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派(中國武術門派)

崆峒派(中國武術門派)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崆峒(KONGTONG)派是傳統中國武術流派之一,崆峒武術早於少林、峨眉、武當,創始於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組成部分。

第一代掌派人唐朝甘肅人飛虹子吸收了當時瓜州(現在的敦煌)等地的舞蹈,形成崆峒派重要的高深武功“花架門”。

崆峒派武術取眾家所長,在其手法、套路、技擊功夫上成為一體,講究實打、實拿、以技擊強身健體和增加功力為目的。

崆峒派武術特點是“奇兵”(兵器),它不屬於十八般兵器。

形式各種各樣,小巧玲瓏,攜帶方便,不易被對方發現,交手中往往能出奇制勝。

一種說法,崆峒派是中國傳統武術五大流派之一,創始於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組成部分,與少林武當、峨眉、崑崙並稱為中國著名五大武術流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崆峒派
  • 外文名:KONGTONG
  • 武術特點:奇兵小巧玲瓏,往往能出奇制勝
  • 興盛:唐朝開始
  • 權利最高者:“掌派”或“掌派人”
  • 始祖:飛虹子
  • 武術特點:柔美為主,實用性和觀賞性。
  • 現任掌派:第十一代掌派人白義海
歷史來源,門派掌門,相關門規,各代介紹,八門內容,飛龍門,追魂門,奪命門,醉門,神拳門,花架門,奇兵門,玄空門,武術特點,

