增幅位居全省第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2 .3%和9 .8%。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3年以來,廣州市撥付給幫扶對口單位梅州市共10億元,其中對廣州(梅州)產業園投入2.5億元,“雙到”3.5億元,廣州財政無償幫扶資金3.2億元等。另外,廣州推動經貿合作項目100多個,總額達88億元;免費培訓各類人才2.8萬人次,安置勞動力29.8萬餘人。
而為了更好的幫扶梅州市,此次雙方領導及省市各領導想到用建廣梅高鐵的方式,進一步拉近山區與珠三角發達城市的距離,促進山區更好、更快發展。

影響:

目前,從廣州市到梅州市的鐵路主要是廣梅汕鐵路公司經營的“昆明到廈門”、“廣州東到廈門”、“廣州東到汕頭”三條線路,都只是途徑梅州市,且所需時間均較長,分別為5小時32分、5小時29分、5小時41分。
而這條梅州正在申報規劃修建的“廣梅”高鐵(實際上是梅州連通惠州的高鐵),如果在兩三年內動工建設,全程貫通後梅州到廣州只要一個半小時,比現在梅州到廣州東站大約提前了4個多小時。這無疑大大方便了梅州市民到廣州等珠三角發達地區的出行、工作,也大大方便了兩地政府、企業、民間等各方面的交流、往來。現在從梅州市區到廣州市區有400多公里,走高速路線:梅河高速<->惠河高速<->廣惠高速,坐車單程一般都在5個小時左右(塞車,開慢車等特殊情況除外)。
而更為重要的是“廣梅”高鐵的開通將加快珠三角企業往山區的轉移,加快廣州對口梅州的扶貧開發“雙到”和“雙轉移”工作,推動企業落戶梅州等貧困山區產業園區,加快幫扶集體經濟項目、公益性項目,這樣既可提速梅州等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可加快珠三角地區的產業升級,實現廣東省經濟戰略的轉移。
其實早在2009年2月,穗梅對口幫扶第六次聯席會議舉行時,廣州市就按照“對到關鍵上、幫到點子上、扶到根子上”的總體進行部署,兩年來共實施經貿幫扶項目17個,總值約21.35億元,推動10家企業落戶園區,幫扶集體經濟項目778個,公益性項目588個。 在廣州市的強力幫扶下,梅州經濟實力不斷提升,民眾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持續增強。2010年,梅州市生產總值實現612億元,比增14%,增幅位居全省第10,創15年新高;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95億元,比增26.6%,增幅位居全省第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2.3%和9.8%。據不完全統計,自2003年以來,廣州市撥付給幫扶對口單位梅州市共10億元,其中對廣州(梅州)產業園投入2.5億元、“雙到”3.5億元、廣州財政無償幫扶資金3.2億元。另外,已安排了7000萬元財政資金支持梅州市在建的“廣州大橋”由於資金不足,廣州還將再追加6000萬元。此外,廣州推動經貿合作項目100多個,總額達88億元;免費培訓各類人才2.8萬人次,安置勞動力29.8萬餘人。
從剛才所述第六次聯席會議以來,廣州市黨政方面高度重視對口梅州的扶貧開發“雙到”和“雙轉移”工作。張廣寧、萬慶良曾多次主持召開對口幫扶工作專題會議,多次組團到梅州幫扶點及產業轉移園區檢查指導,給思路、給點子、給指導、給支持。各幫扶單位也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要求,採取特色產業幫扶、龍頭企業幫扶、招商項目幫扶、社會保障幫扶、學技就業幫扶、安居工程幫扶和金融幫扶等措施,真扶貧、扶真貧,創造了很多很好的幫扶經驗。”如廣州市委辦公廳因地制宜,發動民眾種植仙人草,促進了農民增收;黃埔區為貧困戶購買最高標準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民合作醫療,讓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天河區突出產業幫扶,引進了廣州企業,幫助掛扶村發展養殖業;白雲區通過幫助解決掛扶村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和農村“一保五難”等問題,改善農村發展環境;番禺區通過實施“番禺·五華手牽手工業樓”工程、推動山區農副產品與廣州市場對接等舉措,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和貧困戶收入“雙提高”;廣州市增城區掛扶梅州市梅縣區以來,通過大力推動農業產業幫扶,600多戶貧困戶今.年率先脫貧等等。
而如果“廣梅”高鐵建成通車後,則上述“特色產業幫扶、龍頭企業幫扶、招商項目幫扶、社會保障幫扶、學技就業幫扶、安居工程幫扶和金融幫扶”等措施肯定將更易於施行,對梅州貧困山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梅州經濟的發展無疑都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8月、2009年7月兩次廣東省示範性產業轉移工業園競標中,廣州市委、市政府在關鍵時刻力撐梅州,給了梅州競標必勝信心,取得了10億元的資金幫扶。至今廣州已撥付到位2.54億元用於廣州(梅州)產業園區建設。按照計畫,2008年至2011年廣州將撥付4億元給梅州用於產業園的建設,剩下的1.5億元將於今(2011)年劃撥。目.前,園區首期4.03平方公里開發建設已全面完成,二期中的10平方公里開發正加快推進,初步實現了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土地集約高效利用、生活設施集中配套。“廣梅”高鐵的建設無疑將加快廣州(梅州)產業園區建設及相關配套項目的完善 ,加快廣東省示範性產業的轉移,以及梅州市產業的更新、經濟的增長。可見,廣州對於梅州的幫扶不僅僅體現在資金、人才及發展思路等各種途徑上,有了廣州市的大力幫扶,梅州的發展底氣更足,信心也更足。而“廣梅”高鐵的建設無疑對廣州、梅州的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並且對於雙方,特別是梅州市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廣東省整體產業升級、GDP的增長、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梅州概況

