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東起義

川東起義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9年4月27日(農曆1929年3月18日),中國共產黨在四川省東部地區領導的武裝起義。

川東起義建立的武裝,為後來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33軍奠定了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川東起義
  • 外文名:Eastern Sichuan Uprising
  • 開始時間:1929年4月
  • 結束時間:1933年10月
歷史背景,起義經過,主要戰鬥,第一次武裝起義,第二次武裝起義,第三次武裝起義,

歷史背景

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川東地區積極開展革命活動,培養革命骨幹,為革命力量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大革命失敗後,中共中央指派四川藉黨員回川東建立黨組織,開展革命活動。不久成立了以王維舟為書記的川東軍委,積極貫徹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精神,準備武裝起義。經1年多的艱苦工作,在萬源、宣漢邊界地區的農民中建立了比較堅實的工作基礎。

起義經過

1929年4月27日,萬源、宣漢、梁山(今梁平)、開江等地農民300餘人在萬源縣固軍壩附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了川東遊擊軍第1路。接著攻占固軍壩,建立了以固軍壩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不久,轉至外線打擊國民黨軍。11月,游擊軍發展到1000餘人,根據地發展到宣漢、萬源、城口3縣邊境5個區20多個鄉鎮。
1930年春,中共四川省委軍委書記李鳴柯在涪陵縣策動國民黨軍第26軍兩個連舉行起義,組建川東遊擊軍第2路,在長江南岸活動。5月,游擊軍第1路奉命東征,途經鄂西北竹溪、房縣地區時遭國民黨軍圍攻而失敗。7月26日,王維舟在梁山虎城場、南嶽場等地發動武裝起義。29日,起義部隊南下與兩支農民武裝會合,編為游擊軍第3路,共1000餘人。8月上旬,奉命東征武漢,途中在石柱縣境與游擊軍第2路一部會合。中旬,被敵包圍,部隊大部被打散,數百人突圍回梁山、達縣地區,分散堅持鬥爭。
1931年夏,王維舟根據中共四川省委指示,重建川東遊擊軍,兼任總指揮,蔡奎任政治委員。川東起義建立的武裝,為後來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33軍奠定了基礎。

主要戰鬥

第一次武裝起義

中共四川省臨時委員會為貫徹中共中央委員會“八七會議”確定的武裝鬥爭方針,從1927年起在川東地區開展民眾工作,準備武裝起義。1929年4月27日,在川東黨組織領導下,城口,萬源、宣漢和梁山(今梁平)、開江等縣工人、農民,在萬源縣固軍壩舉行武裝起義,成立了紅軍川東遊擊軍第 1路,李家俊、雷玉書任正、副司令,共300餘人。此後,第1路在這個地區開展游擊戰爭,到1930年 3月,建立了以固軍壩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游擊軍第 1路先後粉碎了軍閥劉存厚部的兩次圍攻,得到較大發展,活動範圍擴大到城口、萬源、宣漢、開江等縣的邊界地區。5月,游擊軍第1路在國民黨軍進攻下遭到失敗。
1929年4月,王維舟、李家俊、唐伯壯等共產黨員將活動於萬源縣固軍壩、白洋廟、鐵礦壩和宣漢縣廠溪、官渡等地的農民自衛武裝組建成川東遊擊軍第一路游擊隊,由李家俊任司令員。游擊隊在城口、萬源、達縣、宣漢邊境一帶山區開展游擊戰爭,打擊軍閥部隊,消滅反動團練,懲辦土豪劣紳,破倉分糧,使革命之火很快成燎原之勢,同年7月,建立了方圓150餘華里的游擊根據地,游擊隊伍擴大到2000餘人,李家俊將其改稱“城萬紅軍”。 1930年6月,“城萬紅軍”在軍閥劉存厚的重兵圍剿下失敗,唐伯壯、李家俊先後犧牲。

第二次武裝起義

1930年春,中共四川省委軍事委員會書記李鳴珂在涪陵縣發動國民黨第20軍兩個連舉行起義,組成川東遊擊軍第2路,原連長趙啟明任司令,李鳴珂任前委書記。接著,游擊軍第 2路轉到豐都、石柱縣交界地區開展游擊活動,後遭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伏擊而失敗。

第三次武裝起義

為貫徹中共“八七”會議精神,李家俊協同王維舟、唐伯壯等,在宣漢萬源一帶開展民眾工作。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努力,中共黨組織在萬源宣漢邊界地區的廣大農民中,建立了比較堅實的工作基礎。1929年4月,發動和領導萬源固軍壩農民武裝起義,燃起了土地革命的火焰,震撼了川東北。並建立“川東第一路游擊軍”,後正式命名為“四川工農紅軍第一路游擊隊”,任司令員。同年底,宣(漢)達(縣)城(口)萬(源)四縣委員會和城、萬紅軍總指揮部成立,任副書民兼城、萬紅軍總指揮。固軍壩起義的勝利,使軍閥劉存厚極為恐慌,先後三次調兵進行“圍剿”。李家俊機智勇敢,多謀善斷,採取“誘敵深入”、“以逸待勞”的作戰方針和靈活多變的戰術,與軍閥劉存厚多次作戰,屢戰皆捷。轟動全川,確有第二井岡山之氣概。此時,紅軍游擊隊發展2000餘人,建立了1000餘平方公里的革命根據地,成立1個縣農會,4個區農會和23個場農會,革命力量大大加強。他被譽為“四川的彭湃”。
第一次起義失敗後,王維舟根據省委指示,又在開江縣的任市、廣福和梁山縣的虎城、太平一帶組建游擊隊,發動第二次起義。1930年7月,中共四川省委執行“立三左傾路線”,決定將廣福、虎城、太平、龍沙和達縣南嶽場等地的農民武裝調到忠縣黃飲壩,組成川東遊擊縱隊共1000餘人。總指揮李光華,副總指揮王維舟。川東遊擊縱隊成立後,隨即接到省委命令:東進湖北,圍攻武漢,飲馬長江。8月中旬,游擊縱隊東進到石柱縣西羅坪時,被軍閥陳蘭亭部隊和地方民團圍攻,李光華被俘遇害,王維舟率餘部幾十人回到達縣、宣漢山區。
1931年5月,中共四川省委在成都召開會議決定:“重組川東遊擊軍,王維舟任川東軍委書記兼總指揮,發動第三次游擊戰爭。”會後,王維舟返回川東,在宣漢大山坪召開緊急會議,傳達省委指示,總結前兩次起義失敗的教訓,確定了對敵鬥爭的靈活策略和方針,決定立即將各地游擊武裝組建為川東遊擊軍,下轄3個支隊,在梁山、宣漢、達縣等縣內建立了數塊根據地。蔡奎領導的1支隊和喬典豐領導的2支隊,在對敵鬥爭中先後失敗。王維舟領導的第3支隊,以宣漢大山坪為中心,在城口、宣漢、達縣、萬源交界山區開展艱苦的游擊戰爭,多次打敗敵人圍剿。1932年12月,紅四方面軍入川,游擊軍主動襲擊軍閥部隊,配合主力紅軍作戰。1933年10月,游擊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合,游擊軍在宣漢改編為紅軍第33軍,王維舟任軍長,楊克明任政治委員。川東起義組成的游擊軍,在當地堅持了艱苦、曲折的鬥爭,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紅軍的壯大,作出了貢獻。 1933年2月,紅四方面軍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10月,川東遊擊軍在宣達戰役中與紅軍勝利會師,被改編為紅四方面軍第33軍,一萬名游擊隊員從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