歷史來源

從唐朝開始興盛的崆峒派武術,晚清時達到鼎盛,到了現代,已基本脫離了普通人的視野。以致大多數人認為崆峒派只不過是武俠小說中虛幻的門派。然而實際上,崆峒派是真正存在於現實中的。
素有北國之雄,南國之秀的道家第一山--崆峒山,位於中國甘肅省東部,平涼市崆峒區西11公里處,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5米,其間峰巒雄峙,懸岩峭壁聳立,林海浩瀚,煙籠霧鎖,涇河、胭脂河交匯環抱,古蹟、勝景遍於層巒疊翠之間。歷史上軒轅黃帝、周穆王、秦始皇、漢武帝都曾慕名而西至登臨,自古為宇內名山聖地。古往今來,眾多文人雅士題詠作畫,盛讚崆峒山的佳篇妙筆,雲集霞蔚,洋洋大觀。雄秀的山水,悠久的歷史孕育並創造出了豐富燦爛的崆峒文化,其中作為特有崆峒文化現象的“崆峒武術”,威峙西陲。
崆峒山名載《爾雅》,形入《山海西經》,古籍中有過“空同”、“空桐”、“雞頭山”、“薄落山”、“牽屯山”等異名,名定“崆峒山”始於唐代。經發掘考古鑑定的崆峒山四處史前齊家文化遺址表明,在距今3600-4000年前(夏代),這裡就有先民勞動、生息和繁衍,逐漸形成了崆峒氏族。他們經歷了艱難曲折的征程,同野獸作過生死搏鬥,學會了製造和使用武器,有過氏族部落之間野蠻和激烈的戰爭,使崆峒武術萌芽於崆峒山原始社會的生產勞動之中,在氏族部落戰爭中已初見端倪。歷史還作證,從周秦、西漢到唐宋,崆峒山地當西北要衝,“雄視三關、控制五原”,兵家必爭,世為用武之地,迄今崆峒山一帶仍留存有關寨城堡和古戰場遺址多處。在古代漫長的歲月里,這裡曾烽火連天,戰事不斷,在長期戰爭環境影響下,為了生存,崆峒先民們由不自覺到自覺地學習、吸收、掌握了那一時期內容樸素實用,招式簡單的攻防格鬥技擊之法,經過戰鬥實踐和經驗總結,脫離了古代軍旅武術,結合古代兵法演變,塑成了以個體為戰的攻防格鬥形式,同時吸收了崆峒山古代哲學思想家廣成子的“抱神以靜”、“陰陽有藏”觀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形成了古代崆峒武術。《爾雅?釋地》載:“空同之人武”;偉大詩人李白詩曰:“世傳崆峒勇,氣激金風壯。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大詩人杜甫詩曰:“防身一長劍,將欲倚崆峒。”李白、杜甫足跡遍布華夏名山大川,在他們膾炙人口的詩篇中,均留有如此動情頌揚崆峒武術的詩篇,這些歷史的見證,無不表明崆峒山是中華武術早期的發祥地之一。
崆峒武術源於崆峒山原始社會氏族部落戰爭中,崆峒氏族所掌握的攻防格鬥之法和格鬥技巧,為“居崆峒山石室之中”的廣成子總結並注入“陰陽有藏”觀為其合理核心而創,不斷發展演變而形成的一大武術流派,它是古代崆峒山先民直接創造和繼承的,是古代崆峒山先民智慧的結晶。《莊子?在宥》是一篇記載軒轅黃帝問道於崆峒山廣成子的戰國時代的文獻資料,它詳實記載了五千年前軒轅黃帝求道於廣成子,廣成子所傳的“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我守其一,以處其和”的修身習武之道。它不屬於宗教的範疇。它揭示演繹出的是動靜、虛實、開合、剛柔、進退等陰陽變化的互轉互補在崆峒武術理論指導上的內涵體現,強調的是生命的運動和延續,追求的是崆峒武術演練中人與自然的和諧,講究的是身體與精神、精神與自然的協調。故有廣成子“形將自正”、“乃可長生”、“物將自半”的“至道”論語。
廣成子不僅是我國古代早期探索宇宙生成、預測陰陽變化、研究存亡之道、考察人與自然關係的哲學思想家,而且還是一位集崆峒武術之大成的技擊家。《封神演義》是一部以歷史人物演繹的神話小說,拋其神話的一面,他在“殷”和“周”兩個氏族部落戰爭中能征善戰,他擅長“雌雄劍”、“落魂鐘”,善使“番天印”。是廣成子為崆峒武術的形成注入了哲學養料和技擊的內涵。根據中國武術形成的條件理論,殷周前以廣成子“至道論”和“雌雄劍”為代表的崆峒武術已形成並成為崆峒武術成熟的標誌。可以說古代戰爭是崆峒武術萌芽的種子,廣成子的“至道”學說和“雌雄劍”為其形成提供了營養和水份,崆峒山則是他生長壯大的沃土。因此,崆峒武術在歷史上才能走出崆峒,流傳於海內外,歷經千年,經久不衰。所以說,崆峒山是崆峒武術的發源地,廣成子是崆峒武術的創始人。
崆峒山武術是崆峒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在崆峒山歷史的長河中,攝取廣成子“至道”學說思想和老子“自然”之義而產生的崆峒山道教和隋末引入崆峒山的佛教,在崆峒武術的傳承、創新、發展中業績輝煌。隋唐時期,崆峒山道、佛兩教發展較快,都擁有一定的田畝、道觀和寺院,道人、僧人不少。由於崆峒山當時地處邊荒,又是一處重要的軍事戰略重地,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局部戰爭,而遭到殃及的道、佛兩教,都需要建立自己的武裝以防不測,保護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因此,崆峒山僧、道士在參禪誦經修行之餘,將武術列入一項不可少的重要活動內容,他們強身藉以習武,練劍弄棒用以防衛,多尚武節,威名遠揚。
崆峒山以武顯,始於北宋。《續資治通鑑長編》載:“慶曆二年十二月賜渭州崆峒山慧明院主賜紫,僧法淳號誌護大師,法渙、法漫、法深、法汾並賜紫衣;行者雲來等悉度為僧,初,法淳率其徒與西賊戰,能護守御書院及保蕃漢櫱畜數萬,故賞之。”《宋史》內載:“夏師長驅抵渭州、幅員六七百里,焚盪廬舍,屠掠昆畜而去。”相與印證者,尚有《甘肅歷史》一冊可鑑。宋代的渭州即平涼城。讓我們越過時間和空間阻隔,將歷史的蹤跡重新展現在人們面前: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王朝,自稱大夏國皇帝;1040年,西夏軍進攻西安,北宋軍慘敗,北宋韓琦、范仲淹主持對西夏的防禦;1041年,西夏以10萬兵力進攻平涼城,宋夏兩軍在好水川(慶陽西北)一帶展開激戰,宋軍又遭慘敗;1042年初,西夏軍騎兵進攻慶陽城,被宋軍擊敗,隨之於慶曆二年二月與宋軍又大戰於今寧夏固原北邊的定川寨,宋軍再次慘敗,大將葛懷敏陣亡,西夏騎兵乘勝南下,長驅直抵平涼,破城而入,燒殺屠掠,數萬人畜紛紛逃往崆峒山,夏軍尾隨而至,兵圍崆峒山,圖謀取之,在此岌岌可危之時,崆峒山慧明院主組織領導全山僧道及民眾依山布防,以險居守,與夏軍騎兵抗衡並主動出擊,騷擾偷襲敵軍,護院武僧法淳率武藝超群之僧眾與敵軍展開殘酷激烈的戰鬥,夏軍不敵,無奈而退。崆峒山一戰,血染山林;以弱勝強,使數萬蕃漢人民的生命財產得到了保護。
現代武俠小說中,崆峒派為名門正派,武術以劍術為主,走奇險辛辣之道。
事實上,崆峒派武學中,劍術只是其中之一,崆峒派多用扇子拂塵鐵耙雙鉤等武器。現代弟子演練武功,用的反倒稀少。
金庸在崆峒山立碑“崆峒武術,威峙西陲”。而實際上,崆峒派武術流傳甚廣。在晚清的廣東,武術成為抵禦外敵的工具。崆峒派第八代掌派袁一飛、第九代掌派胡飛子均立過戰功。
崆峒派武術並不是只有道士才練的武術。月牙鏟、拂塵、扇子都是崆峒派常習器械,而拳術中有先天羅漢十八手崆峒太極拳等,充分融入了佛道儒三家文化。

