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瑞特食管

巴瑞特綜合徵(barrett syndrome)是指食管下端黏膜被胃柱狀上皮所取代。又稱barrett潰瘍、慢性消化性潰瘍和食管炎綜合徵。1950年首先由barrett描述,故稱barrett綜合徵。本徵可為先天性,但常繼發於反流性食管炎,在胃-食管反流的基礎上發生食管炎和潰瘍。為長期慢性胃食管反流的併發症,由於長期反流,下段食管的鱗狀上皮可被化生的柱狀上皮所代替,患者常有典型的反流症狀。其中部分患者可發展為食管癌。

【治療措施】
治療常需外科手術藥物治療可套用黏膜保護劑硫糖鋁,同時給予h2-受體阻滯劑或質子泵抑制劑。促動力藥普瑞博思對防止食管反流有一定療效,每次5~10mg,每日3次。
中醫
屬於中醫“噎膈”範疇, 《諸病源候論》記述: “噎膈者, 飢欲得食, 但噎塞迎逆於咽喉胸膈之間, 在胃口之上, 未曾入胃即帶痰涎而出. ”“其槁在上, 近咽之下, 水飲可行, 食物難入, 名曰噎. ”本病的病變部位在食管, 故清代楊素園謂: “食管中系有形之物, 阻撓其間, 而非無故狹窄者明矣. ”清代何夢瑤《醫碥·反胃噎膈》有雲: “酒客多噎膈, 飲熱酒者尤多, 以熱傷津液, 咽管幹澀, 食不得入也. ”其發病與痰瘀交結、脾腎虧虛有關, 治療原則為除痰祛瘀、健脾益氣、滋陰養血. 在治療方面, 先察其標本虛實, 抓住痰、瘀、虛這主要病理. 病程初起或體質強壯者, 宜以理氣除痰、祛瘀解毒為主; 久病則多有體虛衰弱, 治療上宜以扶正驅邪為主. (1)痰濕內阻者, 症見吞咽梗阻, 進食不暢, 胸隔痞悶, 伴有胸痛隱隱, 疲倦乏力, 納呆, 大便溏, 舌質淡胖, 苔白膩, 脈滑. 治宜健脾理氣, 燥濕化痰. 方以旋覆代赫湯加減, 藥如旋覆花、代赫石、黨參、法半夏、蘇梗、浙貝、山慈菇、八月札、生南星、生苡仁、守宮、瓜萎皮等. (2)氣滯血瘀者, 症見進食梗阻, 食不得下, 甚至水飲難下, 食後即吐, 吐物如豆汁, 胸隔疼痛或痛連肩背, 便如羊屎, 形體消瘦, 面色晦暗, 肌膚甲錯, 舌質暗紅, 或有瘀點瘀斑, 苔薄黃, 脈澀或弦細. 治宜理氣化痰, 活血祛瘀. 方以通幽湯化裁, 藥如桃仁、紅花、當歸、生地、丹參、田七、八月札、威靈仙、急性子、五靈脂、橘紅、甘草等. (3)津虧血枯者, 症見進食梗澀難下, 甚至水飲難咽, 形體消瘦, 口乾咽燥, 五心煩熱, 大便秘結, 舌質紅乾, 或帶裂紋, 無苔或薄黃苔, 脈弦細. 治宜養陰生津, 補血潤燥. 方以百合固金湯加減, 藥如百合、玄參、麥冬、生地、熟地、白芍、川貝、桔梗、甘草、野葡萄藤、守宮、山海螺等. (4)晚期食管癌氣虛陽微者, 症見飲食難下, 泛吐清涎, 形體消瘦, 面色泛白, 形寒肢冷, 面浮足腫, 舌質暗淡, 苔薄白, 脈沉細. 治宜健脾益氣, 溫陽散結. 方以補氣運脾湯加減, 藥如黨參、黃芪、白朮、茯苓、法夏、陳皮、桂枝、八月札、全蟲、山慈菇、白芍、熟附子等. (5)放射治療後熱盛津傷絡阻者, 症見皮膚潮紅、瘙癢、滲液破潰, 胸痛乾咳, 吞咽疼痛, 進食梗阻加重, 納呆, 口乾舌燥, 小便短赤, 大便乾結, 舌暗紅, 苔黃, 脈細數. 治宜清熱解毒, 益氣養陰, 活血化瘀. 藥如黃芪、北沙參、石斛、花粉、銀花、梔子、瓜蔞、竹茹、陳皮、茯苓、紅花、桃仁、焦六曲、雞內金、女貞子等. (6)化學治療後脾腎虧虛、胃失和降者, 症見疲倦乏力, 脘痞噁心欲吐, 便溏或腹瀉, 納呆, 舌淡, 苔薄, 脈細. 治宜健脾補腎, 和胃調中. 藥如黃芪、太子參、雞血藤、白朮、茯苓、姜半夏、陳皮、木香、柿蒂、雞內金、焦六曲、澤瀉、女貞子、枸杞子、生薑、大棗等.
