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物理學院

山東大學物理學院

山東大學物理學院始建於1930年,是山東大學最早的院系之一,時為山東大學物理系。目前學院下設3個系,物理系、套用物理系、微電子系。4個研究所,凝聚態物理研究所、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研究所、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究所、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設有專門負責實驗教學的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和負責基礎物理教學的大學物理教學研究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大學物理學院
  • 時間:1930年
  • 性質:山東大學最早的院系之一
  • 所在地區:山東濟南市
基本信息,學院介紹,學院歷史,歷任院長,歷任書記,創辦初期,轉折時期,新時期,發展大事,組織機構,管理機構,教學機構,科研機構,學科建設,師資隊伍,

基本信息

行業性質:普通高等教育
物理學院物理學院
所屬大學:山東大學
現任院長:陳峰
學校級別: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屬於“111計畫”、“珠峰計畫”、“20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首批“地方立法研究服務基地”高等院校,也是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之一。
學校類別:綜合類
所在地區:山東濟南市
通訊地址:山東濟南山大南路27號
名稱來由:2000年7月,新山東大學成立,定名為山東大學物理與微電子學院。2008年1月,更名為山東大學物理學院。2010年5月,物理學院從老校物理樓搬遷到新校(中心校區)知新樓C座。

學院介紹

山東大學物理學院歷史悠久學術實力雄厚,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學科單位之一,是山東大學最早進入全球ESI前1%排名的學科之一。目前,山東大學物理學科進入了世界主要的大學學科排行榜。其中,山東大學物理學科在湯森路透的ESI排名中位列約前0.3%(ESI排名前1%即為世界一流學科)居國內高校中名列第7位;在2016年美國世界新聞(US News)全球大學物理學科排名榜中位居世界155位,位居國內高校中名列第7位;在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山東大學物理位居301-400位,在國內高校中名列第13位;在2016年首次發布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年度排行榜山東大學物理學科加權文章總值排名居國內高校第12位,年增長率達到48.8%,顯示了本學科近年來較快的發展趨勢。在新一輪學科評估中,山東大學物理學科名列全國(與武漢大學,南開大學)並列第9位。
人才培養體系完善
學院現設有物理學、套用物理學2個本科專業。其中,物理學被批准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套用物理專業被評為省級品牌專業。學院擁有一個國家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並設有泰山學堂物理取向班、王淦昌物理基地班、嚴濟慈物理學英才班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致力於培養創新拔尖人才。學院擁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理論物理、無線電物理、電漿物理、光學、聲學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還有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材料物理與化學2個工學專業博士點,各博士點均設有博士後流動站。
師資力量雄厚
全院現有教職工120餘人,教師90多人,包含教授47人,副教授27人,講師16人。其中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1人,中組部“千人計畫”特聘教授1人、青年千人計畫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人、講座教授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11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4人,山東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人,入選山東省引進海外創新創業人才“萬人計畫”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8人,齊魯青年學者5人。另有兼職特聘教授、雙聘院士3人。
學科基礎厚重,特色鮮明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山東大學物理學科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學科體系,具有良好的學科構架,成為山東大學最早進入全球ESI前1%排名的學科之一。 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是國家二級重點學科,理論物理、原子分子物理是省級重點學科。學院擁有粒子物理與粒子輻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低維材料物理、高能物理兩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國家電子元器件清洗技術研究推廣中心以及山東大學-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國際聯合仿生實驗室,還與晶體材料研究所共同支撐1個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粒子物理、低維材料物理、凝聚態物理等方向設有“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崗位和“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崗位,並被列為首批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
發展成果顯著
經過科學規劃、重點建設,在一級學科和重點學科建設等方面保持在全國高校先進行列,創建了國內有特色與影響的物理人才培養基地,在教學改革、辦學模式與人才培養諸方面發揮了示範作用。近幾年來,在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又取得了一批標誌性的研究成果。2005年王克明教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梁作堂教授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7年王克明教授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物理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國家示範中心; 2009年梁作堂教授獲得國家長江特聘教授,陳峰教授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10年粒子物理與粒子輻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被批准籌建;2011年宋愛民教授獲“千人計畫”國家特聘教授稱號,顏世申教授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Peter Grünberg教授2012年加盟物理學院;2013年司宗國教授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等等。
目前,物理學科入選山東大學“學科高峰計畫”首批重點學科。在新的歷史起點,物理學院繼續以“發展學院內涵,強化人才強院意識,統籌學院資源,不斷開放創新”為發展理念,認真抓好“學科和人才隊伍”兩個建設,不斷實現“提高學科學術水平、科技創新能力、人才培養質量和提高綜合辦學實力”四個提高。以國家“雙一流”大學建設為契機,著力構建適合於高素質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科學研究的學科平台, 努力營造有濃郁大學文化氛圍和有利於人才隊伍幹事創業的學術與人文環境。加快實施“學科高峰計畫”,為山東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做出物理人的貢獻。