【位置、範圍、面積】 梅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理位置坐標為北緯 23°23'~24°56',東經115°18'~116°56'之間。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轄梅江區梅縣區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代管興寧市。總面積15876.06平方公里。市政府設在梅江區江南新中路。
【氣候】 梅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是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氣候區的過渡地帶。以大埔縣茶陽經梅縣區鬆口、蕉嶺縣蕉城、平遠縣石正、興寧市崗背為分界線,平遠縣、蕉嶺縣、梅縣區北部為中亞熱帶氣候區,五華縣、興寧市、大埔縣和平遠縣、蕉嶺縣、梅縣區的南部為南亞熱帶區。梅州地處低緯,近臨南海,受太平洋和山地的特定地形影響,夏日長,冬日短,全年氣溫高、冷熱懸殊、光照充足、氣流閉塞、雨水豐盈且集中,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梅州市已發現的礦產有54種,已開發利用40種,共有礦區274個。金屬類有鐵、錳、銅、鉛、鋅、鎢、錫、鉍、鉬、銀、銻、釩、鈦、鈷、稀土氧化物等,非金屬類有煤、石灰石、瓷土、石膏、大理石、鉀長石等。
水資源 梅州市水資源豐富,境內多年平均降雨總量251.6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28.7億立方米,過境客水量127億立方米。全市人均擁有本地水資源量2579立方米。境內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131.37萬千瓦。地下熱水資源豐富、水溫高、水質好、流量大。如豐順湯坑鄧屋溫泉,水溫高82-91℃,流量為4459公升/秒。 旅遊資源 梅州市山清水秀,氣候宜人。境內有不少名山古寺,文物古蹟,名人故居,溫泉瀑布,秀麗湖山。境內主要旅遊區(點)有:千年古剎陰那山靈光寺,葉劍英紀念園,中國客家博物館,清末愛國詩人、政治家黃遵憲故居人境廬,千佛塔,梅江區的泮坑瀑布、客天下旅遊產業園,梅縣區的雁南飛、雁鳴湖旅遊度假村、陰那山天文科普園、松源王壽山,興寧的合水湖山、神光山,五華的益塘水庫、熱礦泥山莊,平遠的南台山、五指石,蕉嶺的長潭勝景、丘逢甲故居、釋迦文化中心,大埔的豐溪自然保護區,豐順的湯坑溫泉、龍歸寨瀑布、龍鯨河漂流等。
【經濟社會發展概況】近.年來,梅州市通過積極實施以開放梅州為先導、工業梅州為核心、生態梅州為基礎、文化梅州為動力的“四個梅州”發展戰略,與時俱進,加快發展,全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全市工業化進程加快,特色經濟初步形成,整體實力有所增強。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建材、捲菸、電力、電子信息、銅冶煉、電聲、機械、生物農藥、農林產品為主的生產、加工基地,培育發展了7家上市公司。2009年,梅州市緊緊圍繞中央“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和省委“三促進一保持”決策部署,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以“雙轉移”工作為抓手,以重大項目建設為主線,著力創建“三名城一基地”,全力謀求“綠色崛起”新突破,全市經濟運行呈現較好發展態勢,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成效,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2009年全市生產總值509.51億元,比增9.8%。經濟結構進一步調整,2009年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構成為20.8∶40.4∶38.8,對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第一、二產業比重分別下降2.3個百分點和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上升3.4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增加值276.45億元,增長9.7%。人均生產總值12321元,增長9.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