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地龍

川地龍

川地龍別名穿山龍,穿龍薯蕷、野山藥、串地龍、地龍骨、雞骨頭、龍萆。多年生纏繞草質藤本,根莖橫走,栓皮呈片狀脫落,斷面黃色。莖左旋無毛。葉互生掌狀心形,變化較大,全緣。花單性異株,穗狀花序腋生;雄花無柄,花被6裂,雄蕊6;雌花常單生,花被6裂。蒴果倒卵狀橢圓形,有3寬翅。種子每室2枚,生於每室的基部,四周有不等寬的薄膜狀翅。花期6~8月,果期8~10月。生於山坡林邊、灌木林下及溝邊,主產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作藥物為其根莖,有舒筋活絡,祛風止痛之功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川地龍
  • 外文名:Dioscorea althaeoides
基本資料,栽培技術,

基本資料

【拉丁名】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
【科名】薯蕷科
【屬名】薯蕷屬
【英文名】Japan Yam Rhizome
【別名】穿龍薯蕷野山藥串地龍、地龍骨、雞骨頭、龍萆。
【異名】穿龍骨、穿地龍(《東北藥植志》),狗山藥(《河北藥材》),山常山(《山東中藥》),穿山骨(《中國藥植圖鑑》),火藤根(《陝西中草藥》),粉萆薢、黃姜、土山薯(《中國經濟植物志》),竹根薯、鐵根薯、雄姜、黃鞭(《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地龍骨、山花啦、金剛骨(《河北中藥手冊》),串山龍(《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藥物來源】薯蕷科薯蕷屬植物穿龍薯蕷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以根狀莖入藥。春秋採挖,去掉外皮及鬚根,切片曬乾。 【植物形態】多年生纏繞草質藤本,根莖橫走,栓皮呈片狀脫落,斷面黃色。莖左旋,無毛。葉互生,掌狀心形,變化較大,長8~15cm,寬7~13cm,邊緣作不等大的三角狀淺裂、中裂或深裂,至頂生裂片較小,全緣。花單性異株,穗狀花序腋生;雄花無柄,花被6裂,雄蕊6;雌花常單生,花被6裂。蒴果倒卵狀橢圓形,有3寬翅。種子每室2枚,生於每室的基部,四周有不等寬的薄膜狀翅。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於山坡林邊、灌木林下及溝邊。主產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
【採制】春、秋季採挖,挖取根莖,除去鬚根、外皮(栓皮),曬乾。
【性狀】根莖呈圓柱形、類圓柱形,稍彎曲,有指狀分枝,長短不一,直徑0.3~1.5cm。表面棕色或黃色,兩側散生須狀細根或細根斷痕。質堅硬,斷面平坦,白色 穿山龍或類白色,粉性。氣微,味苦澀。
【化學成分】主要含薯蕷皂甙(dioscin)等多種甾體皂甙
【性味】性溫,味甘、苦。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咳化痰,祛風止痛。用於腰腿疼痛、風濕痛、風濕關節痛、筋骨麻木、大骨節病、跌打損傷、閃腰、咳嗽喘息、氣管炎、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乾品6-9g,鮮品30-45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栽培技術

