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不輕菩薩

常不輕菩薩

常不輕菩薩,是出自《妙法蓮華經》(七卷本)中的〈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品。由姚秦鳩摩羅什譯長行,隋闍那崛多和笈多補譯偈頌。在《妙法蓮華經》中,釋迦牟尼佛講了如下故事:在無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佛叫威音王如來,其壽命和正法住世時間非常久遠,在像法時期,很多比丘變得十分傲慢。這時有一位菩薩比丘,謙虛恭敬,每逢見到出家、在家修行人,不管其行為如何,都恭敬禮拜,並向他們說:“我非常尊敬你們,不敢有所輕視,為什麼呢?因為你們都行菩薩道,將來都要成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不輕菩薩
  • 外文名:Sadā aparibhūta bodhisattva
  • 出處:《妙法蓮華經
  • 定義:恆常不輕視他人,修尊重行的菩薩
相關故事,
常不輕菩薩,梵文 Sadā aparibhūta bodhisattva, 恆常不輕視他人,修尊重行的菩薩,出自《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在此經中,釋迦牟尼佛向得大勢菩薩,即西天極樂世界的大勢至菩薩,講了如下故事:在無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佛出世,名叫威音王如來,其劫名離衰,國名大成,這位佛的壽命和正法住世時間非常久遠。在像法時期,非但眾人,乃至比丘都升起傲慢之心,而他們還具有很大的勢力。這時有一位菩薩比丘,謙虛恭敬,每逢見到出家、在家修行人,不管其行為如何,都恭敬禮拜,並向他們說:“我非常尊敬你們,不敢有所輕視,為什麼呢?因為你們都行菩薩道,將來都要成佛。”這位菩薩比丘不但讀誦經典,而且身體力行禮拜恭敬,甚至遠遠地看到四眾,都要走過去施禮讚嘆。四眾中那心不潔淨、嗔恨心重的人,不但對此不屑一顧,而且破口大罵:“你這個無智比丘來自何方?口中自言‘我不輕視你們’,還來給我們授記,說我們將來成佛,我們用不著你這種虛妄的授記。”像這樣被呵斥辱罵,這位比丘也不生嗔恚,仍然一如既往,長年累月地如此修行。有時嗔怒的眾人還用木棒打他,用瓦石投他,他在躲避時仍然高聲說:“我不敢輕視你們,你們將來都要成佛。”因為他常作如是說,所以傲慢的出家、在家眾都戲稱他為“常不輕”。而這位菩薩比丘臨命終時,在虛空中聽到威音王佛所說《法華經》,無量偈誦悉能受持,因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得清淨,並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這使他得以大神通力、樂說辯力、大善寂力,廣為四眾講經說法。在這種神奇莫測的雄辯事實面前,以前輕蔑、打罵他的人深受震動,無不折服,進而乖順前來聽法受教。由於常不輕菩薩禮遇無數諸佛,受持讀誦是《法華經》,並廣為四眾宣讀解說,所以最後得以成佛,這位佛就是我們尊敬的本師釋迦牟尼佛。
盡人皆知,文殊、普賢、地藏、彌勒、觀世音、大勢至、虛空藏、除蓋障八大菩薩,聲名顯赫、 威力無比,可是世人對他們只是頂禮膜拜、祈求保佑而已,真以他們為榜樣,想最後達到他們地位的人可謂寥寥無幾。而常不輕菩薩則不然,他所處的環境,跟我們的生活、工作環境,沒有太大的差別,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使我們覺得親切、自然,心裡願意以他為榜樣去嘗試修學。他在現實中磨練、苦修,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最後終登彼岸、見性成佛,其鮮明的象徵意義,與深刻的現實意義,可以說並不亞於八大菩薩,如若初學菩薩行者真正發心,常不輕菩薩的言行,該是可望而可及的。
事實常常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常不輕菩薩的修持其實是相當不易的,這是真正“軟中帶硬”的高級內功,一般行者跟他之間至少有三個台階要攀登。一、我們雖然時時自我提醒,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但是無形之中總有“傲慢”的蛛絲馬跡出現,即使這種微弱痕跡,還是逃不過他人的眼睛,甚至被人家的顯微鏡放大,那結果經常是,輕則關係疏遠,重則分道揚鑣;二、讚嘆別人做得不夠,分不清正面讚嘆跟阿諛奉承的差別。實際上,正面讚嘆是使被讚嘆的人正直前行,阿諛奉承則是自己另有利益所圖;再者讚嘆別人就以為降低了自己,或者稱讚別人而沒被別人稱讚就失去了平衡,而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可行之路;三、讚嘆別人、幫助人家,人家不但不領情,甚至還反過來辱罵、毆打,這是一般人所無法接受的,因此這道坎成了多數行者無法逾越的障礙。而常不輕菩薩的象徵意義正在這裡,當他被人家辱罵甚至毆打時,既能行忍辱行,又無嗔恨之心,而且還要繼續讚嘆他們,堅稱他們將來終能成佛。
正是這種無比艱難的忍辱精神,使得釋迦牟尼佛早已成了佛,《妙法蓮華經·如來量壽品》中講得非常清楚,而那些目中無人、狂妄傲慢,甚至污衊、毆打修行者的愚蠢眾生,雖然具有終不泯滅的永久佛性,但其成佛的過程和時間將是非常的久遠,他們於千劫的時間在阿鼻地獄裡受極大苦楚,在二百億劫的時間裡常不遇佛、不聞法、不見僧。這是從不妄語的世尊告訴大勢至菩薩的事實。此次法華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獅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就是當時戲稱、侮辱常不輕菩薩的眾生。
如何校正自己的錯誤心理,如何跨越自己的行為障礙,如何完善自己的高尚人格,這是任何人都要面對的現實。常不輕菩薩是腳踏實地闖過來的,他這位光輝典範不正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嗎?!
附:《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汝今當知,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持《法華經》者,若有惡口、罵詈、誹謗,獲大罪報,如前所說。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說,眼耳鼻舌身意清淨。得大勢,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劫名離衰,國名大成。其威音王佛,於彼世中,為天、人、阿修羅說法。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應六波羅蜜法,究竟佛慧。得大勢,是威音王佛,壽四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數,如一閻浮提微塵。像法住世劫數,如四天下微塵。其佛饒益眾生已,然後滅度。正法像法滅盡之後,於此國土,復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正法滅後,於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
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嘆,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乃至遠見四眾,亦復故往禮拜讚嘆,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四眾之中,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言:“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如此經歷多年,常被罵詈,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當作佛”。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以其常作是語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是比丘臨欲終時,於虛空中,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淨、耳鼻舌身意根清淨。得是六根清淨已,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廣為人說是《法華經》。於時增上慢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輕賤是人,為作不輕名者,見其得大神通力、樂說辯力、大善寂力,聞其所說,皆信伏隨從。是菩薩復化千萬億眾,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命終之後,得值二千億佛,皆號日月燈明,於其法中,說是《法華經》,以是因緣,復值二千億佛,同號雲自在燈王,於此諸佛法中,受持讀誦,為諸四眾說此經典故,得是常眼清淨、耳鼻舌身意諸根清淨。於四眾中說法,心無所畏。得大勢,是常不輕菩薩摩訶薩,供養如是若干諸佛,恭敬、尊重、讚嘆,種諸善根,於後復值千萬億佛,亦於諸佛法中,說是經典,功德成就,當得作佛。
得大勢,於意云何?爾時常不輕菩薩,豈異人乎?則我身是。若我於宿世,不受持讀誦此經、為他人說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先佛所,受持讀誦此經、為人說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大勢,彼時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瞋恚意輕賤我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復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大勢,於汝意云何?爾時四眾常輕是菩薩者,豈異人乎?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獅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得大勢,當知是《法華經》,大饒益諸菩薩摩訶薩,能令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常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是經。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過去有佛, 號威音王, 神智無量, 將導一切。 天人龍神、 所共供養。
是佛滅後, 法欲盡時, 有一菩薩, 名常不輕。 時諸四眾, 計著於法。
不輕菩薩, 往到其所, 而語之言, 我不輕汝, 汝等行道, 皆當作佛。
諸人聞已, 輕毀罵詈, 不輕菩薩 ,能忍受之。 其罪畢已, 臨命終時,
得聞此經, 六根清淨, 神通力故, 增益壽命, 復為諸人, 廣說是經。
諸著法眾, 皆蒙菩薩, 教化成就, 令住佛道。 不輕命終, 值無數佛,
說是經故, 得無量福, 漸具功德, 疾成佛道。 彼時不輕, 則我身是。
時四部眾, 著法之者, 聞不輕言, 汝當作佛, 以是因緣, 值無數佛。
此會菩薩, 五百之眾, 並及四部, 清信士女, 今於我前, 聽法者是。
我於前世, 勸是諸人, 聽受斯經, 第一之法。 開示教人, 令住涅槃,
世世受持, 如是經典。 億億萬劫, 至不可議, 時乃得聞, 是法華經。
億億萬劫, 至不可議。 諸佛世尊, 時說是經。 是故行者, 於佛滅後,
聞如是經, 勿生疑惑。 應當一心, 廣說此經, 世世值佛, 疾成佛道。

