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寧寺

康寧寺

康寧寺原名丁寧寺是康區著名的黃教寺廟之一,歷經苯波呷舉兩派。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活佛派德莫活佛巴塘仿照拉薩哲蚌寺洛色林修建,命名“噶丹彭德林寺”。鼎盛時期有僧侶1800人,活佛8名。

康寧寺是巴塘縣重點寺廟,現有僧人320名,格西3名,活佛2名,一名旅居丹麥,居納活佛為寺廟主持。

公元1566年,木氏土司逐漸向西北方向擴展勢力,占據了巴塘,並派大臣噶倫伯駐紮巴塘,噶倫伯土在大巴河小巴河的交匯處修了一座宮寨。土司還將這尊釋迦牟尼佛像轉贈給巴塘扎塔寺,以護佑巴塘地區的吉祥安寧,這樣,這尊佛像在扎塔寺佛殿內安坐了70餘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康寧寺
  • 占地面積:11000㎡
  • 著名景點:噶丹彭德林寺
  • 建造時間:1659年
地理位置,相關傳說,重現人間,

地理位置

2011年康寧寺作為重點文物,由美林控股集團復建於美林谷亞高原運動休閒度假區內,新址左右環山、前有玉帶水環繞,是適宜寺廟建設的風水寶地。新落成的康寧寺,是國內少有的集藏漢蒙文化為一體的寺院。占地面積共100餘畝,建築面積近5000平米。包含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護法殿、藏經閣、原舊寺密法殿古蹟、閉關中心等。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文殊菩薩、綠度母、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時輪金剛壇城、各大本尊上師護法、財神等佛像100餘尊。其中最大的釋迦牟尼佛總高9米,阿彌陀佛等佛像總高6米。藏經閣內藏有藏漢大藏經、各大祖師的卷集三萬多件。

相關傳說

相傳,這尊佛像是藏傳佛教葛舉派創始人譯師瑪爾巴·曲吉洛追印度迎請來的。公元1407年,噶瑪巴第五世活佛德銀協巴明成祖大寶法王,他的弟子中也有好幾位被封為國師、大國師。他們得知雲南納西族木氏土司也信奉噶瑪噶舉派,為了得到土司的支持,便將這尊佛像贈給了木氏土司。公元1566年,木氏土司逐漸向西北方向擴展勢力,占據了巴塘,並派大臣噶倫伯土駐紮巴塘,噶倫伯土在大巴河與小巴河的交匯處修了一座宮寨。土司還將這尊釋迦牟尼佛像轉贈給巴塘扎塔寺,以護佑巴塘地區的吉祥安寧,這樣,這尊佛像在扎塔寺佛殿內安坐了70餘年。

重現人間

公元1640年,青海蒙古族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率兵入康滅掉了木氏土司巴塘扎塔寺等寺廟都在戰火中被摧毀,成了一片廢墟。後來扎塔寺被允許從東山遷至噶倫伯上的官寨內。1648年改宗為格魯派寺院,命名為丁寧寺。
1703年,巴塘一位老婦人到扎塔寺白塔舊址附近挖紅泥,突然從土中傳出“啊喲”的叫聲和“朝左挖,朝右挖”的懇求聲,老婦大吃一驚,連忙跑回城裡向人們訴說此事。丁寧寺住持和地方土司獲悉後,派人前去挖掘,結果挖出一尊檀香木雕刻的釋迦牟尼佛像。寺廟和地方都爭相要供奉此佛,互不相讓。後來達成協定:在城邊甲日龍村背後一塊名叫白日宗的地方搭起帳逢,將釋迦牟尼佛像供奉在帳內,雙方派人進行監護,不準任何人入內。並議定翌日早晨如若佛像面向寺廟,由寺廟供奉;如若面向城裡,則由地方上供奉。翌日清晨發現這尊佛像不但巴塘人,連拉薩人亦十分崇敬,巴塘人去拉薩朝佛時,拉薩人說:“你們何苦千里迢迢來拉薩,你們那裡有‘覺沃松扎瑪’,朝拜他也是一樣的”。可見其在信眾心目中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