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企業職工代表大會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山東省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辦法》、《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山東省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工作條例〉的決定》已經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17次會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企業職工代表大會
  • 地址:中國山東省
  • 性質: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成員:企業職工
山東省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第一章 總 則,第二章 職工代表,第三章 職工代表大會的組織制度,第四章 職工代表大會的職權,第五章 企業工會組織的職責,第六章 法律責任,第七章 附 則,

山東省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條例

(2005年11月25日山東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企業民主政治建設,保障職工的民主權利,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
第三條 企業應當建立和健全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或者職工大會制度。
第四條 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
職工代表大會實行民主集中制。
第五條 企業工會組織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負責對本條例的實施進行監督、檢查。
各級地方總工會和產業工會指導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工作,支持企業職工代表大會依法行使職權,並對企業執行職工代表大會決議的情況進行監督,督促決議的全面落實。

第二章 職工代表

第七條 依法享有政治權利並與企業建立勞動關係的職工,可以當選為職工代表。
第八條 職工代表必須由職工民主選舉產生。職工代表實行常任制,可以連選連任,任期與職工代表大會屆期相同。
職工代表的具體選舉和罷免辦法由企業工會組織制定。
第九條 職工代表中一線職工和科技人員的比例應當不低於70%。
女職工代表比例一般不低於本企業女職工占全體職工人數的比例。
第十條 職工代表享有下列權利:
(一)參加職工代表大會,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對涉及職工權益的事項有知情權;
(三)有權參加職工代表大會及其工作機構組織的活動,閉會期間對企業執行職工代表大會決議和落實提案情況進行監督;
(四)參加職工代表大會或者經企業同意組織的活動,工資和其他福利待遇不受影響。
第十一條 職工代表履行下列義務:
(一)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提高政治、文化、技術業務素質和參與管理的水平;(二)代表職工合法利益,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認真執行職工代表大會的決議,做好職工代表大會交辦的各項工作;
(三)遵守法律、法規和企業規章制度,保守企業商業秘密,做好本職工作。
第十二條 職工代表對選舉單位的職工負責。選舉單位的職工有權監督和罷免本單位的職工代表。
第十三條 職工代表依法行使民主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壓制、阻撓和打擊報復。
職工代表在任職期間內非因法定事由,企業不得與其解除勞動契約。

第三章 職工代表大會的組織制度

第十四條 100人以上的企業應當建立職工代表大會。1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企業,職工代表人數按照20人至50人確定;1000人以上不足1萬人的企業,職工代表人數按照50人至100人確定;1萬人以上的企業,職工代表人數不少於100人。
不足100人的企業應當建立職工大會。
第十五條 職工代表大會每屆任期3年或者5年,每年至少召開1次會議,每次會議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職工代表出席。
職工代表大會由會議選舉的主席團主持。
職工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遇有重大事項,經企業管理機構、工會或者三分之一以上職工代表提議,應當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臨時會議。
第十六條 職工代表大會根據需要可以設立若干職工代表團(組)、專門委員會或者專門小組,負責辦理職工代表大會交辦的事項。
職工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需要臨時解決的重要事項由企業工會組織召集職工代表團(組)長和專門委員會或者專門小組負責人聯席會議協商處理,並提請下一次職工代表大會確認。
2009-4-26 09:35 回復
218.201.118.* 2樓
第十七條 企業工會組織應當在職工代表大會召開15日前將會議議題通知職工代表。
職工代表大會決議和職工代表提案的落實情況應當向下一次職工代表大會報告。
第十八條 職工代表大會選舉和審議通過重大事項,採用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一般事項也可以採用其他方式表決,均須經企業全體職工代表半數以上通過。
第十九條 職工代表大會應當建立健全工作程式、考核、檢查、獎懲以及檔案管理制度。

第四章 職工代表大會的職權

第二十條 國有、國有控股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聽取和審議企業的經營方針,發展規劃,年度計畫,企業財務會計報告,重大投資計畫,職工培訓計畫,業務招待費使用情況以及履行集體契約等情況的報告,並提出意見和建議;(二)審議企業提出的工資調整方案,獎金分配方案,勞動安全衛生和女職工勞動保護措施,裁員分流方案,企業改革、改制方案,企業破產實施方案以及重要的規章制度;
(三)審議通過或者否決集體契約草案、工資集體協定草案;
(四)審議決定職工福利基金、公益金使用方案以及有關職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項;
(五)評議、監督企業高級和中級管理人員,提出獎懲建議;
(六)選舉、罷免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和參加平等協商的職工方代表;
(七)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或者經企業與企業工會組織協商確定需要由職工代表大會行使的其他職權。
第二十一條 城鎮集體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有權選舉和罷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決定經營管理的重大事項,具體職權由企業職工代表大會作出規定。實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企業除外。
第二十二條 本條例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以外的其他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聽取企業關於經營管理情況、職工社會保險費繳納情況、企業制定規章制度情況以及履行集體契約等情況的報告,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審議通過或者否決集體契約草案、工資集體協定草案以及勞動安全衛生措施計畫;
(三)監督企業實施勞動法律、法規和履行集體契約的情況;(四)選舉、罷免職工監事以及參加平等協商的職工方代表;(五)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或者經企業與企業工會組織協商確定需要由職工代表大會行使的其他職權。
第二十三條 依法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議的事項而未提交審議的,企業就該事項作出的決定無效。
職工代表大會在其職權範圍內依法決定的事項,非經職工代表大會同意不得變更。
第二十四條 職工代表大會依法作出的決議、決定對企業以及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企業以及全體職工應當嚴格執行。

第五章 企業工會組織的職責

第二十五條 企業工會組織作為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職工選舉職工代表;
(二)提出職工代表大會議題的建議,主持職工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和會議的組織工作;
(三)組織專門小組進行調查研究,向職工代表大會提出建議,檢查督促職工代表大會決議的執行情況,發動職工落實職工代表大會決議;
(四)向職工進行民主管理的宣傳教育,組織職工學習法律、法規、政策、業務和管理知識,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職工素質;(五)受理職工的申訴,徵集職工的建議,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六)組織開展企業民主管理的其他工作。
第二十六條 企業工會組織應當在職工代表大會閉會後7日內,將企業召開職工代表大會的會議資料報上一級工會備案。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 企業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會或者有關當事人有權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一)妨礙、阻撓職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權利的;
(二)拒不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
(三)不按規定召開職工代表大會的;
(四)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議的事項而不提交的;
(五)拒不執行職工代表大會決議、決定的;
(六)打擊報復職工代表的;
(七)違法與職工代表解除勞動契約的;
(八)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二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不履行本條例規定職責的,根據情節輕重,由本級人民政府對部門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行政處分。
第二十九條 工會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妨礙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損害職工合法權益的,由同級工會或者上級工會責令改正,或者予以處分。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條 建立職工大會制度的企業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十一條 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或者職工大會制度的事業單位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十二條 本條例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