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日照第五中學

山東省日照第五中學

日照五中創建於1958年,位於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獲得者丁肇中的故鄉濤雒鎮,占地54026.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目前有2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300多人,教職工93人,學校布局合理,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素質的整體提高培養新時代的合格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學校確立了“為了幸福的度過一生”的辦學理念,堅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全面發展”的辦學指導思想,整體提高學生素質,高度重視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主動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著意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針對學生的實際,要求教師樹立新的學生觀、質量觀、成才觀,實事求是,因人而異,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不斷提高課堂效率,實施“優生促強、差生轉化、分類推進、互相促進、整體提高”的策略,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日照第五中學
  • 簡稱:日照五中
  • 校訓:成就萬千學子
  • 創辦時間:1958年
  • 所屬地區:中國山東日照
學校介紹,辦學理念,

學校介紹

學校校園空氣清新,綠樹成蔭,繁花似錦,四季常青,生機勃勃,到處洋溢著濃郁的青春氣息與文化氛圍,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學校以優異的教育教學質量,不斷發展進步,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近幾年學校被授予“東港區規範化學校”、“日照市規範化學校”、“東港區教育先進單位”、
“日照市辦學水平優秀學校”、“日照市體育教育傳統項目學校”、“日照市文明示範學校”,2004年被確立為山東省新課程改革試點聯繫學校。
面對日新月異的新時代,五中全體員工決心不辜負黨的重託,社會的期望,抓住新的發展機遇,自我加壓,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把學校建設成為省級規範化、現代化的優質高中而奮進!
日照第五中學是一所座落在鄉鎮的農村省級規範化學校,學校一直以“讓農村學生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為己任,提出了“為了幸福地度過一生”的辦學理念,以提高“師生的學習質量、工作質量、生活質量、生命質量”為目標,努力探索實踐素質教育的途徑,認真落實《山東省中國小管理基本規範》,堅持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省頒《規範》的契機,堅持教育創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對學生的高度負責的使命感和誠信觀,努力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以科學知識和文化素養武裝學生頭腦,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高素質人才。

