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

布,該字常表示為棉、麻及棉型化學短纖維經紡紗後的織成物、布匹、棉布、布料。其他含義:①散開;傳播。②宣告;宣布。③安排;設定。④陳述:強齊壓境舉朝憂,韋布誰知握勝籌?——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⑤姓。源於羌族,出自戰國時期趙國大夫布子,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
  • 外文名:cloth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
  • 部首:巾
  • 外部筆畫:2
  • 總筆畫:5
  • 五筆:DMHJ
  • 統一碼:U+5E03
  • 倉頡:KLB
  • 鄭碼:GDLI
  • 四角號碼:40227
  • 筆順:一ノ丨フ丨
  • 筆順編號:13252
漢字釋義,詳細解釋,常用詞組,字源演變,古法染布,布的分類,古籍解釋,說文解字,康熙字典,

漢字釋義

1. 用麻、棉等織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品的材料:布匹|棉布|布料。
布
2. 散開,分散、傳播到各處:分布|散布|遍布全國。
3. 宣告;公開告訴大家:布告|公布|宣布。
4. 安排;設定:布置|布局|擺布。
5. 陳述:強齊壓境舉朝憂,韋布誰知握勝籌?——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
6.姓。
7. 語言。古語言“清大亂,遂布者,耀光族,布同超”。
8. 祭星。《爾雅·釋天》:”祭星曰布。“李巡曰:“祭星者以祭布露地,故曰布。”孫炎 曰:“既祭,布散於地,似星辰布列也。”

詳細解釋

〈名詞〉
  1. (形聲。從巾,父聲。本義:麻布)
  2. 同本義(古時無棉布) [hemp cloth]
    坤為布。——《易·說卦》
    抱布貿絲。——《詩·衛風·氓》
    女有餘布。——《孟子》
    果布輻湊而常然。——左思《吳都賦》
    商祝免袒,執功布入。——《儀禮·既夕禮記》
    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孟子·滕文公》
  3.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時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稱平為“布衣”);布槽(布制的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總(古代喪服,以麻布束髮)
  4. 棉、麻、薴、葛等織物的通稱 [cloth]
    足纏白布。——明· 魏禧《大鐵椎傳》
  5. 又如:土布(手工紡織的布);布索(布制的繩);布衣交(貧賤之交);布裙荊釵(指民家的女子);布頭箋(用碎片製成而品質優良的箋紙);布撣子(用布條札成的撣帚)
  6. 古代錢幣 [coin]
    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周禮·天官·外府》
  7. 又如:布兒(古代錢幣的通稱。亦作“泉布”);布緡(古代用繩子串起來的錢)
〈動詞〉
  1. 鋪開 [be fully underway;spread]
    收蔥子,必薄布陰乾。——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蔥》
    禹鯀是始布土。——《山海經·海內經》
    敢私布之。——《左傳·昭公十六年》
    布幣行禮。——《國語·魯語上》
  2. 引申為散開,分布 [disperse;scatter;be distributed over an area]
    天下英豪布在州郡。——《三國志·吳主權傳》
    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3. 又如:布陳(敷布陳設);布武(用小步疾走,使足跡散布,而不相重疊);布錦(鋪展錦繡)
  4. 布列 [distribute and display]
    千人者布列江岸。——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5. 又如:布陣(布列陣勢);布兵(布戎。布甲。布列軍隊);布伍(部署軍隊)
  6. 布施;施行 [carry out]
    陽春布德澤。——《樂府詩集·長歌行》
  7. 又如:布德(廣施恩德);布惠(布施恩惠);布化(施行教化)
  8. 公布,頒布 [promulgate]
    法者,…設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韓非子·難三》
  9. 又如:布按三司(布政、按察、都指揮史的總稱);布露(公布,向眾人布告披露);布諭(布告曉喻);布教(頒布教令)
  10. 伸開 [stretch]。如:布指(伸開手指);布展(伸展;擴展)
  11. 傳布 [disseminate]
    上器其能,賜以秘書之副,時書未布。——《漢書·敘傳》
  12. 又如:布旨(傳布旨意);布種(撒籽栽種);布怨(播怨,結怨)
  13. 陳述 [state]
    聊布往懷,君其詳之。——丘遲《與陳伯之書》
  14. 又如:布達(陳述表達);布述(書信用語。陳述)
  15. 布置,安排 [arrange]。如:布席(鋪設坐席);布致(布景致思);布擺(安排)

