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

廈門晚報

《廈門晚報》是目前廈門地區發行量最大、傳閱率最高、覆蓋面最廣的報紙。作為廈門主流強勢媒體,晚報以關注民生為特色,以社會良知為己任——被譽為“廈門城市名片”,在閩南地區尤其是廈門市民中有極高的輿論影響力和社會號召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廈門晚報
  • 外文名:Xiamen Evening News
  • 拼音:xia men wan bao
  • 地區:廈門
  • 特色:關注民生
  • 榮譽:被譽為“廈門城市名片”
  • 地址:呂嶺路122號報業大廈(361009) 
介紹,歷任領導,發展大事,廈門第一,版面欄目,專記,

介紹

據央視數據研究,在廈門的報業市場中,《廈門晚報》首選率為25.22%,居廈門報業市場第一位,比首選率第二位的報紙高出了4個百分點。《廈門晚報》的讀者以個人訂閱和單位訂閱為主,比例分別達到53%和33%;其中個人訂閱率遠遠超過同城其它報紙。
《廈門晚報》平均每期閱讀率為26.58%,讀者規模達到371,796人,目前位居廈門報業市場第二位。在央視數據研究對廈門市各報讀者閱讀頻率的調查中,《廈門晚報》的讀者幾乎每期都讀的比例高達78%;讀者閱讀《廈門晚報》時幾乎所有版面和大部分版面都讀的比例達到82%,是讀者閱讀深度最高的報紙。《廈門晚報》的忠實度者比例達到94%,即在晚報的讀者中94%的人每期都讀,而主動讀者比例達到62%。
廈門晚報廈門晚報
《廈門晚報》以誠懇的姿態相隨市民左右,全心全意為市民服務,不僅擁有最忠實的讀者群,還獲得了廈門讀者喜愛度第一的肯定。自1994年創刊至今,晚報一直堅持“走進市民中,辦給市民看”的辦報理念,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報導新聞、反映民生、體現民聲,在社會新聞、民生經濟、輿論監督以及文化時尚領域深受廣大市民喜愛和關注。
《廈門晚報》有一支獨具晚報特色,特別能戰鬥的新聞采編隊伍,從創刊至今,獲國家、省級二等獎以上、市一等獎的新聞作品有260多件。這些榮譽正是晚報人“辦一份有價值的報紙 做一個有價值的新聞人”理念的印證,也是晚報品牌的最好體現。
《廈門晚報》還有一批備受好評的名專欄,如代表老百姓最真實聲音的微型輿論監督欄目《我要說》,及其姐妹欄目《我要拍》和《我要評》;深入社區、貼近市民生活的《厝邊新聞》;作為城市時尚風向標的《尚城》周刊;為廈門市民提供快捷、權威、實用、時尚生活信息的《新民生》等。這些名專欄也讓廣大市民記住《廈門晚報》、熱愛《廈門晚報》。
《廈門晚報》在辦報過程中堅持“百姓關注、部門重視、幫忙不添亂”的原則,在“繳費一卡通”、“保護白鷺、白海豚”、“揭秘地溝油”等市民政府都關心的事件中發揮了重要的輿論引導、輿論監督作用。

歷任領導

總編輯 陳炳琳(兼) 1994年1月----2001年
朱家麟 2001年6月----2006年9月
林水圳 2006年9月---
常務副總編輯 林金龍 1994年1月----1997年11月
副總編輯 郭永桴 1994年1月----2001年(1997年11月起因常務副總編輯空缺,為主持工作副總編輯)
朱家麟 1995年----2001年
蔡育強 1998年----2000年
林水圳 2001年----2003年
葉勝偉 2003年----
林志勤 2006年12月-----
徐芳菲 2006年12月-----

發展大事

1994.1.1 創刊
1995年 在廈門媒體中率先實現采編系統計算機化。
2000.1.1 正式上網
2000年 成立廈門晚報廣告部
2004.1.2 廈門晚報登上廈金直航航班,成為祖國大陸首家對台宣傳的報紙。
2004.9.14 開闢網上互動專區,讓讀者和記者編輯網上交流,發表意見和建議。
