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族

巴族是誕生在三峽地區的一個古老部落,其歷史淵源可上溯到遠古傳說中的五帝時代。據《華陽國志》記載,巴人的遠祖是興起於西北高原黃帝部落的一支,是黃帝、高陽之支庶。據《山海經》記載,在炎黃二帝時期,他們便出現在長江三峽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族
  • 外文名:Ba people
  • 地區:三峽地區
  • 來源追溯:五帝時代
巴族介紹,歷史記載,巴國,巴文化,蜀文化,文明的傳承,今天的巴族,

巴族介紹

巴族是誕生在三峽地區的一個古老民族,其歷史淵源可上溯到遠古傳說中的五帝時代。
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巴人中有一支其遠祖是興起於黃土高原黃帝部落的一支,且世為侯伯,是黃帝、高陽之支庶,西周施行國野制,國君為姬姓,與黃帝同姓。據《山海經》記載,在炎黃二帝時期,他們便出現在長江三峽地區。大約在夏、商之際,巴人先祖逐漸遷至今陝西南部的古沔水(漢水上游)流域。此時,南移的巴人已經發生了巨大的飛躍,從母系氏族發展到父系氏族,並從原先的部落中剝離出來,另立宗氏,別為氏族。夏代初年,便分化出了五支包括巴氏族,樊氏族、瞟氏族、相氏族、鄭氏族在內的子氏族。其中,巴氏族來到了湖北長陽縣武落鐘離山。在五個氏族首領爭奪軍事酋長職位的鬥爭中,巴氏族的首領務相獲勝,被推舉為酋長,尊為"廩君",這支部落也就稱之為巴族廩君部落。在廩君務相的率領下,沿清江流域擴張,在今長陽縣兼併了尚處在母系氏族社會的鹽水神部落。
巴族女孩長年赤腳巴族女孩長年赤腳
巴人是我國古代西南及中南地區的一個族群。據專家學者考證,有關巴人起源的傳說,文獻記載至少有四種說法。但有一點共識,即把“巴”的地域範圍大體界定在北起漢水、南至鄂西清江流域、東至宜昌、西達川東的地區。這也與《華陽國志·巴志》記載的巴國疆域變遷的範圍大體一致。春秋戰國之際向西發展,最終以重慶為中心,建立了巴國,形成巴文化。在民族遷徙的過程中,巴族的文化得以沿途傳播,也得以與其他族群進行文化交流。
今巴中市所轄四縣(區)的先民族籍應為巴囯的賨人,圖騰崇拜為“蛇”。故史家稱賨人為蛇巴,板木盾蠻。著名的巴蜀史專家鄧少琴先生即認為“賨人即為板木盾蠻,是巴族的一支。”(鄧少琴《巴蜀史跡探索》)

