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曲戰役

崔曲戰役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10月至11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軍區部隊在河北省邯鄲以南地區對國民黨軍的反擊戰役。邯鄲南部崔曲村是邯鄲戰役重要的戰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崔曲戰役
  • 地點:河北邯鄲崔曲
  • 參戰方解放軍、國民黨軍
  • 結果:中國解放軍勝利
戰役介紹,事情經過,

戰役介紹

名稱:
崔曲戰役
地點:
河北邯鄲崔曲
時間: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10月至11月
參戰方:
解放軍、國民黨軍
結果:
中國解放軍勝利
傷亡情況:
解放軍共斃傷國民黨軍3000餘人
解放軍傷亡4000餘人
主要指揮官:
高樹勛,劉伯承鄧小平楊得志

事情經過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 ,晉冀魯豫軍區主力在河北省邯鄲以南,對國民黨軍進行的自衛反擊戰役。又稱平漢戰役。1945年9月國民黨蔣介石為篡奪抗日戰爭勝利果實,調集大量軍隊向解放區進攻。其首要目標是搶先進入平(北平)、津(天津),奪取東北。10月中旬,國民黨軍第十一戰區所屬第三十、第四十軍和新編第十一軍等部共4萬餘人,在其副司令長官馬法五(兼第四十軍軍長)、高樹勛(兼新編第八軍軍長)率領下,從新鄉地區北進,企圖占領邯鄲,打通平漢鐵路。劉伯承鄧小平遵照中央軍委指示,決定集中3個縱隊和冀南冀魯豫、太行軍區主力共6萬餘人,在10萬民兵、自衛隊支援下,將沿平漢路北進的國民黨軍先頭3個軍誘至漳河以北、邯鄲以南、滏陽河河套多沙地帶,逐次殲滅之。10月20日,國民黨軍先頭部隊進至漳河邊的岳鎮、豐樂鎮一線,遭到晉冀魯豫軍區主力一部的阻擊。22日,國民黨軍主力北渡漳河,沿鐵路東側分兩路各自交替掩護前進,劉伯承鄧小平為阻止國民黨軍進入邯鄲,令第一縱隊主力趕至邯鄲以南進行正面阻擊。24日,晉冀魯豫軍區後續部隊已大部趕到,將國民黨軍主力三面包圍於邯鄲以南、馬頭鎮以東、商城以西之狹長地帶。28日,後續部隊全部到齊,遂於當日黃昏發起總攻。戰至30日,殲滅國民黨軍第106師大部,重創第三十軍。高樹勛率新編第八軍等約1萬人在戰場起義。31日,國民黨軍主力突圍南撤,軍區部隊在追擊、夾擊中,於下午將敵合圍於旗桿漳一帶,並以主力展開猛攻。戰至11月2日,國民黨軍除少數逃脫外,全部被殲。此役,除新八軍等部起義外,共斃傷國民黨軍3000餘人,俘副司令長官馬法五以下1.7萬餘人,對挫敗國民黨軍的進攻,掩護其他解放區部隊向東北進軍和展開,做出了重要貢獻。但當時八路軍過急地收編吞併了高樹勛的起義部隊,也造成了不好影響,劉鄧大軍主力出擊外線後,晉冀魯豫根據地一度非常緊張。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10月至11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軍區部隊在河北省邯鄲以南地區對國民黨軍的反擊戰役。
崔曲戰役
10月中旬,國民黨軍第11戰區司令長官馬法五(兼第40軍軍長)、高樹勛(兼新編第8軍軍長)率領第30、第40軍及新8軍4.5萬餘人從新鄉沿平漢線北進,旨在占領邯鄲,打通平漢鐵路(北平至漢口),為進軍華北、東北創造有利條件。
據此,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指示晉冀魯豫軍區集中主力殲擊沿平漢路北上的馬法五、高樹勛部,以阻止和遲滯國民黨軍北進。軍區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制定如下作戰方案:第1縱隊及冀魯豫軍區之一部為路東軍;第2、第3縱隊及太行軍區、冀南軍區部隊為路西軍,對沿平漢路北上的國民黨軍形成東西鉗擊之勢;以太行軍區部隊一部組成的獨立支隊同太行、冀魯豫地方武裝和民兵相配合,活動於黃河以北至安陽間,襲擾並遲滯國民黨軍北進,以爭取時間掩護軍區主力向平漢線集中,誘使北上之國民黨軍至漳河以北、邯鄲以南地區(主要以崔曲村等地),予以各個殲滅。
