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體育學院

山東體育學院

山東體育學院是一所以體育學學科為主的普通高等體育院校。

學校始建於1958年。2000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與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省體育科研中心合併,組建成新的山東體育學院。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建有濟南(校本部)和日照兩個校區 ,校園占地面積206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57.9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 12140.5 萬元,學校擁有紙質圖書 583870冊,電子圖書1769937冊;學校設有11個教學機構,20個本專業,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有教職工711人,專任教師415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161人,全日制在校生8380人。

基本介紹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個
    體育專業碩士學位培養領域3個
  • 主管部門:山東省
  • 學校官網http://www.sdpei.edu.cn
  • 中文名:山東體育學院
  • 外文名: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
  • 簡稱:山體
  • 創辦時間:1958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體育
  • 屬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 現任領導:毛德偉(院長)
  • 本科專業:20個
  •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1個
  • 院系設定:國家足球學院、國家籃球學院、競技體育與體育教育學院等
  • 校訓:堅卓競遠
  • 地址:濟南校區: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世紀大道10600號
    日照校區: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山東路685號
  • 院校代碼:10457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辦學歷史,學校前身,合併發展,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體育研究,科研成果,研創平台,體育資源,文化傳統,學校標識,精神文化,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辦學歷史

學校前身

山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
1956年,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批覆創辦山東省體育運動員訓練班。
1958年10月,山東省體育運動員訓練班更名為山東體育學院運動系。
1963年,山東體育學院運動系更名為山東省體育學校。
1971年11月27日,山東省體育學校更名為山東省體育工作大隊。
1984年9月24日,山東省體育工作大隊更名為山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
山東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1978年7月,成立山東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山東省體育科學研究中心
1996年10月3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山東省體育科學研究中心,行政主管部門為山東省體育局。

合併發展

1958年,濟南體育學校和山東師範學院體育系合併創建山東體育學院。
1962年,山東體育學院停辦。
1978年12月,山東體育學院復建。
1983年和2003年先後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為學士和碩士培養單位。
2000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山東省體育學院與山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山東省體育科學研究中心合併,組建成新的山東體育學院,把原隸屬省體育局管理的競技體育和體育科研資源納入到學院統一管理。
山東體育學院山東體育學院
2005年,學校獲得全國首批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和體育學碩士一級學科授予權。
2017年,獲批博士學位立項建設單位。
2018年,學校獲得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授予權。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設有有國家足球學院、國家籃球學院、競技體育與體育教育學院、武術學院、運動與健康學院、體育傳媒信息與技術學院、體育社會科學學院、體育藝術學院、研究生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運動學校等11個教學單位,擁有20個本科招生專業。
院系專業
競技體育與體育教育學院
體育教育
運動訓練
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
武術學院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運動與健康學院
特殊教育
運動人體科學
運動康復
套用心理學
體育傳媒與信息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英語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新聞學
體育社會科學學院
公共事業管理
體育經濟與管理
健康服務與管理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休閒體育
體育藝術學院
舞蹈表演
表演
舞蹈編導
參考資料: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有1個山東省“十二五”重點學科,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體育專業碩士學位培養領域,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聯合培養博士專業。
  • 重點學科
國家級重點學科
運動人體科學(二級學科)
山東省“十二五”重點學科
運動人體科學
聯合培養博士專業
水上運動裝備工程、體育教育訓練學(與武漢理工大學和上海體育學院聯合培養)
  • 授權學科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康復學、運動人體科學、民族傳統體育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體育學
體育專業碩士學位培養領域
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有教職工711人,專任教師415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106人、高級教練32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16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國家體育總局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百人計畫3人,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全國中國小體育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山東省優秀研究生導師4人,山東省教學團隊2個,山東省高等學校優勢學科人才團隊1個;術科師資隊伍中,國際健將5人,國家健將43人,一級31人,國際級裁判6人,國家級裁判23人,山東省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協會)的40餘名國家級教練員為兼職教師,其中20人為碩士研究生導師。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毛德偉
全國優秀教師:谷忠德、毛德偉、孫志堅、韓冬
山東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帶頭人入選時間
運動訓練學專業教學團隊
2011年
運動人體科學教學團隊
2012年
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
姓名入選時間
王永泰
2009年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有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教育實踐基地、6個省級特色專業、9門省級精品課程、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山東省高校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立項建設實驗室,2005年至2010年間,學校教師和技術人員發表主要教學研究論文59篇。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運動訓練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教育實踐基地
山東體育學院-山東省體育科學研究中心
山東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運動人體科學“三創”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山東省高校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立項建設實驗室
山東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中心
山東省級特色專業
民族傳統體育、體育教育、特殊教育、舞蹈學、社會體育、運動訓練
精品課程:
類別課程名稱類別課程名稱
省級精品課程
運動醫學
省級精品課程
田徑
運動科學核心課程系列
體育管理學
運動訓練學
籃球
運動生理學
運動心理學
基礎英語
參考資料:
  • 學生成績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共獲得國內外重大賽事金牌388枚。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獲3金2銀2銅;在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上獲37枚金牌,21枚銀牌,16枚銅牌,在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上,學校共獲37枚金牌、21枚銀牌、16枚銅牌。2017-2018學年度,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獲獎達409人次。其中獲得省級及以上各類競賽獎勵178人次,藝術類專業比賽獎勵125人次,體育類專業比賽獎勵109人次。
在第十一屆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大賽中,該校選送作品《星空不孤單》獲得公益創業賽銅獎。
在第十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決賽中,該校選送作品《基於騰訊微信的移動化教務教學輔助系統》獲得軟體開發類二等獎。