常用詞組

  1. 布帛 bù bó
    [cloth and silk textiles] 棉紡品和絲、麻織品的總稱
  2. 布帛菽粟 bù bó shū sù
    帛:絲織品;菽:豆類;粟:小米,泛指糧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極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東西。
  3. 布菜 bù cài
    [distribute food among the guests] 把菜餚分給座上的客人
  4. 布達拉宮 bù dá lā gōng
    [the Potala Palace] 位於西藏拉薩市西北角的布達拉山上,傳說為吐蕃贊普松贊乾布所建的宮殿,後世不斷修築,成為中國著名的古代建築之一
  5. 布達佩斯 bù dá pèi sī
    [Budapest] 匈牙利首都和多瑙河中游的重要港市,面積529平方公里,人口209萬(1978)
  6. 布道 bù dào
    [preach the gospel] 指基督教傳教
  7. 布丁 bù dīng
    [pudding] 一種煮熟或烤熟的不甜的軟質食品,通常以一種禾穀為基礎,其結構似牛奶蛋糊,可當一道主菜或副菜
  8. 布防 bù fáng
    [station troops on garrison duty;organize a defence] 布署防衛
    交戰雙方都在加緊布防
  9. 布告 bù gào
    [notice;bulletin]∶書面的或印刷的通告或公告
    在報紙上登載一個布告
  10. 布穀 bù gǔ
    [cuckoo] 杜鵑(鳥名)
  11. 布褐 bù hè
    [coarse clothes]∶粗布衣服
  12. 布景 bù jǐng
    [setting]∶舞台或攝影場上所布置的景物
  13. 布局 bù jú
    [distribution;layout] 對事物的全面規劃和安排
    新市區的布局
  14. 布拉柴維爾 bù lā chái wéi ěr
    [Brazzaville] 剛果首都。在剛果河北岸,與薩伊首都金夏沙隔河相望
  15. 布拉格 bù lā gé
    [Prague] 捷克首都。跨拉貝河支流伏爾塔瓦河兩岸,面積496平方公里,人口118 萬(1976)
  16. 布拉吉 bù lā jí
    [a womans dress] 連衣裙
  17. 布囊其口 bù náng qí kǒu
    [cover one's mouth with cloth] 用布蒙住他的口。囊,口袋。這裡用作動詞;堵住
  18. 布雷 bù léi
    [mine;lay mines] 布置水雷或地雷
  19. 布魯塞爾 bù lǔ sài ěr
    [Brussels] 比利時王國首都。人口133萬(1990)
  20. 布匹 bù pǐ
    [cloth;piece goods] 布(總稱)
  21. 布瓊布拉 bù qióng bù lā
    [Bujumbura] 蒲隆地首都。人口20萬
  22. 布哨 bù shào
    [sentinel] 派給哨兵
  23. 布設 bù shè
    [lay] 分散設定;布置
    布設地雷
  24. 布施 bù shī
    [alms giving] 將金錢、實物布散施捨給別人
    依例布施
  25. 布頭,布頭兒
  26. 布線 bù xiàn
    [wiring] 電器線路連線導線的布置
    布線圖
  27. 布洋娃娃 bù yáng wá wa
    [rag doll] 用碎布,通常是用彩色花布做的玩具娃娃
  28. 布衣 bù yī
    [clothes made of cloth]∶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29. 布衣韋帶 bù yī wéi dài
    原是古代貧民的服裝,後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30. 布衣之交 bù yī zhī jiāo
    布衣:平民。舊指貧寒老友。
  31. 布宜諾斯艾利斯 bù yí nuò sī ài lì sī
    [Buenos Aires] 阿根廷共和國首都,政治、文化、工商中心和主要港口,人口290萬(1990),連郊區1138萬(1990)
  32. 布陣 bù zhèn
    [rank;array;array troops for battle] 排列陣勢
  33. 布置 bù zhì
    [fix up;arrange]∶陳設
    布置展品
  34. 布子 bù zǐ
    [paper with silkworm eggs]