歷史記載

巴作為一個部族,在夏朝統治時期尚無文獻資料可考,但至殷商時代已開始有所記載。《尚書·牧誓》即記載隨周討伐的部隊為“西土之人”。殷代中葉高宗武丁統治時期,殷王朝不斷對外用兵,用武力征服了四周若干方國部族,巴也是其中之一,史籍記載,高宗武丁派其妻婦好率師進軍沔水一帶的時候,同巴人發生了激烈的戰爭。結果,巴人被強大的殷王朝軍隊所征服。 到了商紂時代,殷商王朝的朝政更加腐敗,經濟凋蔽、民怨沸騰,整個統治搖搖欲墜。這時,在殷王朝西方崛起的周族逐漸強大。在其首領姬昌(周文王)的統率下,積極準備滅商大計。他們聯合了不甘忍受殷商王朝的壓迫奴役的方國部族作為基本力量,積極實施興周滅紂的各項部署。如前所述,巴人作為“西土之人”,本來就具有親緣關係,加之巴人對殷商極為忿恨,於是便十分自然地加入了反殷的周姬集團。姬昌死後,其子武王姬發繼續聚集力量,招兵買馬,終於在公元前1099——前1066年發動了滅殷之役,在這場戰爭中,驍勇強悍的巴師作為討伐殷商的前鋒,參與了牧野誓師,在戰爭中勇冠其它部族,迫使殷商軍隊倒戈,對商紂政權的覆亡和周姬王朝的建立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巴族法師在做祭祀巴族法師在做祭祀
西周王朝建立後,大封諸侯,巴也被周王室正式冊封為諸侯,建立子國(與楚等),其首領稱為巴子。從此,巴族首領從帶有原始性質的部族頭人轉化為有土有民有封號的君主,而強悍的巴師則成為維護周王室統治的堅強支柱。
春秋時期,南夷衰微,楚國在南方不斷崛起,由於地緣關係,最初巴與楚、鄧等國結成聯盟,但後來又數度互相攻伐。最後,迫於楚國凌厲的功勢,巴國不得不放棄漢水和大巴山之間的大片故土,向南遷徙於長江流域的夔、巫一帶,並逐步進入川東,開闢新的疆土。從客觀上講,這對鄂西和川東的開發具有積極的意義。而正是從這時起,“川東巴國,川西蜀國”的局面才正式形成。
巴國遷徙示意圖巴國遷徙示意圖
戰國初期,巴國的疆域“東至魚腹(今奉節),西至僰道(今宜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大約在嘉陵江、長江、烏江流域之間而以川東地區為腹心,可謂泱泱大國。但是,巴國建立之初,既無固定疆域,又無固定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戰國中葉以後,楚國進一步向巴國大舉進攻,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前期,巴國在陝南、湘西南、川東南和黔北的領土全部喪失。但是,即使此時,巴國的版圖仍不算小,今廣元以東,奉節以西,陝西漢中以南,閬遂以北的廣大地區仍是巴族的生息繁衍之區,巴人在這裡頑強的生活著,勤勞地開墾著。史載,公元前202年前後,劉邦為漢中王時,又派賨人為前鋒,攻打關中地區,賨人性勁勇善歌舞。劉邦愛其舞姿英勇,命樂工學習。到唐代的清商樂中還有“巴渝舞”之名目。
除此之外,對巴族的記載在地方志《華陽國志》中有與巴族相關的記載。

巴國

巴人建國於夏末商初。他們是太昊伏羲之後,至後照始為巴人,居住長江北面的丹陽、丹山一帶,受孟塗泊訟的這支風姓巴人,在夏末商初,陸續循巴山南北遷徙於漢中平原和大巴山米倉段。他們在開拓巴嶺路---大行道,於大小巴山之南--如今的巴中建立了古代的巴國。巴國在公元前316年被秦國所滅。
用來出氣的木頭人用來出氣的木頭人
巴國極盛時期,疆域遼闊,東至魚復(今奉節)西至道(今宜賓市)北接漢中(陝西地面)南極黔涪(今烏江流域,赤水河流域)與楚、蜀、秦為鄰。公元前689年周莊王起,巴楚關係惡化互相攻伐,在楚國強大攻勢下,巴國領地盡失,節節敗退,最後終被楚占領了都城江州。巴人不得不向閬中一帶退卻。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巴國被秦國所滅。
三峽地區,自忠州而上,河面明顯開闊,耕地面積漸自擴大,加之鹽業輔佐,是容留各歷史時期過境移民的理想之地。沿江的巴王台,巴王廟、得勝台、巴子營等古文化遺址和數座漢闕等遺存可以作為這種民族融合的歷史佐證。
1997年、1998年發掘的忠縣井溝遺址可說是代表重地區土著人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其分布範圍以忠縣井溝為中心,幾乎遍及重慶地區的長江、嘉陵江、烏江流域。"烏江畫廊"地區(指烏江與長江匯合處,涪陵至貴州沿河縣城可通航河段)是巴人初期遷徒的天然走廊和巴國被秦國滅亡後被迫回遷的主要去處。涪陵小溪巴王陵,小溪出土文物編鐘和武隆土坎出土文物虎鈕鐓以及彭水、酉陽、沿河等地的許多遺風,都是以證明,"烏江畫廊"地區有著深厚的巴文化底蘊。