學院歷史

山東大學物理系始建於1930年6月,是山東大學最早的院系之一.我國著名的科學家王淦昌、束星北、丁西林、王普、郭貽誠、雷嘯霖等都曾在我院任教和從事研究工作,開國元勛羅榮桓元帥、中科院院士馬祖光和彭實戈、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黨委書記姜悅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季允石等都是我們的系友。2000年7月,新山東大學成立,原物理系定名為山東大學物理與微電子學院,2008年1月更名為物理學院。

歷任院長

物理系歷任主任、院長:(按任期先後排序)
蔣德壽、王恆守、方光圻、潘祖武、王普、郭貽成、葉錦田、王承瑞、余壽綿、陳鵬萬、梅良模、何瑁、王克明、譚春雨、解士傑梁作堂陳峰

歷任書記

(按任期先後排序)
張鼎周、孫肇露、王濤、高登仁、徐儒英、崔天傑、王卿璞。

創辦初期

早在1929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力主將國立山東大學遷至青島籌辦,他多次稱:“青島之地勢及氣候,將來必為文化中心點,此大學關係甚大”。國民政府教育部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建議,隨即指令將國立山東大學籌委會改為國立青島大學籌委會,並於1930年4月28日,任命楊振聲為校長,5月楊振聲校長到任並啟鈐辦公。1930年6月,根據籌委會決議,國立青島大學第一年先設文、理兩學院,其中理學院設有四個系: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至此物理系正式誕生,當時物理系有教員王普先生;1930年8月,新成立的國立青島大學在濟南、青島兩地招收一年級新生,物理系新生十餘人,聘蔣德壽教授為主任,9月21日舉行了開學典禮。
1931年又聘郭貽誠先生,學生增至三十餘人,購置圖書儀器若干,開設熱學、物性、電磁等實驗,初具規模。1932年9月行政院決定將國立青島大學改名為國立山東大學,文、理兩學院合併成文理學院,物理系與數學系合併為數理學系,蔣德壽辭去主任職務,聘王恆守先生為主任來校工作。
1933年3月學校新建科學館落成,物理系進入一樓,仍自成一系,與數學、生物兩系合用科學館,王恆守先生仍為主任,聘任之恭、王淦昌、蔡方憲、何增祿、蔣丙然、方光圻、潘祖武、吳敬寰、李珩、鄭衍芬以及德國人費爾先生等來系執教。又購置圖書儀器數批,各年級實驗室逐漸充實。到1934年時,物理系已經建起6個實驗室:(1)普通物理實驗室,已有聲、光、熱、電諸實驗設備;(2)物性實驗室,有熱學、物性實驗設備;(3)電學實驗室,有初等和高等電磁學諸實驗設備;(4)無線電實驗室,有200W無線電廣播機和無線電基本實驗設備;(5)光學實驗室,有高級光學實驗設備和全套光登3架(6)近代物理實驗室,有高度真空抽氣機、水銀蒸氣抽氣機和象限電流計,以及陰極射線實驗、放射體實驗等設備。
1935年物理系又獲得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資助,購置氣象和無線電儀器若干,建設工廠一所,專供修理和自製儀器之用。在課程方面,二年級以上學生分三組:一是純粹物理學組,二是天文氣象學組,三是無線電學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任選一組課程,為專門的學科研究培養人才,先後畢業學生有四個班,約三十人。在1935年3月舉行的全國大學物理徵文和考試競賽中,物理系助教許振儒獲得著作甲等獎,王壽衡獲得著作丙等獎;學生田金棠獲得考試甲等獎,金有?、章琨獲得考試乙等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山東大學物理學院
1936年10月王恆守先生辭去主任職務,由方光圻教授擔任主任。
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爆發,學校內遷,由青島遷往安慶,不久又遷到四川萬縣,圖書儀器損失慘重。1938年6月教育部下令解除了林濟青代理校長職務,學校奉命停辦,後四屆學生轉入中央大學,圖書、儀器撥借於中央大學,至此,國立山東大學告一段落,物理系也因此中斷,最後一位系主任是潘祖武教授。

