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原變種)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江蘇。生於山坡林邊或灌木叢中。海拔100-1500米。模式標本采自北京郊區。朝鮮和蘇聯西伯利亞也有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山楂(原變種)
  • 分布區域:黑龍江、吉林等地
  • 用途:可栽培作綠籬和觀賞樹
  • 果實用途:可生吃或作果醬果糕
  • 藥效:健胃、消積化滯、舒氣散瘀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6米,樹皮粗糙,暗灰色或灰褐色;刺長約1-2厘米,有時無刺;小枝圓柱形,當年生枝紫褐色,無毛或近於無毛,疏生皮孔,老枝灰褐色;冬芽三角卵形,先端圓鈍,無毛,紫色。葉片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稀菱狀卵形,長5-10厘米,寬4-7.5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截形至寬楔形,通常兩側各有3-5羽狀深裂片,裂片卵狀披針形或帶形,先端短漸尖,邊緣有尖銳稀疏不規則重鋸齒,上面暗綠色有光澤,下面沿葉脈有疏生短柔毛或在脈腋有髯毛,側脈6-10對,有的達到裂片先端,有的達到裂片分裂處;葉柄長2-6厘米,無毛;托葉草質,鐮形,邊緣有鋸齒。傘房花序具多花,直徑4-6厘米,總花梗和花梗均被柔毛,花後脫落,減少,花梗長4-7毫米;苞片膜質,線狀披針形,長約6-8毫米,先端漸尖,邊緣具腺齒,早落;花直徑約1.5厘米;萼筒鐘狀,長4-5毫米,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萼片三角卵形至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約與萼筒等長,內外兩面均無毛,或在內面頂端有髯毛;花瓣倒卵形或近圓形,長7-8毫米,寬5-6毫米,白色;雄蕊20,短於花瓣,花葯粉紅色;花柱3-5,基部被柔毛,柱頭頭狀。果實近球形或梨形,直徑1-1.5厘米,深紅色,有淺色斑點;小核3-5,外面稍具稜,內面兩側平滑;萼片脫落很遲,先端留一圓形深窪。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坡林邊或灌木叢中。

主要價值

山楂可栽培作綠籬和觀賞樹,秋季結果纍纍,經久不凋,頗為美觀。幼苗可作嫁接山里紅蘋果等砧木。果可生吃或作果醬果糕;乾制後入藥,有健胃、消積化滯、舒氣散瘀之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