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京杭大運河七級碼頭、土橋閘與南旺分水樞紐遺址

山東京杭大運河七級碼頭、土橋閘與南旺分水樞紐遺址

七級碼頭遺址的發掘,發現一座台階式大碼頭,與古街、商鋪相結合,再現運河繁華風貌。

土橋閘遺址發掘了明清時期船閘一座、大王廟一座,勘探確定月河、減水閘,調查發現穿運涵洞。對運河船閘的構築方式、結構布局、功能和營運狀況有了深入了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京杭大運河七級碼頭、土橋閘與南旺分水樞紐遺址
  • 技術:遙感分析、雷達探測
  • 正文山東段京杭大運河的調查
  • 範圍蜀山湖馬踏湖南旺湖
  • 發掘單位: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發掘時間:2011年
山東段京杭大運河的調查,對運河保存狀況、工程設施、運河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
2011年3、4月份,為配合南水北調山東段的工程建設,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聊城市文物局、陽穀縣文物管理所,對七級碼頭遺址進行了全面發掘。
七級碼頭遺址由石砌台階狀慢道、頂部平台及台階下夯土平台組成。七級碼頭的發掘,為七級鎮的名稱由來提供了考古實證,確定了碼頭的結構、尺寸、構築方法,發現了水線和大量反覆插拔的木樁痕跡等,也讓考古界對運河河水與河道的變化狀況以及船隻停靠岸邊的方式有了深入了解。
聊城市考古專家孫淮生介紹,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曾經對七級古碼頭進行過勘探,但限於當時的條件,並沒有對這座淹沒在地下的千年古碼頭進行發掘。但他翻閱了大量歷史文獻,考證了七級古碼頭的歷史淵源。
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記載,陽穀七級鎮在古代曾經叫毛鎮,早在北魏時期(386年—557年)就因為此地有古渡口被稱為七級渡,當時七級渡為水運碼頭,又因為渡口有七級石階,所以稱為七級。久而久之,毛鎮的名字漸漸被“七級”所代替。
孫淮生推斷說,在北魏時期,七級鎮就有“古渡口”,這說明運河通過七級鎮之前,就曾經是一條古河。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打通會通河時,恰恰利用了這條古河道。
孫淮生介紹,在七級古碼頭髮掘現場出土了《重修渡口石磴碑記》石碑一通。這通石碑記載了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七級古碼頭的過程。也就是說,現在發掘出的七級碼頭應該是重修之後的碼頭。
在古碼頭南側運河東岸的排水設施清理中,還發現了六通石碑和一些碑座、碑首。在古碼頭兩側還出土了大量的陶片、瓷片和少量銅器。這些陶片、瓷片最早的為金元時期的遺物,以青花瓷、青瓷為主。
在碼頭下水邊河灘,發現數量較多、反覆打破的木樁痕跡,據考古人員考證,這是當年漕運時,為拴船隻而多次立樁留下的痕跡,這也恰恰證實當年七級碼頭的繁華景象。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學海,在七級古碼頭考古現場勘察後認為,根據目前的路面斷面看,石板下面至少包含四個時期。現在的資料以及考古發掘情況並不能考證七級古碼頭的年代。他主張“要對碼頭石階兩側的土層進行解剖,考察各個時期的道路是否一樣寬,碼頭兩側土層年代是否一致,再結合每個土層的出土物,才能確定古碼頭的準確年代”。
七級古碼頭到底有多大“年紀”,考古界百思不得其解。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吳志剛發出感慨:“像這么古老的古渡口十分罕見!”
土橋閘:運河申遺的實物資料
土橋閘,位於聊城市東昌府區梁水鎮大運河岸邊的土閘村。