轉折時期

1946年3月,經國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國立山東大學在青島復校,趙太侔再任校長,物理系也隨之恢復。物理系是國立山大復校後所設立的15個院系之一,8月聘王普先生為主任,9、10月份新生考試錄取,10月25日舉行了開學典禮;規定學生修業年限為四年(其中工學院學制五年,醫學院學制六年),實行分學制、必修制和選修制。教授有王普、王恆守、郭貽誠、薛兆旺等在物理系執教,一部分圖書、儀器由中央大學歸還,但多半已經殘缺不全,不能套用。隨後又從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購來普通物理實驗儀器兩套,每套包含四十個實驗,專供學生實驗之用。後來又從美國訂購電學、光學儀器三批,有普通物理實驗室四間。圖書資料方面也初具規模,有從美國和上海訂購的數批圖書,還有美國贈閱的“物理評論”雜誌和訂購的國外雜誌七八種。
1947年春天,丁西林、楊肇燫、王書莊來校工作,丁、王二位先生建設儀器修造廠,自己製造儀器設備,專供本系實驗和研究之用,有表徵實驗百餘種。先後又有陳同新等多位校友來系任教。1947年11月29日,國立山東大學物理學會成立,會長莊德全,會員為物理系全體師生。1947年12月王普先生就任美國標準局研究員,郭貽誠代理系主任。1948年由物理系教師翻譯的席爾思著的《大學物理學》,由中華書局出版,被各大學認為是優秀版本,廣泛採用。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軍管小組進校,對學校進行接管整頓,山東大學物理系從此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新時期

1949年青島解放,軍管小組進校發動師生進行了護校行動,使校產完整、秩序正常。1949年8月軍管小組經過調查了解對學校進行了組織、思想、教學三方面的初步整頓,保持了各院系的基層行政領導,當時物理系主任為郭貽誠教授。1950年11月山東省政府給華東大學、山東大學發電指示合校之事,12月華東大學1000餘名師生遷往青島與山東學合併,1951年3月合校後的物理系仍在新山大所設的理學院之內保持未動,理學院院長由郭貽誠擔任,他還兼任物理系主任。1952年8月,教育部決定對多科性的大學進行院系調整,調整後學校取消院一級建制,設立中文、外文、歷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海洋、水產9個系,郭貽誠接任學校副教務長。1953年初,物理系有32名教職工,師資力量相對比較強大,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講師8人,助教18人。物理系在基礎物理和尖端物理研究方面在國內外有一定優勢,1953年5月經學校研究確定物理學為學校重點發展學科之一。從此後學校進入了穩定發展的時期。

發展大事

1930年,國立青島大學(山東大學前身)物理系成立
1960年,電子專業從物理系分出,成立山東大學電子系
1964年,成立教育部直屬的磁學研究室
1970年,光學專業從物理系分出,成立山東大學光學系
1980年,磁學被批准為博士點授權專業
1982年,固體物理被批准為博士點授權專業
1986年,磁學、固體物理合併為凝聚態物理博士點專業
1989年,光電材料與器件方向從物理系分出,成立山東大學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究所
1992年,凝聚態物理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
1993年,粒子物理被批准為山東省重點學科
1993年,低維材料物理實驗室被批准為山東省重點實驗室
1993年,高能物理實驗室被批准為山東省重點實驗室
1994年,物理學被批准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1998年,物理學參與首批“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1998年,凝聚態物理、物理及相關交叉學科被列入首批“985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1999年,物理學被批准為一級學科博士點授權專業
1999年,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被批准為博士點授權專業
1999年,材料物理與化學被批准為博士點授權專業
2000年,低維材料物理實驗室與原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併
2000年,原山東大學物理系、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究所、原山工大學數理系(物理)、原山東醫科大學基礎部(物理)合併,成立山東大學物理與微電子學院
2002年,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列入“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2004年,物理學人才培養基地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2005年,物理與微電子學院本科教學教學順利通過教育部專家組評估
2007年,凝聚態物理國家重點學科通過評估
2007年,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
2007年,物理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山東省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07年,王克明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8年,物理與微電子學院更名為物理學院
2008年,物理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國家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08年,物理學院承辦中國物理學會2008年秋季會議
2009年,套用物理專業被評為省級品牌專業、微電子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
2010年,物理學院從洪家樓校區搬遷到中心校區知新樓C座
2010年,成立山東大學-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國際聯合仿生實驗室
2010年,隆重慶祝物理學院成立八十周年
2010年12月,“粒子物理與粒子輻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得立項建設。
2012年5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Peter Grünberg教授加盟物理學院。
2013年1月,在新一輪學科評估中山東大學物理學科居全國並列第九位。
2013年11月,粒子物理和粒子輻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教育部驗收。
2016年3月,物理學科入選山東大學“學科高峰計畫”首批重點學科。
2016年4月,微電子學專業從物理學院分出,劃歸新成立的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

