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江鄉

巴江鄉

龍里縣巴江鄉為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里縣下轄的一個鄉,位於龍里縣東北部,與開陽、貴定和福泉三縣市交界,素有“雞鳴四縣”之稱;距貴陽市74公里,龍里縣城71公里,貴千油路穿境而過,交通較為便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江鄉
  • 別名:老巴鄉
  • 行政區類別:鄉級
  • 所屬地區:貴州省龍里縣
  • 政府駐地:巴江村
  • 電話區號:0854
  • 地理位置:龍里縣東北部
  • 面積:51平方公里 
  • 人口:9717人(2012年)
  • 方言:貴州方言
  • 著名景點:清水江
  • 耕地面積:9976畝
  • 人文風情:平坡苗畫、鬥牛節 
  • 地形地貌:山地丘陵
鄉情概況,歷史沿革,氣候地理,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地方特產,綠殼雞蛋,巴江梨,自然景觀,人文歷史,平坡苗畫,苗族鬥牛節,苗族殺魚節,巴江村惜字塔,水尾“可憩亭”,清水江渡口,

鄉情概況

巴江鄉內以山地丘陵和山間壩子為主,轄7個行政村:大路坪村、巴江村、爛田灣村、落鍋村、新寨村、水尾村、平坡村,81個村民組,61個自然村寨,2224戶,9717人,其中少數民族2015人,占人口總數20.74%。現有耕地面積9976畝,人均占有耕地1.12畝。主要農作物為水稻、玉米、小麥。主要經濟作物有烤菸、油菜,2010年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3200元。

歷史沿革

巴江鄉歷史悠久,唐代貞觀三年(公元629年)曾築城設定巴江縣,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一直延續了700多年後才將縣址遷於龍山。《新唐書》載:貞觀三年(629),“蠻州,縣一:巴江。”巴江縣治所在今巴江鄉老巴江村,距縣城北70公里。
宋代嘉泰元年(1201),巴江縣由蠻州總管府都總管宋永高自改為平蠻郡(後稱白馬軍),徙治所於小谷龍。
元代,廢巴江縣,以其地屬順元路。
清順治年間,置巴江衛,至今尚有古城牆遺址,康熙二十一年(1682),裁撤巴江衛,改置巴香里,隸貴陽府。
到了近現代,巴江鄉行政區劃幾經變遷,直到2014年,龍里縣調整行政區劃,再次將巴江鄉劃歸洗馬鎮,至此巴江鄉鄉級行政區劃不復存在,設為巴江社區服務中心。

氣候地理

巴江鄉地處清水江流域,清水江過境面積達20多公里,為溫潤的北亞熱帶季風氣候,自然資源豐富,植被充裕,森林覆蓋率高達47%,日照充足,氣候適宜,土地肥沃。

經濟發展

全鄉工業主要以採礦為主,初步探明的礦藏有原煤、鐵礦、重晶石、矽砂等。巴江鄉利用豐富的農林牧資源,不斷引入現代農業和特色農業理念,著力培育烤菸產業和經果林、生薑、大蒜等四大品牌,努力拓寬農業產業格局,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10年全鄉共有362戶菸農種煙,種植面積3300餘畝,產量84.5萬斤,直接經濟收入達600萬元,在爛田灣村、新寨村創辦了1000畝麥套煙種植示範基地,在平坡村創辦地膜煙示範點400畝。目前,全鄉大牲畜存欄約1.3萬頭,養殖禽類5萬多羽。2010年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200元,同比增加300多元。全縣最大的一個綠殼蛋雞養殖基地落戶在新寨村插旗坡林場,目前,存欄綠殼蛋雞近48000羽,將帶動周邊200多家農戶的發展。
全鄉擁有經果林面積5000餘畝,已投產果樹面積3000餘畝,總產量135萬斤,產值110餘萬元。經果林已成為繼烤菸之後農民增收的優質高效產業。