門派掌門

相關門規

崆峒派在對身份地位的的稱呼上有別於其他門派。在一個門派,身份權利最高者,少林稱為“住持”。武當峨眉等大多數都稱為“掌門”,而崆峒派管其稱做“掌派”或“掌派人”,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崆峒派有八個掌門人,即飛龍門掌門、追魂門掌門、奪命門掌門、醉門掌門、神拳門掌門、花架門掌門、奇兵門掌門和玄空太極門掌門,但他們只負責管理本門下的弟子,八個掌門是平級關係,不互相管轄,由於玄空門武功基本是掌派人獨修的功夫,所以玄空太極門的掌門基本也就是下一任的掌派人了。而比八個掌門身份再高一級的就是掌派了。
按崆峒派的山門規戒,每代掌派不能有工作,一生只能專門從事傳授和弘揚崆峒武術
而在崆峒派早年的門規中又有傳授和開派一說。按照掌派人的傳代數,逢單(即第一代、第三代等)叫傳授,逢雙(即第二代、第四代等)叫開派。傳授武功,就是師父儘量將所有武功傳授徒弟,不使其失傳。一個師父至多不超過十六個徒弟。所謂開派呢,就是在一定時期內,各地方都要有一定數量的徒弟練我派的武術。按規矩,先開派的地方入門早的為師兄,後開派的地方入門晚的是師弟,而不以武功高低分師兄師弟。
崆峒派還有一個規矩,就是每個徒弟所傳的武功都是不一樣的,分為一、二、三等。除徒弟外,還要有十個開山門弟了。他們必須是從優秀的徒弟中選拔出來的,授以崆峒派高級武功,作為掌派者的助手。傳授一個徒弟武功的時間,一般為三年。但每位掌派要到各地去傳授武功,來回走動。所以,三年時間是指師父實際指導的累計的三年時間,三年滿,方可出師。

