嶼山古道

嶼山古道

嶼山古道,從溫州市甌海區西部山區澤雅鎮境內下庵村出發,途徑嶼山村,最後到達廟後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嶼山古道 
  • 入口:澤雅鎮下庵村
  • 出口:廟後村
位置,下庵景觀,竹林古道,嶼山景觀,廟下景觀,

位置

。竹海中的古道,如琦君筆下的思鄉情,蜿蜒悠長,古樸純淨,如夢似幻。

下庵景觀

走過鐵索橋,可以到對岸。路下有兩處水碓遺址。一條水渠水勢豐沛,發動水碓,可惜現在村里已無人做紙,水碓已成遺址,成為遊人參觀的人文景觀。下庵村也是燎原水電站的所在地,燎原水電站是澤雅最早也是最大的水電站。現在仍然在發電輸電,造福當地老百姓。可見,此處水源充沛。
如果沿著流水淙淙的水渠進去就是景區入口了。可以一睹澤雅大峽谷“七瀑澗”的奇美。峽谷中瀑布深潭,高崖溪石,集萬千水韻和石趣,有著浙南最美大峽谷的美譽。沿著這條美麗的峽谷而上,終點就是廟後和嶼山古村。
今天此行的古道進口就在下庵村“別有天山莊”入口處,古道和山澗相依相伴。在澤雅,有山澗的地方往往就有石頭山嶺,因為山民造紙、灌溉、生活都離不開水。山澗伴古道是澤雅古道一大特色,我謂之為“山水古道”。起始處原有粗石鋪的古道已經被石板階梯路覆蓋。石板路依山勢而上,民居也依山勢而建。下庵村民居是散落之狀的,這裡是下庵村民居相對較為集中的地方,依山而建有十幾座房子。這些民居在青山間古樸淡雅。石板路左側有一廟宇。此廟宇就是“濟源庵”了,下庵村之名就由此庵而來。“濟源”之名意為護佑源頭的意思。下庵是澤雅龍溪的源頭活水所在,水源來自崎雲山高山之水,源源不竭,一路護佑澤雅百姓。

