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情懷

“平民情懷”就是真誠關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狀態,自覺尊重維護普通百姓的各種權力,以提升普通百姓的生存質量為己任的情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民情懷
  • 內涵:真誠關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狀態
  • 影視劇:體現歷史敘事下的平民情懷
  • 文藝平民情懷:反思生存狀態及重新認識平民情懷
  • 培養平民情懷:體驗平民、敬畏平民、探索平民
歷史敘事,文藝平民情懷,培養平民情懷,

歷史敘事

——2009年國產“紅色”題材電視劇回眸
余則成、翠平、楊立青、瞿恩、“團長”、順溜……2009年中國電視螢屏一路“飄紅”,在宏大歷史敘事的背景下,人們記住了一批傳奇人物形象。
自今年年初起,以軍旅、諜戰為主的“紅色”題材電視劇毫無懸念地攻上了2009年國產電視劇排行榜的制高點。據不完全統計,在新中國60華誕之際,講述革命歷史的“紅色”題材劇占到了獻禮電視劇的約七成份額,從《解放》《北平戰與和》等一批大開大合式的經典之作,到《潛伏》《人間正道是滄桑》等耳目一新的精品,讓觀眾回味無窮。
平民情懷平民情懷
“紅色”題材走下“神壇”
新中國60華誕,中國電視劇獻禮之作一片繁榮,其中尤以解放戰爭為背景的 “紅色”題材劇炙手可熱。
以三大戰役為主軸的《解放》是一部50集的鴻篇巨製。它試圖向觀眾呈現“比電影《建國大業》更寫實”的那段崢嶸歲月。導演兼主演唐國強認為,《解放》的容量大大超過《建國大業》,《解放》中數得上名號的人物多達470餘個。
在《解放》中,領袖也有失眠、頭痛等普通人的煩惱,因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而使以往“高、大、全”的偉人形象顯得越發生動活潑起來。為展現國共雙方在各條戰線上的殊死較量,劇中揭秘了互派“潛伏”人員等一系列真實故事,也被視為這部“紅色”作品的一大突破。
在“60年”這個重大節點,“首都北京”再度成為電視劇創作的焦點之一。改編自長篇小說 《古城春色》的《戰北平》和另一部《北平戰與和》在今年的電視螢屏上爭奇鬥豔。有網友點評:“《北平戰與和》首次把傅作義定為‘男一號’,出現在影視作品中;並特別揭秘了一批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要貢獻的幕後英雄,還歷史本來面目,非常難得。”
《亮劍》原班人馬打造的大型海軍題材電視劇《滄海》也激發了不少軍事迷的“追劇”熱情。全劇開篇,就以一場“金馬海戰”大膽表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曾經遭遇的慘烈戰役之一——金門戰役。劇評人士分析,《滄海》的創新,不僅在於首次大跨度展現我國海軍成長史,劇中人物歸國科學家馬建成(何政軍飾)等所傳遞的憂患意識,也是以往影視作品中所鮮見的。
50集長劇 《人間正道是滄桑》也嘗試了“大歷史加小人物”的敘事結構。劇中對黃埔早期的師生群像描繪,不以歷史名人為主軸,卻巧妙地通過瞿、楊兩家年輕人的視角,展現國家興亡與匹夫之責的關聯。劇中主要人物的愛情,或因拋頭顱灑熱血而無法延續,或因政治信仰的歧見而止步,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浩浩蕩蕩的歷史洪流。
“現如今的‘紅色’電視劇,不再是千篇一律‘報流水賬’了。”一位復員軍人對記者說:“在《亮劍》之後,今年的 《解放》《滄海》《人間正道是滄桑》等都挺耐看,可見編導的努力和用心。”
觸碰“信仰”命題