2009.10.14 啟動《廈門晚報》“醬油水”社區。“醬油水”社區是由廈門晚報社和廈門網聯合打造的全新網路社區,依託晚報、延伸晚報、報網互動,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平台。

廈門第一

為什麼是“廈門第一市民報”
“廈門人必備的新聞晚餐”變成了“廈門第一市民報”,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昨天開始,本報報頭上的標語換了。
為什麼換標語呢?說來還有個小故事。在日前本報舉行的慶祝創刊15周年的座談會上,我們長期以來習慣的低調,受到一些熱心讀者的“批評”:你們就是善於宣傳別人,不善於宣傳自己。
想想也是,讀者批評得沒錯。
稍微了解本報的歷史和發展軌跡的讀者,都會認為《廈門晚報》作為“廈門第一市民報”名副其實。因為本報自1994年元旦創刊以來,就創下了多項第一的紀錄:
福建省第一份綜合性純都市晚報;
在廈金航線每天供乘客免費閱讀,是福建省最早通過廈金航線向台灣地區進行新聞宣傳的平面媒體;
率先在全省綜合性平面媒體中成立小記者團,普及新聞教育;
在廈門的報紙中,率先組建“戶外運動聯盟”、“太太理財團”、“厝邊新聞助理”、“拍客聯盟”、“自駕游俱樂部”等多個民眾組織,領先舉辦諸如“和諧鄰里節”、“閩南鬥茶比賽·十佳茶藝小姐評比”、“廈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斗陣行”等許多深受市民喜愛、社會反響熱烈、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品牌活動。
2004年廈門晚報創刊10周年,時任廈門市市長的張昌平同志(現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稱讚廈門晚報是“廈門城市名片”。2008年,本報獲評“廈門城市十大文化品牌”。
廈門晚報的發行量,多年來穩居“廈門第一”的位置,今年的訂戶又增長20%以上,實際入戶率達85%以上,再次鞏固和提升了“廈門第一”的影響力。廣告業績在同類媒體中,就投入和效益比而言,“廈門第一”當之無愧!
讀者說得在情在理。我們沒有理由不接受他們善意的批評。作為廈門最受讀者喜愛的主流民生報,本報有義務、有責任把“廈門第一”的底細告訴讀者。把“廈門第一”的標語亮出來,這更是對本報的鞭策和警醒——我們惟有不斷做得更好,朝著更高的目標努力,才能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和檢驗,才能對得起百萬讀者給予的榮譽和信任。
第一市民報
本報訊(文/圖 記者 林曉雲) “祝願《廈門晚報》先聲奪人!”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秘書長、著名美術理論家、書法家孫克話音一落,立刻在雪白宣紙上剛勁有力地落墨“先聲奪人”四個大字。他表示,這四個字有感而發,是因為3月28日“2008·全國中國畫學術邀請展”開幕當天,他竟然就在當天的《廈門晚報》上看到了接近一整版的畫展新聞和訪談內容,“我注意到版面上還標註了‘上午10:00’”。
“先聲奪人”“先聲奪人”
孫克昨日在復文美術館還為本報題字“廈門第一市民報”。文化部青年聯合會副主席、文化部青年聯合部美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美協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張龍新也現場作畫一幅《長城早春》。
這兩幅書法作品及畫作《長城早春》都作為中國美協中國畫藝術委員會的禮物贈予本報。“晚報對文化的支持很強大啊,其他新聞也很貼近市民需要,我想‘第一市民報’就應該是這樣的”,孫克在離開廈門返回北京前表示。