基礎設施

近年來,巴江鄉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社會各項事業發生了巨大變化,近5年先後籌措和爭取各類項目資金1000餘萬元,實施道路交通、渡口碼頭、山塘水利、農村危房改造、教育衛生以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等項目,先後修建了爛田灣到落鍋、水尾甲灣到青槓老、大路坪至大興田、平坡長寨至打朗至平山渡口公路等總計20餘公里,貴千油路巴江過境段全線貫通。水尾清水江渡口、平坡馮家渡和張家渡扣碼頭建設,水尾攔河壩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完成。落鍋爛沖水庫、平坡鍋廠水庫、長寨寨內山塘、基本完成,巴江片區人飲安全項目也正在抓緊實施。
巴江現有教育機構國小4所、中學1所,在校學生人數為1171人。現有衛生所1所,醫療點3個,醫務人員10人。全鄉7個行政村都已經實現通電、通公路。
民眾居住難、上學難、行路難、看病難、養老難、增收難“五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全鄉安全生產形勢穩定,社會治安秩序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

地方特產

綠殼雞蛋

巴江鄉引進和發展綠殼蛋雞產業以來,受到了鄉黨委、政府和上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十二五”以來,巴江鄉為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把綠殼蛋雞產業作為推進巴江產業化扶貧的亮點來規劃。
為做大做強綠殼蛋雞產業,巴江鄉飛龍養殖專業合作社在政策扶持下,充分發動農戶加入飼養行列,雞苗以借一雞還一蛋的扶持方式發放到有飼養意向的農戶家中散養。待農戶飼養產蛋後以一雞苗還一雞蛋的數量償還,以此來滾動扶持其它農戶,從而推進綠殼蛋雞的養殖規模,逐步實現養殖產業化,成為扶貧亮點產業。
綠殼雞蛋天然綠色,蛋黃大、色紅、蛋白嫩,蛋味香,且肉質細嫩、清香甘潤,味道鮮美,其蛋質特別優秀,哈氏單位高於其它雞種,青殼雞蛋蛋黃中的β球蛋白和γ球蛋蛋白高,這與醫學臨床上提高免疫功能相一致,肌肉中各種胺基酸明顯高於其它雞種,尤其是賴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特別高,含有極高滋補藥用價富含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A、D、E和鈣、鐵、鋅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其營養成分高於一般土雞的二、三倍,而脂肪含量卻極低,蛋白質含量為12.9%,比褐殼蛋高0.5%;代謝能為6.94兆焦/千克,比褐殼蛋和白殼蛋高9%,比粉殼蛋高20%;膽固醇含量為1.98克/千克,比褐殼蛋低2.34克/千克;鋅、硒、碘的含量比其他雞蛋高;維生素A、維生素E的含量比其他雞蛋也高。 

巴江梨

巴江梨,是巴江支柱產業之一,在全鄉種植面積達5000畝以上,主要分布於巴江鄉的巴江村、爛田灣村、新寨村等地。其特點是香味濃郁、皮薄、肉細、汁多甜酥、清爽可口,系梨之上品。巴江梨產量大,質量好。在市場上被譽為“梨中珍品”等稱號,每年8月開始成熟上市。

自然景觀

巴江的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清水江穿水尾村而過,形成較深的峽谷,水、山、岩溶三者溶為一體,有“小三峽”之美譽,奇山、怪石、清泉吸引著遊客來這裡觀光。清水江江面寬闊,兩岸樹木蔥鬱,懸崖陡壁,苗寨毗鄰,間有龍王洞、金流洞、老虎岩、老鷹岩、三腳岩等,奇洞怪石勝景共20餘處。其中龍王洞險灘據史料記載,有26個險灘,尤其是“龍王洞窄背嶂,壁立佰仞,左山側壓,頑石磊磊呵呵,橫堵江心”。其東岸岩壁間有一血色紅斑,傳說從前一神龍欲從東岸躍去西岸,時近天明,被雷公覺察,雷公恐其湧水淹沒岸上農田,將其頭顱斬斷,今其“血跡”的依稀可見。清代,西岸建有龍王廟,過往船隻到此均要靠岸燒香敬神,求佑平安,現存遺址。在這裡除了可以聆聽百歲老人講述紅軍故事,重走紅色路線以外,不妨盪著一葉小舟,悠然自得地在清水江上觀賞兩岸風光,樹木蒼翠,十聖石樹立,岸上鳥語花香,江中魚兒穿梭不停,還可以到農家小院採摘新鮮水果,品嘗品嘗農家小菜也頗有一番風味。

