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惠古道

廣惠古道

惠博公路邊的白沙堆村是惠城區東江北岸最西邊的村民小組,與博羅縣交界。這個並不起眼的沿江小村落,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那就是曾經有一條唐代古道連線著惠州府城和廣州省城。在承載了1300多年的歷史重負後,這條廣惠古道已從人們的生活中隱去,但留存於後人記憶里的是說不完的神秘和傳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惠古道
  •  歷史文獻:《惠州戰役日記》
  • 已有歷史:1300多年的歷史
  • 地區:博羅
廣惠古道簡介,國泰民安·龍母廟,績若凝香·江倩墓,

廣惠古道簡介

白沙堆村雖然是惠城區小金口白石村的一個村民小組,但在我市的歷史上卻有著獨特的地位:這裡曾是廣州至惠州的陸上通道,也稱官道(官驛道路)。據原市博物館館長王宏宇撰文記載,“這段古道就是從博羅沿東江邊至小金口的白沙堆,過江經梅湖入下角走大中堂,又經大路(今市機械廠)過鋪前街轉下角東路,最後入惠州城”。
關於古道的形成,可上溯到隋代建惠州府治於 山的時候。時任博羅縣令鄔文每次乘船上惠州,都能看到岸上路人行走艱難,故“始開白沙沿江之路達府治”。大周長安二年(702年),鄔文在“白沙臨江石上”刻摩崖碑記載了這一通道。
據當年東征軍編印的《惠州戰役日記》記載,廣惠古道在國民革命軍東征時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部分東征軍就是從此道進入惠州戰場。孫中山在1923年6次來到惠州時,也是經過此道經過白沙堆到達惠州,親自指揮發炮轟擊陳炯明叛軍。直至廣汕公路的開通,古道才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時至今日,古道的蹤影已蕩然無存。
由於千百年來人們的來往,已經為古道留下了一組珍貴的文物遺址,其中有石刻、墓葬、廟宇、古渡和橋樑。我們只有將這些歷史的痕跡聯結起來,或許能揭開千年古道的神秘面紗。
離古道不足一米的普濟橋已被草莽湮沒
據惠州文史資料記載,廣惠古道在惠州境內尚存兩座古橋樑,一是位於白沙堆村的普濟橋,另一則是位於市區、今天仍在使用的拱北橋。普濟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是時任惠州太守的徐時進主持修建的9座石橋之一,橋長約15米,高約5米,寬約1.2米,為二孔青石板橋,每孔橋面鋪3塊青石板。
普濟橋在古道上的位置極為重要。在古代,凡是處於官道上的橋樑,都是官府必須修的。由於白沙堆村有一條東江支流,才有了今天的普濟橋。按照徐時進在《新徑石橋記》中記載,普濟橋的前身是一條“橋木且腐”的木柱橋樑,為了造福百姓,並確保官道暢通無阻,徐時進才令邑人修建石橋,並在橋南立起“普濟橋”石碑。
歲月流逝,普濟橋也已經逐漸從人們的視野當中消失。若不是村里老人的指點,記者根本找不到湮沒在草莽之中的普濟橋。由於一個農場承包了橋南的大片土地種果樹,長滿野草的果園使得普濟橋更加無人問津。它仍靜靜地躺在長滿了水浮蓮的水面上。由於東江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東江水位逐漸提升,普濟橋昔日舟楫往來、人來人往的熱鬧場面,更加成了一種不可復原的歷史記憶。

國泰民安·龍母廟

翻新的龍母廟
從普濟橋沿著江邊往東走,行進大概500米左右,就能看到龍母廟。這座被翻新過的廟宇建在一個不容易被發現的小山坡上,面朝東江。這時,我們已到達古道的分界點——古渡口。行走至此的商賈官吏,不得不坐上渡船,到達隔江的梅湖村,才能繼續趕路。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王宏宇先生曾在龍母廟附近的渡口採集到隋唐時代的陶瓷,印證了白沙堆村在隋唐時代已有渡口。由於官道上人員往來較多,人們為了祈求渡江平安,因此在渡口旁修建了一座龍母廟。
關於龍母的傳說,幾乎和龍的傳說一樣久遠。由於歷代掌權者對龍母都大加褒揚,在人民民眾的心目中,龍母始終是一位慈愛的、能幹的“阿嫲”。至今當地村民到龍母廟上香還稱作“探阿嫲”。
據記載,龍母廟以前香火旺盛,但是在文革期間被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當地村民才將其重建成現在的面積約100平方米的二進式結構的建築。在龍母廟裡,記者還看到一個寫著“國泰民安”的鐵鐘和一個牛皮大鼓,暗示著龍母廟當年的熱鬧喧囂。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東江水位提升,昔日的古渡口已經無跡可尋,只有岸邊幾塊不能判斷年份的石板,引發著我們無限的遐想。一位村民告訴記者,上世紀70年代時渡口依然繁忙,博羅人都是騎著腳踏車從古道來到渡口,過渡用的是一隻小木艇,“艄公是一老頭,過渡費好像是五分錢”。

績若凝香·江倩墓

江倩墓得到妥善保護,古道誰來保護
在廣惠古道存留的文物遺蹟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惠州惟一一座元代古墓——江倩墓。根據資料顯示,江倩墓頗具規模,長12.6米,寬7.6米,明代萬曆35年(1607年)重修,清代嘉慶4年(1799年)復修,博羅縣知縣曾在墓後立有保護碑記,墓碑、墓表、墓志銘均保存完整。
尋找江倩墓比尋找普濟橋容易多了,隨便問一個村民古墓在哪,他都能指明方向。一到江倩墓,墓前一對石柱上的石獅馬上就引起記者的注意。這對雕刻精細、小巧玲瓏的石獅雖然經受了數百年的歲月沖刷,但仍栩栩如生。石柱上刻有一副楹聯,現在已經無法辨認其內容。
一位村民告訴記者,江倩墓在當地還有一個稱號,那就是“國家墳”,可見江倩生前聲名顯赫。據墓志銘記載,江倩(白沙公)是浙江鄞縣人,“君鼻祖乃宋故相文忠公,諱萬里也”,“元初自浙入粵隱居羅浮山”,“不愛七尺之軀,慷慨為國死難,精忠貫金石,泣鬼神”。另一佐證是墓碑的額聯,橫額為“績若凝香”,對聯為“龍真穴的千年盛,水秀山明萬載興”。
“龍真穴的”是風水學說的專門術語。去年10月份,台灣一個風水地理研究會的會員專程來到江倩墓,就是為了一睹“龍真穴的”的風韻。
廣惠古道出現價值極高的元代古墓,這似乎證明了古道的生命得以某種方式上的延續。但是,已經成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江倩墓,並沒能促使廣惠古道也享受保護待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