全國中國畫學術邀請展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中國美協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廈門當代置業集團、廈門復文美術館承辦,匯聚了386幅中國畫精品之作,30餘位中國畫界的代表畫家為此齊聚廈門參加開幕式、筆會等活動。展覽在文化藝術中心廈門美術館將持續展出至4月6日。
自信大氣
這幾天,本報的市民熱線5589999讓報社同仁的心熱呼呼的。沒有想到,我們報頭上改標語的小舉動,竟引來許許多多熱心市民欣賞的目光、熱烈的掌聲和殷切的希望(刊登的部分原聲見3月7日和今日的“我要說”)。
我們相信,這就是“廈門第一市民報”品牌的號召力和社會的影響力;我們更相信,這就是廈門晚報15年來秉承“走進市民中,辦給市民看”辦報宗旨一個可喜的檢閱。
“廈門第一”的標準,除了發行量、實際入戶率、廣告投入和效益比的“第一”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衡量指標,這就是新聞品質。從創刊伊始關注百姓繳費難、推動我市“一卡通”的面世,到最近的“五青年擒凶灑熱血”的獨家追蹤報導,一個個細小的民生問題的披露,一個個新聞事件的背後,都傾注著廈門晚報的社會良知和責任,都踐行著一份成功的報紙必不可少的“三要素”:有權威性、有吸引力、必不可少。
廈門晚報的新聞品質和氣質,在我們日常的報導中堅守並提升,讀者更可從本報慶祝創刊15周年的《影響·力》特刊中管中窺豹。
在《影響·力》特刊中,我們曾經說過:“無論怎樣給本地這張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作功能定位都不為過。因為她發聲最大,客群最多,影響力最大!”昨日,資深傳媒學者、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趙振祥教授致電本報熱線時,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廈門晚報亮出“廈門第一市民報”的標語,與其地位絕對是相匹配的。同時,她還是廈門最大、最主流的都市報,她最貼近市民,最突出集中反映了百姓的心聲。
他還說:“據我了解,許多家庭每天如果沒有看到廈門晚報,就像缺了點什麼。一天工作結束時,在家裡相對比較寧靜,這時看報紙的感覺大不一樣,收穫也大不一樣。當然,從‘廈門人必備的新聞晚餐’到‘廈門第一市民報’,說明廈門晚報更加自信、更加大氣了!”
實際上,趙教授還從另一個側面肯定了本報的出版發行時間。為應對激烈的報業競爭,全國諸多晚報紛紛變“早報”(早上出報),但廈門晚報沒有變,而且將出版時間上的“劣勢”轉化為“優勢”,首要原因就是為了充分尊重讀者業已形成的閱讀習慣。當然,也有本報高度自信的因素。這就是,我們堅信:人無我有,人有我精;廈門晚報源源不斷的“上午快報”和“獨家”訊息,是讀者選擇本報最好的理由之一。

版面欄目

《新民生》周刊
《新民生》周刊於2002年8月12日開版。
《新民生》的設立表明廈門晚報對民生問題更深關注、更多投入;要當好讀
者信息公僕,以更權威、更快捷、更實用、更時尚的生活資訊來滿足市民生活的需求。
《新民生》初期每周周一--周五,兩版連彩,每天一個欄目,後改為每周二、周四集中推出。欄目分別有:女性消費、旅遊、房產、家電、IT·通信、汽車、家居、美食、服飾、購物等。這些欄目的推出幾乎涵蓋了現代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體現《新民生》作為媒體服務社會、服務市民的特色。
一、關注前沿、時尚的生活,介紹最新消費潮流、行業動態、生活資訊。
二、貼近市場,發揮"商橋"作用,做好商家與消費者"對接"工作--為商家產品尋找新的目標消費群,替消費者物色合適的商家、服務項目和新產品。