巴文化

巴文化內涵
巴文化是巴國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創造的全部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會結構的總和。
巴文化的演變
戰國以前的巴文化,包括巴國文化和巴地文化兩部分。巴國文化是一種方國文明,巴地文化則是一種地緣文化。
(1)巴國文化:商代晚期和西周時代,主要以漢水上游為基本地域依託;春秋時代,巴國文化有所擴展,南及大巴山北緣,東至襄陽;戰國初,巴國舉國南遷至長江幹流,先後在清江、川峽之間至川東立國。這幾個地方,留下了巴國文化的大量遺蹟。
(2)巴地文化:包括川東、長江三峽和鄂西南的土著新石器文化,考古學上稱之為早期巴文化。從新石器時代到春秋末葉,這些文化在當地發展演變,盛衰興替已達一二千年之久。
(3)完整意義的巴文化:戰國初,巴國溯江進入川東,始將青銅文化與當地的土著新石器文化融合起來,也將巴國文化與巴地文化融合起來。這才形成了完整意義上的巴文化。
學術界對巴文化的源流至少提出了三種觀點:一說巴文化源自殷周文化;一說巴文化是在楚文化的強大影響下產生的;一說巴文化是一種地域文化,與楚文化、蜀文化並駕齊驅,但又互相影響和滲透,故有“巴楚文化”與“巴蜀文化”之稱。
巴文化的主要代表
(1)“巴渝舞”
巴渝舞”,是古代巴渝地區民間武舞。
中國古代典籍記載最古老的音樂創作產生於巴地。巴渝舞來源於商末巴師伐紂時的“前歌后舞”。巴渝舞特點:舞風剛烈,音樂鏗鏘有力,屬武舞、戰舞類型。“劍弩齊列,戈矛為之始。進退疾鷹鷂,龍戰而弱起”,“退若激,進若飛。五聲協,八音諧”,由此可見巴渝舞驚心動魄的藝術效果。
漢初,巴渝舞被劉邦移入宮中,成為宮廷樂舞,既供宮中觀賞,也成為接待各國使節貴賓的樂舞,還成為王朝祭祀樂舞,天子喪禮樂舞。那時巴渝舞幾乎成了國家樂舞。三國曹魏時巴渝舞更名為“昭武舞”,西晉時將“昭武舞”易名為“宣武舞”。唐時,巴渝舞仍為宮廷樂舞之一,唐以後,巴渝舞便從宮廷樂舞中消失了。儘管如此,在民間,巴渝舞遺風猶存,川東巴人後裔的踏踢舞、擺手舞、腰鼓舞、盾牌舞,就是古代巴渝舞的流變,現今的薅草鑼鼓、花鼓調、花燈調、蓮花落、川劇幫腔、川江號子、船工號子、勞動號子、翻山鉸子等都和巴渝舞曲密不可分。
(2)“巴鄉清
古代巴人的酒,以“巴鄉清”著稱於世。《水經·江水注》記載:“江水又逕魚腹縣(今奉節)之故陵……江之左岸有巴鄉村,村人善釀,故俗稱‘巴鄉清’,郡出名酒。”此酒名貴,飲譽遐邇,以致秦昭王與板楯蠻訂立盟約時,以此為質。清酒釀造時間長,冬釀夏熟,色清味重,為酒中上品。巴人善釀清酒,表明其釀酒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3)巴人風情
巴人有古樸凝重的民風,歷來崇尚勇武。他們住乾欄式房屋,樓上居人,樓下養畜,傍水而居;死後大多採取船棺葬懸棺葬、幽岩葬、岩穴葬、土坑葬。賨人善織,家家戶戶能自己織布,衣物等所需布匹均能自給自足,“賨布”就是賨人織的麻布,秦滅巴後,令板楯蠻以交納賨布代替戶賦,由此賨布名傳海內。
(4)巴人神話
巴人自然神話有:“比翼齊飛”、“巴蛇吞象”、“白虎神話”。巴人神女傳奇有:“巫山神女”、“鹽水神女”。
(5)巴文化雕塑區
巴文化雕塑區位於重慶市歌樂山風景區內。重慶是古代巴國的首都,在這裡,巴族先民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古代文化,屬於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歌樂山風景區“巴文化雕塑區”旨在把這段文明從史料和博物館中引出來,進入大眾空間。
雕塑區在取材上儘可能搜尋能代表巴文化特徵的史料、神話。大型浮雕《巴人之舟》取材於《世本-氏姓篇》,是史學界較為肯定的關於巴人種族來源的古史傳說。大型雕塑《棧道文明》集中地表現了古代巴人開鑿棧道的艱辛和偉大。大型浮雕《祭祀》取材於巴蔓子將軍和巴族獨特的喪葬民俗,在高高的懸棺之下,跳喪舞蹈宣洩著巴族宏大的生死觀和巴蔓子將軍剛烈之精神。
雕塑區在構成上造成強烈凝重的原始文化氛圍。雕塑手法粗獷豪邁,充分表現了巴民族開拓向上的精神。
根據考古發掘,巴文化代表還包含巴人詩作、巴國符號文字和青銅文化等內容。由於秦朝大規模的“焚書坑儒”,加之戰亂、災荒和歷史年代久遠等,其史料逐漸絕跡,巴文化已埋藏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融化在大巴山人民的民俗文化里。對巴文化的更深層次研究,有待依賴考古新發現。

