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昌華

崔昌華,男,漢族,中共黨員,1974年9月生,研究生學歷,農學和法學雙碩士,副教授。1999年7月起從事輔導員工作。2013年獲“2012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稱號。

現任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書記、紀委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崔昌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教師
  • 性別:男
人物履歷,獲獎情況,任免信息,工作情況,

人物履歷

曾任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委員、紀委書記;海南大學環植學院黨委副書記;
2017年8月,任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書記、紀委書記。

獲獎情況

14年獲獎40項,6次校考核優秀,省級及以上13次:2012年獲海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11年被海南省委評為“省優秀黨委工作者”;2002、2005、2011年3次海南省教育工委評為“省教育工委系統優秀黨委工作者”;2010年獲海南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08年撰寫的論文獲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優秀學術成果二等獎;2007年獲海南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2006年撰寫的論文獲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研討會三等獎;2001、2002、2010年3次被評為海南省“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2002年被評為“海南省優秀團乾”。

任免信息

2017年8月,崔昌華同志任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書記、紀委書記,免去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黨委副書記、委員、紀委書記職務。

工作情況

每一位奮進求索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格言,崔昌華也不例外。在輔導員工作的道路上,他一直堅持“用愛和責任對待自己的事業”。14年的風雨,14年的韶光,14年從未改變的是他對學生那份厚重的情誼和責任。
“他們應該比我們生活得更好!”這是和崔昌華聊天的時候,當問及他的工作信念,這位來自江西農家子弟發出的最平實的聲音,話語時的神態,平靜、深邃和堅定。為了守望著這心底最熱忱的信念,他不隨波逐流,也不凌空虛蹈,他是個務實主義者,做應然之事。14年輔導員生涯,他說:“我做的最成功的事,就是對學生好”。
這個老師有“110”一樣的速度
他帶過的學生起初都有種錯覺,崔老師和他們居住在同一棟樓。因為幾乎每天都可以在樓道、草坪或宿舍看到他,和學生談心、開玩笑,或是和學生一起坐在地上看球。其實崔昌華的住處離學生宿舍有近10分鐘的路程,但他喜歡和學生們在一起,慢慢的竟成了習慣。學生有問題、有困難找他,一個電話、一個留言,不出一小會,崔老師就出現在他們身邊,為他們排憂解難,同學們都說,崔老師的速度和“110”一樣快。
他的速度真的很快,一位女生因情感受挫而欲輕生,留下一條簡訊上了火車,準備在西安結束生命,是崔昌華把她從長沙站截回,給她鼓勵和勇氣,讓她找回自信,如今她已結婚生子,生活其樂融融;一位學生意外受重傷,他凌晨2點趕到10公里外的醫院,協調進行搶救,並墊付6千餘元的醫藥費,讓學生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一通通急促的電話,一件件瑣碎的小事,一條條感激的簡訊,這都是他生活中的小片段。他習慣了快速度、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如同舒伯特的鋼琴奏鳴曲,節奏明快,複雜微妙,但又充滿著對生活的熱愛。
他是一位沒被30萬年薪請走的輔導員
他速度快,心也實,心裡裝著的都是學生。他認為,作為輔導員,只有真心對學生好,才能真正打開學生心扉,贏得學生信任,有效教育和引導學生。和崔昌華在一起,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他身上並沒有厚厚的筆記本來記載和學生交流談心的次數和內容,但當你問及他曾帶過的某一位學生,他能脫口說出學生的籍貫、學習生活習慣和特點;畢業多年的學生打電話給他,他能快速、準確地喊出學生姓名。但崔昌華並非過目不忘、博聞強記,他常忘記老婆交辦的事情,好在老婆理解,常常一笑了之。2012年末,他隨團帶學生到上海參加一個全國競賽,休會間隙,大家拉他逛南京東路,在一個飾品櫃檯前,他給老婆買了一件小飾品,說結婚12年這是第一次記得給老婆買禮物。