字源演變

金文  小篆  楷體
金文金文
小篆小篆
楷體楷體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時期趙國大夫布子,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籍《風俗通》記載,戰國時期的趙國有大夫布子,為西北羌族人,他極善相馬。
第二個淵源
源於嬴姓,出自春秋末期晉國子卿姑布。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史記》記載,趙簡子(趙鞅,公元前?~前458 年,春秋末年晉國正卿) 為晉國把政時期,手下有個名人叫姑布的子卿,善相。姑布的後裔以祖上之字“姑布”為姓氏,稱姑布氏,後省文簡化為布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西漢動平的姑布子,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史籍《漢書》中記載,漢朝時期有姑布子,望出東平。
第四個淵源
源於改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 據山西清徐縣孟封鎮布常偉老人講述,布氏源於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孟封鎮,現有布氏數百人,原為希氏,後改為布氏。以布常偉家族為主系不出五服有三十五人,據族譜記載可追至上清末三代,其族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 秦朝末期的時候,中國北方戰亂頻頻,很多家族人等為避兵災逃難到嶺南地區,其中很多人遷徙到今廣東省佛山地區。這些先人懷著對生活的美好願望,遂以“ 雞” 、“ 田” 、“ 老” 、“ 布” 為姓,寓意為豐衣足食、生活無憂。這樣,形成了廣東地區的布氏一族。
第五個淵源
源於龜茲國,出自唐朝時期西域龜茲國王布失畢,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唐朝時期的西域龜茲國王名叫布失畢,其後裔子孫中,在唐朝時期有取先祖名字的諧音漢字為姓氏者,稱布氏。
第六個淵源
源於氐族,出自漢、唐時期古氐族索卜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土族中的索卜人,土語稱“ 蘇胡” ,後取其尾音的漢字諧音“ 布” 或“ 卜” 為氏。
第七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①滿族布達喇氏,世居松花江,後改漢字單姓為布氏。 ②滿族虎爾哈女真族布爾察氏,滿語為“規避”,屬以地為氏,世居阿里庫( 今俄羅斯濱海地區) 、虎爾哈( 今黑龍江黑河、哈爾濱、俄羅斯) 等地,後改漢字單姓為布氏。 ③滿族布爾尼氏,世居尼馬察( 今黑龍江穆稜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 ,後改漢字單姓為布氏。 ④滿族布吉爾根氏,世居額爾敏( 今吉林渾江) 、烏魯特( 今內蒙古興安盟) ,後改漢字單姓為布氏。 ⑤滿族布尼氏、布爾尼氏,世居佛訥赫村( 今吉林敦化) 、尼馬察( 今俄羅斯烏蘇里斯克) 等地,後改漢字單姓為布氏。 ⑥滿族布賽氏,世居葉赫( 今吉林梨樹葉赫鄉) 、薩哈爾察( 今黑龍江嫩江) 、輝發( 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輝發部集聚區,包括輝發城、多壁城等) 等地,後改漢字單姓為布氏。 ⑦滿族布希氏,滿語“去毛的狍皮、鹿皮”,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金舊姓“蒲鮮”,以姓為氏,屬東真國國主蒲鮮萬奴後裔,世居葉赫( 今吉林梨樹葉赫鄉) ,後改漢字單姓為布氏。
第八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 ①蒙古族布魯特氏,世居科爾沁( 今內蒙古科爾沁) ,後改漢字單姓為布氏。 ②蒙古族布爾哈齊氏,世居烏魯特( 今內蒙古興安盟) ,後改漢字單姓為布氏。 ③蒙古族功格喇布氏,世居克什克騰( 今內蒙古克什克騰) ,後改漢字單姓為布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布爾哈齊特氏,世居察哈爾( 今河北張家口) ,後改漢字單姓為布氏。
第九個淵源
源於達斡爾族,出自達斡爾族布庫爾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黑龍江志稿?氏族志》記載,達斡爾族布庫爾氏,滿語“帽沿”,世居待考,後有人改漢字單姓為布氏[2]
第十個淵源
源於步姓,據山東省陽穀縣大布鄉布氏家譜記載,布氏先祖步辰,字天象,大梁(今河南開封)小溝人,洪武辛末年進士,初任陝西鳳翔知府,後升湖廣巡撫,燕王朱棣攻進南京後,在方孝孺被誅十族案中,因是方孝孺的門生,亦被殺害,所幸老夫人盧氏攜三子星夜出逃,途中改步姓為布姓,所攜三子分別落戶于山東陽穀縣(長子),山東肥城(次子),山東成武(三子),現已發展至八個村落分別為前樓布村,雙廟布村,前海子布村,家廟布村,新布村,後布村,東布村,大布村,故名為大布鄉,布氏祠堂在陽穀縣大布鄉家廟布村,家譜遺存並重修,以上見於布氏家譜