1、選地與整地
應選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或黑土,緩坡地或台地種植為好。整地時,每畝施有機肥(最好是廄肥)3000~4000公斤做為基肥,旋耕、耕深20~25cm,耙細後整平作床,床寬1.2m~1.5m,高15cm,床與床之間留20~25cm過道(地滲水的可淺些,不透水的可深些)。
2、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種子繁殖(需5年方可採收),另一種是根莖繁殖(3年即可採收),以根莖繁殖為主。
2.1 種子繁殖:秋季將採收的野生成熟種子,用細河沙按1:1混合均勻,放於10℃以下的地方處理20天,於春季4月中下旬開始苗床播種。播前用篩子將種子篩出後用赤黴素溶液浸泡24小時,條播。
條播:在已作好的床面上橫床開淺溝,溝距10~12cm,溝深2~3cm,將處理好的種子均勻撒於溝內(因種子細小,可先把種子與一定比例的細沙混合均勻進行播種,播種要細),覆土1~1.5cm,稍行鎮壓後蓋上草簾保濕,如天旱應及時澆水,10~20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後10~15天、苗高10cm左右、出苗率達80%以上時,應及時疏去過密的小苗(疏苗很難栽活)。疏苗後應加強管理,防治病害並及時除草。最好秋季落葉後移栽(倒栽,可提早1~2年收穫,發芽能力高,作為種栽是一大優勢。把根莖挖出,截成10~15cm、上帶3個休眠芽,也可直接利用苗床倒栽),移栽方法同根莖繁殖。
2.2 根莖繁殖:秋季落葉後或早春萌芽時,挖取健康新鮮的根狀莖,切成12~20cm小段,每段應有2~3個芽苞,然後進行種栽處理(用赤黴素或生根粉浸泡4~6小時)。按行距50cm×30cm穴栽,栽深8~10cm。應將種栽的芽苞向上,然後覆土鎮壓,澆一次透水。每床兩邊應各種一行玉米為伴生植物,起代替搭架的作用。套種:開埯,兩行玉米中間栽兩行串地龍,玉米間距50cm以上,串地龍間距15cm。第一年可種玉米,第二、三年可種大豆,創造良好的通透環境。當年不開花,第二年才開花,為獲得種子就得精心管護(施一些速效性磷、鉀肥,多形成一些花芽);想要根莖產量的不要施肥,植株太繁茂時應疏葉、掐尖,促進根莖生長。
2.3 退耕還林地栽培:最好是闊葉林地。可在春秋兩季處理好種栽,按株行距50×30cm穴栽,栽深8~10cm。應將種栽的芽苞向上,栽後鎮壓、澆水。出苗後要人工除草,保證草不欺苗。當莖蔓長到0.8~1m長時,應人工領蔓向樹苗上爬,以樹代替搭架。
3、田間管理
3.1 除草:移栽後,當苗高5cm時應及時進行人工除草。每年應除草3次以上,尤其是苗期一定要確保草不能欺苗。化學除草工作正在試驗階段,主要是篩選出最佳配方。首先要了解地里有什麼草,防除禾本科雜草用精穩殺特、禾草克;闊葉雜草用拿捕淨,效果比較好。
目前,縣農科總站已研製出農科一號除草劑綜合除草效果好,無殘留,非常實用。
3.2 搭架:當苗高10cm以上時應人工搭架,玉米套種穿地龍是利用玉米作伴生植物,給穿地龍遮蔭和搭架,可省架條和人工、達到糧藥雙收的目的。但當第二年穿地龍生長繁盛時,玉米可能不夠爬,應及時補搭架稈(一般是中間插一排架),保證穿地龍能爬上頂端,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才能更好的開化結實。可適當剪掉過密,過長,過細的莖蔓。
3.3 追肥:原則是速效氮肥儘量不施,重施磷、鉀肥,注重葉面追肥。2~3年的植株生長迅速,須要分次追肥,最好是每畝追施2000公斤有機肥,也可每畝追施二銨7~8公斤,供其生長發育需要;在枝蔓生長期,可進行葉片施肥,可用磷梭二氫鉀加尿素葉面噴霧。串地龍長得繁茂時可噴矮壯素,長得瘦弱時可葉面追施磷酸二氫鉀。
3.4 排灌水:苗期乾旱時應及時澆水,7~8月雨水多,應及時挖溝,排除田間積水,防止爛根。
4、採收與加工
穿地龍播種後第四~五年才可收穫,根狀莖繁殖三年~四年即可採收。秋季或春季都可採收,以春季採收為好(皂甙含量高)。加工主要是去掉殘皮及鬚根,切成寸段曬乾或炕乾,即可出售。質量以根條粗大,質堅實,粉性足者為佳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