辦學理念

一.把握素質教育的內涵,明確實施任務和目標。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學校重視素質教育,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各相關處室負責人和部分教師為成員的素質教育領導小組,加強對素質教育工作的領導和管理。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和正確的質量觀,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素質教育的檔案精神。通過學習討論,學校教乾教師統一思想認識,一致認為:素質教育要求教育者要以人為本,尊重、關心、理解和信任每一個學生,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授之以漁”,教會他們終身學習的本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及時開發有潛能、有才華的學生,使他們具備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競爭能力。素質教育不是搞音體美活動、開設興趣班;也不是不要考試。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對素質教育內涵的準確認識,引導著教乾教師自覺地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主動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途徑。學校確立了“為了幸福地度過一生”的辦學理念,以讓學生成人、成才、幸福一生為辦學目標,修訂完善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規範辦學行為,為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做好制度保障。
2.以新課程理念引領教師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因材施教、全面發展,使學生全面鞏固科學文化基礎,提升文化素養和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新課程背景下對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基於這一基本要求,學校首先要求教師研讀新課程標準以及有關素質教育的檔案精神,引導教師轉變教學觀、人才觀和質量觀。把引導學生樹立問題意識,培養學生互助學習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改變以往“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探索適應新課程要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不斷提高學習能力的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落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增強課堂的活力,師生在交流互動中總結知識規律,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套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能力逐步提高。學校確立了“抓好學業水平考試,夯實學生文化基礎,保證學生全面提高”的教學思路。針對學生文化基礎薄弱的特點,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把握好教學起點,保證每位學生有所收穫。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對每一門學科都不放鬆要求。充分挖掘教育資源,為學生愉快學習,探究知識提供條件。做好每一個模組的教學和學分認定工作。教學中面向全體,實行分類指導,決不放棄每一位學生。
探索適應新課程和素質教育的教學評價機制,摒棄以往單純地以學科成績評價教學質量的辦法,將等級制納入教學評價中,依據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日常表現、個性特長和考試等級綜合評價教與學。充分調動了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教學效率高,教學效果好。
二.加強教育教學管理,著力推進素質教育。
1、 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人營造環境,環境造就人。優美的校園環境,濃厚的文化氛圍能夠激發師生的熱情。學校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的途徑之一。校園內處處淨化、美化、綠化。充分利用閱報欄、樓道、教室、宿舍等陣地開展科技、文化、娛樂宣傳。以優秀的文化陶冶學生,以勵志成才的文章激勵學生,以優秀的成果鼓舞學生,以學習經驗引領學生,以思辯探究鍛鍊學生。校園內處處可見學生凝心閱讀的專注,專心思索的神情,活潑可愛的朝氣,收穫喜悅的笑容。開展書畫展、手抄報、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會、合唱比賽、文化藝術節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現個人特長,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強化德育工作,培養良好道德情操。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於德育工作的檔案精神,把德育擺在素質教育的重要位置,學校堅持讓學生“要成才,先成人”的思想,使學生樹立成人意識、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個人的審美情趣,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以良好的文化素養、科學精神提升綜合素質。學校制訂德育工作規劃,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科學精神、道德情操和樂觀向上的態度作為德育工作的目標。利用重大活動、國旗下演講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公民道德、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制、心理健康等教育。將德育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在各學科的教學中結合學科特點滲透德育教育,充分發揮了德育工作在育人中的功能。
3、注重融合家庭、社會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定期組織家長會和部分家長座談會,邀請社會各界人士舉行座談,聘請司法、消防等部門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和安全防範意識,提高了學生的自覺自律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
充分利用丁肇中科技館等學校駐地教育資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感受勞動的艱辛,感受知識的力量,培養堅忍不拔、探索創新的精神。
4、加大教學管理力度,全面落實課程方案。學校積極發揮省課改聯繫校的帶頭示範作用,按照課程方案開全課程,開足課時,課程開設涵蓋所有學習領域,不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結合當地教育資源努力開發校本課程,鼓勵各學科教師根據學科特點、結合時事、社會熱點、經濟、科技、環保等內容開展主題講座、拓寬學生視野。一是加強教學過程的管理,落實好教學常規,對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批改、教學研究等方面作出明確的要求,制訂《日照五中教學常規管理細則》,對教師的個人備課、集體備課、課堂教學、作業量、作業批改、教學研究等方面作出明確的規定,嚴格控制作業量,實行作業審批制度,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保證學生課餘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根據個人的特點和興趣自主學習。二是切實搞好教育科研,以研究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重點,開展教育科研工作。各學科結合教學實際,確立研究課題,學科教師全員參與,合作攻關,在研究的過程中總結經驗,交流推廣,推動了教學研究的深入。學校承擔的教育部“十一·五”規劃課題《培養學生素質能力的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研究》於2006年5月立項,現正處於研究實施階段,山東省“十·五”重點課題《英語口語社會化教學》已順利結題,並推廣套用於教學實踐中。三是加強課堂教學實效性研究,以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獲取知識、靈活解決問題為教學基本點,開展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引導學生通過預習自學、帶著問題參與教學過程,在討論、思辨的過程中理解知識、總結規律,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充分發揮圖書館、閱覽室、實驗室的功能,通過實驗課、閱覽課引導學生運用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各種學習資源多種方式進行學習,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實驗操作能力、蒐集信息、整合學習內容的能力。
5、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按時上好體育課、早操、課間操和課外體育活動,保證無體育課的當天學生集體體育鍛鍊1小時。藝術和體育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並重,專業教師在提高全體學生藝術素養和體育素質的基礎上,發現藝術、體育人才,進行專業培養,發展學生特長。
三.加強隊伍建設,最佳化隊伍結構。
學校重視教乾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乾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把職業道德教育視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教育廣大教師愛崗敬業,恪守職責,以對社會、家庭和學生高度負責的責任感和誠信觀,認識所從事的職業,真正把教書育人作為終生追求的事業。認真落實《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日照五中教職工工作條例》,恪守“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準則,廣大教師充分發揮教育教學的主人翁作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以淵博的知識影響學生,以真摯的情感打動學生,以高昂的熱情服務於學生。
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培訓,鼓勵教師外出培訓學習、業務進修,學校一方面創造條件讓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教學研討會議和專業培訓,另一方面大量購置教育教學報刊、雜誌、專著,為教師業務學習提供便利,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讀一本業務專著,寫一篇讀書心得,上一堂高質量的觀摩課。所有外出學習的教師、返校後要寫出學習經驗材料,在學科教研活動中進行交流。通過交流研討、借鑑先進經驗,彌補教學中的不足,提升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的水平。目前,學校全體教師都基本具備實施新課程的能力。教師配備基本滿足開全課程的需要,學校正進一步最佳化結構配置,爭取各領域、各科目的教師配備更合理、工作效率更高。
四.加強教育經費管理使用,合理安排資源配置。
嚴格執行上級檔案精神,不違規收費,加強校舍維修改造,校園內消滅危房,及時排查安全隱患,妥善處理。加強圖書、電教、實驗室的資源配置,按國家一類標準配備圖書室、電教室、實驗室、微機室以及藝術、體育器材,保證了各學科教學的需要。規範資料征訂,按教育局的要求,教學所需資料經過區教育局圖書代辦站批准方可征訂,嚴禁教師隨意征訂資料,加重學生負擔。各項工作規範管理,保障了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學校認真執行校務公開制度,對學校財務支出每月按時結算,及時公布,增強了學校工作的透明度。
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山東省食品衛生A級單位,山東省新課程實驗定點聯繫學校、山東省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山東省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實驗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中學教育科研聯合體常務理事學校、日照市文明單位、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