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倉庫

工業倉庫

工業倉庫是指在工業生產中,用來存放生產所需的各種材料,或工廠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種消耗品等,以及在生產後期中,用來存放產品、保護產品、調節供需等的工業建築物之一。

工業倉庫的分類,倉庫的設計與安全,工業倉庫現狀,

工業倉庫的分類

第一,按建築結構分類: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引
工業倉庫
1.彩鋼結構
2.鋼混結構
3.磚混結構
4.框架結構
第二,按儲存條件分類:
1.標準庫房
2.立體庫房
3.冷庫
4.恆溫庫
5.危險品庫房
6.保稅監管庫

倉庫的設計與安全

一、倉庫的庫址選擇與安全
倉庫規劃是指在一個區域範圍內考慮倉庫網點的分布,確定擬建倉庫的地點。倉庫的建設,不能盲目地任意建設,必須認真地規劃,反覆研究決策,做到統籌兼顧,合理安排。這樣,才不會導致布局混亂,使用不便;才不會浪費資金、用地;才不會留下安全隱患。只有合理的規劃設計,才能保證倉庫建築在可靠的工程地質基礎上,才能使倉庫有一個安全、衛生、方便的環境,才能滿足倉儲、裝卸搬運等的作業安全要求。
倉庫的規劃需要套用經濟和技術兩方面的專門知識,尤其是技術方面的知識,如果不從工程技術角度認真分析,考察所選倉庫地點的地質、水文、氣候、地貌等自然條件和交通運輸、供電、供水、衛生、安全等環境要求,就可能給倉庫安全留下隱患。所以在選擇倉庫地址時必須考慮以下工程條件。
(一)地質條件
地質條件的分析可利用原有地質資料,或經現場勘測獲得有關資料進行分析。它主要考察所選地址的地基承載力是否滿足要求,是否有不良地質現象。如果所選地址的地基承載能力較小或者有不良地質現象,那么在此建設的倉庫是不安全的。在進行地質條件的考察時,要對不同地層、地基、土層的自然堆積情況、土層中固體顆粒大小、密度、土中水和氣體的多少加以分析研究。選擇適合倉庫用地且承載能力較高的地基(不同地質構造的承載力見表2—1);選擇沒有岩溶、沒有滑坡和沒有地震帶的地方作為倉庫建設的地基。
不同地質構造的承載力
(二)水文條件
通用倉庫如果建造在沿江靠海地區時,在選擇庫址時一定要考慮各種水文條件,如洪水侵患、年水量的不均勻性、流速變化、水流對河岸的沖刷等以及河床泥沙的淤積等水文因素。當然在這些因素中最主要的是考慮洪水的防範。通常一般的倉庫,洪水最高水位以洪水頻率0.5%~1.0%(即在50~100年一遇的洪水發生時不被淹沒)來考慮。另外,在建造倉庫時也要考慮地下水的水位、水質、水量等,特別是地下水位對工程的影響較大,水位過高將不利於工程的地基。
(三)氣候條件
溫濕度管理是倉儲物資管理的重要工作,是保證物資質量完好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倉庫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氣候條件對倉儲物資的影響。
氣候條件是指太陽輻射、風象、溫度、濕度與降水等幾個方面,其中影響倉庫安全的主要氣象條件是風象。風象是以風向和風速兩個量來表示的。風向一般是分8個或16個方位觀測,累計某一時期中(如一月、一季、一年或多年)各個方位風向的次數,並以各個方位風向的次數所占該時期不同風向的總次數的百分比值(即風向的頻率)來表示。風象對工程建設有著多方面的影響,如防風、通風、抗風以及防火、衛生等。
(四)地形條件
地形條件也是倉庫規劃時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條件。從自然地理角度巨觀地劃分地形的類型,大體有山地、丘陵與平原三類。在小地區範圍內,地形還可進一步劃分為多種形態,如山谷、山坡、沖溝、盆地、谷道、河漫灘、階地等。除在平原地區地形較單一外,在山區或丘陵,往往是由多種地形組合的。此外,地面的高程,用地各部位間的高差,地面的坡度等都對地面的排水、道路走向、山洪、江河汛期的防範都有很大的影響。
(五)交通運輸條件
交通運輸是倉庫建設的重要條件,所以在進行倉庫規劃時就應根據目前的具體情況、倉庫將來的對外運輸方式(公路、鐵路、水路)來規劃布置。
公路運輸是大中小型倉庫必不可少的對外運輸方式,如果倉庫的建設用地接近現有公路,可以滿足初期建設的運輸需要。對用地範圍鄰近的現有公路,應了解它們的使用性質,公路等級、交通流量、路寬、路面承載力,公路線型等技術資料。
鐵路運輸是一般中轉庫、大型倉庫普遍採用的對外運輸方式。當考慮採用鐵路運輸時,需對鐵路現有的編組站場位置、從編組站到倉庫是否有條件鋪設專用線等情況進行分析,但最重要的條件還是鋪設鐵路專用線與完全用公路運輸兩者進行經濟性比較的結果。
水路運輸成本低廉,在有條件的地方應充分利用和發展水運。由於水運的條件首先依靠自然水道、水域,因此需要對水情、航道、岸線進行調查,分析其建設的經濟和技術的可能條件以及與陸路運輸的銜接。
