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柳琴戲

山東柳琴戲

《山東柳琴戲》因其曲調優美,演唱時尾音翻高或有幫和,故也叫“拉魂腔”。拉魂腔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由魯南民間小調為基礎,受當地柳子戲(即弦子戲)的影響發展起來的。其唱腔中的[娃子] 、[羊子] 和魯南俗曲及柳子戲唱腔曲牌[耍孩兒] 、[山坡羊] 有淵源關係。一說源於江蘇海州,是由當地秧歌、號子中的[太平歌] 、[獵戶腔] 經民間藝人丘、葛、張(一說“楊”)3人加工而成為拉魂腔。後來丘、葛分別去皖北、魯南傳藝,因此在當地流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柳琴戲
  • 1:曲調優美,演唱時尾音翻高
  • 2:故也叫“拉魂腔”
  • 3:魯南民間小調為基礎
歷史沿革,腳色行當,傳統劇目,

歷史沿革

1950年據丘門藝徒魏光才(當時80歲)推算,丘門於清乾隆年間已存在了。拉魂腔流布於魯南、皖北、蘇北相接壤的廣大地區以後,遂分為5路:中路以徐州為中心,北路以臨沂為中心,東路以新海連為中心,南路以宿縣為中心,西路則在渦陽、蒙城一帶。它們既有共同的淵源關係,又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都在當地逐步形成為戲曲劇種。其中流行於江蘇徐州和山東臨沂的中、北兩路,於1953年依據所用伴奏樂器柳葉琴(彈撥樂器)定名為柳琴戲。
其形成過程,最初只是由單人或雙人清唱的曲藝,藝人稱為“唱門子”或“跑坡”。他們手持竹板或梆子敲打節奏,用(八句子)(即,娃娃)唱“單篇子”,內容多為民間故事,篇幅可長可短。在老“篇子”中有“鹹豐三年糧食貴,…拜了師傅去學戲”的唱詞,可知至遲在鹹豐初年就已有職業藝人演出“兩小”和“三小”戲,如《打幹棒》、《小書房》、《喝面葉》、《王小二趕腳》之類。為表現更多的人物,又衍變出一種由一人趕扮幾個劇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稱“當場變”或“抹帽子戲”,如《夏三探親》,演夏三(醜扮)接四妹(旦扮)回娘家的故事,劇中有兄、妹、公、婆、母、嫂6人,均由醜、旦先後7次改扮表演, 故此劇也名《七妝》。經歷了“抹帽子戲”的過渡之後,組成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戲房”的戲班,先後進入臨沂、郯城、徐州等城市演出,這時已採用柳葉琴伴奏了。並且增加了行當,豐富了劇目,又吸收、借鑑京劇及梆子戲發展了自己的音樂伴奏和表演藝術。

腳色行當

柳琴戲的腳色行當有自己特殊的名稱,分小頭(閨門旦)、二頭(青衣)、二腳梁子(青衣兼花旦)、老頭(老旦)、老拐(彩旦)、大生(老生)、勾腳(醜)、毛腿子(花臉)、奸白臉(白面)等。其身段、步法多具有民間歌舞的特點。唱腔除有慢板、二行板、緊板等板式變化外,唱段的起、轉、收都有一定的程式性板頭。演員起腔、行腔比較自由,伴奏可緊隨唱腔而靈活變化,這種方式藝人稱做“弦包音”。

傳統劇目

據1957年山東省戲曲研究室調查,柳琴戲共有傳統劇目200多種,有小戲也有大戲。大戲中有各行當專工的所謂 “台柱戲”,如:小頭的《四平山》、《八盤山》、《鮮花記》、《魚籃記》;二頭的《點兵》、《觀燈》、《書館》、《四告》,老頭的“四氏”,即老康氏《斷雙釘》、老閻氏《小鰲山》、老鄧氏《英台勸嫁》、老楊氏《孟月紅割股救母》勾腳的《二、五反》、《雁門關》、《攔馬》《跑窯》;小生的《大、小隔簾》、《白羅衫》、《劉貴臣算卦》;老生的“五王、四相”戲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徐州建立了江蘇省柳琴劇團,在臨沂建立了山東省臨沂地區柳琴劇團等演出團體。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喝面葉》、《小書房》、《張郎與丁香》等。創作演出的現代戲《大燕和小燕》已攝製成影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