人文歷史

平坡苗畫

巴江鄉平坡村苗族苗胞擅長蠟染、刺繡和農民畫創作。平坡村苗族農民畫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體現了苗胞熱情奔放的性格和對生活的摯愛,其作品色彩艷麗、凝重,構圖飽滿、奇妙,造型誇張、不拘一格,被美術界譽為“東方的畢卡索和馬蒂斯”。早在1995年,該村就被黔南州文化局命名為“黔南苗族農民畫藝術之鄉”。該村於2006年元月成立了貴州省首家村級農民畫協會——平坡苗族農民畫協會,現有會員100餘人,多為女性,年創作農民畫2000幅左右。
巴江鄉平坡村苗族農民畫作者已達百餘人,他們中有不識字的農民,也有教師、學生,多為女性。近5年來,創作了上千幅農民畫作品,在省內外舉辦的各種展覽、賽事中捧回了多項大獎,其中農民畫家蘭開筠創作的農民畫《山花》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第三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 油品展覽”,蘭群的《苗女賽藝》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收藏。2006年3月成立了貴州省首家村級農民畫協會;2006—2008年籌資共舉辦了3屆平坡苗族農民畫藝術節;2007年,在龍里縣城開設了“平坡苗族農民畫畫廊”,作為對外推出平坡苗族農民畫的視窗,使平坡苗族農民畫逐步走產業化發展道路,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苗族鬥牛節

每年農曆正月,是巴江鄉苗族同胞在的集中“鬥牛節”,四面八方的苗族民眾都會在這裡隆重集會,舉行“跳園”、“鬥牛”等活動。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農耕民族,苗族人民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對牛結下了特殊的情感,至今苗族乃保持著對牛的敬愛與崇拜心理。苗寨寨門懸掛帶角牛頭。苗家神龕下放有相連牛角,不忘時祭。苗族人民常說牛如同她們的父母,史記:"蚩尤有角,牛首人身。"可見遠古之時,苗族早就是一個崇拜牛的民族了。苗族人民愛鬥牛,以水牛相鬥,並不是戲牛取樂,而是以鬥牛的方式,展示苗家敬牛愛牛拜牛的特性。苗家在對壯碩、威武、雄悍的鬥牛的喜愛中,體驗優勝的美感,而且在這種情感作用下,苗家崇拜的牛在不斷的飼養中,得以實現優選的鬥牛的優養進化。苗家喜愛鬥牛,基本上每個集會節日都有鬥牛活動,每年秋收後,還有特有的鬥牛節。鬥牛有幾種,一種是耕牛兼鬥牛,這種牛比較雄健、耕作時節耕田犁地,節日拉去鬥打;一種是專業鬥牛,這種牛是根據各種條件精選出來的,平常不耕作,節日期間拉去參賽。苗家人挑選鬥牛,有一定的經驗。如挑選的鬥牛首先要求,身體壯大結實,胸寬頭大角大,前肢高后肢低,身長挺胸收腹;體毛烏黑粗硬。此外牛頭兩角寬實則勁斗,兩角節輪呈兩窄一寬相對排列能打能碰;眼睛圓渾兇惡,鼻孔大耐打。舌尖帶黑斑點打得凶;尾巴根大,尾巴長,尾巴下毛內尾尖又碰又斗;中蹄是整齊半圓,前薄後實便於打鬥時用力;小蹄內靠善打等等。此外還講究牛旋的多少,分布的位置和相互照應的特徵等等。哪個能選到一頭理想的鬥牛;他將感到極大的榮幸。
鬥牛節到了,主人們在迎賓待客喝酒時,還特意將糯米飯把牛餵飽,鬥牛上陣前有的主人還給牛餵上一、二兩酒,為牛提神壯膽。中午,鬥牛場內外,人們從四面八方牽來幾十及至幾百頭鬥牛,有的鬥牛身上還配有牛鞍,牛鞍上插有五彩小旗。牛鞍兩邊掛滿銅鈴,響聲叮噹,有的牛鞍上還插有歷屆鬥牛獲得的獎旗。顯得格外威風,主人也顯得異常光彩。苗族鬥牛有幾種鬥法,一種是斗輸贏搶名次,這種賽法不準人幫,也不勸斗,以勝敗生死來定名次,一種是議定相鬥時間比輸贏或者到時間勸斗算打平。還有一種配對放斗,或勝敗隨便,或視其情況勸斗。鬥牛時雙方牛主和親友都到鬥牛場上,為其鬥牛吆喝助威和準備到時勸斗;鬥牛由有鬥牛經驗的人牽著在鬥牛場內環繞一大圈或一小圈,使牛亮相,讓牛熟悉環境和對方。然後將兩牛頭相對,牛身對立,在相距約兩米處,同時將牛鼻繩放開。兩牛便相互打鬥,兩邊主客人都在為與自家有關的牛喝彩助威,同時他們也可以從後頭或側面用手推肩頂,給牛助力。四面觀眾也為兩邊鬥牛吆喝助彩,氣氛熱烈。如放碰牛相鬥,兩牛可對直相距十米八米,兩邊同時放手,兩牛便狂奔至中,用頭角猛力相撞,這種碰牛相鬥極為劇烈,常有碰斗致死的。也有碰鬥牛與不碰鬥牛相鬥,碰鬥牛相跑五六米衝過去,不碰鬥牛原地牴觸的斗。雙方牛斗得正酣可相鬥已到議定的時間,需要勸斗時則雙方主人交換各自帶來勸斗用的粗繩,交換人員分別捆住對方牛腳,等待一聲呼喊,雙方同時拉退鬥牛,隔離牽鼻退場。然後第二對、第三對入場競鬥。也有鬥牛場上幾對牛分別競鬥的,場面氣氛更是熱烈,其間鬥牛主人的親戚朋友還為鬥牛放炮送禮,無論到場鬥牛得斗與否,是輸是贏,主人都得到親友們的禮物,雞、鴨、綢帶等禮品。獲獎的鬥牛:牛王、冠、亞軍或第一、二、三名的鬥牛則格外光彩,牛主人扛著獎旗或者將獎旗掛在鬥牛的兩角上,牛與主人都得到人們極大的欽佩羨慕。鬥牛節期間,看鬥牛的、看熱鬧的、作客飲宴的、談情說愛的,各有所得,這種節日往往三五天才結束。