組織機構

管理機構

1.院黨委辦公室
主要負責學院內黨務與人事工作。
2.院團委與學生工作辦公室
主要負責學生工作。
3.院行政辦公室
主要負責學院日常行政事務工作。
4.院教務辦公室
負責學院本科與研究生教務工作。
5.院科研與學術交流辦公室
負責學院科研以及學術交流相關的各項工作。
6.院繼續教育辦公室
7.院資產管理辦公室
8.院圖書資料室

教學機構

物理學院按本科招生專業設三個系和分別負責實驗與大學物理教學的兩個教學研究中心。具體設定與職責如下:
(1)物理系
設主任、副主任各一人。系主任協助本科教學院長專門負責基地班和物理學院本科生基礎課教學(包括:課程設計、教學隊伍建設、教學工作的組織與安排等,下同);副主任協助本科教學院長負責物理專業本科生專業課教學、教學實踐和畢業論文。
(2)套用物理系
設主任一人。協助本科教學院長負責套用物理專業本科生專業課教學、教學實踐和畢業論文,並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心主任、副主任的協調下,共同協助本科教學院長負責套用物理專業的專業實驗教學和實驗室的建設。
(3)微電子系
設主任一人。協助本科教學院長負責微電子專業本科生專業課教學與教學實踐和畢業論文,並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心主任、副主任的協調下,共同協助本科教學院長負責微電子專業的專業實驗教學和實驗室的建設。
(4)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設主任、副主任各一人,主任由分管本科教學的副院長兼任。並設有基礎物理教學實驗室、綜合物理教學實驗室、創新實驗室、演示實驗室、網路教育實驗室、套用物理專業實驗室、微電子學專業實驗室。全面負責物理學院教學實驗室建設、實驗教學課程設計、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安排等。
(5)基礎物理教學研究中心
設主任、副主任各一人。協助本科教學院長負責物理學院承擔的非物理專業大學物理等公共課教學以及教學研究工作。
山東大學物理學院

科研機構

物理學院設四個研究所。研究所是學院內組織教師學術以及其它活動的實體,由所長負責各項工作的組織與實施。工作範圍包括:相應學科的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研究生教育等。
(1)凝聚態物理研究所
設所長一人,職責:協助分管院長負責凝聚態物理國家重點學科的學科建設、科學研究與學術交流的組織工作;協助分管院長負責凝聚態物理、聲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博士點的研究生培養工作;為主負責參與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負責低維材料山東省重點實驗室的建設。
(2)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研究所
設所長一人,職責:協助分管院長負責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國家重點學科的學科建設、科學研究與學術交流的組織工作;協助分管院長負責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理論物理博士點的研究生培養工作;為主負責高能物理山東省重點實驗室的建設。
(3)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究所
設所長一人,職責:協助分管院長負責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的學科建設、科學研究與學術交流的組織工作;協助分管院長負責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博士點的研究生培養工作;為主負責國家電子元器件清洗技術推廣中心的建設。
(4)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
設所長一人,職責:協助分管院長負責原子分子物理學科建設、科學研究與學術交流的組織工作;協助分管院長負責原子分子物理、光學博士點以及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碩士點的研究生培養工作。

學科建設

山東大學物理學院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山東大學物理學科不斷發展壯大,也不斷為山東大學衍生出新的學科方向,現已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備的學科體系和良好的學科構架。
擁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含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兩個工科專業博士點;
設有凝聚態物理和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兩個博士後流動站;
擁有凝聚態物理和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兩個國家重點學科;
低維材料物理和高能物理兩個省重點實驗室;
並與晶體材料研究所共同支撐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本科教育擁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物理實驗教學中心是山東省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師資隊伍

全院現有教職工140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27人,套用研究員2人,高級工程師和高級實驗師14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人、講座教授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山東省泰山學者3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新世紀優秀人才9人,校聘關鍵崗位教授14人,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2人。另有兼職特聘教授、雙聘院士6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