古法染布

中國古法染布中的“三纈”,即絞纈(扎染)、蠟纈(蠟染)、夾纈延續至今,用這三種方法染出的手工布至今仍深受人們的喜愛。
¤雲南絞纈
據史書記載,東漢時期大理地區就有了絞纈染布法,大理人稱其為疙瘩花布或疙瘩花。染色前需把布摺疊綑紮,然後浸入色漿進行染色。由於色漿用板藍根等植物製成,因此對皮膚沒有任何傷害。
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的大倉、廟街等地仍保留著這一傳統技藝。走在大理的大街小巷,到處可以看到色彩艷麗的各種扎染裝飾品,以及服裝、鞋帽等製品,給風景如畫的高原小城增添了幾分美麗的色彩。
¤貴州蠟纈
蠟纈始於漢代,盛於唐代。這種染布法需要先用液狀蠟將圖案繪製在布上,再經染色後除去蠟質而成。
蠟纈的防染劑是黃蠟(即蜂蠟),它是蜜蜂腹部蠟腺的分泌物,不溶於水,但加溫後可以融化。所用的染料是貴州盛產的藍草,把藍草葉放在坑裡發酵便成為藍靛,就可以用來染色了。
貴州少數民族地區保留了傳統的蠟纈工藝,而且成為少數民族婦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裝飾品。黃平、重安江一帶和丹寨縣的苗族婦女,她們的衣服、傘套、枕巾等都是蠟染製成;安順、普定一帶的苗族婦女則把蠟染花紋裝飾在衣袖、衣襟等處,她們背孩子的蠟染背帶,還加染上紅、黃、綠等色,成為明快艷麗的多色蠟染。
¤蒼南夾纈
夾纈布的顏色和圖案是用雕版夾印出來的:將布固定在兩塊鏤空版之間,在鏤空處注入色漿,解開鏤空版後花紋就出現在布上了。
與扎染、蠟染相比,夾纈的工藝更加複雜,因此經歷唐朝短暫的繁榮後,到了宋代,這種印染工藝就逐漸消失了,直到人們在浙江蒼南再次發現這種被稱為“活化石”的染布方式。
蒼南宜山鎮八岱村盛產夾纈布。唐代宮廷用絲、絹、錦為主,蒼南夾纈雖不能與精美的唐代宮廷夾纈相比,但在印染工藝上仍保留傳統夾纈印染的特色。早年,浙南地區將夾纈布作為嫁女娶媳的必備品。蒼南的幾位夾纈傳承人都已年過半百,傳統的染布工藝正面臨失傳的危險。

