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工程

百校工程

百校工程又稱數據中國“百校工程”、數據中國——產教融合計畫等,2016年5月,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聯合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曙光)啟動實施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項目,並指定曙光瑞翼教育為建設運營方。

項目計畫在全國範圍遴選百所高校,部署集人才培養、科研支撐、行業套用及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大數據套用創新中心”。同時百校聯網形成“大數據套用協同創新網路”,整合百校資源構建服務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的百校工程平台,進而不斷引入戰略合作夥伴,與“百校工程”院校一起打造大數據產教融合創新套用生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百校工程
  • 外文名:Hundred Universities Project
  • 啟動時間:2016年5月15日
  • 運營模式:校企合作模式
  • 項目目標:人才培養目標、科研創新目標等
  • 發布單位: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中科曙光
  • 建設運營方:曙光瑞翼教育
項目背景,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高校教育發展戰略,項目目標,人才培養目標,科研創新目標,套用服務目標,實施路徑,實施情況,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驗收院校,

項目背景

百校工程的籌劃有著國內套用型高校改革與大數據時代來臨的雙重背景。

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

隨著世界各國紛紛以大數據發展為國家戰略,大數據時代已經悄然降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科學院指出:“大數據是工業社會的自由資源,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主動權。”隨著發展大數據的國家戰略的形成,國內大數據行業在迅速成熟,更重要的是大數據行業引入的數據思維和數據技術正在重構很多傳統行業的生態,逐漸成為它們的基礎性的技術配置。在整個大數據產業鏈中,大數據與其它產業的結合套用領域將是未來創新創業最多,前景最廣,人才需求最為龐大的領域,所以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大數據套用人才,能夠熟練套用大數據核心技術解決行業套用問題,將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也自然是高校套用型改革轉型的最佳的突破口。

高校教育發展戰略

從國家教育發展的政策方面來看,地方高校將會逐步深化開拓套用型發展的方向。例如2015年10月,教育部、發改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套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中,就指出山東、浙江、廣東等省市陸續出台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實施方案和實施意見,結合當地教育發展情況,促進地方高校走套用轉型發展之路,加快設定適應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專業方向。而套用型高校改革的成功關鍵在於高校能夠透過產教融合、科教融合真正切入行業發展的產業鏈。

項目目標

“百校工程”項目的總體目標是在全國範圍內遴選百所高校,部署集人才培養、科研創新、資源開發、行業套用及社會服務於一體的“曙光大數據學院”與“曙光大數據套用創新中心”,並在此基礎上聯網形成“大數據套用協同創新網路”,構建資源共享,協同創新,價值分享的超級大數據平台,形成協同、開放的大數據開發者社區,並以此為科研技術支撐,攻關國家重點大數據項目,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形成優質的大數據人才培養環境。
百校工程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兩個載體上充分發揮網路效應, 將百校和企業聯結成網,構建網路化、生態化、開放化大數據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套用網路。一是以校企地合作為基礎,面向套用推動大數據產業發展。二是以大數據套用創新中心和大數據學校為載體,形成集人才培養、科研支撐、行業套用及社會服務於一體的超級學科專業集群平台和協同創新中心。三是根據大數據產業人才需求結構和科技創新鏈形成功能明確的布局結構。四是充分發揮網路效應作為整個“百校工程”項目的倍增器的作用。

人才培養目標

通過與合作高校共建“曙光瑞翼大數據學院”,覆蓋大數據相關專業群,圍繞大數據行業套用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複合型數據人才。5-10期間,每個“曙光瑞翼大數據學院“培養1000-2000名數據工程師,總計培養10萬-20萬數據工程師。

科研創新目標

通過“大數據套用創新中心”,全面支持合作高校的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面向合作高校的教學科研人員,每年提供不低於1000人次的大數據相關的專業培訓;輔助每所合作高校,每年完成1-2項科研課題,在5-10年時間,總計完成500-2000項科研創新。通過百校聯網的 “大數據套用協同創新網路”,融合其他高級科研機構資源,構建“大數據套用超級服務平台”,申請國家級創新中心及科研項目,聚焦大數據關鍵技術及重點套用,完成3-5項國家級重大科研創新。

套用服務目標

1、教育大數據項目
通過集成學校現有的校園一卡通數據、學生學習成績數據以及信息化網路數據等,完成1-2個本校教育大數據相關套用。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對接學校和項目需求方,依託“百校工程”的大數據平台,為行業和產業提供服務,目前啟動的項目有: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大數據發改委重點實驗室、江蘇師範大學智慧教育、凱里學院貴州大數據精準扶貧、河北民族師範學院智慧城市、湖北大學光伏大數據等項目。
2、行業或地方大數據套用服務
根據合作高校的專業優勢或行業資源優勢,以及地區的重點發展領域,選擇重點方向開展校企聯合的大數據套用服務,同時藉助百校互聯的協同創新網路,形成院校自身優勢的倍增器,使院校融入大數據產學研協同發展的生態系統。項目開展期間,將協助每所高校每年聯合開展1-2項大數據套用服務,5-10年間,總計完成500-2000項大數據套用服務。

