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效率

市場效率是指完全競爭狀態下所達到的帕累托最優效率。

基本介紹

概念,關係,

概念

在現實經濟活動中,完全競爭狀態是不存在的,經濟主體市場運行機制受到資源配置方式、信息、制度、有限理性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帕累托最優效率的實現不具有現實性。現實經濟活動中對市場效率的改進,實現的是帕累托次優。按照市場效率的不同影響因素,市場效率實際上是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市場信息效率、市場制度效率和市場行為效率的總和。單一的資源配置方式、不完全信息、制度的限制、有限理性對市場效率都有弱化作用,存在帕累托改進。因此,資源配置方式的調整、信息的顯示和傳遞、激勵機制的設計、制度的創新、有限理性的矯正都是帕累托改進的重要方式。

關係

資源配置的最佳化會提高市場效率,而資源配置的最佳化在於配置方式的綜合運用。資源配置的方式有兩種:市場和計畫。市場通過價格機制最佳化資源配置,提高市場效率;計畫通過對市場信息的獲取,制定出各種措施調節資源配置,改進市場效率。
1.資源配置的自由主義原則是資源配置效率的基礎。 以亞當·斯密(Adam Smith)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派主張建立自由放任市場經濟,強調價格機制——“看不見的手”——最佳化資源配置,提高市場效率。斯密認為,每個“經濟人”從利己的動機出發,在“看不見的手”的調節作用下,通過完全的市場競爭,使個人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最大化,從而實現一種向著有效率和均衡發展的自然趨勢擴展。邊際學派以嚴密的數學推論論證了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帶來更大效益的資源最佳化配置方式。基數效用論認為這一資源最佳化配置方式應遵循等邊原理。序數效用論則運用無差異曲線工具,提出了在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的“帕累托最優化”的效率標準。馬克思認為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中,價值規律具有最佳化資源在各部門分配的比例、推動科技進步、提高市場效率的功能。因此,市場效率的提高是以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和產權清晰為基礎的,但完全競爭市場的假設在現實經濟中是難以找到的,因而帕累托最優的市場效率必然受到弱化。
2.通過政府的干預,改進市場配置資源效率。1933年張伯倫(H. Chamberlin)和羅賓遜(J. Robinson)夫人提出了“壟斷競爭理論”和“不完全競爭理論”,表明在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下的市場效率低於完全競爭市場結構下的市場效率。凱恩斯(J. M. Keynes,1936)在大危機背景下,針對有效需求不足的市場低效率,提出了“需求管理”的思想,即通過國家計畫對市場資源配置進行調控。從需求管理到供給管理,從社會主義國家的指令性計畫指導性計畫,再到當代“政府規制”的思想,都表明了計畫配置資源的方式對市場效率的改進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計畫配置資源方式改進市場效率的思想源於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壟斷、信息不完全、外部性公共產品等所導致的“市場失靈”。因此,這種改進市場效率的方式是在價格機制最佳化資源配置基礎上形成的。
3.市場和計畫的耦合、互補及其改進,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最佳化並不是萬能的,政府干預對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的改進也並不總是有效的。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是基礎,政府干預對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的改進是建立在價格機制最佳化資源配置基礎上的。同時,由於受到不完全信息等因素的影響,作為公共部門的政府的計畫者通過計畫手段矯正“市場失靈”的作用有時會達不到應有的程度,而且由於制度安排不當等原因,還會出現諸如“尋租”等問題,但這些問題的出現並沒有抹殺政府(計畫)在改進市場效率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實際經濟活動中市場資源效率的改進在於:一方面要以資源的市場配置方式為基礎,把資源配置的市場和計畫兩種方式結合進來,消除分野,促進耦合和互補;另一方面從信息的顯示與傳遞、制度的合理安排、有限理性的矯正等方面著手,把“市場失靈”降到最低限度,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市場效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