苗族殺魚節

每年三月初九,是平坡村苗族人民的“殺魚節”。這天,人們來到河邊,從河裡叉起一條鮮魚,架起鐵鍋,燒起篝火,用河水煮著鮮魚,喝著米酒,祭天求雨,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關於這天還有一個傳說。
在很久以前,天王爺有個長得十分漂亮的公主,她聰明伶俐,才貌超人。天王爺寵愛得像掌上明珠。一天,公主突然得了病,天王爺非常焦急,派天兵天將送來了天宮的仙丹妙藥,采來了崑崙山的靈芝草,挖來了長白山的人參娃,撈來了大海的珍珠。但是這些藥都沒有治好公主的病。眼看公主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天王爺急得茶飯不思。後來,天王爺聽說“人間江河裡的百魚能治百病”,就立刻派天神下到凡間,從江河湖海里捉去了一百種魚,熬成湯,端給公主。公主吃了以後,沒幾天病就好啦。為了感謝魚的救命之恩,天王爺下令保護江河湖海里的魚類,不準隨意傷害它們。天王爺還下令雨神把雨都下到江河湖海里,不許給人類一滴。
此時,天下大旱,苗家人十分憂愁。於是,鄉親們殺豬,宰牛,祭天求雨。可是,天王爺仍舊一滴水也不給人類。最後,豬牛都宰殺完了,在三月初九這天,鄉親們從江河湖海里捉來一些鯉魚、鰱魚、鮭魚、鯽魚和娃娃魚,來代替豬牛供品,祭天求雨。誰知,天王爺看到人間為了活地殺死了他的恩魚,想到魚對他女兒的救命之恩,不由傷心地痛哭起來。他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哭得烏雲滾滾,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天王爺的淚水化成了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雨下來三天三夜,遍地流水,灌滿了農田,滋潤了草木。
直到現在,龍里縣的平坡村,貴定縣的光明村,福泉新安寨的苗家人民,每年三月初九這天,都要到河邊去殺魚。