近年研究顯示, 有些中醫藥能調控轉錄因子NF-κB的表達, 阻斷癌細胞的增殖[32]; 亦可降低放療食管癌組織中細胞黏附分子CD44v6的表達, 從而起到抑制食管癌浸潤和轉移的作用[33]. (7)針灸治療. 針刺天鼎、天突、膻中以下氣寬隔除痰, 上脘、中脘、下脘和降胃氣, 內關、足三里健脾胃以資氣血生化之源. 病灶在食管上段加期門、不容等, 痰多便秘加豐隆、大腸俞, 胸痛引背加心俞及阿是穴, 進食困難重刺內關, 胸脘痞悶加大陵. 均用平補平瀉法. 外敷療法: 軟堅散結膏由歸尾、栝萎、川姜活、白芷、元明粉、木鱉子、三棱、白芨、白薇、生地、黃芪、天花粉、川烏等20餘種藥物組成, 以麻油、廣丹熬製成膏藥, 攤在布上均勻撒上散堅丹(明礬、冰片、樟腦等), 貼於病灶對應處, 也可貼於腫大的淋巴結處, 具止痛功效. 耳針: 取穴腎、胃、食道、神門、內分泌, 用於食管癌吞咽梗阻, 飲食不下.
食療
《素問·平人氣象論》曰: “有胃氣則生, 無胃氣則死. ”《景岳全書·論脾胃》亦云: “土氣為萬物之源, 胃氣為養生之主. 胃強則強, 胃弱則衰. ”可見腸胃的功能和飲食對全身之氣的形成與盛衰具有極重要的作用. 孫思邈更指出: “食能排邪而安臟腑, 悅情爽志以資氣血. ”提出“為醫者, 當曉病源, 如其所犯, 以食治之, 食療不愈, 然後命藥. ”的臨床治療原則, 認為醫生“若能用食平之, 適性遣疾者, 可謂良工. ”惟食療實質套用仍需辨證論治, 以取得較佳效果. (1)痰濕內阻者, 宜祛濕化痰、理氣止咳, 可用陳皮法夏薏苡仁粥; (2)脾虛痰濕阻滯者, 宜健脾祛濕, 可用薏苡仁淮山龜肉湯或薏苡仁菱角田七瘦肉湯; (3)脾胃虛寒者, 宜健脾和胃, 可用砂仁魚鰾瘦肉羹或粟米淮山猴頭菇水鴨湯; (4)氣滯血瘀者, 宜活血祛瘀、通絡止痛, 可用田七桃仁瘦肉湯; (5)因病虛損者, 宜補腎填精、健脾養胃, 可用冬蟲草燉鴨肉; 手術的創傷、出血、發炎、貧血或消化不良, 需要大量營養以補充和修復機體; 化療引起的消化系統黏膜潰瘍和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吸收不良綜合病徵, 更加深了營養吸收障礙; 而放療因照射部位的不同, 除有各式各樣消化道反應外, 還可能導致進食困難, 自然對營養吸收有很大影響. 西醫治療告一段落後, 食療的意義十分重大, 尤其是現代醫學治療後的患者, 食慾大都不佳或有厭食現象, 特別需要補充營養, 以儘快恢復體力. 由於營養可以影響到機體各種防禦功能的運作, 對癌細胞是否增殖、復發或轉移也有一定作用. 療養中的食管癌患者, 需要良好的營養以增強免疫力, 從而改善抗癌治療後所造成的消化能力降低症狀[5]. (6)外科手術後氣血兩虛、創口難以癒合者, 宜益氣養血、補虛生肌, 可用人參黃芪燉生魚. 臨床報告顯示, 在食管癌手術全期護理中, 服用黃芪可明顯增強機體免疫力[34]; (7)放射治療後陰津虧損者, 宜清胃止嘔、益氣祛痰, 可用蘆根洋參柿霜粥、無花果敗醬草瘦肉湯或蛇莓龍葵半枝蓮瘦肉湯; (8)手術、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後身體虧虛者, 宜健脾益氣、滋陰補腎, 可用淮杞燉鱉.
病理改變
不耐酸的鱗狀上皮遭到損害,耐酸的柱狀上皮再生並逐漸向上蔓延累及食管下段。潰瘍可穿透食管壁,使縱隔組織纖維化和發生淋巴結炎,如果血管受到破壞則引起出血,縱隔和胸膜可有化膿性病變。鏡檢黏膜內層具有非典型柱狀上皮的異常和增生。
臨床表現
本病多見於中年或老年人。主要表現為食冷、熱食物,特別是酸性食物後,或取臥位時,出現反覆發作的下段胸骨後疼痛和燒灼感,疼痛可放射至頸部、肩胛部或雙臂。晚期可有咽下困難、嘔吐、嘔血、黑糞等。此外,可並發潰瘍穿孔或出血。
輔助檢查
1.x線檢查可見食管壁呈孤立性火山口狀潰瘍或龕影,距火山口的遠端皺褶消失或不典型的皺褶,病變上方痙攣,由於水腫而狹窄。
2.食管鏡檢查可見火山口狀潰瘍灶、黏膜皺褶欠清,炎症水腫、出血、白斑。脫落細胞檢查無惡性細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