體育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家部委科研課題27 項,省科研課題51項;省部級科研獎勵4項,廳局級科研獎勵21項;發表學術論文700餘篇,含核心期刊論文190 余篇;出版專著13部,發明專利11項。

研創平台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有2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山東省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山東省重點實驗室
運動健康與健身科技實驗室、體育健身器材裝備與技術實驗室
  • 山東省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
運動促進健康科技協同創新中心
  • 山東省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山東省體育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體育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擁有2個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583870冊,當年新增21792冊,生均紙質圖書68.62冊。圖書館還擁電子圖書1769937冊,資料庫44個。2017年,學校圖書流通量達到37994本冊,電子資源訪問量5054830 次。
  • 學術期刊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是由山東體育學院主辦、山東省教育廳主管的綜合性體育學術期刊,設有體育社會科學、運動生物科學、運動技術、訓練與競賽、學校體育等欄目,是中國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全國體育院校優秀學報。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CS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國際體育信息資源中心(SIRC)、加拿大國際體育文獻資料庫、《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等國內外檢索機構收錄為來源刊。獲《CAJ-CD》執行優秀獎,山東省優秀期刊獎,中國高校特色期刊稱號,華東地區優秀期刊。2004年首批入選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社會科學期刊精品庫》。
此外,學校還辦有《山東體院報》、《山東體育科技》等刊物。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 校徽
釋義:校徽的整體由形狀、符號和色調三種元素構成。形狀為“圓形”:寓意為圓滿與和諧。符號為“S、U”:“S”形似流水,既代表山東體育學院的“山”字,同時是“體育”英文單詞sport的首字母,既是鳳凰的抽象變形,又象徵五彩繽紛的彩帶;“U”既是“大學”英文單詞university的首字母,又像一把勝利的火炬。色調為“紅、黃、綠、藍、黑”色:寓意為奧運五環顏色,既分別代表五大洲,又昭示人們對奧運精神的嚮往與追求。“金邊和金字”,寓意山東體育學院的事業燦爛輝煌。
山東體育學院校徽山東體育學院校徽
  • 校旗
釋義:設計方案由藍、白兩色和校徽標誌組成,藍色為主基調,是校旗背景;白色為“山東體育學院”中文漢字和英文字母顏色;校徽位於左上角。校旗設計主題鮮明,色彩明快,圖案簡潔、凝練,富有象徵意義。藍色象徵著大海,寓意胸懷像大海一樣寬廣,知識像大海一樣淵博,體魄像大海一樣剛健,創新像大海一樣奔涌。白色在現代社會寓意純潔、端莊、正直、少壯,在森羅萬象中有高遠的意境,象徵著學校教職工純潔無私的奉獻精神以及拼搏進取的歷史使命。
山東體育學院校旗山東體育學院校旗

精神文化

  • 校訓
堅卓競遠
釋義:“堅卓競遠”本意:堅定的信念,卓越的才識,競爭的精神,遠大的理想。它既是對學院辦學實踐的總結完善,又倡導了每個山體人共同的意志願望,反映了學院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和銳意開拓、剛陽向上的進取精神,體現了學院的精神特質、價值取向、社會責任和理想追求。
  • 校風
嚴勤創實
“嚴”,是指嚴謹的治學態度,嚴密的科學精神,嚴格的組織紀律,嚴肅的工作作風。
“勤”,是指勤奮學習,勤奮工作,勤儉樸素等。
“創”,要堅持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方針,在教學、科研和各項管理工作中,大膽創新,銳意改革,勇於實踐,開拓前進。
“實”,是指在思想、工作、學習和作風等各方面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
院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
副院長
張艷霞
黨委委員、副院長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參考資料:

歷任領導

職務姓名任職時間
黨委負責人、副院長
龔文濤
1958.9.8-1963.3.27
黨委書記、院長
1959.9-1962.7
季明燾
1979.12.25-1984.6.21
黨委書記
1984.5.21-1991.3.13
燕志夫
1991.3.13-1997.6.28
1997.6.28-2002.2.6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