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遠船燈

平遠船燈

平遠船燈是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的傳統民俗文化。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在客家地區乃至廣東省內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平遠船燈的由來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清帝喬裝出巡江南,至福建沿海,突遇風暴,險些喪生,幸投宿於一漁船,船家祖父和孫女與其言談之中,帝獲悉漁家飽受漁霸欺凌,不得溫飽,甚為惻隱。翌晨臨別時,特贈夜明珠一顆,親筆題贈“漁家樂”金匾和“聖旨”金牌各一。漁翁頓覺福從天降,驚喜交集,叩頭跪接。爾後,漁民們再不受漁霸欺凌,且有夜明珠之光,風雨黑夜,均可出海捕魚。後人便根據這一傳說排演船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遠船燈
  • 所屬地區: 廣東 · 梅州 · 平遠縣
  • 遺產編號:Ⅲ-17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基本資料,平遠船燈概述,平遠縣簡介,詳細介紹,歷史由來,平遠船燈特點,

基本資料

平遠船燈概述

文化遺產名稱:平遠船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梅州市平遠縣
遺產級別: 省

平遠縣簡介

平遠縣位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境內所居住的大多數為客家人。客家派系是一個特殊民系,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傳承了優秀的中原文化。平遠雖建縣時間不長,但有不少文化遺蹟,歷史名人較多,歷史人文資源豐富。

詳細介紹

歷史由來

據《平遠縣誌》、《武平縣誌》記載:兩百多年前,船燈表演藝術從閩粵交壤地帶傳入平遠縣差乾鄉湍溪村,因廣東平遠與閩南接壤,同屬客家居住地,生產習慣、生活習俗相同,婚嫁民間交往密切。200多年前,福建下壩藝人丘永生逢年節到平遠湍溪謝屋舞船燈,因此與謝屋建立一定感情,因謝屋謝添官自幼喜文藝。丘永生以師徒傳承方式把船燈技藝傳授謝添官。從此“船燈”便通過民間渠道,很快在我縣境內流傳開來,經久不衰。每逢春節、元宵、端午、中秋節日以及喜慶豐收之時,差乾、仁居、上舉、泗水等地的民眾便由家族或村寨自發製作、排演船燈,以此來慶祝節日、表達豐收後的喜悅之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剛傳入時,“船”用木、竹製作,長約3.5米,腹寬約1米,艙內高約1.6米,外表塗以鮮艷的色彩,配以花束、彩帶、彩燈。船無底,底部周圍飾以約0.6米寬的布條,稱“水布”,用以遮擋操船者的腳,全船約重30公斤。船燈舞由3人表演,男女演員各1人,男飾老翁,女飾孫女,以歌為主,分別在船頭、船尾表演,另一個藏在艙內操縱彩船,用一布條繫於艙內前後對角處,伴在雙肩,雙手抓緊前後橫檔另一對角處。表演時,將船體舞動,前後左右行進,停靠搖擺自如,全由操船者控制,艙內艙外表演動作嫻熟,配合默契,自始至終給人以“船在水中行,人在船中舞”的韻味。伴奏樂器以民間管弦樂器如嗩吶、笛、揚琴、三弦、板胡、二胡等為主,有時還加上鑼、鼓、鈸、鐺等打擊樂器,節奏明快,氣氛熱烈。曲調大多為民間小調,如《漁家樂》、《鬧元宵》、《迎風斗浪》、《夜行船》、《賣雜貨》、《十二月古人》等,表演內容起初為爺孫兩人出海捕魚,娛樂昇平。以後逐漸增加男女談情、勸世諷俗之類的內容,無一定程式。
新中國成立後,我縣文化部門和民間藝人,通過不斷挖掘、整理,並隨著時代的前進步伐,將“船燈”藝術推陳出新。1949年有《慶勝利》船燈,1950年有《抗美援朝》船燈,1972年有《喜送公糧》船燈,還有《迎風擊浪》、《花王出巡》、《船燈情》、《迎澳門回歸》、《回娘家》等等。改革開放以後,文藝工作者不斷推陳出新,平遠船燈革新又邁進了一大步,逐漸發展成兩船、三船甚至五船、六船,甚至大、小船等多船表演形式,表演時在傳統單船的基礎上,用舞蹈動作表現出 “鬧花燈”、“怡情”、“拉船”、“花鼓”等四個情節,在舞蹈動作中加入划船、出水、入水、旋船、匯船、拉船、跳船,船內演員與操船者密切配合。模擬船在水中,大江、急水、過灘、擱淺等動作,與傳統船燈表演形成相比,船燈舞的表演形式更為豐滿,形成平遠船燈舞特色。

平遠船燈特點

平遠船燈表演非常細膩,形象生動逼真,具有較強的模擬性。表演者模仿划船等動作,操船者則模仿船在水中的飄蕩情景,均把動作模仿得惟妙惟肖,“船”外的演員與“船”內的操船者配合默契,在小溪、大江、急水、過灘、暴風驟雨等任何情景下都達到了“船在水上行,人在船中舞”的“全真”境界。同時,平遠船燈道具船上的裝飾物和裝飾文字,具有較強的寓意性。船艙前的圓球燈和尾部的 “漁家樂”大字,象徵清朝最高統治者賜給漁民的夜明珠和牌匾,昭示著皇恩浩蕩,恩賜天下,體貼民情。公孫2人的單船表演,正是漁民百姓為歌頌皇恩,嚮往美好和諧生活之情而專門創作排演的《漁家樂》船燈舞的真實反映,其寓意在舞蹈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平遠船燈製作工藝獨特,根據傳統故事情節製造,艙的前上方正中央有一圓球燈,以模擬清朝皇帝恩賜的“夜明珠”,在其下方,鑲嵌“聖旨”兩字,船艙兩邊鑲有對聯:“江河湖泊波浪涌,遠近通達逍遙遊”;船艙尾部正上方鑲有順治賜牌匾中“漁家樂”三字,兩邊對聯為:“行舟駕入仙人境,鼓簫奏出太平歌”。同時,在船尾的彩架上,掛一盞用於照明的燈籠,以作夜行船之用。此兩隻“燈”就與道具“船”合稱為“船燈”。(船與燈的有機結合,就構成了平遠船燈的特色,也是與北方旱船的根本區別)。
此外,平遠船燈具有較高的歷史、民俗學和文化藝術價值。平遠船燈,從側面反映了台灣是祖國的神聖領土,中華民族一直以來都渴望台灣的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史實。其表現內容源於民間關於清帝為祭奠征台(灣)犧牲的將士,駕臨福建汀江一帶,突遇暴雨狂風,幸有漁民公孫倆奮勇將帝送到江北的傳說。平遠船燈舞正是根據這一動人的民間傳說創作而成。它間接地反映了清朝最高統治者收復台灣這一歷史痕跡,表現了中華民族對收復台灣的世代願望。同時,平遠船燈形成以後,因其寓意深刻,極富娛樂性,更因其所用道具均與當初客家民眾勞動、運輸工具—船極為相仿,表演動作與勞動動作相差不遠,所以排演起來比較簡單易行,從而在許多地方流行,並傳承至今。每逢春節、元宵、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或在豐收之餘和家族喜慶之時,在客家民居、圍屋的庭院門坪,均自發排演船燈舞,深受人民民眾的喜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