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鷦鶯

山鷦鶯

山鷦鶯(學名:Prinia superciliaris):體長13-16厘米,體重10-15克。是一種體型小的褐色鷦鶯。具形長的凸形尾;上體灰褐並具黑色及深褐色縱紋;下體偏白,兩脅、胸及尾下覆羽沾茶黃,胸部黑色縱紋明顯。非繁殖期褐色較重,胸部黑色較少,頂冠具皮黃色和黑色細紋。與非繁殖期的褐山鷦鶯相似,但胸側無黑色點斑。虹膜淺褐色,嘴黑色(冬季褐色),腳偏粉色。

常見鳥,主要棲息於低山和山腳地帶的灌叢與草叢中,海拔高度可達1500-2000米。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亦見成3-5隻的小群。多在灌木和草莖下部緊靠地面的枝葉間跳躍覓食。分布於中國、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越南。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山鷦鶯雌雄羽色相似。夏羽上體栗褐色或暗褐色、具灰色或棕灰色或橄欖黃色羽緣,因而使每片羽毛形成暗色條紋或斑紋。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縱紋不明顯或無暗色中央條紋或斑紋,羽色多為棕褐。尾較長呈凸狀,外側尾羽漸次縮短,尾羽沙褐色或棕褐色、具黑褐色羽乾紋,除中央一對尾羽外,其餘尾羽具淡棕色或棕白色尖端,有的還具不明顯的橫斑或黑色亞端斑。兩翅覆羽和飛羽黑褐色,羽緣深棕褐色或棕色。眼先黑色,眼周、頰和耳覆羽上部暗褐色,下頰和耳覆羽下部淡棕褐色。下體白色沾棕或棕白色,兩脅和尾下覆羽棕色或淡棕色冬羽尾較夏羽顯著為長,上體較棕褐色具黑色縱紋。
虹膜桔黃色,嘴黑色,腳棕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10-15克,♀10-13克;體長♂135-158毫米,♀131-166毫米;嘴峰♂9-12.5毫米,♀9-11毫米;翅♂47-52毫米,♀43-49毫米;尾♂72-111毫米,♀73-98毫米;跗蹠♂19-21毫米,♀18-20毫米。(註:♂雄性;♀雌性)(指名亞種)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山和山腳地帶的灌叢與草叢中,尤以山邊稀樹草坡、農田地邊以及居民點附近等開闊地帶的灌叢和草叢中較常見,也出沒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松林林緣灌叢、草地、湖邊及河岸灌叢、草叢和蘆葦叢,海拔高度夏天有時可上到1500-2000米。

生活習性

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亦見成3-5隻的小群。多在灌木和草莖下部緊靠地面的枝葉間跳躍覓食,有時也棲於灌木頂端。尾常常向背部垂直翹起,並從一邊扭轉向另一邊。飛翔力弱,一般不做長距離飛行。
叫聲:鳴聲為一連串單調的兩、三或四聲刺耳喘息聲,似鋸片被磨刀石打磨的聲音。叫聲為偏高的tchack, tchack。
主要以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越南。
山鷦鶯分布圖山鷦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營巢活動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通常營巢於草叢中,巢多築於粗的草莖上,也有在低矮的灌木下部營巢的。由於有草叢和灌叢的隱蔽,巢一般不易見到。巢呈橢圓形或圓形,開口在靠近頂端側面。巢的外層主要由竹葉、茅草、苔蘚和混雜以蜘蛛網構成,內層用禾本科果穗、棕絲和山羊毛等襯墊,巢置於小灌木上,距地高0.4米,非常隱蔽。巢的大小為外徑11-7.4厘米,內徑4.5厘米,高6.5厘米,深5.2厘米。通常每窩產卵4-6枚,也有小至3枚和多至7枚的。卵為卵圓形,淡藍色,密布赭紅色斑點,也有底色為白色、粉紅色或綠藍色,而斑點為淡紅色、紅褐色或幾為黑色的,常在鈍端形成環帶狀。卵的大小為17-19毫米×11-13毫米,平均17.8毫米×11.8毫米,重1.5克。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孵化期10-11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亞種分化

山鷦鶯(5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山鷦鶯蘇門答臘島亞種
Prinia superciliaris dysancrita
Oberholser, 1912
2
山鷦鶯緬泰亞種
Prinia superciliaris erythropleura
Walden, 1875
3
山鷦鶯寮國亞種
Prinia superciliaris klossi
Hachisuka, 1926
4
山鷦鶯指名亞種
Prinia superciliaris superciliaris
Anderson, 1871
5
山鷦鶯馬來亞種
Prinia superciliaris waterstradti
Hartert, 1902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