蜀文化

今天的四川省、重慶市在中國古代的商、周時期,是以蜀族和巴族為主,建立的兩個王國,他們和中原的商、周王朝、華夏族,有著密切的聯繫。秦舉巴蜀以後,巴國和蜀國被正式納入秦國的版圖。經過秦代到西漢早期,巴族和蜀族及其它族已逐漸融合於漢族之中。
關於古代巴蜀歷史的研究,這方面的材料較少,而且零星,主要是根據傳說材料整理而成,這就不免帶有神話色彩和後來整理者的觀點,特別是漢、晉時期的大一統思想。這樣無論在史料方面和我們的認識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局限,給研究巴蜀歷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近代考古學的興起,為歷史科學的研究開闢了另一條途徑。為四川的考古學家們取得了豐富的巴蜀文化考古材料,做了許多研究。這些成果為研究古代巴蜀歷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考古學研究的結果,巴文化和蜀文化是兩支不同的考古學文化,它們有各自的分布地區。蜀文化分布的中心是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川西地區;巴文化分布的中心是湖北西部的長江沿岸,後來向西遷徙到今重慶市。蜀文化淵源於四川盆地西部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巴文化淵源於長江三峽地區新石器晚期的季家湖文化(類型)。這兩支考古學文化之間是有來往、互有影響的。
考古學文化是一個特定的社會集團的物質遺存,根據巴文化和蜀文化研究的結果,它們是各自有發展、有繼承的考古學文化,其發展譜系是清楚的,這些就是古代巴蜀兩族給我們留下的實物史料。當然在巴、蜀兩國內,除了巴蜀這兩個主要民族外,還有一些其它民族,由於所處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相同,所以在生活習俗、傳統方面,他們和巴、蜀兩族近似,這就形成了在物質文化遺存方面的近似,現今的巴文化、蜀文化大約可以涵蓋他們。以後考古材料的積累和認識的逐步深化,或許會有新的體會。
巴蜀文化一開始即和外界,主要是指中原的夏、商、周文化有交往、有影響;在他們更早之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這種交往和影響就已經存在。所以《尚書-牧誓》所記參加周武王伐紂的蜀,就是四川盆地西部的蜀,這從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器、玉器和彭縣竹瓦街窖藏青銅器上可以得到證明。蜀人已經參加了中原地區的重大政治活動,《尚書·牧誓》的記載是可信的。正因為蜀人很早就和中原地區發生交往,在中原文化強烈地影響下,相當於商、周時期的蜀文化已經進入文明。發展到晚期,巴蜀文化成為中原地區和「西南夷」地區交往的橋樑。
相當於商、周時期的蜀文化已有高度發達的經濟,尤其是有發達的青銅鑄造手工業和玉石器製造手工業。青銅器鑄造、玉器製造,實際上體現了一個民族整體經濟的水平,用現代的話說,即是「綜合國力」。夏鼐在談到青銅冶鑄業的發明和廣泛採用的重要意義時說:「首先青銅的原料銅和錫,不像石器時代那些製造石器的石料,並不是到處都有,可以就地取材。其次,銅和錫都是礦物,其中自然銅的產生很稀少,一般銅礦和錫礦都要經過提煉才能提出金屬的銅和錫。這不像石料那樣可以利用天然物如礫石、頁岩、板岩等,不必經過化學方法來提煉。金屬提煉出來後,還需翻鑄,才能鑄造出可用的青銅器來。這些是意味著要有一批掌握冶金技術的熟練工匠,又要有一定的貿易活動和保證交通路線的暢通,才能解決原料和產品的運輸問題。這又需要社會組織和政治組織上一定的改革,以適應新的經濟情況,包括生產力的發展。」夏鼐這一段論述說明了,考古學研究的對像是物質文化,但不僅限於物質文化,要通過研究物質遺存去研究各個時期人們上層建築領域的問題。青銅鑄造手工業的出現必須是在經濟領域裡各個方面都要有一定的發展。在人們的社會組織、結構方面也要與之相適應。
玉器製造手工業和青銅鑄造手工業有相似之處,如原料的開採、運輸、加工等。同時這些手工業的生產專業性技術很強,需要有一批人專門從事這類生產,這就要求農業生產有相應的發展水平,以保證這一批人的食物。所以從這些手工業的發展情況,可以窺見早期蜀文化整體經濟發展的水平,生產力發展的情況。
生產力的發展,引起社會的變革,相當於商、周時的蜀文化已經出現了國家。作為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國家,在考古學上反映的如城市、大型的禮儀性建築、宮殿建築都已發現。廣漢三星堆高大寬厚的城牆、埋藏眾多青銅器和玉器的祭祀坑,成都十二橋的大型宮殿建築遺存、羊子山高大的夯土台遺址等,都是國家機器在物質文化方面的體現。早期蜀文化進入文明是其本身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從發現的文化遺蹟、遺物看,曾受到中原商、周文明的強烈影響。
巴蜀文化發展到了它們的晚期,一方面荊人開明氏王蜀,作為異族的統治集團統治下的蜀國,大多數居民仍然是原先的蜀族,這樣不但要容許他們在原地生活,還得靠蜀族的上層來統治廣大的蜀族居民,這種情況在古代是很多的,即史書上的「變服從其俗」,另一方面這時巴、蜀兩國疆域相鄰、犬牙交錯,相互影響勢所必然,所以在各自保留本民族的一些特點外,有更多的共同性,這是「巴蜀文化」名稱的由來。即使如此,我們根據他們頑強保留下來的傳統習慣,仍可區分出來蜀人墓葬和巴人墓葬。