2009年上半年,《潛伏》創下了全國各大電視台電視劇收視率的高點之一。主演孫紅雷、姚晨及配角馮恩鶴、吳剛、祖峰等人的精湛演技傾倒無數觀眾,可謂老少“通吃”。社會學家、文藝評論家譽其是一部向隱蔽戰線英雄致敬的經典作品;“80後”“90後”則甘當“冬粉”。一些自稱“潛艇”的年輕人,在課堂以外,對中國近現代史產生了新的興趣。
從幾年前《暗算》走紅,開啟國產諜戰劇的新一輪熱潮,到2009年《潛伏》熱播,後者被認為已將中國諜戰劇的藝術水準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潛伏》的魔力究竟何在?如其片尾曲《深海》中唱道:“生命只為一個信仰,無論誰能聽見。”《潛伏》編劇兼導演姜偉坦言:“整部戲是一個堅定信仰的過程。”在劇中,孫紅雷扮演的軍統特務余則成,因受女友左藍和上級呂宗方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看透了戴笠等人出賣國家利益的種種行徑,最終奔向革命。迷戀女友、信任恩師等因素,使余則成確定個人信仰的過程,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恰恰也正是這種 “偶然性”,賦予了這個小人物以真性情。對觀眾而言,余則成是個充滿七情六慾的普通人,顯得格外親切。
折射文化價值多元化
縱觀2009年,以“紅色”題材為主的“主旋律”電視劇正在以更有人緣的方式走進千家萬戶。今年以來,《解放》《滄海》等挑起 “主旋律”大梁;《潛伏》《冷箭》《地上地下》等諜戰劇令觀眾欲罷不能;《我的團長我的團》和《我的兄弟叫順溜》在各種不同的聲音中,依然擁有相對穩定的觀眾群,在部分衛視賺足人氣。文藝評論界人士指出,這恰恰顯現出當今中國文化價值的多元化趨勢,同時也折射出電視劇創作者的心態變化。
橫看成嶺側成峰。人們注意到,在《解放》中的敵軍陣營里,四平之戰中的陳明仁、孟良崮戰役中的張靈甫等歷史人物均未被 “臉譜化”。而 《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大哥楊立仁、二姐楊立華等角色的塑造,也告別了非黑即白的定式,層次豐富的人物性格塑造,頗耐人尋味。如此種種突破之舉,都獲得了觀眾肯定。
新中國60華誕,電視劇的製作與播出已邁過半個世紀的門檻。與電影和戲劇相似,中國的電視劇亦是“照出”中國當代民眾所思所想的“一面鏡子”,是把握時代與社會脈搏的文化“風向標”之一。
統計顯示,中國內地年產電視劇已超過萬集。以往,帝王戲、清宮戲紅火一時,言情劇、商戰劇、家庭倫理劇各領風騷。繼《激情燃燒的歲月》《亮劍》《暗算》《士兵突擊》等掀起熱潮之後,如今軍旅與諜戰題材正酣,且已現泛濫之態。專家提醒,一些盲目上馬的製片方,似乎還未真正吃透熱播劇的成功之道。
“觀眾需要史詩般的劇情、驚險的博弈、深刻的哲理,但這一切不能太脫離實際。”正在創作新劇的國家一級編劇王麗萍說。

文藝平民情懷

這個時代,商品邏輯無處不在。權利與金錢,威逼與利誘,世俗利益、物質享受和欲望滿足成為社會的普通尋求,人們在追求中的精神共振點大大減少。
當今文藝界,平庸的詩意和虛妄的浮華在泛濫,真情故事和溫婉的感動卻在消失,悲憫、關懷以及良知等旨意漸成昨日黃花。創作人員在現實面前主動或被動的,以各種方式丟棄了文藝的精神價值取向,以遊戲精神、消遣趣味、休息娛樂為主體的通俗文藝,在市民階層的精神要求下有了存在的合理性。縱觀一些通俗文藝,多以秘史、野史、艷史來滿足人們的窺探欲,用赤裸裸的肉慾來誘惑人們的眼球,或者找點不輕不重,無關痛癢的樂子來充當精神自慰的潤滑劑。無論網路還是漫天飛舞的期刊,我們看到的東西大多表現出一種回到事實本身,求實務真的合理動機,使人覺得更加貼近世俗生活層。實際上內容和主題僅流於表面,遠離了形而上的矚望,以油滑世故為和諧,以低級下流為親切。這些作品,大多充斥著色情和暴力,只有情緒和態度的譁眾取寵,沒有歷史和精神的重負。