竹林古道

這條古道,主要是供下庵村和嶼山村的村民上山砍柴、務農、出行之用。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原先道路很小,村民通行艱難。在1978年進行了重修,當時的費用由溫州市交通局民間道路專項資金支持,路寬1米,每個台階分別由三塊石頭並排而成。
嶼山古道
在高峻的山嶺上行,竟然沒有汗,這熱氣來不及積蓄就給這清幽的竹林吸盡了,周身清爽,空靈無掛礙。這條古道之美在於竹林營造的意境。這秋日的青竹,青翠的竹竿上竟然覆蓋上一層白白的“霜”,這竹竿上的“白霜”應該是一種苔蘚。
山嶺伸入一片山林間,這是下庵村與嶼山村山林交界處,一顆巨大的松樹進入我們的視線。靠近下庵村的這顆松樹至少也有80多年的歷史,在1958年時,嶼山村曾出現村集體砍樹活動,當時村民發現這顆松樹枝繁茂盛,樹齡較長(當時村民就說有30多年歷史),便將其留在山上,任其生長。該松樹腰圍,經測量,圍徑達1.95米,目測樹高至少有50米。據相關資料記載,松樹又叫常青樹,松樹大多數為高大的喬木,高20—50米,最高的可達75米。可見,大塘山有如此高大的松樹,在當地少有。
揮別這棵老松樹,繼續前行,山嶺復入茫茫竹林。古道清幽,輕霧迷離,青竹清香沁人,我想如果今日穿一襲長裙,姍姍行走這條清幽舒緩的古道上,那是一種怎樣的意境。耳邊仿佛傳來了簫箏合奏的琴曲 《淡若晨風》的樂音。簫的空靈,合著箏的清雅,時而分開,時而交織,就如一種淡淡的想念,時而聚攏,時而散去無蹤。這竹林間悠長悠長的古道,讓人怎么不遐想。
不知不覺間,一抬頭,一個石頭堆砌而成的路亭就在眼前。可惜,由於時間悠久,加上無人翻修,路亭背面的三條五孔板已經坍塌下來,其中一條已經破碎,亭中也長滿了雜草。常年累月的寂寞,終於坍塌在一個無人知曉的風雨夜。
在路亭的前方也有一顆松樹屹立在竹林中,相比之前的那顆松,這顆松樹略顯渺小。經測量,該松樹圍徑1.72米,目測高度約30米,這顆樹至少也有70多年歷史,也是解放前遺留下來的,跟之前的那顆一樣都屬於嶼山村集體財產。
沿著大塘山古道繼續往嶼山村落方向通行,前面就是用於下庵水電站的蓄水池,又稱“相打坪”。據說這裡之前是一塊平坦,嶼山村民經常將黃牛趕到這裡進行鬥牛,一些好奇的年輕人也常在平坦上相鬥,所以這裡被村民稱之為相打坪。在上世紀19世紀70年代,自從下庵開建水電站,這裡被改建了蓄水池,村民也自然稱之為“停水池”了。停水池經過多次翻修,池邊建有看管房一座。早年先為一間二層小屋,較為矮小,而今擴建成了三間二層混泥土結構的新房。只見一條水渠蜿蜒從山崖絕壁而來,而後一頭扎入蓄水池,怒放成一朵潔白而碩大的花朵。
在停水池旁,有一棵大楓樹,守護著生命之源。離開了停水池,嶼山村就近了。相對之前陡峭,山嶺平緩了許多,路上茅草叢生,竹林間的古道如一條小徑,路面雜草絨絨,古樸天然。竹林間,古道時而彎彎,彎出一段柔情;時而如階梯緩緩上升,別具韻致。總讓人心生回過頭去重走一次的願念。
透過竹林可看見一個高高的山岩壁立,此岩當地稱為“刀鷹岩”。刀鷹就是老鷹。相傳岩石屹立在山間,常人無法靠近岩石,更無法爬上石峰,只有一些叼小雞的老鷹經常在上面活動。同行的林周強說,老鷹一般都站在制高點,這樣才能眼光六路,耳聽八方。關於該石峰當地嶼山村還有流傳一首民謠“老鷹岩尖對嶼山,嶼山雞兒密密塌(塌就是叼走),老鷹飛飛天上過,拉堆鳥屎壅珠岩。”
竹林欲盡時,見一條分叉古道,向我來時的方向延伸。這條古道可以下行回到下庵村,我們打算從這條古道下行回到原點。上行一點,迎面而來的是另一條古道,南北走向,橫穿山腰。這是一條“通京大道”,據嶼山村民說,早年先平陽、泰順、文成等地上京趕考的學子都從這條古道通過,故稱通京大道。

