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尖子

山尖子

山尖子為雙子葉植物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4月中,下旬返青,花期7一8月,果期9–10月。主要生長在夏綠闊葉林下,林緣針闊混交林針葉林和岳樺林林緣,灌叢、林間草地,河灘雜草類草甸也常有分布。它經常是山地林緣草甸的主要伴生種。山尖子為大型草本植物。喜歡微酸性肥沃濕潤的土壤,直根系,屬耐陰喜濕的中生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尖子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 
  • 亞綱: 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千里光族 Senecioneae 
  • 亞族:款冬亞族 Subtrib. Tussilaginae 
  • :蟹甲草屬 Parasenecio 
  • :小山蟹甲草組 Sect. Koyamacalia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0一150cm。莖直立,較粗壯,具細棱,上部常分枝,並密生被腺狀短柔毛。葉下部葉花期枯萎,中部葉三角狀戟形,長10–18cm,寬13–19cm,先端漸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在葉柄處下延戊翼,葉柄長4一5cm,邊緣具不整齊的尖齒,上面綠色,疏被短毛,下面淡綠色,密被柔毛:上部葉漸小,三角形或矩圓狀菱形。
山尖子山尖子
頭狀花序多數,下垂,於莖頂排列戍狹金字塔形,總苞筒狀,長9–12mm,寬約8mm,總苞片8,披針形,花兩性皆為管狀,6一19個。瘦果黃褐色,長約7mm,冠毛,白色(圖98)。

分布範圍

分布於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和內蒙古等省區。朝鮮、蒙古和蘇聯(遠東地區)也有。

主要價值

本種適口性不甚良好。春季和初冬放牧時馬、牛、羊均採食。夏季放牧家畜一般不吃,但夏季可與其他飼草一起割草青貯,各種家畜均喜食,還可煮熟做豬飼料。秋季可刈割調製乾草供冬季飼用。
春,夏季嫩苗與嫩葉、嫩芽可做青菜,炒食或做湯食用。全株含單寧可達3。75%,可做烤膠原料。此外,山尖子還作為民間土農藥使用,用於防治蔬菜害蟲及蚊蠅等害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