三、關心民生疾苦,注意傾聽民眾呼聲;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客觀報導百姓反映的民生問題,並為解決問題提供相應諮詢服務,為最終解決助一臂之力。
《新民生》運行至今,取得良好社會、經濟效益,已成為晚報知名品牌。讀者從這裡獲得生活中更多消費資訊,商家將此作為投放廣告、發布商業信息的重要場所。
《鄉土》專刊
2002年元月起《鄉土》專刊開版。最初為每周一版,2003年起為每周兩個版。
設立《鄉土》旨在通過對本土及周邊地區重大歷史事件的挖掘,從歷史中尋找開發新聞,以為現實生活的借鑑,體現晚報地域化特色,為讀者提供既有貼近性,又有趣味性和知識性的精神晚餐。
《鄉土》甫一設立,在一個多月里就陸續推出關於祥店清代民居、洪本部老街區、廈門港避風塢和新垵霞陽紅磚古建築群的報導,就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保存利用傳統文化、形成廈門閩南獨有的城市風貌、旅遊特色,構建兩岸共有的文化基盤以促進祖國統一等問題發表見解。
此外還推出龍海鎮海衛古城、胡里山炮台的系列報導、高浦城的大型特刊、歷時三年的博餅起源的討論等等;
2005年,為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以及配合廈門晚報新聞部策劃的建立廈門抗戰死難者紀念碑活動,《鄉土》以三個版篇幅集中報導了日軍侵占廈門罪行及廈門人民不屈不撓的抗日救亡鬥爭。
《漫畫島》專刊
1994年5月《漫畫島》專刊開版,每周一期專版,至今(2005年)已出版了347期。
《漫畫島》立足於"島",放眼全國漫壇,圖文內容、作者陣容和版面安排設計,頗具全國性漫畫專刊的氣魄。其主要特色有:
一、大家漫畫多。經常刊載許多著名漫畫家的作品,如華君武廖冰兄丁聰方成張仃李濱聲等精彩之作。"漫畫精品屋"欄目上,也能及時見到在國際上獲獎的漫畫作品。
二、文圖並茂。經常有漫畫評論,研究文章或雜文之類。"中國漫畫名家"欄目幾乎把較著名的中國漫畫名家都作了介紹,如豐子愷葉淺予、華君武等等。每介紹一位都配以漫畫像和"漫畫家名片",很有學術和史料價值。繆印堂寫的"漫畫賞析"文章,雜文家舒展寫文,方成配畫的雜文,都使漫畫專刊很有看頭。
三、信息量大。全國重大漫畫活動均有及時反映,還能在每期的"漫畫信息"欄目內了解內地和海外一些其他漫畫信息。
《漫畫島》專刊在國內漫畫界頗有影響,《中華新聞報》曾刊有專家的評介文章。
《教育周刊》
《教育周刊》創辦於2003年1月4日,是廈門市平面媒體中的第一份教育專刊。
《教育周刊》以關注、服務基礎教育和親職教育為重點,設有"校園"、"家教"、"成長"三個版面,擁有以著名學者錢理群、孫紹振、朱永新,"知心姐姐"盧勤等一批權威專家為高級顧問的智囊團。
在做好日常報導的同時,面對輿論監督難的形勢,《教育周刊》不斷找準選題,刊發了諸如"揭開我市基礎教育某些課題的黑幕"、"誰來拯救你,我的老師"等一系列引起較大社會反響的報導;與孫紹振教授聯手,2005年成功推進了我省高考作文分值從60分提高到70分的變革;從2004年至今,每年還都獨家率先刊登"高考滿分作文"和"中考最優作文"。
自創刊以來,先後組織開展了"知心姐姐廈門行"、"閩派語文學術研討會"、"新教育實驗走進廈門"、"博導教您的孩子戒網癮"等一系列富有社會影響的公益活動,組建了廈門晚報小記者團、廈門市文字小督察隊等學生組織,並開展"小記者北京訪名人"、"小記者江南行"、"文字小督察在行動"等許多深受學生喜愛、家長讚賞、學校支持的活動,奠定了 《教育周刊》在讀者中牢固的地位。
2004年,廈門市委、市政府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一份檔案中,專門提出"廈門晚報要進一步辦好在讀者中頗具影響力的教育專刊"。