文明的傳承

土家文化--巴國文明的傳承
三峽文化和烏江文化的底蘊是巴文化,其民族主體是由巴人衍化而來的土家族。巴文化與土家文化之間有著水乳交融的必然聯繫。秦滅巴後,中原人大量湧入,巴人被迫四處流散,相對與外族的湧入而自稱"本地人"。
再追溯巴族與土家族歷史淵源。從渝湘黔鄂相交的土著首領中,有溪州彭氏一支屬主流統治地位,開平四年(公元910年)為湘西溪州刺史。彭氏為了鞏固對湘西一帶的統治,拉攏田氏和向氏。承認其頭領地位,稱之為"贊將"給予特殊待遇。至今土家人凡婚喪嫁取,生男育女,春種秋收都要將這三位祖先祭祀一番。 彭氏(指土司王彭司愁)同時在思想意識上,炮製了一套關於"土龍地主"的說教。即指當地鄉土的意思,煽動一種狹隘的地方主義情緒以對付漢人和其他民族。所謂"龍"與"主"即統治者的身份與稱呼,彭氏則宣揚他們是當地的"地龍"地主、當地的主宰。隨著時間的推移,年代久遠,當地的人們就逐漸成了土龍地主的子孫臣民,即"土人"、"土民",由土人、土民組成的軍隊也就獲"土兵","土軍"、"土丁"之稱。居住在湘、鄂、渝、黔交界處廣大地區的巴人後裔,逐漸都以"土人"、"土民"相稱。明朝以後,特別是公元1728-公元1735年"改土歸流"之後,就進而稱"土家"了,與此相應的"客家"(漢人)也就在當地流行開來。因此,土家族主體是由巴人衍化而來。
元、明、清三代統治者對三峽地區的少數民族實行土司制度。按土司統治人口多寡和土司"立功"表現,分為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招討司、長官司五個級別,以推行其"以夷制夷"政策。民國時期,仍被稱為"土蠻"無族稱。新中國成立後,實行"民族平等"政策,國務院於1956年10月正式公布:土家族是我國一個單一的少數民族,土家族才第一次正名。從土家族在渝鄂黔交界地和三峽地區的分布情況來看,正好與古代巴國的地域相合,這也從另一個側面應證了巴國文化和土家文化是一脈相承的。
長江三峽以其特殊的環境,孕育了一個習性剛猛,勇武善戰的偉大民族--巴人的後裔土家族。他們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打出了一片新天地,地跨渝、鄂、陝、湘、黔五省,在商末,他們助周滅紂,立克商之首功;楚漢相爭,助劉伐項,身為前驅。 歷史無可辯駁地證明:巴族及其衍化而來的土家族是中華民族中的偉大民族,在中國古代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篇章。