20日,國民黨軍先頭部隊進占漳河邊的岳鎮、豐樂鎮等橋頭陣地,掩護架橋。22日國民黨軍主力北渡漳河,遭到先期趕至邯鄲以南的第1縱隊主力的阻擊。24日,國民黨軍3個軍渡過漳河,全力北進,其第40軍之第106師等部在密集炮火掩護下向第1縱隊第1旅陣地反覆攻擊竟日,於黃昏從崔曲、夾堤間突破,並進至高莊、南泊子一線。第1縱隊的頑強阻擊為軍區後續部隊到達預定戰場贏得了時間。晉冀魯豫軍區隨即組成北、南兩集團,從邯鄲以南、光祿鎮磁縣以西、馬頭鎮以東3個方面對北進之國民黨軍形成包圍之勢。
28日黃昏,總攻開始。擔任總攻突擊隊的北集團直指第40軍,攻擊突出於戰場北端的第:106師。戰至30日,第106師損失慘重,第30軍也遭到沉重打擊。在政治爭取與軍事攻勢下,高樹勛率新8軍萬餘人在馬頭鎮起義。31日,國民黨軍主力受圍攻兵團“圍三闕一”之惑,向南突圍。太行、冀魯豫區部隊前出到漳河北岸,第1、第2、第3縱隊從東西兩面將突圍之國民黨軍合圍於旗桿漳、辛莊、馬營一帶。11月1日,第1縱隊一部突入旗桿漳馬法五的指揮部,被圍之國民黨軍四散潰逃,至2日,除少數突出外,其餘全部被殲。由石家莊、安陽出援的國民黨軍聞風撤退。戰役結束。
此戰,除新8軍等部起義外,解放軍共斃傷國民黨軍3000餘人,俘馬法五以下1.7萬餘人,繳獲大批武器物資,自己傷亡4000餘人。在國民黨內部引起了很大震動,對阻止和遲滯國民黨軍沿平漢路北進,掩護其他解放區部隊向東北進軍和展開,爭取國內和平的鬥爭均有重大作用。戰役的主要經驗是:對進攻之敵應審慎忍耐,誘敵深入到我精心選擇和設定的戰場,然後集中優勢兵力一舉將敵包圍,並採取有力的措施,阻止和拖往增援的敵人,保障主力殲擊被圍之敵;充分利用敵人內部矛盾,在軍事打擊的同時,成功地爭取了新八軍等部起義;當敵企圖突圍時,我適時網開一面,並以主力先機轉移到敵逃路兩側,殲敵於運動中。
有楊得志傳中曾記錄有以下內容:
10月28日,我軍後續部隊到達。下午6時40分,總攻開始。
1旅7團1營3連率先從崔曲村北門發起猛攻,吸引敵人的注意力。7團3營7連見3連攻擊目的已經達成,抓住戰機,從村西角突然發起攻擊,僅10分鐘,就打開並鞏固了突破口,3營2梯隊立即投入戰鬥,向東發展。
與此同時,3旅16團從村東突破,與1旅東、西夾擊縱深之敵。李振清見勢不妙,忙呼救援兵。敵40軍39師隨即增援,該師從村南側接近,立即遭到3旅20團的全線阻擊。20團在團長王大順、政委胡華居指揮下,打得十分英勇頑強。但39師憑藉人海戰術和重炮轟擊,20團1營前沿陣地先後被敵人突破。
楊得志急了,他拿起電話,要通了第20團政委胡華居:“胡華居嗎?我是楊得志,我命令你親自組織,奪回陣地!”
胡政委深感楊得志此話的分量,楊得志不到萬不得一,一般不越級指揮。他得令後,親自組織1營2連、3連正面反擊敵人,並命2營從側翼出擊,終於將敵第3次集團衝鋒擊退。恢復了團陣地。
此時,崔曲村內巷戰十分激烈,敵106師負隅頑抗,我軍節節推進。敵師長李振清支撐不住了,率部慌忙從南、北左良方向突圍,但立即遭到20團的阻擊。20團幹部身先士卒,指揮在前,團長王大順和團參謀長慕斌不幸壯烈犧牲。
經過激烈戰鬥,敵106師除師長李振清等少數殘敵僥倖逃脫外,幾乎被全殲。
崔曲又回到了我軍手中,楊得志懸著的心總算落了下來。
由此可見,崔曲戰役是邯鄲戰役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人民解放運動戰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崔曲人民在抗戰中所展現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值得歷史所敬仰!
崔曲戰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