勿庸置疑,人們在步入市場體系後有些方寸漸亂,探索精神自動退位。在來不及界定“精神”的精確定義時,物質與金錢已控制了人們欲望和激情的領域。實利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又對人們本已脆弱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堤壩進行了令人想像不及的衝擊。上個世紀末的還珠格格和金庸式偶象文學餘溫還在,紙媒和鏡語一律被幻化成“小資”情調。人們在夢幻中與皇帝、后妃、名流、艷星們親密接觸,在恍恍惚惚中和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使人們在合理的想像中,把價值趨向堂而皇之的異化並確立,認為脫“貧”致“富”不過是物質、權利、金錢的符號化,與階層、地區、政治、文化知識等方面的傳承和創造沒多大關係,甚至總在期待白馬王子的千里光臨,和皇族轎里繡球的垂青。通過理想中的愛情和中獎式的發跡,是許多年輕人心目中改變命運的途徑。
當然,社會的激變時期已經過去,進入了相對平穩的新時代,現實本身缺少了刺激文藝創作的激動點,因而使部分文藝創作者的道義意識、現實參與意識和創造意識都在消退。同時,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使創作者失去了洞察自然規律和學術規則的明智,失去了探求真理的銳勇。儘管後現代文學熱鬧紛繁,但其凌亂、沒有方向的表征正是文學創作式微的表現。他們打著反判傳統,欲打破陳規禁錮的旗幟,但這種反叛深受外來文學,特別是西方文學的影響,缺乏自已的思想資源和生活內涵。
於此,我想起了漢末魏晉六朝時代文學的英姿颯爽,以及其中的人本精神。在當時“生命無限度,朝夕有不虞”的社會動盪中,詩人們以積極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生命的珍愛,試圖在有限的時光一旦建立無限的功業。將自然之性視作人的本性,以一種淡泊寧靜、少私寡慾的心境去追求人生的真諦、生命的自由和人格的完全獨立。他們試圖在文學中張揚人性,恢復人道主義精神,否定了高度政治化,意識形態化後,強調人的原欲以及充分肯定原欲的合理性。同時他們對百姓命運的關懷與同情,也深深震撼著讀者以及後世人的心靈。
俄國文學批評家杜勃羅留波夫認為,文藝應該富有人民性,“它滲透著人民的精神,體驗他們的生活,跟他們站在同一水平,丟棄等級的一切偏見,丟棄脫離實際的學識等等,去感受人民所擁有的一切質樸的感情。”而當今文藝在無限度地強化著文藝的娛樂和贏利功能的同時,極端淡化甚至完全遺忘了文藝創作的人文關懷精神,使人們在找尋真理之道,善良之義以及唯美之志的旅程更趨困難。有人認為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良心,是維護人類的基本價值的主體。“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該是創作人員最好的注釋。然而,前一句的實踐者已越來越少,許多創作人員對現實社會的政治或市場保持著高度的敏感,致力於技巧的提高和風格的立異。在作品的審美性加強的同時,卻忽略了關懷和溫情這個主題,使得觸及現實的深度削弱了,思想的鋒芒、唯美唯善的精神也有所萎縮。有的將過於宏博的旨意建立在一種茫然的文化心理上,把傳統的深透與現代的時髦混在一起,使人讀後感到一種空泛的快慰和長久的不甘。
文藝,應該是建立在人文思潮基礎上的哲學、美學和心理學的體現,擅變中的文藝需要創作者通過反思現代人的生存狀態及重新認識平民情懷的崇高,來構建新時期的文藝關懷。激發更貼進現實的平民情懷,關注人的存在與發展,關注人性的複雜與人性的異化,衝擊一些既定模式形成的遮蔽,揭開生活最本真的現象,去觸摸生活的細節,觸摸剛剛發生的歷史。試問,不經過生活體驗蛻變成生命體驗的遞進,不給靈魂以曠遠的空間,怎能創作出那份真實的感動?