嶼山景觀

首先迎接我們就是一顆古樹。這是一棵苦櫧樹,在今年4月份被評為“溫州市百大古樹名木”之一。據記載,這顆樹胸圍8米,樹齡588年。這棵苦櫧樹蔥蘢古野,樹體優美,造型別致,站在這個小山敦上,守望著家園,是嶼山村風水樹之一。除了這棵苦櫧樹,嶼山村還有幾顆南方紅豆杉。其中,碾米廠旁的大紅豆杉胸圍3.5米,高約35米;下面小的那棵形似一把打開的雨傘,又稱雨傘樹,圍徑1.72米,目測高度約10米。這兩棵樹一前一後,站立在嶼山村路口,猶如兩位迎賓,時刻歡迎遠方的客人來村里做客。
嶼山村周圍還有四處古山寨,在嶼山陳山雙隔田邊有一座山寨叫“下坳寨”,該山寨不遠處還有一座山寨叫“黃嶺頭寨”。在竹坑農田後面有座高高聳立的山叫“竹坑寨”,再往西走,靠近青田周岙嶺有座山叫“白岩寨”。這些山寨都是目前屬於區文保單位的古聳寨的分支機構或派出機構,寨王為陳獻英。
儘管現在這些山頂和山灣間均長滿了茅草和樹木,但在古代卻是綠林好漢的藏身之處。特別是在“下坳寨”和“黃嶺頭寨”,兩座山寨之間腳下有條官道,是古代溫州府通往青田再到南宋皇城臨安的主要通道,也叫“通京大道”,也就是現在嶼山村元大路(橫路)到庫門坳的石頭鋪設的山路。當時,瑞安、平陽、蒼南、泰順等地的鄉民上京會試、押解庫銀或者到上山(指甌江上洲麗水、縉雲、龍泉、景寧等縣)做生意,都會經過這裡。
嶼山一個古廟頗具特色。它不是建在平地上,而是建在狹窄的田園裡,地基是村民用山石壘砌,緊緊依附在山體上。嶼山廟又稱枼三侯王廟,廟中供奉著枼三侯王、天仙聖母、三官大帝。古廟於2000年9月被列入甌海區文物保護單位,廟門口左邊有石碑兩座。一座是“甌海區文物保護單位”石碑,另一座是“嶼山廟說明”石碑。
據廟前碑文記載:嶼山廟於清同治8年重建,二進五開間,木結構。前廳、後廊、戲台連成一體懸山頂。正殿通面寬16.9米,通進深6.7米,建築面積310平方米。前廳曾維修,正殿通體無油漆,梁、枋上有墨書重修時間和資助記錄。
古廟的鬥神有三對,你或許只看到正門一對,右邊側門一對,還有一對,你可以細細尋找。如果找不到,站在古廟下面的古道上你會發現了。原來還有一對在戲台的後面。仰望高高的古廟,那對被風雨侵蝕的鬥神,雖然斑斑駁駁,卻仍然神采奕奕,守著自己的門戶。
這三對鬥神安排很是奇怪,不符合民間邏輯。按民間傳統習俗,正門鬥神一般是“秦瓊和尉遲恭”,但是嶼山廟正門卻是“單雄信和羅成”,偏門卻是一對女鬥神。發現後門的鬥神是秦瓊和尉遲恭。或許,當地老百姓自有自己的理由和說法,可見宗教文化的神秘。
嶼山廟中仍留有許多對聯,旁門柱對黑底金字:“主坐紅花金地盤,神登寶殿護平安。”其他的門柱聯為:“聖德與青山並古,神功偕綠水長流。”“八方清泰蒙神佑,四序康寧賴聖扶。”與旁門並行的另一側門為女鬥神,門對:“天仙妙法傳千古,聖母香菸透萬方”。大殿圓柱掛聯黑底金字:“香菸通天天降福,燈花照地地生財。”“神功赫濯馨香萬古,聖德巍峨澤沛千秋。”“得道而廬山傳法,成聖以淋水化身。”其他的小柱聯為:“上元望日天賜福,下元望日度眾生。”“紫竹林中藏玉相,白蓮台上現金身。”
廟中除了端坐了佛像外,正廳對面的古戲台,是嶼山廟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了。戲台是山里人家一塊精神聖地。那些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懲奸安良的戲,大多是在這方寸之地的古戲台上演繹。古戲台不僅凝聚著古代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和審美情趣,也記錄著一代代民間藝人的艱辛,反映了戲曲數百年的興衰沉浮,它和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
嶼山廟前的戲台是懸頂風格的古建築戲台。戲台頂部以八卦造型。層層遞增,呈螺狀。據說目前這樣風格的古戲台在整個甌海區也只有嶼山和南雅兩個。戲台的正面是天井,戲台兩側建有觀戲樓,可容納許多觀眾。另有側台用來放置戲班後台樂器用具。戲台有黑底金子對聯一副:“聞琴音觀看風流人物,思富貴源出積德之家。”戲台屏二扇花窗格,柱聯:“生旦傳說前朝故事,忠奸陰陽共鳴功過。”
古戲台主要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祭神的社戲表演場所,嶼山廟古戲台也不列外。特別是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是廟中“枼三侯王”的生日,信徒們都會在農曆正月十四開始,便聘請戲班來演出,連演三日三夜,有時甚至演上四五天。演戲的費用出自村民之手。每當演戲前的一段時間,一些“頭家”信徒便會挨家挨戶到信徒家
演戲期間,除了本村村民自然匯集觀看外,周邊的村落的村民也聞訊趕來看戲。鄰村上了年歲的老人還乾脆住村裡的一些親戚家裡,等戲演完,他們才回家。如今,戲台板壁上還用粉筆寫著一些劇目。演的劇目都是傳統戲,像《魁星點狀元》、《送蟠桃》、《狸貓換太子》、《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台上演得起勁,台下看得認真,台上哭,台下也跟著摸眼淚;台上笑,台下也跟著哈哈大笑。“咿咿呀呀”的唱腔透過天井,越過飛檐翹腳,飄散的山村青山綠水間,美美地滋潤著山鄉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嶼山古廟嶼山古廟