他心裡裝著的是學生,放不下的也是學生。2008年上海一家企業看上了他,給出30萬年薪、一套房、一台車的優厚待遇,請他出任長沙地區的老總。他婉拒了,雖然當時他月薪只有4000元。大家不解,問他原因,他閃爍其詞:“輔導員工作穩定……”14年來,有許多機會,可調換到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更好的崗位,但他都拒絕了。巴爾扎克說:“一種未完成的使命會使整個人生默然失色。”他牢記著輔導員的使命和責任,對工作的愛始終如一,對學生的愛始終如一。
他永將歡樂建立在學生有個好前程上
他帶的是農科類專業,是全校高考入學分數最低、調劑率最高、第一志願人數最少的專業。為了給學生一個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紮實基礎,崔昌華費盡心思。他通過學生黨員、學習尖子結對幫扶正學風;爭取校外近30萬元贊助,支持學生實踐和校園活動,為理論結合實踐創造良好條件;倡導設立愛心圓夢基金,建設勤工助學愛心崗,鼓勵學生自食其力、歷練成長;狠抓“挑戰杯”競賽、科研訓練計畫等課外學術科技活動,促進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積極探索,構建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分層分類體系,先後建立校外實習基地32個,與省內外28家知名企業簽訂協定,實現訂單式培養,提高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把握校園文化的內涵,按照學生成長規律,以系統化的主題活動設計和項目化運作機制,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和主人翁精神。經過不懈努力,他培養出一批又一批人才:獲得國家挑戰杯一等獎的王光旭;首個創辦中國農資獵才網的馮劍玲;大三跳級成功考入碩士研究生的譚小勇……。譚小勇感慨,若不是崔老師想必我不會跳級考研,想必我也不會來到貴州菸草專賣局。
數度草木枯榮,幾多日升月落。崔昌華以他對學生和學生工作的滿腔熱忱和高度的責任感,14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奉獻。他說:學生有個好前程是他最大的欣慰!
他是名副其實的學生指導方面的專家
從輔導員、團委書記到黨委副書記,從助教、講師到副教授,崔昌華在高校輔導員理論與實務兩條發展路徑齊頭並進。他大學讀的農科專業,為適應輔導員崗位發展要求,他先後考取了中山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海大的植物病理學專業兩個研究生,系統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和植物保護方面的知識;還先後參加了KAB創業教育、全球職業規劃師等認證培訓,提升自己專業化的素養和能力;努力探索學生工作的新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出書2部、發表論文20餘篇,獲省級多項獎勵。
在就業指導方面,他總結一套秘籍——“知企業之需,固職教之基,強求職之術”,提出院企、院所、院地三元協同的育人理念,開展院企合作辦學,定期了解用人需求;鞏固學院職業指導教育,注重實踐鍛鍊;強化學生學習,練就紮實本領。他帶的學生一次性就業率由起初的60%提升到96%以上,升學率、簽約率大幅提升,就業質量明顯改善,連續3年學校第一,連續兩年獲學校就業標兵單位。
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輔導員,他在學生工作善於合理分析、研究,對不同階段學生的思想狀況和成長特點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採取教育和引導措施。實踐是內化道德知識最佳的途徑,幫助別人也就是發展自己,完善自己。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那些基本的道德內容就會變成學生們的習慣,讓更多學生髮自內心熱愛農業,選擇農業。“對於內心那份夢想的嚮往和追求是人的天性,不需要添加任何的色彩,它就那么自然而然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成為你言談舉止一個細微改變的源泉。一幅漂亮淡雅的田間山水畫,一首美麗動聽的熱農人之歌,在不經意間,悄悄的進駐心中,再也不會消失。就在你欣賞認可的一剎那,接受了,而且是情不自禁接受了。”現就讀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的汪曉雯坦言,她對農業的熱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崔老師從大一時候傳達給她的正能量。
每一次鼓勵的眼神都可能是點燃夢想的燧石,每一次會心的微笑都可能是驅散陰霾的七彩虹譜,每一個尊重的擁抱都可能是堅定前行的精神圭臬。14年,近5000個日夜,崔昌華盡心、盡力、盡責的履行著一個輔導員的使命和責任,傳遞正能量,為他心中堅守的那個信念——他們應該比我們生活得更好!
崔昌華崔昌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