2005年,市政府授權《教育周刊》建曝光台打擊非法辦學,促進民校規範化管理,要求各區教育主管部門主動與《教育周刊》聯繫,及時公布查處違法辦學的機構名單。
"我要說"
2003年10月,《廈門晚報》對"市民熱線"資源進行了第一次深度開發,由要聞中心負責創辦了"我要說"欄目,將不能單獨成為新聞、又有意思的市民來電挑選刊登,除周日外,每天以半個版3000多字的篇幅,刊登市民在衣食住行中遇到的種種事情和感受的原聲。欄目推出後,受到讀者喜愛,熱線電話量爆增,4個專職熱線員3條熱線電話24小時工作,還時常占線。
"我要說"欄目每天20條左右,每條兩三百字,都是讀者在生活中遭遇的事情和感受,且多為當天發生,很鮮活。但要做成新聞稿件,分量稍嫌不足,把它開發利用起來,放進"我要說"欄目,豐富了報導形式,加上這種新聞形式短小活潑,可讀性強,深受市民喜歡。
這個欄目的特點是:在形式上,注重原汁原味,讓口語化的來電內容直接上版面,保持來電者的原有語言特色,除了語法錯誤外不做改動。編輯時,把最精彩的內容通過小標題突出來,並用黑體字標出其中的主要事實和觀點,既避免了版面的密密麻麻,又突出了重點。除了稿件的篩選,編輯還通過加"編者按"的方
式表明晚報編輯對某一問題或現象的看法,正確引導輿論,避免個別來電有失偏頗而導致的負面影響。這種編者按一般只有一句話,通常附在一則來電後面。對於讀者的投訴,編輯還要在刊發前及時與當事人和被投訴單位核實,做到既反映市民原聲,又準確真實。
欄目多次被評為廈門市新聞名專欄,同城媒體紛紛效仿。

專記

繳費難系列報導
1996年3月,由社會經濟部策劃的系列報導,將該部負責的各原獨立的經濟專版打通串連,連續發表了《唉,"花錢"為什麼也這樣難》、《路路皆卡》等6篇報導,系統反映當時市民為繳交水、電、煤氣等各種費用而不得不奔波於各指定銀行的難處。這組報導立即在市民中引起強烈反響,許多讀者紛紛來信或致電報社,感謝為百姓說了心裡話。
為促使問題早日解決,這組系列報導也整理成材料送交市有關領導。經過歷時兩年不懈追蹤,繳費難問題最終解決,"繳費一卡通"於1998年3月正式在廈投入使用,此屬全國首創,被譽為"廈門模式"。這組報導因而先後獲全國、省、市各級新聞獎。
關注"最後的知青"
文革中1969年廈門計有三萬知青前往閩西三縣(永定、上杭、武平)插隊落戶接受"再教育"。20世紀80年代初,這些知青多已返城,但也還有480多人留在當地。
1995年廈門晚報《星期天刊》(4月23日)刊登廈門知青作家謝春池《尋找最後知青》一文,反映留在閩西的廈門知青生活艱難現狀,他們的期盼和要求。文章刊出後,原市委書記陸自奮深有感觸,第二天就給當時的市委市政府領導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希望市委市政府妥善解決閩西知青遺留問題。市領導對此十分重視,由市府辦公廳組成調查組,召開相關部門協調會,又專程赴閩西組織知青座談會,聽取意見。
1996年10月,市委市政府辦公廳聯合發出《關於做好在閩西的廈門知青工作的意見》,《廈門晚報》即以《讓最後的知青返城》為題進行報導,在閩西知青及其親友中引起很大反響。此後,市委組織部、公安局、民政局、人事局、勞動局、市教委聯合發文,對知青返城一些具體問題作處理決定,《廈門晚報》及時報導《知青返廈有了具體規定》,緊接又於5月17日報導市中招出新規,招收廈門籍知青子女考生。
九龍江生態考察
九龍江是我省第二大河。廈門市自北溪引水工程建成後,九龍江水就成了廈門最重要水源。為了呼籲上下游各界共同保護九龍江生態,讓市民了解九龍江,《廈門晚報》策劃了考察九龍江"共飲一江水"系列報導。
第一次活動於1998年著手,先期做了充分準備,請資源專家洪華生、朱鶴健等介紹情況,聘請朱鶴健教授為本次活動總顧問;福師大廖善剛副教授、廈大博士後工作站的曹文志作為隨隊顧問參與了考察活動;還公開招聘了5位志願者參與。
《廈門晚報》由潘興軍等4名記者對此次考察活動全程跟蹤報導。