當前文藝界許多新問題,需要大眾文藝作正面的積極引導,同時更應考慮對負面影響進行控制。精英文藝素來是以“嚴肅,高雅,厚重”為名,它的創造性和獨特性卻因過於凝重,過於理性化而與部分讀者拉開距離。但這絕不是庸俗文藝產生的藉口和前提,我們需要重新考慮文學藝術的定義,它的商品屬性與消費狀況,它的形式與種類。在考慮文藝的民眾性時,是削足適履將精英文藝民眾化,還是通過一些手段提高民眾的欣賞水平?這是主流文藝的發展及質量的重要問題。我們應該注意吸納古今中外已有的一切先進文化成果,以新的視野審視,全方位探索文藝創作和研究的真諦。除了借重以文藝批評為理論武器的參與性建構和反思性批判外,更應注重自然常識,注重普通人群的客群面,積極去發掘它對現實世界的創造性作用。 推開現實滾滾紅塵,肯定並尊重個體生命的情感,泄導人情的人性關懷精神,文藝需要平民情懷裡自然而原始的精神遠遊。

培養平民情懷

——人教版國中教材“平民教育”初探
“平民”在《現代漢語規範辭典》上的解釋是:普通百姓。那么,按我的理解,“平民情懷”應該就是真誠關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狀態,自覺尊重維護普通百姓的各種權力,以提升普通百姓的生存質量為己任的情懷。
有人會說,平民情懷是針對“非平民”而言的,對於普通人,談不上平民情懷。似乎應該是這樣。但是,現實卻讓我們尷尬。因為,當今的時代,“平民情懷”正在平民中喪失。
中國是個人口大國。窮國辦大教育,歷史的原因、基礎的原因、現代化進程的原因,使許多教育怪現狀層出不窮。身在教育一線,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中國的教育,本來是服務平民的教育,但是卻已經畸變為“逃離”平民的教育。在某些不發達地區的學校,校門口堂而皇之地掛著宣傳標語:考上大學穿皮鞋,大學落榜穿草鞋。中國家長把孩子送進學校,普遍的目標就是讓教育改變孩子人生,讓教育成為快車道,載著孩子進入社會上層。平民的教育成為了培養貴族的教育。為了讓孩子們心無旁騖獲取高分然後順利地成為知識精英逃離平民階層,也為了讓管理變得更加簡單便捷,孩子們一走進校園,社會、學校和家長就有意識地不僅在思想上也在生活場景上隔斷他們和滾滾紅塵的聯繫。孩子們不得已蜷縮在校園四角的天空下,提前成為了不食“人間煙火”的少年偽貴族。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學生,恐懼底層,鄙視老百姓就成為了自然而然。
當然,造成這樣的局面的原因很複雜,這和中國傳統的價值取向也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必須看到,中國社會正在為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平民教育的嚴重滯後付出代價。改革開放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效益,但是,並沒有讓中國人實現相應的精神著陸。“平民情懷”的喪失是中國知識分子甚而是中國人精神迷失的重要原因。
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我們有必要從日常的教學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平民因素”,並且憑藉這些“平民因素”,組織豐富多彩的語文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平民情懷,鑄造學生的平民人格,為學生未來成長為優秀的平民和樹立服務平民的理想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而人教版教材富有進行平民教育的資源,只要我們善於開發,就會有所作為。這應該是語文教師的責無旁貸的歷史責任擔當。
第一、體驗平民的人生苦難