各代介紹

第一代 飛虹子 唐朝甘肅
第二代 飛綏子 宋朝甘肅
第三代 雲離子 元朝甘肅
第四代 飛雲子(黃衫客) 明朝甘肅
第五代 眉姑(女) 清朝四川
第六代 飛塵子(曲一洪) 清朝四川
第七代 陸塵子 清朝湖南
第八代 袁一飛 清朝廣東
第九代胡飛子(胡惠民) 民國浙江平湖
第十代燕飛霞王進)吉林
第十一代 白義海 甘肅·平涼
花舞影(女) 日本東京(日本崆峒派第十一代掌派人,師承燕飛霞,亦是燕飛霞的妻子)
崆峒派掌派人的選擇標準和武俠小說中的不同。據說崆峒派掌門要求必須精練8門功夫,學全118種套路,這118套武術剛柔風格不同,一人很難適應。能全部精練者為武學奇才,方能成為掌派人。沒有這樣的奇才,這一時期就沒有掌派人。所以1000多年來,崆峒派武學未斷,但是掌派人卻沒有幾個。這一說法聽起來雖然有些匪夷所思。
第十代掌派人燕飛霞已隨鶴西去,其中前九代俠蹤無從考究,即使是傳說,也極少保留,後人能記住的也就是通過口碑傳下來的掌派人名字。而燕飛霞則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武學界炙手可熱的人物。他16歲就在第一屆全國武術比賽(1956年)中奪冠,17歲在緬甸舉行的世界武術大賽中獨得5項冠軍。

八門內容

崆峒武術創始於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組成部分,與少林武當、峨眉、崑崙並稱為我國著名五大傳統武術流派。始祖是飛虹子,早年在少林寺學藝,後隱居崆峒山習道研藝。崆峒派武術特點是“奇兵”(兵器),它不屬於十八般兵器。形式各種各樣,小巧玲瓏,攜帶方便,不易被對方發現,交手中往往能出奇制勝。
崆峒派第十代掌派燕飛霞崆峒派第十代掌派燕飛霞
崆峒派武術共有八大門內容,按初級到高級程度分:飛龍門、追魂門、奪命門、醉門、神拳門、花架門、奇兵門和玄空門(太極門)。每門都有十五六套東西。

飛龍門

是崆峒派武術的初級門、這一門裡包括飛龍拳、飛龍掌、飛龍刀、飛龍槍、飛龍劍、飛龍棍、飛龍鏟、飛龍雙鉤、飛龍雙鞭等。在此基礎上,追魂門、奪命、醉門、神拳門都有拳、掌、刀、槍、劍、棍、鏟、雙鉤、雙鞭等功夫逐一提高變化,增強了難度和攻擊性。

追魂門

在飛龍門的基本套路和動作上加強了追擊性,攻擊時招式多變,招招緊逼,連綿不斷,有排山倒海之勢。其各路名稱亦由飛龍門中的“飛龍”變成“追魂”稱謂。即:追魂拳、追魂掌、追魂刀、追魂槍、追魂劍、追魂棍、追魂鏟、追魂雙鉤、追魂雙鞭等。

奪命門

是在追魂門的基礎上又上了一層,其特點是猛烈,招招致命,絕招頻出,不留活路,因此,奪命門各路均以“奪命”冠名,如奪命拳、奪命掌、奪命劍、奪命棍等十幾個套路。

醉門

是在奪命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主要強調動作中的躍、翻、仆、騰、宕等功夫。醉門有分文武兩類,稱文八仙和武八仙。文八仙重醉態的表現,沒有跌仆動作,武八仙帶躍、帶宕、跌仆騰跳都有。醉門中的套路因此多出十幾個套路,如文醉拳、武醉拳;文醉劍、武醉劍等,都是文、武各一套、拳、掌、刀、槍、劍、棍、鏟、鉤、鞭齊備。

神拳門

所謂神拳,即花拳繡腿。這種花拳繡腿不是通常所說表演的那種“花拳繡腿”。這拳打不實,用意而不用力,如游龍一般,是崆峒派拳術中登峰造極的功夫。此門中同樣有拳、掌、刀、槍、劍、棍、鏟、鉤、鞭等十幾種套路。

