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學院

常州工學院

常州工學院坐落於經濟發達、文教昌盛、交通便捷、美麗富饒的江南歷史名城——常州。學校是教育部和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高校、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培育院校、江蘇省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試點高校,江蘇省2011協同創新計畫高校。

伴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步伐,歷經3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現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工、理、管、經、文、教、藝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辦學特點鮮明的套用型本科高校

截至2016年3月,學校設有13個二級學院(直屬學部),開設本科專業50個。面向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學生近1.5萬人。學校現有本部、巫山路校區和會館浜路成教基地,占地1000餘畝,校舍建築總面積30餘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超過5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1.5億元,紙質圖書藏書達112萬冊。

基本介紹

  • 所屬地區:江蘇省常州市
  • 主管部門:江蘇省人民政府
  • 學校官網http://www.czu.cn
  • 中文名:常州工學院
  • 英文名: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簡稱:常工院
  • 創辦時間:1978年4月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理工
  • 屬性:省屬普通本科高校
    卓越計畫
    百校工程 
  • 現任校長湯正華
  • 知名校友黃婷婷
  • 校訓:教會 學成
  • 主要院系: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電氣與光電工程學院、土木建築工程學院等
  • 學校地址:常州市遼河路666號
  • 學校代碼:11055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設定,師資力量,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合作交流,學術研究,科研成果,科研機構,學術資源,現任領導,校園文化,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1978年4月,“常州市七二一工業大學”創建。1979年11月,更名為“常州市職工大學”。1980年11月,常州市政府報請江蘇省政府批准,創建常州職業大學。
1982年3月常州市政府明確,常州市職業大學與常州市職工大學為兩所學校一套編制。1982年12月31日,國家教育部批准在常州職業大學的基礎上建立常州工業技術學院,實行省市雙重領導,分工負責的管理體制(逐步過渡到以市為主)。
2000年3月22日,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常州工業技術學院、常州市機械冶金職工大學合併組建常州工學院,屬本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由江蘇省領導和管理,實行省(江蘇省)市(常州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
2003年7月,經江蘇省政府批准,常州師範專科學校(籌)的全部資源成建制併入常州工學院。
2016年9月,該校將整體搬遷至遼河路新校區。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16年3月,學校設有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機械與車輛工程學院、電氣與光電工程學院、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教育與人文學院、數理與化工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國際交流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體育教學部和繼續教育學院13個二級學院(直屬學部)。

師資力量

學校有專任教師748人,具有高級職稱人員381人。現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務院和省、市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省“333工程”培養人選和省“青藍工程”培養人選等55人,50多名教師受聘碩士研究生導師。
常州工學院

學科建設

截至2016年3月,學校擁有4個一級學科省重點建設學科,6個校級重點學科,5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 一級學科省重點建設學科
機械工程、軟體工程、電氣工程、土木工程
  • 校級重點學科
電氣工程、土木工程、光學工程、中國語言文學、工商管理、設計學
  • 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建築技術科學、課程與教學論、套用數學、產業經濟學、英語語言文學。

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3月,學校已為社會培養輸送了10萬餘名本專科套用型高素質人才。擁有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5個,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4個。現有國家級高校特色專業1個,教育部“十二五”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江蘇省特色專業4個,江蘇省重點專業(類)5個,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一期項目3個,江蘇省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10個。
新北校區正門新北校區正門
  • 國家級特色專業
土木工程
  • 國家級綜合試點專業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常州工學院—南通四建集團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國家級卓越計畫項目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 省卓越計畫試點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 省級特色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
  • 省級重點專業(類)
土木類、機械類、電氣類、軟體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
  •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常州工學院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常州工學院物理實驗中心、常州工學院工程訓練中心、常州工學院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常州工學院數字藝術綜合實訓中心、常州工學院土木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光電技術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省級精品課程
數字邏輯系統與設計、機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字邏輯系統與設計、面向對象程式設計。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3月,學校與美國、澳大利亞、英國、丹麥、加拿大、台灣等境外20多所高校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係,在學術交流、科研合作、學分互認、合作辦學等領域開展教育合作。學校共有中外合作辦學班級10個,國際課程實驗班7個,學校常年聘請30餘名外籍專家來校授課講學。學校從1994年起招收來自亞洲、歐洲、美洲等地區的30多個國家的外國留學生,促進了校園文化的多元交流。
校人文景點——院士語林校人文景點——院士語林
學院與加拿大萊克海德大學、愛德華王子島大學、荷蘭學院、聖力嘉套用藝術及技術學院、道森學院;英國東倫敦大學、赫特福德大學;美國東南密蘇里州立大學;丹麥VIA大學學院;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俄羅斯太平洋國立大學;法國薩瓦尚貝里高等商業學院;巴西南卡西亞斯大學、韓國大邱大學等20多所國外院校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係。學校還積極開展與中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河海大學、吉林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3月,學校共承擔省部級以上各類科研項目80餘項,縱橫向科研到賬經費達1.5億元(含產業服務契約收入);申報並獲得公開的發明專利200件,其中,獲得授權發明專利60件;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0餘項,獲得市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00餘項,其中,科技進步獎10餘項;發表論文1000餘篇,其中,被EI、SCI、SSCI等檢索收錄論文400餘篇。
常工院體育館常工院體育館