今天的巴族

無論是黃帝之後、太皞之後、丹山之巴還是廩君之巴,也不管學術界上對巴人的分歧如何,領略的是那段質樸的旅行。即使就連導遊也無法用語言溝通的巴人,我們學會的是那右手摸著左手手擘,再用左手摸右手手擘的原始情感。
巴人, 古代巴國人的簡稱,主要分布在今川東、鄂西一帶。公元前316年秦滅巴以後,部分巴人遷至今湘西,構成武陵蠻的一部分。留在川東鄂西境內的,部分叫南郡蠻、板楯蠻,南北朝時因大量遷移,大都先後與漢族同化。板楯蠻古時居住在嘉陵江及長江三峽,遍及整個川東鄂西地區。巴人,是泛指生長在巴國和巴地範圍內的所有人。 巴是一個內涵複雜的概念,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說,作為地域名稱,包容面相當廣闊。
由於古代以川東、鄂西為中心,北達陝南,南及黔中和湘西地區的一大片連續性地域通稱為巴,所以古代居息繁衍在這個地域內的各個古族也被通稱為巴,並由此派生出巴人、巴國、巴文化等概念。《後漢書.巴郡南郡蠻傳》記載:“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皆出於武落鐘離山。夷水,今清江,古又稱鹽水。武落鐘離山,《水經.夷水注》謂即佷山,在今湖北長陽境。”
經國家民委、中央民族大學的專家考證確認,約4000年前的古代巴國源於湖北宜昌市長陽縣境內的武落鐘離山。 聚居在湘、鄂、川一帶的巴人在這塊土地上長期生息繁衍的過程中,不斷與其他民族融合,逐漸形成了一個民族實體——土家族。但仍有一支巴人逃過了被融合的命運,最終保留了血緣的純粹,在歷史的縫隙中遺留下來,成為巴文化的活化石,這就是“巴人部落”中的巴人。他們是56個少數民族之外的特殊族群,人們稱他“巴族”。 自古以來,巴人就以打魚和狩獵為生。為了保護環境,發掘民族文化,旅遊部門將他們從深山遷出,在西陵峽口風景區按他們的習俗建造了“巴人部落”。
因他們習慣穿獸皮,所以還是按照獸皮服裝的特點和紋飾為他們仿製服裝。巴人不懂漢語,他們有自己的特殊語言,但僅限於巴人之間對話,就連景區的工作人員也無法聽懂,只能用簡單的手勢與他們交流。
他們很友善。走進部落門口,他們給每個客人的臉上點上一點用野生植物熬制的黃色顏料,以表示吉祥和祝福。然後他們敲打著木鼓,歡迎遊人進入部落。
巴人部落里,沿長江邊的山崖建有一條用木頭鋪成的走廊,道旁林木蒼翠,參差披拂,舉目仰望,可見老樹之間古藤纏繞,一串串紫紅色的花朵掛滿藤間,顯得分外耀眼,這就是牛馬藤。牛馬藤三四月份開紫紅色花,秋天結串果,長50至60厘米,果核堅硬如鐵,可作裝飾品佩帶。牛馬藤本屬亞熱帶植物,主要生長在我國西雙版納地區,在三峽地區發現大片牛馬藤實屬罕見。這也許是上天賜給巴人的特殊禮物吧。 走廊邊的樹上,到處掛著被巴人視為圖騰的牛頭和象徵吉祥的紅布條畫的吉祥符。一間間用木頭、樹皮和稻草搭建的小屋,有的立在岩石上,有的建在樹上,這些造型別致的小屋就是巴人的住房。 在一塊大石頭上立有一座祭壇,只見一人盤坐其中,原來這就是部落的法師在作祭祀活動。巴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對自然界的神秘力量既依賴又敬畏,認為天地日月、風雨雷電、山石樹木、江河湖水皆有神靈,因此信仰自然崇拜。
只見他們將一棵樹通體染成紅色,並在樹上系滿了吉祥符,這就是他們的“神樹”。他們認為有了這棵“神樹”,會保佑全部落的平安。巴人講究男女平等,在這裡,不分男女,誰有威信,誰就可以做王。女王坐鎮巴人部落不是什麼稀罕事。巴人之間很講究和諧相處,他們中若誰遇到不高興的事,心中有氣,從不與同伴相互打鬧,而是對著木頭人揮拳踢腳,以發泄心中的怨氣。難怪沿途立著很多模樣怪異的木頭人。在巴人部落,不管大人和孩子,都是長年赤腳,他們在長期的自然環境中,練成了鐵腳板。為了顯示鐵腳功夫,一位男子拿出剛在爐火中燒得通紅的鐵板,他在腳上塗了一層油,然後將腳踏在鐵板上,只見托著鐵板的木頭被燒得直冒煙,而男子的腳板卻安然無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