上述各項條件是選擇倉庫地址時影響較大的幾項,根據上述幾項要求,通用倉庫選擇地址的基本原則是:首先,要滿足倉庫用地的一般技術要求,即地勢高、地形平坦、有一定坡度利於排水;土壤地基承載力高;地下水位不能太高,不應將倉庫布置在潮濕的低洼地上。其次,要有利於交通運輸。倉庫用地必須靠近貨運量大、供應量大的地區,以保證有充足的貨源;應合理分布倉庫,減少空車行駛里程,特別是要考慮運輸過程的安全要求。第三,要有足夠的用地,有一定的發展餘地,儘量節約用地。第四,注意周圍環境保護,防止污染,保證安全,滿足有關衛生、防火方面的要求。
二、倉庫平面布置設計與安全
倉庫地址確定後,就必須對倉庫的平面進行合理的布置設計。倉庫的總平面布置設計是根據庫址的自然條件和倉庫的使用特點進行的設計。在滿足防火間距的原則下,做到布局緊湊合理,交通運輸路線短捷,物資出入方便,以創造一個儘可能安全、經濟、合理的倉儲作業環境。
在進行倉庫總平面布置設計時為了達到安全、經濟、合理的要求,必須按照以下原則進行布置設計。第一,庫區的劃分以及建築物、構築物平面位置的確定,應滿足倉儲功能要求,節約用地。第二,交通運輸線路的組織與布置,應做到符合倉儲作業工藝,儘可能減少不同運輸路線的交叉和干擾。第三,庫區自然條件的適應和利用,應結合地形、地質、水文、氣象等條件因地制宜,力求在工程技術上經濟合理。第四,庫區安全防護設計,應滿足防火、防爆、衛生、防震、隱蔽等安全方面的要求,嚴格執行有關部門頒發的設計規範。第五,庫區的綠化和環境保護,應充分利用各種樹木、草坪改善庫區小氣候、淨化空氣、降溫防噪,使工作人員對環境有良好的適應性。
在總平面布置設計時,主要是進行以下幾方面的設計:
(一)庫區的布置設計
倉庫一般分為倉庫作業區、輔助生產區和行政生活區。倉庫作業區包括庫房、貨場、碼頭和鐵路專用線作業站台等。輔助生產區包括停車庫(場)、檢修車間和充電間等輔助生產用房。行政、生活區包括辦公場所、文娛場所、食堂、浴室、鍋爐房和集體宿舍等辦公生活福利用房。倉庫作業區、輔助生產區和行政生活區應分區布置設計。規模較大的有條件的倉庫,套用實體圍牆隔開。職工住宅必須與庫區分開,或用圍牆分隔,並應有單獨的出人口,不得通過庫區。辦公場所是倉庫工作人員辦公的地方,包括各種辦公室、化驗室、警衛室等。辦公場所是倉庫生產管理的中心,應布置在主要出入口處並與作業區用圍牆隔開,這樣既方便工作人員與作業區的聯繫,又避免一般接洽業務的人員進入作業區。
倉庫作業區按工作性質又可進一步分為裝卸作業區、儲存作業區和貨場等。儲存作業區應布置在庫內主要幹道與裝卸作業區之間,使得裝卸作業區與儲存作業區的聯繫快捷、密切,保證儲存區的物資出入庫方便順暢。不過儲存區的周轉性庫房與儲備性庫房應分組均衡布置,避免周轉性庫房過分集中造成車輛阻塞和相互干擾。
儲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分類
按照《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Jl6-87)規定,儲存不同物品庫房的防火間距。
在庫區的布置設計中,保證防火間距與節約用地是主要矛盾,可採取提高庫房耐火等級,充分利用零星地布置次要建築物;用不燃材料建防火隔斷,隔離危險性大的設施以縮小防火間距用地。
倉庫的分區布置沒有統一規定,在具體設計時,應結合工藝特點和自然條件,在保證安全和有利操作管理的前提下靈活布置。
(二)運輸線路的布置設計
庫內不論採用何種運輸、裝卸搬運方式,道路運輸都是必不可少的,都要涉及道路在庫內的布置問題,道路布置時應注意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第一,庫房所存物資的周轉快慢和儲量大小的要求;第二,庫內貨流組織要合理,儘可能減少貨流的混雜、交叉、迂迴,不同的貨流最好組織在不同的道路上運行;第三,充分利用地形;第四,滿足衛生要求;第五,滿足防火要求。進入庫區的道路不宜少於兩條,以便火災發生時的安全疏散和儘快撲滅。
(三)庫區安全防護設計
倉庫是物資最集中的地方,安全問題十分突出。其中對倉庫安全威脅最大的是火災,這是因為倉庫的庫房、貨場、貯罐往往裝有大量易燃易爆的物品,不僅火災危險性大,而且一旦發生火災後,燃燒猛烈,蔓延迅速,危及範圍廣。為了阻止火災發生後火勢的蔓延,除在單個庫房的設計時,須採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外,在倉庫的總平面布置設計時就應給予充分考慮。
從現有的防火措施看,在建築物間設定防火間距是最普遍的做法。根據庫房所儲物資的火災危險性類別,周圍建築物的耐火等級,確定其必要的防火間距。
為了保證防火安全和良好的衛生條件,平面布置設計時要選擇有利的風向,把有明火作業的場所(如鍋爐房)布置在經常排放可燃蒸氣和可燃粉塵地區的下風或側風方向。
(四)綠化布置設計
倉庫平面布置時,要考慮庫區的綠化,在庫區內,除道路、作業場外凡適於綠化的地方,應大量種植樹木,覆蓋草皮,有些見土的地方,不能種植也該用一層小礫石蓋上,以避免揚土。

工業倉庫現狀

近幾年由於房地產開發產生的“蓋樓潮”,讓許多工業區也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直接導致了工業倉庫的需求上升。但是進入2015年,大批低端製造企業受產業轉型升級影響,出現停產停工現象,如:“東莞企業倒閉潮。”讓大多數工業倉庫出現租金下跌的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