布的分類

布 ―― 古代貨幣名稱,又稱刀布
《管子·國蓄》:“先王為其途之遠,其至之難,故托用於其重:以珠玉為上幣,以黃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
《荀子·榮辱》:“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餘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絲帛。”楊倞註:“刀布,皆錢也。刀取其利,布取其廣。”
史記·平準書論》:“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司馬貞索隱:“布者,言貨流布,故《周禮》有二夫之布。
食貨志》貨布首長八分,足支八分。刀者,錢也。《食貨志》有契刀錯刀,形如刀,長二寸,直五千。以其形如刀,故曰刀,以其利於人也。” 晉左思《魏都賦》:“質劑平而交易,刀布貿而無筭。”
“布”在壯語里是人的意思“布土”譯成漢語就是“土人”,即本地人或土生土長的人。布土是與客人、外來人相對而言的。壯族的自稱有:“布土”或“土”、“布儂”、“布曼”、“布崬”、“布衣”、“布隴”等等。(參考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無紡布,非織造布
自古以來,人們用來織布的,通常只有兩種原料:一種是植物纖維,就是棉花和苧麻等,它們可以織成各種棉布和織物;另一種是動物纖維,那就是蠶絲和毛等,可以組成美麗的絲綢和呢絨。布是嫘祖創造的。可是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情況下,增加了人造纖維等新的品種,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而是毫無生命力的礦物,也就是最普通的石頭。
用石頭製成玻璃纖維,再織成布,叫玻璃布。由於它具有耐高溫、耐潮濕、耐腐蝕等許多特性,因此它越來越多地在電氣、化工、航空、冶金、橡膠、機械、建築、輕工業等部門,代替原來所用的棉布和綢緞呢絨。
堅硬的石頭為什麼也能像棉花那樣用來織布呢?這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我們知道,用棉花織布是先將棉花的纖維紡成紗,然後經緯交叉,織成了布。
我們已經知道了石頭制玻璃的過程。石頭織布也可以說是石頭制玻璃的發展呢!因為石頭織布首先是將砂岩和石灰石等軋碎,放到窯爐里,再加進純鹼等原料,用高溫把它們熔化成液體,然後把它拉成玻璃纖維,再紡紗織成布。
玻璃是很堅硬而又很脆弱的東西,可是它拉成絲後,它卻變得很堅韌的了。玻璃絲越細,它的撓度和拉力就越大,在現代科學技術中,不但用玻璃絲織成玻璃布,還用玻璃絲來增強玻璃製品和塑膠製品的牢度,就像在混凝土裡放入鋼筋一樣。玻璃纖維,今天已套用到最新的通信技術--光通信上面去了。有一種叫做"玻璃纖維管鏡",是用上千根玻璃纖維製成的管子,每根纖維直徑只有千分之一毫米,能反射光線,使它沿著管子通過。把它裝在照相機上,可以拐彎照相。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布)枲織也。其艸曰枲、曰萉。析其皮曰林、曰木。屋下治之曰麻。緝而績之曰線、曰縷、曰纑。織而成之曰布。布之屬曰紨、曰絟、曰緦、曰緆、曰緰貲、曰、曰幏。古者無今之木綿布。但有麻布及葛布而巳。引伸之凡散之曰布。取義於可卷舒也。外府注曰。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泉者今之錢也。衛風。抱布貿絲。傳曰。布、幣也。箋雲。幣者所以貿買物也。此幣為凡貨之偁。布帛金錢皆是也。從巾。父聲。博故切。五部。隷變作布。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故切,音抪。《說文》布枲,織也。《廣韻》布,帛也。《小爾雅》麻紵葛曰布。《釋名》布,布也。布列眾縷為經,以緯橫成之也。
又太古衣皮,女工之事始於是,施布其法度,使民盡用之也。《易·說卦》坤為布。《詩·衞風》抱布貿絲。《傳》布,幣也。《疏》此布幣謂絲麻布帛之布。幣者,布帛之名。《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布之衣。
又泉也。《周禮·天官·外府》掌邦布之出入。《注》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前漢·食貨志》布貨品,大布,次布,弟布,壯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麼布,小布。《注》師古曰:布亦錢耳。謂之布者,言其分布流行也。
又《廣雅》布,施也。《莊子·列御宼》施於人而不忘,非天布也。
又《玉篇》列也。《書·康王之誥》諸侯入應門右,皆布乗黃朱。《傳》皆四黃馬朱鬣,以為庭實。《左傳·昭十六年》僑若獻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注》布,也。
又《廣雅》布,散也。《左傳·襄三十年》皆自朝布路而罷。《注》布路,分散。
又《爾雅·釋天》祭星曰布。《注》布,散祭於地。
又《廣雅》布,班也。
又草名。《爾雅·釋草》布似布,帛似帛,華山有之。《注》草葉中有象布帛者,因名。
又藥名。《本草集解》昆布,亦名綸布。生南海,葉如手大,似薄葦,紫赤色。
又金布,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注》師古曰: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篇名。
又懸泉激流曰瀑布。《孫綽·天台賦》瀑布飛泉以界道。
又露布。《續博物志》露布,捷書別名,以帛書揭之於竿,欲天下知聞也。
又姓。《晉書·陶侃傳》江夏布興。
又複姓。《史記·趙世家》姑布子卿。《注》司馬彪曰:姑布,姓。
又與尃通。《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專結縷。《注》徐廣曰:尃,古布字。《漢書》作布。
考證:(《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注》師古曰,今布者,令篇名也。)謹照原文今布改金布。(《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專結縷。)謹照原文子虛賦改上林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