幟

漢字,

幟,旌旗之屬。――《說文新附》

長丈五尺、廣半幅曰幟。――《墨子》

私記曰幟。――《通俗文》

拔趙幟,立漢赤幟。――《史記·淮陰侯列傳

樹幟曰。――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組詞:旗艦店、旗下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幟
  • 讀音:zhì
  • 部首:巾
  • 筆順編號:25225134
  • 四角號碼:46280
  • Unicode:CJK
部首筆畫,詳細字義,字形結構,英文翻譯,古籍解釋,

部首筆畫

讀音:zhì
部首:巾 部外筆畫:5 總筆畫:8
五筆86:MHKW 五筆98:MHKW 倉頡:LBRC
筆順編號:25225134 四角號碼:4628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E1C
鄭碼:LIJO,U:5E1C,GBK:D6C4
筆順編號:25225134

詳細字義

(1) 幟 zhì
(2) (形聲。繁體字從巾,從戠(zhí),戠亦聲。“巾”指“布條”;“戠”本指“軍隊方陣操演”,引申為“(團體操)圖案及其變換”。“巾”與“戠”聯合起來表示“帶有本國本軍標誌圖案的布條”。本義:帶有標誌圖案的布條)
(3) 同本義 [banner;flag]
幟,旌旗之屬。――《說文新附》
長丈五尺、廣半幅曰幟。――《墨子》
私記曰幟。――《通俗文》
拔趙幟,立漢赤幟。――《史記·淮陰侯列傳
樹幟曰。――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4) 又
急揮幟。
張幟乘潮。――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5) 又如:幟羽(羽飾之旌旗);幟志(旗幟)
(6) 標記 [mark]
縫其裾為幟。――《後漢書》
(7) 又如:幟志(典範,標準)
(幟)
zhì ㄓˋ
旗子:旗~。獨樹一~(單獨打起一面旗號,喻自成一家,亦稱“別樹一幟”)。

字形結構

繁體字:幟 異體字:旘
漢字首尾分解:巾,只 漢字部件分解:巾,只
筆順編號:25225134
筆順讀寫:豎、橫折鉤、豎、豎、橫折、橫、撇、捺
書寫要點:巾要與只分開一點

英文翻譯

  1. [Formal] a flag or banner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昌志切,音熾。《說文》旌旗之屬。《廣韻》旗幟。《字詁》標也。《廣雅》旛也。《史記·高祖紀》旗幟皆赤。《前漢·淮隂侯傳》拔趙幟,樹漢赤幟。《注》索隱曰:幟帛長丈五,廣半幅。
通作織。《前漢·食貨志》治樓船十丈餘,加旗織於其上。《注》師古曰:織,讀曰幟。
記也。《後漢·虞詡傳》以采綖縫其裾為幟。《注》幟,記也。
《集韻》《韻會》𠀤職吏切,音志。
《廣韻》《集韻》《韻會》𠀤式吏切,音試。義𠀤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