這次考察活動於1999年2月成行。考察隊溯源而後下,行程萬里,一個多月時間途經閩西、閩南的18個縣區,先後對九龍江源頭、梅花山自然保護區、梅花湖雁石溪,以及西溪、南溪,九龍江入海河段的流域生態和環保狀況進行考察,發回報導30多篇、圖片30多幅。這些報導通過大量實地考察實例,全面反映九龍江現狀和存在問題,引起廈、漳、龍等地和省領導重視,促成九龍江流域各市聯手開展綜合整治,讓市民對廈門母親河有較全面認識。
2003年9月,《廈門晚報》再次主辦"共飲一江水--第二次九龍江生態綜合考察",並與廈門、漳州、龍巖三市環保局聯合,在九龍江源頭--連城縣曲溪鄉馮地村立下"九龍江之源"碑。推動上、中、下游多方面合作。
幫助被拐湖南少女尋找回家路
2002年6月的一個晚上,一名叫許育紅的市民打通晚報熱線,講述在返廈火車上遇見一個找不到回家路的14歲智障少女。小姑娘是安徽警方偵破一起拐賣婦女兒童案解救出來的,她只能提供自己名蔣衛龍,在福建石獅打工,其餘無法提供更多情況,甚至不知家人姓名及原籍。許小姐從蔣口音中斷定她絕非石獅人,為免讓少女再入虎口,許小姐向廈門晚報求助。
接到電話,《廈門晚報》領導與多名記者馬上來到小許和少女身邊,並留下蔣衛龍。為幫助蔣衛龍找到回家之路,《廈門晚報》記者寫出了一篇篇充滿曲折和懸念的"尋親"報導,根據讀者提供的有關少女原籍的信息,又聯繫湖南衛視,兩地聯手,系列報導激起兩地人士的強烈關注。在讀者的幫助下,這名14歲少女終於回到湖南邵陽老家。當地村民一路燃放鞭炮,感謝救援。不久,當地縣政府發來傳真,稱在社會各界幫助下,小蔣已經上學。政府還向全縣人民發出號召,學習廈門市民熱心扶助弱者的高尚精神
《探尋周廷旭的蹤跡》系列報導
2003年8月,留美的廈大學子謝聞鶯發來一份傳真,遠在大洋彼岸的卡茲米厄茲·波茲南斯基博士希望通過《廈門晚報》,探求100年前出生於廈門的美籍華人藝術家周廷旭的身世,尋找其在廈門的親戚朋友及生平有關資料。卡茲是華盛頓大學著名經濟學教授、同時也是著名美術收藏家,他慧眼識珠發現了周廷旭的作品,並在西雅圖市舉辦了周廷旭繪畫展。
《廈門晚報》刊發了《探尋周廷旭的蹤跡》,立刻收到眾多讀者來電,提供周及其家族的重要情況。記者龔小莞、黃秋葦合作完成了解讀周家人才現象的深度報導。卡茲教授得知《廈門晚報》已探尋到周廷旭的相關資料後,當即飛抵廈門,《廈門晚報》邀請了廈門美術界部分知名人士,共同研討周廷旭的油畫藝術。
2003年12月5日,卡茲教授再次來到廈門,提出兩點建議:第一,在鼓浪嶼為周廷旭舉辦個人畫展;第二,在鼓浪嶼建立油畫博物館,長期展出一部分由自己捐贈的周廷旭畫作。
"少年磨練營"
1997年8月15日-- 20日,《廈門晚報》在華安山區舉辦了一個"少年磨練營"。
《廈門晚報》派出專人擔任領隊和輔導員,全程負責此次活動。有60人參加了這次活動,參加者都是年齡在12-14歲的獨生子女。
活動啟事刊出後,不到兩天時間報名人數就超過原定名額,沒報上名的家長通過各種途徑找人說情想把孩子送來"吃苦",已報上名的家長則要求不要給孩子什麼特殊照顧。
這些營員們在華安山區經受了諸多磨練:白天在烈日下走十幾里的山路,參加田間勞動;訪問貧苦家庭學生、自強不息的失明少女;晚上住在教室裡面,睡課桌椅拼成的通鋪;洗冷水澡,吃農家粗茶淡飯。
磨練營結束後,《廈門晚報》相繼邀請隨營工作人員及營員家長,教育專家座談,反思教育觀念,探討素質教育。
雙胞胎聯誼活動
2001年9月23日下午,由《廈門晚報》獨家策劃並實施的"廈門首屆雙胞胎聯誼活動"在廈門悅華會展酒店的大草坪上舉行。廈門450多對雙胞胎、多胞胎在此相聚,他們中年齡最大者90歲,最小者才出生2個月。雙胞胎才藝表演和450對雙胞胎、多胞胎合影將活動推向高潮。超過3萬市民參加了這次聚會,2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媒體的記者參與報導了這次聚會。