花架門

是在神拳門的基礎上脫穎而出,結合敦煌畫上的飛天造型而創立的一門集攻擊與欣賞為一體的上乘功法,其造型優美,攻擊巧妙,尤適於女性習練,花架門中有桃花扇、花架拳、花架槍、花架劍和龍鳳雙鉤十幾個套路。

奇兵門

是崆峒派武術最具特色的一門,其特點在於所用兵器短小及排兵布陣以陣法,其中兵器有風火五行輪、風火扇、挎虎籃、飛爪、佛塵、九齒鐵耙、連枷、鐵琵琶、分水娥媚刺、翻天印、太統法鈴等。陣法有太極陣、八卦陣、十二生肖陣、二十四天魔陣、三十六游龍陣、四十八降妖陣、六十四卦齊天陣、八十一通天奇門遁甲陣、七星回天陣、二十八宿造天陣、十套陣法等。

玄空門

玄空門是崆峒派秘傳之寶,多以歷代掌派獨修之功法。其內容有古太極八式(崆峒太極)、無相神功、和達摩神功等,以此修煉內功。以針灸,中藥、易經、氣功結合而成的療病方法《易通療法》,是崆峒山鎮山之寶,其中針灸取用《靈龜法法》,《子午流注》之時辰、穴位、脈絡,藉以《易經》之卦相推斷,配合氣功引導助力,在用幾尾中草藥服用,達到療病奇效;以藏傳佛教密宗之咒語,手印為主的修心之法,歷來為崆峒派所重視,是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必修法寶。此法以《金剛七句》《一切如來陀羅心秘密咒》及《蓮花生大師咒》為主課,每咒以八十萬遍為階梯,直至心空如宙,體同大宇為止。達到大智大勇,大慈大悲,大徹大悟,大雄大力的佛之境界;在做人處世上講求儒家仁、義、禮、智、信五大法度。在修性上以道家所精釋的道法自然,空同如如要述,達到無我無相,無執無著的境界,玄空而玄空,意空而識空,乃至真空,方顯神通,為蒼生服務。

武術特點

崆峒派武術集修身、養性、健體、 進擊於一體,有很強的實用性和觀賞性。門類齊全,適合於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習練。吸納了佛、道、儒三大宗教文化的精髓,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運動體系,傳承了東方神秘文明的靈魂,詭秘神奇,魅力四射。
崆峒派武術以柔美為主,身、步、手法多以弧線、曲線形成,取太極陰陽魚應對哲學思想,在運動中功防。進擊時動中有靜,靜極生動、剛柔相濟、短、小、輕、柔奇兵器為特色,如扇、棘、佛、塵、劍耙、五行輪、鞭桿等。即使以剛烈顯赫的神拳門中的醉八仙在進擊中也以巧擊眼,頸部軟弱部位,杜絕猛衝猛打。
崆峒派武術以觀愛生命為主線,以武修性,其上乘功法之無相神功,達摩神功柔美絕倫,以舒展之手臂翩然擁動似母擁嬰兒,柔情之身軀吸納大地日月之精氣,達到天人合一之境界。花架門的各種拳種,神情飄逸似飛天舞蹈,盡顯人性之美,習練配樂,多以古箏、二胡之舒緩柔美之曲調,令武者陶醉,令觀者入迷。極具觀賞性。
崆峒派武術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不斷總結和創新的一種修身養性的運動方法。從遠古時期上古仙人廣成子在崆峒山修煉引來《史記》中記載的“黃帝問道”史實和《爾雅》中記載的“崆峒人武”,到2013年為止日本國七個崆峒派武館的建立,記載著武術這門獨特的運動方式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是中華民族的一種象徵。
崆峒派武術中所孕涵的文化,包容了在中國大地上所產生和延續的道教、佛教、儒教文化的精髓。其器械中的月牙鏟、佛塵和扇子以及拳法中的先天羅漢十八手、飛龍拳和崆峒太極無不具有三大宗教的文化信息,這也證明了崆峒山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史實。從崆峒派武術八大門中,可以明顯看出中華民族從啟先認識自然,強身健體到完善自我的文化理念過程,具有文化演變的史料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