實施路徑

百校工程的實施方案主要包含三個維度,首先是大數據超級平台的軟硬體環境的搭建,第二是針對大數據創新套用型人才的培養方案,第三是平台上科研套用的協同共享的生態環境的建設。
“大數據套用創新中心”平台採用業內成熟的大數據技術,利用高性能的伺服器及網路設備,建設穩定、高效、可實現集中管控的“大數據套用超級系統-Infinity 9000”,為大數據教學、科研實踐及行業套用創新提供基礎性支撐;同時還將與參與百校工程的各校平台實現硬體資源、行業套用創新的共享和互動,構建出一個物理分離,邏輯統一的超級大數據平台。
百校工程
在平台的軟體環境中,採用曙光創建的大數據套用的封裝、組合、調用的一系列標準化的完全開放的接口,為一個高效協同的大數據行業-技術生態圈奠定了基礎,可以讓各高校對大數據套用便利地網路共享、協同開發、教學使用,同時這也是開放性的解決方案,便於外部的人員、企業和機構通過開放的接口借用和參與這一生態圈。
在大數據人才培養方面,百校工程項目遵循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的精神和國際工程教育模式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要求,以學生為教育實踐的中心,明確定義畢業生能力,以培養目標和畢業出口要求為導向,進行合格性評價,進而以預期的學習結果來反向設計教學活動,在專業課程體系設定、師資隊伍配備、辦學條件配置等方面,都圍繞畢業生能力達成這一核心任務展開,同時也會強調建立持續改進機制以保證專業教育質量和專業教育活力。
在教學實施上,引入國際上在產教融合方面成效顯著的VIP(Vertically Integrated Projects Program)項目化教學模式,以逐步深入地協同參與到行業套用項目來帶動整個教學過程。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參與行業套用項目工作的專業能力和團隊協作的素質,在協同創新中定位學生的強項,激勵拔尖人才的創新創業。
在構建協同創新的科研生態系統方面,百校工程首先推動1+1計畫,各學校在開展教育大數據研究的同時,基於自身的學科或區域優勢,重點研究某一行業領域的大數據套用。通過1+1計畫,培育和提升各校科研水平,使各校形成凸顯自身優勢的套用領域,在此基礎上,藉助百校工程的互聯互用的平台環境,使各校可以整合百校的合力服務於區域經濟,為各校達成項目研發能力為1,技術服務能力100的效果。同時平台也是學校優勢的培增器,能夠快速擴展研發成果的套用和影響,使一校一地的合作演化為百校百地的合作。
為了形成充分開放、協同的科研合作生態系統,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還推出了一系列戰略舉措,直接發布科研合作項目,包括已經啟動的“數據中國,教育未來”的教育大數據項目,“金融萬象,數據歸一”的金融大數據項目,聯合太原理工大學西南大學等院校同時發布了本校的協同創新方案,涉及農業大數據、高解析度衛星圖像處理大數據、航天遙感大數據等多個行業套用領域。
百校工程
在教育部規建中心陳峰主任提出的“百校工程”未來國際化的發展戰略中,將以“百校工程”為聯合主體,積極參與數據科學及大數據套用領域的國際高端組織,為“百校工程”的參與院校和學者建立學術陣地,逐步發展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據科學與套用領域的學術組織,從而實現三個突破:突破百校,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展開科研合作;突破教育領域,服務社會與產業;突破國門,走向國際。

實施情況

2016年,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與中科曙光發起數據中國“百校工程”產教融合創新項目。並指定曙光瑞翼教育為項目的建設運營方。項目實施的進程如下:

2016年

2月,中科曙光與教育部規建中心達成合作意向,百校工程立項;5月,158所院校提出申報意向,經過教育部評估後,有62所院校進入答辯;7月,進入答辯環節的62所院校在北京進行項目答辯,43所院校入選首批先試先行院校;8-9月間,“百校工程”項目工程師入駐遼寧科技學院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等10餘所高等院校,錄取了首批1500餘名本科生進入大數據學院。

2017年

1月,在京召開年度工作會議,教育部規建中心、中科曙光及國內數十所高校的專家領導出席了會議;3月,“大數據套用與創新暨智慧城市建設研討會”在許昌學院召開,圍繞許昌“智慧城市”建設,探討未來協同合作的方式途徑;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項目院校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與泰州醫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正式確立健康醫療大數據戰略合作關係;7月,首期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項目大數據技術套用教學研修班在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拉開帷幕。廣西玉林市大數據研究院在玉林師範學院正式揭牌成立;11月,百校工程“政·產·學·研”大數據服務創新發展研討會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召開。

2018年

1月,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專家組對先行先試建設院校完成初期驗收工作並對申報院校進行集中審核,最終確定23所項目院校及30所建設院校;4月,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上海數學中心以及北京中科特瑞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籌建的上海數學中心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正式設立;6月,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成都醫學院、瑞翼教育簽署了三方合作框架協定,數據中國“百校工程”第一個“健康養老大數據套用創新中心”落戶成都醫學院;7月,數據中國“百校工程”暑期高校教師大數據教學研修班在棗莊學院順利開班;9月,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確定了12所高校為最新一批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建設院校,其中,本科建設院校8所,高職建設院校4所;11月,在“共建共享——產教融合平台建設經驗交流會”上,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與聯想(北京)有限公司、瑞翼教育共同簽署合作協定,共建“一帶一路”數字絲路學院。

2019年

1月,開發中國家工程科技院李怡章院長來中國進行密切的教育文化交流,參加中國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項目2019年度第一次項目答辯會;2月,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發布了《關於公布部分產教融合項目2018下半年度建設院校名單的通知》,10所院校入選成為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建設院校;“百校工程”項目專家施祖美教授帶領的代表團一行,赴伊斯蘭瑪巴德訪問了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員會、科技部、規範發展改革部、工程理事會、經濟合作組織科學基金會(ECOSF)等機構,就數字絲路“百校工程”(DHUCP)項目的規劃和實施機制進行磋商;3月,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發中國家工程科技院在北京共同召開數字絲路產教融合研討會。會議在數位化智慧型化背景與“一帶一路”框架下,聚焦產教深度融合模式升級與“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構建。

驗收院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