廟下景觀

沿著嶼山廟下的古道,再走一小段公路,然後沿著“七瀑澗”景區的游步道,就可以到廟後村了。廟後是一代散文大家琦君的故鄉。廟後的靈山秀水滋養了琦君,而琦君的文字更賦予廟後深厚的人文底蘊。
廟後村是琦君的出生地。廟後村坐落在崎雲山的腳下,一條發源於崎雲山的澗水從村中流過,賦予了廟後山清水秀的氣韻。廟後人家就在小溪兩岸依山勢而建。廟後雖歷盡歲月滄桑,如今潘家故宅依然存留在青蔥的山水間,這是琦君的根脈所在。
在廟後村,我們先去看看琦君很多散文中提到的“父親”創辦的廟後國小廟後國小居一個小山包上。廟後國小是琦君的伯父潘鑒宗於1920年辦的國小。當年其伯父慷慨解囊,自己辦學,讓貧窮百姓子女免費入校讀書。“廟後國小”以前叫“鑒宗國小”。廟後附近八個自然村,以及瞿溪、瑞安一帶的孩子都過來就讀,學校為山區培養了不少的人才。如今廟後國小重新修繕,改建為“琦君紀念館”。其“琦君紀念館”匾額有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題詞。琦君紀念館將在年底開館迎客,將展出琦君生平、經歷、成就,並再現琦君筆下的故鄉風情。
沿著彎彎的石板路,可以到潘家故宅。潘家故宅面對俊秀的青山和青青的竹海,下臨潺潺的清溪流水,環境甚是清雅。可惜1951年的一場火災後,故宅現只剩下一個斑斑駁駁的、雜草叢生的古門台。去年來時,古門台上殘缺的磚雕,以及飛檐翹角,依然可見潘宅當時的古樸雅致和大戶人家的底氣。如今,這個老門台給予了修繕,門台倒是完整了,但也缺了古樸雅韻了。遺憾!
從潘家故宅走下,是一條潺潺的溪流,溪流的對岸就是潘氏宗祠。可從丁埠上走到對岸,也可從石板橋上走過。這丁埠和石板橋應該是中國農村最原始的橋了。清亮的小溪上,丁埠如琴,石板橋如虹,道盡了古村的意韻。溪前有一棵奇樹,名曰:“七寄樹”。這棵“七寄樹”以南方紅豆杉為主體,分別寄生著榆樹、楊樹、松樹、漆樹、桂樹等。潘家宗祠就坐落在這棵年代久遠的“七寄樹”旁。在潘家宗祠,仍保留著潘家的家譜。當年琦君回歸故里,曾翻閱著潘家祖譜,一種尋根思親之情就流露在眉宇之間。
廟後古村廟後古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