整個活動歷時近一個月,共經歷報名、初賽、複賽、決賽幾個階段。從報名那天開始,《廈門晚報》每天推出一篇"雙胞胎的故事",還穿插了不少有關生命科學的知識介紹。雙胞胎活動受到社會各界高度評價,認為"具有較高的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娛樂性"。
市民馬拉松
2003年3月底,是廈門市舉辦的第一屆國際馬拉松賽的日子。為了給參加首屆馬拉松賽的市民"熱身",《廈門晚報》於2003年3月2日在環島路廈門國際馬拉松賽賽道舉辦了廈門市民馬拉松賽,比賽分A、B組,A組為10公里,B組為半程。這是國內首次由一家地方媒體主辦的市級馬拉松比賽。
1200名市民和來自德、美、英、日、新加坡等國的朋友參加了這場歡樂健康的大聚會,他們中年紀最大的74歲,最小10多歲。同時,交通、醫療等諸多部門通力協作,成功地為廈門國際馬拉松比賽進行了一場演練。
春雨行動
2002年3月起,《廈門晚報》和市總工會聯手推出為扶助下崗人員自主創業的"春雨行動"。
有200多個家庭提出申請,不少人寫出了創業計畫。市總工會組織專人對申請者入戶調查,《廈門晚報》和總工會聘請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和退休企業家組成顧問組,為這些家庭的創業計畫做分析評估,《廈門晚報》還向社會徵集"金點子",發動讀者為下崗人員自主創業獻計獻策。
銀行、工商、稅務等部門都表示要為"春雨行動"創業家庭提供最優惠政策、最快捷的服務。經過數月努力,第一批 "種子家庭"陸續創業開啟。他們是:陳雅卿的"春雨花香"鮮花店,葉劍鋒的"春雨花行",軍嫂向曉丹"春雨貝雷"餐館和呂碧馨的"春雨寶記食坊"。《廈門晚報》樹立了一批自主創業、自謀出路的典型。一時間,"春雨"名聲鵲起,許多市民為下崗職工加油鼓勵,紛紛登門照顧他們的生意,扶助無業人員。
新生結伴上學
每年的新一屆大學生入學報到之時,《廈門晚報》熱線總會接到一些新生及家長來電,詢問入學應注意事項,訴說準備工作的種種疑難困惑。為此《廈門晚報》新聞部於2004年7月--8月策劃推出了"新生結伴上學"行動,意在為即將踏上大學校園的新生們營造一個相識相幫的平台,順利走出人生這重要一步。
2004年有東北、西北等5個片區,200多名新生通過晚報記者編輯牽線,彼此結為上學夥伴。
首次"新生結伴上學"受到歡迎,第二年繼續進行。老生踴躍報名當志願者,樂當學弟學妹"領路人"和"護航者"成為一大亮點。該年有300多名新生分5個片區結成上學夥伴,甚至有來自泉州、南平、三明的新生參與。《廈門晚報》並請廈航、火車站派專人到現場提供查詢、訂票服務。
"新生結伴上學"至此成為《廈門晚報》每年必有的活動。
崗位助學
"崗位助學"是市慈善總會與《廈門晚報》聯合開展的一種全新的助學模式,活動倡議企業為貧困高考生提供暑期勤工儉學的崗位,讓他們打工掙錢,既籌措學費,又鍛鍊能力。
首次"崗位助學"活動於2005年6月啟動。半個月內,先後有24家企業提供了206個崗位。報名申請助學崗位的學生達180多人,學子們順利上崗,堅持到最後的學子們都拿到了兩個月的工資,
崗位助學活動的新穎和創意,吸引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網、中國社會報以及廈門市各家媒體前來作深入報導,福建省電視台新聞頻道專門進行了為期3天的採訪,連續報導。
推動反扒志願者大隊成立
2005年初,《廈門晚報》要聞部開始策劃與警方共同倡導成立反扒志願者大隊事宜。
此前,已有部分市民民眾自發進行著反扒活動,但這些見義勇為者力量分散,缺乏相應的管理和專業技能培訓。《廈門晚報》基於此,倡導成立有組織的民間反扒隊伍,由警方統一管理,保險公司提供意外傷亡保險。
2005年6月,在市公安局的協助下取得了市相關領導的支持。《廈門晚報》記者開始與自發反扒的市民吳東亮等人接觸,多次採訪資深反扒民警姜海鷹及專業反扒民警,並在警方支持下,與關押在看守所戒毒所的老扒近距離接觸,獲得大量第一手材料。
