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坡衛矛

岩坡衛矛

岩坡衛矛(學名:Euonymus clivicolus)為衛矛科衛矛屬的植物。分布在中國大陸的西藏、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3,0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山坡雜木林內,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灌木,高1-9米;老枝有時具4棱窄栓翅。葉紙質或近膜質,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長4-12厘米,寬1-2.2厘米,先端窄縮成長漸尖,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葉柄長2-5毫米。聚傘花序通常3花;花序梗細長,長3-7厘米;小花梗長3-5毫米;花5數,紫色、青紫色稀綠色(據採集記錄),直徑10-12毫米;花曹半圓形;花盤圓形,邊緣5淺裂,雄蕊著生裂片處;子房扁平,柱頭圓扁,無花柱。蒴果直徑8-10毫米,翅長5-8毫米,細窄,平直或先端上曲。
岩坡衛矛

生長環境

生長於3000米高寒地帶的山坡雜木林中。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大理。

本種提示

本種與雲南西部所產的披針葉形種類最易混淆,但本種葉質地極薄,花較大,5數,較易與其他種區別。本種模式標本據記載為綠色但所見標本幾乎全為紫色或紫紅色。
岩坡衛矛
Comber 1934年發表E. quinquicornutus in Not. Roy. Bot. Gard. Edinb. 18: 243. 認為與E. cornutus Hemsl.相近,只是花為5數。但其模式Forrest 13446是"Mekong-Salween Divide at 280 10'N",應在德欽與貢山之間。按E. cornutus為長江中游地區所產,雲南西北部無此種。Comber的模式無花,雖然不知其與E. clivicolus W. W Smith的花相比如何,但該處為E. clivicolus的原產地,而且5數花的也僅此一種,極可能即是該種。同樣Blakelock把quinquicornutus定為corntus的變種似乎也不符合實際情況,因為E. cornutus是花4數和5數並存的種,即在同一枝上,也兩類花都有。

參考文獻

Euonymus clivicolus W. W. Smith in Not. Roy. Bot. Gard. Edinb. 10: 31. 1917; Comber, in Not. Roy. Bot. Gard. Edinb. 18: 230. 1934; Blakel. in Kew Bull. 1951: 279. 1951.——E. amygdalifolius Franch. in Bull. Soc. France 33: 453. 1886. pro parte.——E. rongchuensis Marq. et Shaw in Journ. Linn. Soc. Bot. 48: 168. 1929.——E. clivicolus var. rongchuensis (Marq. et Shaw) Blakel. 1. c. 195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