土閘村因土橋閘而得名,是一個偏僻的村子,沿著“村村通”公路驅車前行,綠樹、平房映入眼帘,往日的輝煌不在。據村裡的老人講,他們是土橋閘建設者的後代,當年工程浩大,徵集了很多民工,人們拖家帶口來這裡謀生。土橋閘建完後,一部分人留在這裡,繁衍生息,靠著大運河的便利,逐步繁華起來。運河從村里穿過,河上有一個河閘。當時,來不及過閘的船隻停留在這裡,因此,岸邊就熱鬧起來。茶館、飯店等各種店鋪生意興隆,一些商人在船上待得寂寞,就下船跳起了“舞蹈”,這種舞蹈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傘棒舞”。後來,運河漕運廢棄,這裡便冷清下來。
2010年12月,考古學家們對土橋閘發掘完畢:深達7.5米、南北長6.8米、東西寬6.2米,規模宏大。出土瓷器、陶器、銅器、鐵器和玉器近萬件,石碑兩通。瓷片大部分為明清時代的遺物,有青花瓷、青瓷、白瓷、青白瓷、藍釉瓷器、粉彩和釉上彩。碗、盤、壺、杯、盒、人物塑像應有盡有。在這些器皿的底部,大部分有底款,底款跨度從明朝的永樂、成化、宣德到清朝的雍正、乾隆、道光、鹹豐。同時,也發現了少量的宋元時期的碗、盤、罐等瓷片。這些瓷器標本的發現,為研究明清時期的陶瓷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實物標本。此外,在發現的銅錢裡面,存在日本“寬永”年號的銅錢。
在出土的數百件鐵器中,不僅有生活用具,而且還有船上用具、造船或者加固船板器具,還有河閘相關設施附屬檔案。這是運河山東段發掘的第一座古河閘現場。
“對土橋閘遺址的發掘意義重大,堪比菏澤古沉船!”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徐光冀深有感觸地說:“土橋閘是目前京杭大運河上進行系統考古發掘的、保存條件最好的古代運河水利工程之一。”
土橋閘建於明成化七年,清乾隆二十三年重修,至1840年,一直由運河管理機構(河道總督)管理,是當時運河上的重要水利設施。
記者看到,發掘出的土橋閘由青石堆砌而成,結構基本完整。土橋閘由閘門、墩台、東側的月河及運河兩岸的進水閘、減水閘等組成。閘口呈南北方向,在閘口底部相鄰石塊上都鑿有燕尾槽,並由鐵扣固定。在迎水和分水底板兩側立有密集的木樁,據專家介紹,土橋閘底部採用木質梅花樁、碎石灌漿等固基技術,閘墩砌石採用燕尾扣連線,對整座河閘起到保護穩定作用。整個工程設計合理,施工精心,雖歷經數百年,仍非常堅固,對研究運河漕運歷史及水利工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壘砌河閘的石塊,每塊重達數噸,在古代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修建如此規模的河閘,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建築水平。
山東省考古研究所所長鄭同修介紹,土橋閘對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據了解,南水北調工程擬利用聊城境內的運河河道,為了保護土橋閘,將在土橋閘旁邊修建一條暗渠。
南旺分水樞紐工程考古,運用遙感分析、雷達探測、精密GPS測量等空間信息技術,與地面訪查相結合,對南旺段運河河道、閘,蜀山湖馬踏湖南旺湖的範圍、殘存湖堤及水櫃的水工設施(閘8、斗門13、壩1),小汶河戴村壩以及泉源,濟寧分水樞紐的堽城壩金口壩、會源閘等進行調查測繪。清理髮掘了石駁岸、小汶河運河的石砌分水口設施、海漫石、邢通斗門、磚石堤岸、石砌台階碼頭,在河道內清理髮現線狀分布的木樁擋板遺蹟,確定運河南岸大堤的位置與結構。對南旺段運河河道設施、引汶濟運工程設施的結構、布局以及大運河河水的平衡調節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明確了通過戴村壩截引小汶河水源和利用石駁岸頂沖與分水口的形狀結構相結合實現南北分流濟運的水工技術成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