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德達卡爾遺址群

帕德達卡爾遺址群

帕德達卡爾遺址群建於公元7世紀至8世紀,位於印度卡納塔克邦帕德達卡爾市。帕德達卡爾是當時印度的第二大城市,印度王室中許多重大的儀式(如加冕儀式)都在這裡舉行。現在印度每年仍有許多重大的節日在帕德達卡爾舉行,如每年一月底的古典舞蹈節、每年三月的維魯巴克沙寺汽車節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帕德達卡爾遺址群
  • 外文名: Group of Monuments at Pattadakal
  • 國家印度
  • 時間:1987
基本資料,批准標準,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建築簡介,帕德達卡爾遺址中的寺廟,印度寺廟的建築風格,歷史淵源,毗濕奴神廟,濕婆神廟,

基本資料

批准標準

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1屆會議報告。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

位於卡納塔克邦的帕德達卡爾建築群建於公元7至8世紀遮婁其朝代。這些建築的成就在於把印度南北方的建築形式綜合協調,達到和諧折衷藝術的最高點。在那裡可見到9座令人難忘的印度教廟宇和1座耆那教神殿。最為突出的維魯巴克沙寺廟建於公元740年,是羅卡瑪哈德維王后為紀念她的丈夫戰勝南方的國王們而建的。

建築簡介

帕德達卡爾遺址中的寺廟

是印度寺廟建築的傑出代表。這些寺廟的一個典型特點是:其中的一部分寺廟的建築風格採用了南印度流派,而另一部分寺廟則採用了北印度流派。這些寺廟代表了公園540年至7
帕德達卡爾遺址群帕德達卡爾遺址群
57年寺廟建築的最高成就。在當時,統治者是寺廟的最大的資助人,而且他們也為印度寺廟建築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推動作用。統治者們先是在巴達米的峭壁的岩洞上開鑿神殿,這是印度最早的印度教石刻建築。這些石刻建築是在早期佛教雕刻的基礎上改建的,所以仍可以從這些建築上看出佛教建築風格的印痕。
在艾霍爾地區修建的寺廟建築群則更加成熟,它不僅包括簡單的石刻,還包括各式各樣的造型完美的寺廟。印度寺廟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一間設有主神的房屋。廟宇正堂通常建在一座平台之上,要到達正堂通常要經過長長的台階。廟宇的入口是一條門廊,門廊兩側修飾有雕刻精美的欄桿。廟宇的屋頂居高臨下,俯視著整個寺廟。
帕德達卡爾遺址群帕德達卡爾遺址群

印度寺廟的建築風格

根據其屋頂的形狀及裝飾風格的不同,可分為兩個流派--南派和北派。南派寺廟的屋頂由若干個向下傾斜的層面組成,其整體形狀類似埃及金字塔,其中每一層都飾有微型的屋頂;北派寺廟大多位於印度北部、中部,其屋頂則類似一個倒懸的圓錐體。在帕德達卡爾地區有著很多的寺廟,其中一些是南派的典型代表,而另一些則秉承了北派建築藝術的精華。所以,在此遊人可以看到印度寺廟的發展變化:巴達米和艾霍爾地區的寺廟是印度寺廟建築的早期精華,帕德達卡爾地區的寺廟則集印度寺廟建築大成於一身,而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
帕德達卡爾地區至今不通火車和飛機,離它最近的一個火車站是在巴達米城,但印度卡納塔克邦的許多重要城市都建有直達帕德達卡爾地區的公路。該區內最為常見的交通工具有人力車、計程車和公共汽車。

歷史淵源

位於卡納塔克邦的帕德達卡爾建築群建於公元7至8世紀遮婁其朝代。這些建築的成就在於把印度南北方的建築形式綜合協調,達到和諧折衷藝術的最高點。在那裡可見到9座令人難忘的印度教廟宇和1座耆那教神殿。最為突出的維魯巴克沙寺廟建於公元740年,是羅卡瑪哈德維王后為紀念她的丈夫戰勝南方的國王們而建的。
帕德達卡爾遺址群帕德達卡爾遺址群
帕達搭卡遺址(GroupofMonumentsatPattadakal)1987列入聯合國UNESCO文化遺址帕達搭卡原意為“寶石王冠之都”,遺址群位於卡納達卡邦,由恰魯亞王朝建於7~8世紀,這建築群充分展規南北印度的折衷和融合的藝術特色,建築群共有9座印度寺廟,和耆那教聚會所,其中最有名的魏盧帕可夏(Virupaksha)寺院是740年洛卡馬哈笛威女王為紀念先夫爭服南印度所建,用來供奉濕婆神,這座寺院裝飾華麗,為各建築群中的姣姣者。
婆羅多舞開始是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古典舞蹈,起源於吠陀時期,是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響最大的舞蹈,同時也是印度古典舞蹈的精髓。起初這種舞蹈是在廟宇里跳的。當時有一些被稱為“戴舞達西”(神的女僕)的少女,從小被送入寺廟,以後一輩子唯一的使命就是為神獻舞。後來這種舞蹈漸漸流傳到了廟宇之外。婆羅多舞追求人類精神與宇宙精神的融合,是純粹之舞、精神之舞、靈魂之舞,在舞蹈中通常表現為男女主人公進行對話,女主人公代表人類精神而男主人公代表宇宙精神。這種關係通常以一種最簡單的方式——女主人公渴望與所愛的人團聚表現出來。