不能理解苦難,就不可能體驗幸福。現在的中學生也愛說苦難,但他們的苦難常常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式的青春困惑。就如魯迅說:因為所感覺的範圍頗為狹窄,便不免咀嚼著身邊的小悲觀,而且就看這小悲觀為大世界。又如北大教授曹文軒說:一個初涉人世的少年,一落筆,就滿紙蒼涼,很獨孤很頹廢很絕望很仇恨,仿佛受了莫大災難與折磨的樣子,仿佛這個世界虐待了他丟棄了他。更如王棟生說:以叛逆為個性,以另類為時尚,以晦澀和憂鬱為流行,人云亦云,東施效顰……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有必要藉助經典,讓學生觸摸真正的平民的人生苦難,為學生認識生命開掘通道:《故鄉》中閏土的辛苦麻木,《阿長與山海經》中阿長的愚昧粗魯,《台階》中父親的辛勞困頓,《背影》中父親的潦倒滄桑,《孤獨之旅》中顧小康的成長艱辛,《變臉》中幾代藝人的叵測人生,“老王”的窮困孤獨,“信客”無法躲避的風霜刀劍,“范進”的終生失意……教材本身就是一部呈現人生苦難的長卷。
我們要讓孩子們慢慢理解,平民的悲苦一方面是由社會原因造成的。一個時代的人的身上常常會有時代缺陷的烙印。如老王的命運,閏土的命運就有著典型的時代背景陰影投射。人生的苦難另一方面則是由人生本身的困惑造成的。人類對自身的一些終極追問,不僅體現在知識分子身上,其實也體現在平民身上。比如《台階》中父親建好了高台階的房屋之後的迷惘失落就遠遠不僅僅是平民的憂傷,而是代表著人類的一種終極困惑。“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向哪裡去?”父親曾用艱苦卓絕的誠實的勞動回答了這樣的問題,但是,父親在完成了人生的一項重要使命之後終究不能夠順利過渡到人生的另一個階段,物質的超前和精神的滯後讓父親陷入了新的人生困境。父親的痛苦由此產生。父親的痛苦其實代表的已經不是農民的痛苦了,這種痛苦已經成為了人類共同的痛苦母題。
現在的中學生,特別是城市的中學生被迫或者是自願地遠離人生苦難。所以,我們在教讀這類課文的時候,一定要引導孩子們認識到人生苦難其實是生命的常態。在任何一種社會背景下苦難的形象其實都是人生的原型。理解苦難的必然性,敬畏生命的苦難,就是正視人生。
學習此類課文,我們要通過真實的苦難平民眾生像讓中學生懂得:沒有苦難的反襯,幸福就沒有鮮潤的顏色。來自於大地的苦難歌謠往往就是生命的歌唱,他們的價值遠遠超過了無病呻吟和故弄玄虛。體驗苦難和追求幸福並不矛盾,省察和咀嚼平民的人生苦難乃是走進生活理解生活的重要途徑。培養“苦難意識”涵養“苦難情懷”就是為自己走向幸福的青春奠基。在這個基礎上,再結合時事讓學生了解當代平民的喜怒哀樂,學生的心弦就可能被真正地撥響。
第二、敬畏平民的美好情懷
人生的苦難掩飾不住人性的光華,或者說,人生苦難恰如生命的神秘黑幕,更加映襯出如星辰般璀璨的高貴品質。平民百姓不一定都受過良好的教育,但他們的生活態度和人生境界卻能常常引發我們對自身的深刻反省。他們講究日子再苦也要過得有滋有味,有腔有調,處境再難也絕不喪失做人的根本。可以說,底層人物的生活往往脫不了灰色的背景,但是投射出來的卻常常是暖色的人生。因此,在對苦難的突圍中感悟人性的美好,往往更能夠激發年輕的靈魂對真善美的思索。
老百姓的聰明智慧讓人驚嘆:平民百姓中到處都有“俗世奇人”,個個身懷絕技讓人嘆為觀止。泥人張的手楊巴的嘴不用說了,百姓們連“吆喝”都“出嘴不凡”。《雲南的歌會》中百姓們都是歌壇高手,《蒲柳人家》中的何大學問一丈青更是民間傳奇……
老百姓的善良純真讓人動容:溫馨的親情,純潔的友情,熱烈的愛情是平凡人生永恆的主題。最感人的乃是身份卑微身世苦難的“老王”“阿長”“信客”們的身上閃耀著的最高貴的人性之光。還有中年人在《散步》中頓悟的代際擔當,《我的母親》中母愛的柔善堅韌,《爸爸的花兒落了》中少年的迎風成長,《棗兒》中對親情流失的深刻思考。《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中有對弱者的關愛,《社戲》中有天人合一般美好的人際描繪,《我的第一本書》中有對純美人性的深情懷戀,《關雎》、《蒹葭》更是熱烈恆長的愛情經典……
老百姓的長情大愛更讓人震撼:《安塞腰鼓》中西北漢子多么剛健蓬勃,《愚公移山》的老少一家多么勇敢執著,揭竿而起的陳涉改寫了歷史,以天下為己任白衣進諫的曹劌更是書寫了平民參政的傳奇。還有慨然勇赴國難的花木蘭,用生命燃燒了“最後一課”的韓麥爾先生,余光中的喚起了無數人共鳴的“鄉愁”,戴望舒“用殘損的手掌”畫出的血淋淋的中國地圖,艾青的那一聲“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舒婷的那一遍比一遍更加熾熱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更是讓人血脈奔涌。
