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陽花鼓戲

崇陽花鼓戲

崇陽花鼓戲是湖北省的傳統民間曲藝,主要流行湖北崇陽地區,俗稱“打鑼腔”。從聲腔劇目比照,與天沔花鼓(即荊州花鼓戲)同流共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崇陽花鼓戲
  • 地點:湖北省
  • 流行地區:湖北崇陽地區
  • 俗稱:打鑼腔
溯源,分類,劇目,行當,

溯源

據傳為沔陽藝人逃水荒到崇陽而傳。同治五年《崇陽縣誌》載道:“最壞俗者,莫如花鼓淫腔,屢經官禁,不能盡革”。其流行當在道光、鹹豐年間,足見其歷史之悠久。
崇陽高梘一帶,歷代知名藝人和班社最多,如黃先勝(生於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同治以後,崇陽、通城兩縣演花鼓戲者多由高梘藝人所教。
清末,沔陽有的藝人也常來崇陽搭班,最知名的有王耍兒(唱旦角,在崇陽白霓橋唱過《十八址》等)。他來後教戲傳藝,對崇陽、通城花鼓聲腔的改進起了很大的作用。

分類

音樂分類: 包括主腔音樂、調子、伴奏擊樂三大部分。
主腔音樂:當家腔有圻水腔、四平腔。其他腔有哭皮腔、陰調(又叫返魂腔)、倒板漿、紡紗腔、骷髏子腔(又叫多婁子腔)、條子(即散板)等,沒有沔陽花鼓戲中之“高腔”。
調子包括專用小調和民歌體小調兩種。
伴奏擊樂也有兩種:一為伴奏唱腔作過門用的、腔不同、擊樂奏法不同,有圻水鑼、哭皮鑼之分。用來烘托動作的鑼鼓點子有:大豹子頭、小豹子頭、東擺棰、西擺棰、快五棰、擺五棰、撲燈蛾、鎖棰、長棰、甲溜子、單滴子、泡鑼、急急風等數十種。
主要聲腔於下:
[圻水腔]結構,起腔(或倒板)——慢板——急板——梢腔。
徵調式,不分腔,句尾幫腔,有悲、喜腔之不同變化。
[四平腔]只有起腔(或倒板)和正板。正板有較固定的四句式結構形式,由兩個單句(兩句間有過門)和兩個夾句(兩句間無過門)組成。不漏板,也可以只一、二腔反覆演唱,不唱三、四腔。徵調式,無分腔。但有旦、生、小生三種不同旋律的變化。有幫腔。
常用音域:生腔5——3;旦腔5——6;小生3——3。
[哭皮腔]用在悲哀情緒的地方,有起腔(或倒板)和正板。生、旦同腔,上下句全落“5”音,徵調式,如天沔花鼓“打鑼腔”曲調落音調式。在情緒變化的地方可以轉“浪里沙”唱法。有專用的哭皮鑼過門,也可以省略過門兩句連唱,幫腔。
[倒扳槳]基本與旦唱四平的一、二腔相同,只上下兩句,奏“四平鑼”過門。徵調式。幫腔。
[陰調](還魂腔):用在《趕子放羊》、《活捉三郎》、《劈棺》、《楊氏還魂》等劇中。有起腔(倒板)和正板。宮調式。生旦同腔。用“哭皮鑼”奏過門。