巴江村惜字塔

惜字塔位於巴江鄉巴江村康家寨組,建成於清朝道光26年(1846年),塔身高4米,是由大青石堆砌而成,塔的結構是由塔基和塔廟組成,廟中央供奉著造字始祖—倉頡的雕像,側面的雕欄上刻有晚晴福泉、龍里巴江等地名士的題詞。
“倉頡造字”,鬼夜哭,天崩地裂,風雨交加。雖是誇張之說,而文字也並不是倉頡一人所作,但這些說法的長久的存在,也說明文字的出現給社會文明進步帶來的影響,也同時說明人們對文字的作用的一種承認與崇拜。
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出現與完善,也大大促進了惜字文化的產生與發展。隨著科舉制度的加深與完善。“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一字千金”等思想正一步步走入人們的思想並根深蒂固。
到了宋代,人們對文字已經發展到了一種頂禮膜拜的程度。理學的深入發展,科舉制度的盛行。而希望通過科舉來功成名就彰顯人生價值,已是全社會的共同價值觀。人們對與讀書人也很尊重。通過寫文章不僅可以當官發財,還可以與千里之外的人互通音信、交流思想。而這種交流的工具帶字的紙張,也由此受到人們的尊敬。
到了明清,惜字情結依然盛行。當然,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也達到頂峰,八股取士也越來越僵化死板,導致文人的思想也得不到有效的進步。到了清朝晚期,惜字文化開始走向衰落。到了民國時期,又因白話文運動的衝擊,惜字文化逐漸談話,文革後消失。在民間,人們不僅尊重名人的墨跡紙字,對路邊不知名的帶字紙片都很愛惜。認為惜字就是積德也是人們的一種信仰。古代並不只有“黛玉葬花”,還有很多人葬字的。寫過字的紙張不可隨便丟棄,要收集起來進行火化處理。焚化後的灰還要是保護好並要埋葬起來。後來人們為了更方便的處理紙字,便有了惜字塔、惜字爐。隨處可見的惜字塔也是人們尊重知識,尊重文字的體現。今天,巴江鄉巴江村惜字塔經過165年風雨現在依然保存完好,成為文物古蹟,有力見證了晚清時間巴江社會狀況,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價值。

水尾“可憩亭”

清光緒27年(1902年),巨商松柏茂號、義盛隆號及紳士馬文泰等捐資白銀3000餘兩維修黃平舊州至貴陽水口寺的大道,並在清水江西岸修建一座“可憩亭”,供來往旅客休息。““可憩亭”處於當時的交通要道,是西出雲、桂,東抵湘楚的咽喉。來往旅客不僅可以藉助“可憩亭”遮風擋雨、休息,還可以憑欄觀賞清水江的旖旎風光。至今,“可憩亭”仍保存完好。

清水江渡口

清水江渡口位於清水江上,渡口源遠流長。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設定巴江縣時,民間就有人在此擺渡。據史料記載,清乾隆年間有羅、周兩姓在此經營,人稱羅周渡。清水江渡口是省城貴陽通往湘楚連通中原內地的必經之道,渡口兩邊的的大道是一條繁榮經濟文化的大動脈。清光緒二十七年,巨商松柏茂號、義盛隆號及紳士馬文泰等捐資白銀3000餘兩維修黃平舊州至貴陽水口寺的大道,並在清水江西岸修建一座“可憩亭”,供來往旅客休息。
清水江渡口在軍事上也是一個重要關口,古稱清江關,俗稱清江坳。明清時期,平越(福泉)、古州(榕江)等地的少數民族起義後,必占領清江關以拒官軍。
1935年4月,中央紅軍在四渡赤水後,南下烏江,進入開陽、息烽縣境內,為實現“聲東擊西”調出滇軍的戰略計畫,指令一軍團二師六團從清水江下游的新渡搭建浮橋,進入平越的谷汪、道坪等地,又在開陽、龍里、平越三縣交界的兩岔河搭建浮橋,進入平越的大谷賓、仙橋等地佯裝東進。6日,一軍團主力進入龍里的巴江,派出部隊到水尾清水江渡口架設浮橋,同時派出小股部隊來往於巴江與水尾之間,以迷惑敵機偵察。紅一軍團在完成“聲東”的任務後,突然調頭南下,走貴定新巴,穿越龍里出境。
紅軍長征途經水尾村,在可憩亭和百歲老人家裡留下許多紅軍的故事,間隙泉蔚為傳奇,引人入勝;當年曾給紅軍帶過路的莫家黔家西側屋壁,至今還清晰的留著當時紅軍用赭紅書寫的標語:“抗戰必勝,建國必成。”在紅軍曾經經過的古驛道路邊房舍留有兩條赭紅書寫的紅軍標語:“組織抗日救國聯軍—紅軍總政宣”至今也依稀可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