人教版教材就是一本普通百姓的列傳。我們看到了百姓們平凡甚至卑賤的地位、平淡甚至扭曲的人生,但我們也看到了這裡從來不缺少忠勇、仁義、堅韌和理想。他們確實卑微,但他們是最為鮮活飽滿的生命群體。在為帝王將相做正史的時候,粗陋的歷史大篩子往往選不中他們,但歷史絕不可能繞過他們。而讀出這些普通百姓的豐富和美好,反思這些普通百姓的命運和前途,我們就將獲得一種信念:敬畏平民就是敬畏歷史,思考平民的命運就是思考民族的命運。而如果我們能夠往年輕學子的心中灌注這些來自於底層的美好元素,學生們的心中自然會升起熱愛百姓和服務百姓的浩然正氣。
第三、探索平民的價值重建
培養平民情懷不是空話大話套話,他體現在具體的文本解讀和教育教學細節中。我們要通過經典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明白愛平民百姓需要更博大的悲天憫人的胸懷和更深刻堅定的人本思想。
比如我們在講《台階》時,就很容易把“父親”講成一個悲劇人物。因為在父親身上,確實有一些悲劇因素。如果我們對其“可悲”之處的強調方法不恰當,就完全有可能引發學生對艱苦奮鬥精神的負面思考,嚴重的甚至可能使學生鄙視底層勞動者。在教學中我們要避免這樣的誤區:就是把父親的痛苦僅僅歸結於父親的提升家庭地位的“虛榮心”沒有得到滿足。我們要引導學生理解,父親的一生是典型的中國農民奮鬥不止的一生,他的生命是卑微的,但絕不是失敗的。以父親為代表的這些一無所有但依舊艱苦創業的草根階層,正是中國的筋骨和脊樑,中華民族也正是在這樣的堅韌的精神的支撐下才繁衍不息的。父親就算有些“可悲”,但他的偉大也遠遠超越了他的可悲。我們絕不能把批判這種“可悲”作為學習《台階》的主旋律。我們要引導學生學習父親的創業精神,更要思考父親以及中國農民的命運問題。
面對《台階》這一類的小說,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學生——也許比農民生活得稍微多點兒尊嚴的人,應該有“俯下身去”讀的意識。但這“俯”,絕不僅僅只是悲憫。只有真正的愛和深刻的理解,才會讀懂《台階》們的主人公,才不會在有意無意之中犯居高臨下的錯誤。我們只有堅守平民的閱讀觀才能讓《台階》們的文學價值、美學價值、思想價值避免被扭曲的可能。
又比如在講八年級下冊的英雄主義單元時,我們發現學生把英雄和普通平民隔絕開來,對英雄的價值提出了很多反面的置疑。針對這樣的學習背景,在單元學習之中,我們引導學生在咬文嚼字中進行反撥,對“英雄”的意義不斷地進行重新定位和充實,從而打通了“英雄”和“平民”之間的隔膜,讓學生理解了什麼是有現實意義的英雄情懷。
比如在對《真正的英雄》一課進行“精點研讀”時,我們這樣探索:
例句之一:英雄之所以稱為英雄,並不在於我們頌讚的語言,而在於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心、自尊心和鍥而不捨的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我們所能盡力做到的就是記住我們的七位太空人——七位“挑戰者”,記住他們活著的時候給熟悉他們的人帶來的生機、愛和歡樂,給祖國帶來的驕傲。
這提挈全篇的句子實際上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一種價值傾向。它讓我們思考兩個問題:第一,真正的生活到底是什麼?第二,為什麼作者要把“生機、愛和歡樂”放在“給祖國帶來的驕傲”前邊。這兩個問題提示我們:里根總統其實已經賦予了“英雄”以新的價值含義,除了看重英雄的豐功偉績,更看重的是英雄們的日常生活態度和生活狀態。因為有了這樣的一個基礎,《真正的英雄》才具有了能更加感動人的現實力量。
例句之二:迪克、邁克、朱蒂絲、埃里森、羅納德、格里高利和科里斯塔,你們的家庭及你們的國家哀悼你們的逝去。安息吧,我們永遠忘不了你們。對熟悉你們和愛你們的人來說,痛苦的打擊是沉重的、持久的;對一個國家來說,他的七位兒女、七位好友的離去是難以彌補的損失。