毗濕奴神廟

毗濕奴是敘事詩中地位最高的神,掌維護宇宙之權,與濕婆神二分神界權力。毗濕奴和神妃吉祥天住在最高天,乘金翅鳥。通常以‘四臂’握著圓輪、法螺貝、棍棒、弓的形象出現。其性格溫和,對信仰虔誠的信徒施予恩惠,而且常化身成各種形象,拯救危難的世界。
毗濕奴又譯遍入天、毗搜紐。印度教保護之神毗濕奴(Vishnu),在吠陀時代原來是吠陀太陽神之一,在印度教時代升格為維持宇宙秩序的主神,成為印度三大神之一。傳說毗濕奴躺在大蛇阿南塔盤繞如床的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每當宇宙循環的周期一“劫”(相當於人間43億2千萬年)之始,毗濕奴一覺醒來,從他的肚臍里長出的一朵蓮花中誕生的梵天就開始創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濕婆又毀滅世界。毗濕奴反覆沉睡、甦醒,宇宙不斷循環、更新。在吠陀神話中的毗濕奴並非有力量的神。但在印度話中,他卻在三大主神之一,占著有力的地位,並衍生出無數的神話。
毗濕奴廟毗濕奴廟
印度教神廟是印度教哲學的宇宙模型,神廟的高塔悉卡羅(山峰)象徵著往世書神話中的宇宙之山,神廟的聖所(子宮)暗示著宇宙的胚胎。在毗濕奴神廟的聖所中雕刻著代表宇宙生成的毗濕奴臥像(毗濕奴睡在無邊之蛇身上),在濕婆神廟的聖所中供奉著濕婆的標誌林伽(男根)或林伽與優尼(女陰)的組合。在印度教神廟內外通常布滿了男女諸神的雕像,這些印度教神像也正是宇宙生命的象徵。生命問題一直是印度教超驗哲學思辨的核心。吠檀多哲學的“梵我同一”觀念,就是把個體靈魂或生命推演擴大為宇宙靈魂或生命。宇宙生命雖然沒有形象,無法描述,但印度教神像卻通過多種多樣的生命形態,包括多面多臂、半人半獸、半男半女等怪誕造型,來暗示或象徵宇宙生命的繁盛、豐沛與神奇飛。

濕婆神廟

這裡著名的濕婆神廟離加德滿都市中心以東約五公里,祭祀印度教中主管破壞和重生的三大神祇之一的濕婆神(Shiva),是印度教其中一座最重要的廟宇,來自印度和尼泊爾各地的信眾都會前往這神廟朝拜。主廟宇只準印度教徒進入,遊客只能從河對岸或附近高地遠眺寺廟建築。濕婆神代表毀滅但同時又代表重生,公牛、靈甘、三叉戟和眼鏡蛇常跟濕婆神連繫一起。濕婆神像面容常帶藍色,因為神話中衪曾喝下神蛇吐出的毒液。在遊客眼裡,這濕婆神廟吸引之處卻不在它於印度教徒心目中的神聖地位,而在神廟外Bagmati河畔的燒屍儀式。河畔靠近濕婆神廟那邊設有數座燒屍台,祭師和死者親友在經過一輪儀式後,便舉起火把點燃蓋在死者身上的乾草,灰燼隨即倒下河中。遊客可在燒屍台對面觀看整個過程,亦可自由拍照,但最好不要騷擾到人家。在神廟旁、河往上游的方向是印度教苦行僧隱居的山洞,有時一些頭髮及膝的苦行僧會擺著修煉姿勢收費供人拍照。在濕婆神廟對岸,是一排象徵男性生殖器的靈甘神龕,在祭祀濕婆神的廟宇之中很常見。再往上走的後山則環境清幽,有很多古舊廟宇建築。
濕婆神廟濕婆神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