劇目

常演劇目:按劇目使用主要聲腔(當家腔)分類,各類劇目雙分為大、中、小三種。藝人們稱可演一個晚上(半天)的大戲叫“正本戲”(簡稱“正”)插於正本戲中間可演一個多小時的中型戲叫“介場戲”(簡稱“介”),收場時找演一出小戲叫“找戲”(簡稱“打”),有的中小型的喜慶戲要演在前頭,又叫“帽子戲”。
圻水腔劇目:《乾隆王游蘇州》(正)、《蔡鳴鳳》全本(正)、《張德和》全本(正)、《拷打紅梅》(正)、《胡葉昌辭店》(介)、《西樓會》(介)、《雲樓會》(介)、《酒醉花魁》(介)、《魚網會母》(介)、《糍粑案》(介)、《郭華賣胭脂》(介)、《藍橋汲水》(介)、《大劈棺》(介)、《嫂調叔》(介)、《張二公坐茅庵》(介)、《雙跑嶺》(介)、《山伯訪友》(單折:分《雙訪友》和《單訪友》,《單訪友》沒有四九和仁兄二角)、《瞎子捉姦》(找)。
四平腔劇目:《大審潘仁美》(正)、《壓館求計》(正)、《正德王遇患》(正)、《趕子放羊》(正)、《失金釵》(正)、《秋胡試妻》(正)、《賈氏扇墳》(正)、《宋江鬧院》(正)、《私訪茅庵》(正)、《審鋼丁》(正)、《審虎難辯》(正)、《楊氏還魂》(正)、《描容失影》(正)、《麥袋藏金》(正)、《鐵弓緣》(正)、《二堂審子》(正)、《寶扇記》(正)、《燈籠記》(正)、《湘子化齋》(介)、《觀音試目》(介)、《賣花傳扇》(介)、《遊春》(介)、《送學茶》(介)、《活捉三郎》(介)、《楊戩打刀》(介)、《毛國珍打鐵》(介)、《阮三爹打鐵》(找戲)、《何葉呆寫狀》(介)、《落莊封官》(找戲)、《華堂封官》(找戲)、《挖茶兜》(找戲)、《武松打店》(找戲)、《正德王為媒》(找戲)、《小姑賢》(找戲)、《張先生調情》(找戲)、《南山撿子》(找戲)、《送乾妹》(找戲)、《打豆腐》(找戲)、《釣哈媽》(找戲)。
《烏金記》(正本、四平、圻水均用)。
調子劇目(均小戲0:《繡荷包》、《小媳婦回娘家》、《十恨大腳》、《十恨小腳》、《永樂觀燈》、《夫妻觀燈》、《打懶婆娘》、《藥板凳》、《尼姑思凡》、《翻波》、《討學錢》、《補背褡》、《補碗》、《補缸》、《補鞋》、《賣雜貨》、《賣洋線》、《賣棉紗》、《西廂拖櫃》、《王婆罵雞》、《劉七滾燈》、《瞎子鬧店》、《么子賣鞋》、《龔裁縫縫衣》、《五小二過年》、《十八址》、《逃水荒》、《思夫》、《思兒》、《扳筍》、《挖泥鰍》、《扯平頭》、《瞧相》、《送老庚》、《抽花錢》、《打王爹》。(據鄭觀華、何容炳口述)

行當

語言與行當等:
語言:道白以地方語音為主,夾帶漢韻(漢劇道白音韻)或天沔話。唱時,由於鑼腔的口語化特點強,又無弦樂襯托,一般用本地語音來統一,而字頭和歸韻則近似漢語、易懂。
行當:分生、旦、丑三大行。過去花鼓班一共只七八個人,戲房(演員)只有一個小生、一鬚生、一正旦、一耍旦、一丑角,其它一個打雜的做配角幫打樂器,一個打雜、搞聯繫的帶煮飯管箱,一個打夾手的幫腔,老闆兼打鼓,學徒打小鑼兼撿半邊場,管箱的帶撿半邊場。如果演“半絲半弦”(兼唱漢劇),多則七、八個演員就行了,老生兼老旦。花臉有專職的或醜行兼,丑角還兼搖旦、二路老生,正旦領小王子。一人扮演多角,如《九龍山》中楊再興前面帶要天豹;《草橋關》陳友蘭帶石喜;《樊城下書》中的伍尚、皇甫訥、申包胥三角由一 個人扮演。
帶盔頭的規定:花臉眉上四五指,三生眉上三指,小生旦角二指半、老生二指,丑角一指。
包公臉譜有三種:青年臉上有日字,中年臉半邊太極圖,老年臉為完整的太極圖。
五醜臉有半邊蝴蝶(一般小丑)、全蝴蝶(正醜,如程咬金)、一顆印(如何葉保)等三種。 (鄭觀華述)摘自《戲劇研究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