這個句子中有三點值得我們思考,第一,“你們的家庭”放在了“你們的國家”的前邊。第二,“熟悉你們的人和愛你們的人”放在了“一個國家”的前邊。第三,作者稱七位太空人是祖國的“兒女和好友”。從這些細小的地方可以窺見美國的平民文化的某些特點:視個體生命高於一切,視平民尊嚴超越國家尊嚴等等。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恰恰都是最為至情至性的地方,他啟示著我們重新去思考平民的內涵和價值。
培養學生的平民情懷,更要不斷地加強對百姓身份的認同,對百姓生活的理解,對百姓苦難的同情,對百姓情懷的敬畏。我們除了以教材為基點著力外,還應該適當發散,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和課外活動中感悟百姓的艱難和偉大。
比如學習《我的叔叔于勒》,除了帶領學生反思和批判小說中的拜金主義思想之外,我推薦學生閱讀了當代優秀中篇小說陳應松的《母親》。《母親》講了在西部的一個貧困山區,母親患了重病,幾個孝順的兒女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不得已毒死母親的悲情故事。這個故事展示的是現代化對傳統倫理道德的考驗以及現代化帶給普通百姓的生存威脅。嚴重的貧困不僅慢慢吞噬著孝道的存在,生活的重壓更摧殘改變著人性。藉助於這篇小說,我們就有可能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讓他們對如菲利普夫婦這樣的“小人物”的生存狀態和情感選擇能夠有更多角度和更豐富層面的剖析和解讀。
為了讓學生對百姓的群體形象的藝術塑造加深認識,我們還在課堂上引進了《我的團長我的團》、《士兵突擊》、《集結號》等頗受學生喜歡的電影電視,以此討論:這些優秀的劇作中最可貴之處在於普通士兵的面目開始變得清晰。這其實就是一種信號:從塑造高大的英雄形象到塑造平民英雄,我們的文學和我們的社會關注已經在轉向。我還曾經選擇部分膾炙人口的電視劇片斷如《金婚》《醜娘》等讓學生欣賞討論,感受在一地雞毛的百姓平凡生活中折射出來的生命的堅韌與美好。而在課堂上引進生活的源頭活水,更能夠深深地打動孩子們。比如在汶川救災行動中溫家寶總理對救援隊伍的那一聲“你們看著辦吧,是人民養活了你們”就引發了全班同學對平民的生命價值的熱烈討論。
除此之外,我還開展各種語文課外活動讓孩子們接觸平民,了解平民。“腦力長征”是我為孩子們創設的一種體驗生活的真實情景。我要求學生走出校園,開動腦筋,通力合作,選擇恰當的方式進行謀生實踐並感悟社會世態人情。
而當孩子們走進滾滾紅塵和底層百姓有了親密接觸之後,他們對人生會有真正深切的體驗。冉雪立同學在認真觀察了一位賣橘的老農之後對生活有了更多的信心,他寫到:
我著實被他的那份真誠與淡定迷住了——他是我讀過的最生動且最震撼的一篇賦,一首歌行啊!那其中包含著生命的大智慧。在這紛繁的都市中,他簡直像來自另外一個世界的閒者,像一個跳脫疲憊,焦慮的文學家,在這陽光下不驚不動地吃著金汁四溢的橘子,再編上幾句和韻的吆喝……這是怎樣的超然與灑逸!不顧生活繁忙的輪迴,不怨天不尤人,在這都市最疲憊、最焦躁的時刻,安然自若。我又何必告訴他《詩經》、《爾雅》呢?在這喧鬧的街市,他比那些會吟詩做賦,會用二次函式算橘子產量的人都活得雅致高尚。他就像珍惜這冬日的陽光一樣,萬分珍重地享受這本自平淡無奇的日子,用微笑為它勾起一個個圓潤的句號。而他那錯了韻的“歪詩”,卻意外地點起了這都市裡的一盞微光,渺小卻有力量,美得讓這疲勞的城鎮也生動起來了。
原來,在那個賣橘者的眼裡,這每一個瑣碎的日子都是萬般珍貴,值得品味的。我們注定是這世間平凡而又平凡的人,沒有傳奇的情節可述。而那每一個走過的日子不又都像春節時貼在門額上的春聯,褪色後還可以看出當日煞人的火紅。那我們又為什麼不珍惜呢?為什麼不靜心下來,一點點去回味和品讀呢?
我忽然覺得滿心的空明澄靜。我穿過人群,踏著那篇質樸之極而又絢爛之極的生活賦走向校園。
培養平民情懷應該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我告訴孩子們,什麼是語文,語文不僅是高雅的唐詩宋詞,浪漫的漢宮秋月,語文更是黃土地上的稻穀香氣,是祖輩的蒼顏發發,是父輩的傴僂腰身,是孩子的笑渦,是青年的血氣……如果我們是未來的優秀的知識分子,那么我們就必須擔當天下道德與良知,懂得百姓冷暖民生疾苦。為民爭,為民愛,為民呼,為民死,這才是天下讀書人的本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