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

帕是一個漢字,讀作pà,本意是指“空白的布巾”、“包裹布”,也指包頭或擦手、臉用的布或綢,多為方形。《正字通》和《韓愈·元和聖德詩》均有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帕
  • 讀音:pà
  • 部首:巾
  • 五筆:MHRG
  • 倉頡:LBHA
  • 鄭碼:LINK
  • 四角號碼:46202
  • 筆順編號:25232511
基本信息,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古籍解釋,方言集匯,漢英互譯,

基本信息

拼音:pà
注音:ㄆㄚˋ
部首:巾,部外筆畫:5,總筆畫:8
五筆86&98:MHRG
倉頡:LBHA
鄭碼:LINK
筆順編號:2523251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E15

基本字義

pàㄆㄚˋ
◎ 包頭或擦手、臉用的布或綢,多為方形。~巾。手~。

詳細字義

1.帕
handkerchief;
〈名〉
(1)束額巾 [scarf;kerchief]。如:帕頭(古代男子束髮用的頭巾);帕額(裹頭巾);帕首(同“帕頭”)
(2)佩巾。通“帊” [handkerchief]。如:帕腹(兜肚)
(3)帷帳 [curtain]
綠樹垂垂護寶欄,床頭翠帕冪雙環。――陳旅《題春宮倦繡圖詩》
(4)俗稱小方巾為帕 [towel;handkerchief]。如:手帕
(5)壓強單位。帕斯卡的簡稱 [Pascal],壓強即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壓力。1帕斯卡=1牛頓/平方米(1N/㎡)
〈動〉
纏繞,包裹 [twine;wrap up; bind up]
以錦纏股,以紅帕首。――韓愈元和聖德詩
pàmǐ ěr gāoyuán
[Pamir Mountain Area] 位於中國新疆西南部、阿富汗北部和塔吉克交界處一帶,海拔多在5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
pàzi
[handkerchief;scarf] [方]∶帕;頭巾。
pà ㄆㄚˋ
包頭或擦手、臉用的布或綢,多為方形:手~。
handkerchief;
2.舊稱“網帕”。泰國北部城市,帕府的首府。在永河左岸。人口1.85萬(1980)。柚木的貿易中心。有紡織、捲菸、碾米等廠。公路與北線鐵路連線,通清邁和曼谷。有飛機場。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莫鎋切《正韻》莫轄切,𠀤蠻去聲。《廣韻》額首飾。《正字通》紅綃抹額,軍容也。《韓愈·元和聖德詩》以錦纏股,以紅帕首。

方言集匯

◎ 粵語:paa3 paak3 ◎ 客家話:[客英字典] pa5 [寶安腔] pa5 [梅州腔] pa5 [陸豐腔] pa5 [客語拼音字彙] pa4 [沙頭角腔] pa5 [台灣四縣腔] pa5 [東莞腔] pa5 [海陸豐腔] pa5

漢英互譯

handkerchief
English
turban, kerchief, veil; wrap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