經過充分準備,《廈門晚報》於2005年11月開始正式推出連續報導,從民間反扒到我市反扒現狀、扒竊團伙內幕,以及當前警方反扒遇到的阻力等,一步步將民間反扒推上前台。連續一個月幾乎每天整版報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民間反扒一時成為廈門市民關注的熱點,報名參加志願者大隊的市民十分踴躍。
至2005年12月初,時機相對成熟,經市公安局正式授權,當年12月11日正式宣布成立廈門市義務反扒志願者大隊,首批隊員80人。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陳炳發稱之為"文明城市文明市民的義勇之師",此後,全社會迅速形成良好的反扒氛圍,見義勇為事件層出不窮,一批老扒紛紛逃離廈門。
《公交與市民》大討論
1995年市公交公司推出"無人售票車",實施中乘客對"找零"等問題多有怨言。9月的一天,時任《廈門晚報》副總編輯的朱家麟,以其乘公車為找零錢遭乘務小姐譏"連1元錢都計較"的經歷,寫了《"無人售票車"感言》發表在廈門晚報1版言論欄上,認為公交公司有待改進視窗服務。
這事引起公交公司領導高度重視,雙方決定因勢利導,公交公司花錢買意見,在《廈門晚報》設立"公交與市民"欄目,讓市民對公交服務安全線路等方面提出批評建議。
短短半個月,《廈門晚報》編輯部就收到800多封來信,規模空前,有批評有建議,有的甚至還畫出需要增設的服務設施設計圖。公交公司領導說,市民這樣徹底地透視公交,有助於深化公交體制改革。市委宣傳部新聞處負責人說,這是廈門新聞史上空前的一場大討論。
暗訪"黒豆腐"
2000年4月,不少讀者來信舉報島內城鄉結合部豆腐黑店衛生條件差,《廈門晚報》記者從衛生防疫部門了解到廈門市發放了衛生許可證的豆腐加工點僅6家,無證的黑店卻有200多家。根據這些信息,《廈門晚報》新聞部立即策劃追蹤報導。
女記者孫麗萍、何崇梅假扮酒樓老闆和採購人員,暗訪了一些黑店,那裡的衛生狀況讓人觸目驚心,許多做豆腐的石膏粉竟是工業用的,甚至是醫療垃圾中回收的。而廈門市民吃的豆腐80%就是這樣生產出來的。
記者根據暗訪發表了《在豆腐白嫩嫩的背後》現場通訊,引起市民和各相關單位極大反響,湖裡區馬上進行了綜合執法查黑店,《廈門晚報》連續三天跟蹤報導。當時的市長朱亞衍親自在報導旁做了批示,責成副食品局進行調查,並召開工商局、衛生局、副食品局領導碰頭會,商討解決黑豆腐問題。朱市長並對記者的工作表示感謝。
隨後,全市島內外一起行動,查封了一些不法加工點,同時一批現場加工的正規豆腐店也應運而生,讓市民吃上放心衛生的豆腐。
揭秘地溝油
2004年1月-3月,《廈門晚報》推出了"地溝油揭秘"系列報導,在本市引起強烈反響。
記者劉文輝從廈門某酒樓一位廚師長那裡獲悉,部分酒樓酒店用油很不規範。為此,記者以《酒樓廚師長痛揭"地溝油"黑幕》為題,推出了系列報導的第一篇。之後,又分別以《地溝油是怎樣煉成的》、《地溝油這樣"周轉"》、《小店用油觸目驚心》為題,對廈門地溝油的產生、加工、周轉及小店用油的現狀進行了曝光。
之後,《廈門晚報》與廈門市餐飲同業公會聯合,發起了《廈門市餐飲業拒絕"地溝油"誠信承諾倡議》,首批38家餐飲企業參與了附議。最終在2004年3月15日,廈門各大餐飲企業成立了"拒絕地溝油誠信單位"聯盟,從正面引導餐飲企業規範用油。
除此之外,為從源頭上截斷地溝油流向餐桌,廈門市有關部門和企業也行動起來。首先是地溝油加工企業在廈門晚報上發出呼籲,讓正規企業大規模回收地溝油,做生物柴油或肥皂,抵制"野回收"人員將地溝油回收送往餐桌;其次,工商部門也出台"堵油"措施:所有糧油銷售店必須建立台賬,工商部門對不合格的餐飲店張貼《禁示》,告知消費者該店食用油有問題等;有關部門也提倡餐飲企業安裝油水分離器,杜絕廚房剩油流向地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