科研機構

截至2016年3月,學校建有江蘇省數位化電化學加工重點實驗室、江蘇省中小企業新能源產業公共技術平台;建有微特電機研究與套用實驗室等6個常州市重點實驗室,與5家企業共建市級工程技術中心。建有融研發、生產和實踐於一體的常州市科技孵化基地——常州科技產業園。建有光機電一體化、模具、數控、動漫、軟體開發和設計等10多個校級科研平台,建有常州研究中心、翻譯研究所、瞿秋白研究中心、高曉聲研究中心、中小企業研究院等人文社科研究機構。
  • 省級實驗室/公共服務平台
江蘇省高校數位化電化學加工重點實驗室、江蘇省中小企業新能源產業公共服務平台。
  • 江蘇省工程技術中心
江蘇省寶馬電機工程技術中心、江蘇省展覽展示器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重型數控工具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常州市重點實驗室
常州市特種加工重點實驗室、常州市軟體技術研究與套用重點實驗室、常州市數字藝術重點實驗室、常州市建設工程結構與材料性能研究重點實驗室、常州市微特電機研究與套用實驗室、常州市現代物流技術與裝備研究實驗室。
  • 常州市工程技術中心
常州市汽車座椅工程中心、常州市電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州市重型數控工具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州市展覽展示器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州市光伏組件成套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常州工學院學報》、《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是由江蘇省教育廳主管、常州工學院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均為雙月刊。兩刊為《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文電子期刊服務(CEPS)》全文收錄期刊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統計源期刊。
《常州工學院學報》
《常州工學院學報》於1987年創刊,原名《常州工業技術學院學報》。主要刊登機械工程、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建築學等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於1983年創刊,原名《常州教育學院學刊》。主要刊登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等社會科學類學術論文。開設的主要欄目有:常州文化、四海論壇、高曉聲研究、文學、藝術、成語文化、翻譯研究、語言文字、法律社會、教育縱橫等。 
  • 圖書館藏
截至2016年3月,圖書館擁有印刷型圖書96萬餘冊,電子圖書100萬種(超星電子圖書館),中文報刊8000餘種(含電子期刊),外文期刊5000餘種(含電子期刊),各種套用軟體,電子圖書,資料庫光碟近2000張。訂閱當年期刊 1667種,報紙 162種。 圖書館共設有兩個電子閱覽室,擁有光碟資料庫、線上資料庫、鏡像資料庫、自建資料庫、電子圖書等。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曹雨平
校長、黨委副書記:湯正華
新北校區鳥瞰新北校區鳥瞰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周全法
副校長、黨委常委:朱海山、王傳金、朱錫芳、汪 群
紀委書記、黨委常委:張金貴
副校長:張 兵

校園文化

  • 校訓
教會 學成
“教會”是從“教”的角度強調每一位常州工學院教師的責任。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做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每一位教師都要以高度的責任心與事業心、專業的學術素養和學術精神培養每一位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每一位常州工學院教師都要努力增強自身的執教能力,特別是培養套用型人才的能力,針對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授課、輔導方案,傳道、授業、解惑,使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成。“教”是人才培養的途徑,“會”是人才培養的質量標準。“教”要以“會”為標準和目的。每一位常工院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事,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不僅要教會學生接受、掌握知識,更要教會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不僅要教會學生學習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和素質;不僅要培養學生消化知識能力,更要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不僅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更要培養學生實踐的能力;不僅要培養學生尊重知識、尊重科學的精神,更要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精神。
新北校區操場新北校區操場
“學成”是從“學”的角度強調每一位學生的義務,包含了“為什麼學”、“學什麼”和“怎么學”三層豐富的涵義。每一位學生都必須切實做到學有所用、學有所攻、學有所成。
  • 校風
團結 嚴謹 求是 創新
  • 校園精神
求實求新 愛國為民

地理位置

學校共有3個校區:
常工校園 江南水景常工校園 江南水景
本部位於常州市遼河路666號。
新北校區位於常州市巫山路1號
成人教育學院位於常州市西新橋二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