相關故事

威音王如來滅度後,正法逐漸消退,進入像法時期。在這個時代,有一些增上慢比丘不具威儀,在修行上也未開悟,卻懷有高傲自大的心,在僧團里,聚結成很大的勢力。
當時,有位很特別的比丘,他不專門讀誦經典,只是專行禮拜,遠遠看到四眾,不管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位比丘都會向他們禮拜讚嘆:“我深深地敬佩你們,不敢輕慢啊!你們的所作所為,都是菩薩道,將來都會成佛。”
眾人聽到這樣的話,議論紛紛,認為這位比丘故意諷刺他們,便以兇狠的口氣回響:“愚痴的比丘,你打哪兒來?說什麼不敢看輕我們,還給我們授記,說我們都會成佛,我們並不需要這樣的虛妄授記。”
常不輕菩薩
雖然被罵,但這位比丘並未生起瞋恨的心,還是禮拜四眾,並高聲讚嘆:“我不敢輕視你們,你們將來都會成佛。”
聽到比丘還說一樣的話,罵他的人怒火燒得更旺,拿起木杖或瓦礫石頭來打他的頭或丟他的身體。比丘邊躲邊跑,到了稍遠的地方,還是高聲讚嘆:“我不敢輕慢你們!你們將來都會成佛!”因為比丘總是高聲讚嘆:“我不敢輕慢你們!你們將來都會成佛!”因此,便被人稱為“常不輕”。
儘管被罵被打,常不輕比丘還是禮拜四眾,不改初衷。在自知生命要走向終點前,他在虛空中清楚聽到威音王佛所說的《法華經》及二十千萬億偈,常不輕比丘完全受持無礙,立刻得到了眼、耳、鼻、舌、身、意清淨無垢。後,又得到大神通力,增加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廣為人說《法華經》。而那些原本打罵輕視常不輕比丘的人,看見常不輕比丘顯現大神通力,身心柔和,語音輕妙,又能背誦《法華經》及二十千萬億偈頌,解說無礙,說法精妙,在聽聞他說《法華經》後,大眾都歡喜信受,跟隨常不輕菩薩一起修行。
這位修持忍辱,而因持誦《法華經》功德,能常遇佛聞法的常不輕菩薩是誰呢?正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