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南宋翁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山雨》是南宋詩人翁卷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前兩句寫雨前之景,後兩句摹雨後之景。詩構思奇特,具有濃厚的生活情趣,體現了“永嘉四靈”的詩歌特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山雨》
  • 創作年代:南宋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翁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山雨
一夜滿林星月白,亦無雲氣亦無雷。
平明忽見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來。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 星月白:指星星與月亮的光照得很亮。
②雲氣:雲霧,霧氣。
③ 平明:天剛亮時。
④他山:別處的山。

白話譯文

整個晚上,林子裡都灑滿了星月的輝光;天上沒有一絲雲,也沒聽見有雷震響。天亮時出門,忽然見到溪水流得分外地湍急;因此上,我知道別的山曾經下過大雨,水宛轉流到這個地方。

作品鑑賞

永嘉四靈都喜歡描寫山水形勝,又善於捕捉生活中一兩件小事,用輕動靈快的筆墨描寫出來,惹人喜愛。這首小詩,寫夏天山中夜雨,全用虛寫,道人所未道,正是四靈詩中的妙作,在趣味上頗類楊萬里的絕句。
前兩句寫山間的夜晚,星月皎潔,無雲無雷,緊扣一個“晴”字下筆。這是寫雨前之景。後兩句,以“平明”二字與上文的“夜”字相照應,以“忽見溪流急”與上文的“星月白”,“ 亦無雲氣亦無雷”相照應,而“溪流急”又與“他山落雨來”互為因果,前者為果,後者為因。這是寫雨後之景。顯然,此詩在結構安排上是別出心裁的,寫雨,不寫雨中之景、雨本身,而由雨前之景一下子切換至雨後之景,跳躍性大,採用的頗似現代電影蒙太奇的剪輯手法,令人眼目為之一新。
詩的前兩句寫雨前之景,後兩句摹雨後之景,而下雨的過程也即雨本身則略而不寫,看似與寫雨無關,實卻無不關涉一個“雨”字。詩人寫雨前之景,強調昨夜天氣晴朗,實言此山無雨。後兩句寫雨後之景,突出“忽見溪流急”,並以之推知“他山落雨來”,原來是他山之陣雨注入溪中,形成了“溪流急”的景象。清代劉熙載云:“絕句取徑貴深曲,蓋意不可盡,以不儘儘之。正面不寫寫反面,本面不寫寫對面、旁面,須如睹影知竿乃妙。”翁詩寫山雨,正是採用了“本面不寫寫對面、旁面”之法,且達到了“睹影知竿”之效,堪稱詠雨妙作。
詩題是“山雨”,偏不從雨入手,反過來,從題外擒入,極力寫天晴。詩說整整一夜,月光照著林間,星星在天上閃爍。詩把晴寫得很足,還加以“一夜”字,強調整個晚上都是如此,可詩人還嫌不足,進一步說,這一夜不但星月燦爛,連一絲雲都沒有,也沒聽見雷聲。這第二句,補足第一句,分別從視覺及聽覺上寫,把晚晴說得很死,不容轉圜。三、四句卻突然一變,說天明時,見到溪中流水湍急,因此知道這座山以外的山曾經下過一場大雨。這兩句也寫得很肯定,與上兩句組成一對矛盾,出人意表,詩人驚喜的心情,強烈地表達了出來。詩寫雨,不通過正面寫,沒一句說雨如何,已奇;前兩句非但不寫雨,反而寫晴,更奇。妙在詩描述的不單單是普通的雨,完全是山中的雨,更使人感到奇。如果是在平地上,詩人晚上便會見到遠處的烏雲、閃電;因為是山中,只能見到自己頭頂上一塊天,見不到山外的山,所以詩得以放筆寫晴,得以在第二天清晨的溪水上做文章,把極其矛盾的兩組景象統一在一首小詩中。永嘉四靈的詩巧就巧在這種出人意表的構思上,同時在景物中貫注了濃厚的生活情趣。
翁卷的《山雨》,不僅描寫了此山星白月朗,他山一霎雨過的奇異景象,而且抒發了詩人驚異的感情。而這情又不是直接抒發的,而是寓於景中,在跳動的景物描寫之中含蓄地抒寫了出來。

作者簡介

翁卷(?—?),字續古,一字靈舒,樂清(今屬浙江溫州)人,南宋詩人。工詩,與趙師秀徐照徐璣並稱為“永嘉四靈”。淳祐十年(1183年)登鄉薦,生平未仕,以詩游士大夫間。詩以清苦為主,有《葦碧軒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