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炭疽病

山茶炭疽病

山茶炭疽病主要是由山茶刺盤孢引起的、發生在山茶的病害。為害葉片和枝梢。葉部病斑在葉緣葉尖為多,褐色、近圓形、半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紫紅色,常有不規則、深淺不勻的輪狀細皺紋;後期病斑灰白色,有不明顯同心輪紋和散生或輪生的小黑點,病健交界處具暗褐紋線。發生嚴重的病斑可蔓及全葉而導致落葉,芽和嫩葉變褐枯死脫落,嫩梢變黑,形成枯梢。

山茶炭疽病在栽種的山茶上較為常見,植株發病後,輕者使植株發育不良,色澤暗淡,葉枯或莖枯,花腐及器官畸形,降低了植物的觀賞價值;重者引起品種退化,甚至死亡,造成經濟損失。

山茶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加強對山茶花平時的栽培管理,提高山茶花植株的健壯程度;通過修剪,減少病蟲害的傳播等。此外,還可以採取藥物防治來控制病害的發生和蔓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茶炭疽病
  • 病原:山茶刺盤孢、膠孢炭疽菌
  • 為害植物:山茶
  • 為害部位:葉片、枝稍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山茶炭疽病病原為山茶刺盤孢(學名:Colletotrichum coccodes (Wallr.) S. Hughes),屬黑盤孢目、刺盤孢屬真菌。分生孢子盤初生於表皮下,後外露,直徑150—330微米,剛毛周生,暗褐色,有1—3個隔膜,(73—72)微米×5.5微米:分生孢子梗無色,棍棒狀,無隔膜,(9—18)微米×(3—5.5)微米;分生孢子單孢,無色,長橢圓形,兩端略鈍圓,直或彎曲,(10—20)微米×(4—5.5)微米。有性世代可能是山茶球菌。子囊座球形或扁球形,直徑60—130微米,子囊卵形至棍棒形,(44—62)微米×(8—12)微米;子囊孢子無色,單孢,橢圓形或紡錘形,10—17)微米×(5—6)微米。圍小從殼也可能為有性階段。子囊殼球形至燒瓶形叢集,(125—320)微米×150微米;子囊棍棒狀,(55—70)微米×(9—16)微米,子囊壁可消融;子囊孢子無色單孢,長圓形或橢圓形,略彎曲,(12—28)微米×(3.5—7)微米。子囊階段為圍小從殼(學名:Glomerella cingulata)。
此外,有資料顯示病原菌還有膠孢炭疽菌(學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圓筒形,稍彎,無色,單胞,內常有1—2個油球。分生孢子盤初埋生於寄主表皮下,後突破表皮外露,剛毛深褐色,直或稍彎曲,有1—2個分隔。分生孢子梗無色,圓柱形,大小(10—20)微米×(1.5—2.5)微米。

為害症狀

山茶炭疽病主要危害山茶的葉片,多發生在葉尖和葉緣處。開始病斑圓形或半圓形,中央灰白色或褐色,邊緣暗褐色,其外圍有時還有黃色淺暈圈,略下陷,有明顯輪紋。後期病斑上著生黑色小點,散生或呈輪狀排列。病斑直徑5—15毫米或更大。在生病部位表現出白粉、銹粉、斑點、腐爛、枯萎、畸形等症狀,嚴重時枝稍也可受害,引起稍枯,或在葉柄基部與枝分杈處,產生淡褐色略下陷的潰病斑,病斑環繞枝稍一周時枝稍即枯死,引起大量落葉。

侵染循環

該病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盤在植株病部或病殘體上潛伏越冬,立春溫度適宜時,菌絲擴展發生新病斑,並在新老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盤及分生孢子。病枝、病葉是初次侵染的主要來源,分生孢子借風雨和昆蟲傳播,從傷口或氣孔侵入危害,植物器官間均可多次受到侵染。

流行規律

山茶炭疽病發生與栽培環境有較大關係,一般在低溫、雨季發生,即使是在同一地區,陰坡普遍重於陽坡;土壤含水量高,溫度高的地方受害較重;樹齡越小受害越重;高溫多雨潮濕季節或高溫炎熱後驟雨,植株生長衰弱易發生病害;粘土的植株比壤土的發病重。昆明地區通常在5—6月開始發生,7月達到高峰,9月以後停止發病。

防治方法

  • 加強栽培管理和保暖工作
①澆水:在春夏山茶花生長旺盛,要適當多澆水,保持充足水分供應,秋冬季植株生理活動弱,要減少水量,保證根系的活躍性,同時增強植株的抗寒性。如在中國昆明,5—8月雨量較為充沛,若遇高溫、乾旱天氣,蒸發量大於降雨量,仍需要補充水分供應。②施肥:可在秋冬季結合中耕沿行向開溝施入腐熟的農家肥,平時可結合葉面噴水施入葉面肥,濃度掌握在0.2—0.5%。③修剪:剪除病枯枝、徒長枝、交叉枝和內膛枝,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提高葉片的光合作用,恢復樹勢,減少病蟲害傳播。
  • 做好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
結合中耕除草,消除病葉、病枝,並集中燒毀,以減少侵染物。增施磷肥或草木灰,且每株施入鉀肥0.5千克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在春季新稍、嫩稍生長時噴灑200倍波爾多液,或在葉片展開前噴施1.5%磷酸二氫鉀水溶液,以防新稍及新葉被侵染受害。5—6月病害發生時,先摘除老葉,剪除病葉、病枝,用65%代森鋅600—8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70%的炭疽福美500倍液或苯來特1000倍液噴施,每隔7天噴1次,連噴3—4次,防治效果較好。
  • 應及時對受山茶炭疽病危害的茶花採取長勢恢復措施
山茶受害後,生長衰弱,如不及時處理,容易造成全株死亡。實踐表明,如能採取一系列補救措施,可逐漸恢復樹勢,萌發新稍,提早開花。方法:冬季中耕除草施入大量有機肥料和一定量的複合肥(N∶P2O5∶K2O=4∶1∶1,並使土表疏鬆,形成自然防凍層,早春時間作綠肥,夏秋開溝壓青,促使抽稍,恢復樹勢。剪去病葉、病枝,剪口要平滑不留殘樁,防止污染。
  • 選栽抗病品種,抵抗病菌侵入
如選栽紅山茶品系的白嫦娥彩,該品種是通過芽變育種所得的新品種,其抗旱、抗寒、抗病性較強。對山茶炭疽病有較強的抗侵染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