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江山如畫

這首小令抒寫歸隱田園生活的悠閒和樂趣,以及遠離政治鬥爭的感慨。曲子的主要部分,是描繪田園生活的樂趣,猶如一幅素描畫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注釋譯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鑑賞一,鑑賞二,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中呂山坡羊·江山如畫
宮調:中呂宮
曲牌:山坡羊

作品原文

中呂】山坡羊
江山如畫,茅檐低廈,婦蠶繅婢織紅奴耕稼①。務桑麻②,捕魚蝦。漁樵見了無別話,三國鼎分牛繼馬③。興,休羨他。亡,休羨他。

注釋譯文

注釋

①蠶繅:養蠶與抽收繭絲。織紅:紡織與縫紉刺繡。耕稼:耕田與播種穀物。
②務:經營。桑麻:農作物的泛稱。
③牛繼馬:晉朝司馬氏開國初,西柳谷出土一石,上有圖畫及“牛繼馬後”的讖語。後來恭王司馬覲的妃子與軍吏牛氏私通,生下的兒子便是日後東晉的第一代皇帝元帝司馬睿,果然暗中繼替了原先皇家的血統。這裡借指歷史上王朝的更迭與嬗變。

譯文

江山像圖畫一樣美麗,幾間低矮的茅屋,婦女在養蠶繅絲,婢女在紡織縫紉,家奴在耕種莊稼。操持桑麻,捕捉魚蝦,漁民樵夫相見沒有別的話,隨便講講三國鼎立、分分合合,管他誰勝誰負。興旺了,不用羨慕他;衰亡了,也不必憐惜他。

作品鑑賞

鑑賞一

馬致遠在《哨遍》套數中說:“有一片凍不死衣,有一口餓不死食,貧無煩惱知閒貴。譬如風浪乘舟去,爭似田園拂袖歸。”又在《四塊玉·嘆世》中寫道:“佐國心,孥雲手,命里無時莫剛求,隨時過遣休生受。幾葉綿,一片綢,暖後休。”可見元代歸田隱居的文人,生活條件未必優裕,得免飢餒已屬滿足。而貫雲石《水仙子·田家》四首,一首寫到“布袍草履耐風寒,茅舍疏籬三兩間”,另一首卻說是“田翁無夢到長安,婢織奴耕僅我閒”。看來元散曲鋪張歸隱後“田家樂”的種種富足,既是出於憤世嫉俗的需要,也不無畫餅充飢的理想意味。本曲自然也不能免俗。
作品的序絡十分明晰。從“江山如畫”的大背景敘出住所,再寫住所中成員的日常勞作,“耕稼”引出“桑麻”,“魚蝦”引出“漁樵”——列敘生活的家常。有奴有婢,豐衣足食,符合“閒適”題材散曲的模式。獨具一格的是下半的結尾。“三國鼎分牛繼馬”是豪辣老到的俊語。在一連串不動聲色的平靜敘述中,忽來此奇兀一句,頓生倔強之文氣,既展現了主人的避世身份,也使隱藏在隱居生活背後的感慨牢騷之情躍然跳出。於閒適的表象下不時伺機噴發出憤世的岩漿,是元散曲這類隱世題材作品常用的模式,有力地證明了它們其實是“嘆世”、“警世”之作的一種變相。

鑑賞二

開頭一句“江山如畫”,取自宋代詩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中的名句“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用在這裡,則少了豪氣而呈現一種清靜的意境。接著,曲子選取了一些鄉居生活的代表性形象,如低矮的茅屋,繅絲的婦女,織女紅的婢女,耕田的家奴,無憂無慮隨意閒談的漁翁、樵夫,使這幅圖畫中出現的人物都點染上閒適幽靜的色彩,這些形象又使整幅畫面更有特色,構成統一的意境。最後兩句點題:朝代更迭、或興或亡,由他去吧,自己則知足常樂。收尾相當有力。

作者簡介

陳英
元代散曲作家。字彥卿,號草庵,析津(今北京)人。生卒年、生平事跡不詳。元代鐘嗣成錄鬼簿》稱其“陳草庵中丞”,名列前輩名公之中。孫楷第元曲家考略》考陳英曾任宣撫,延祐(元仁宗年號,公元1314—1320年)初拜河南省左丞。元代張養浩雲莊類稿》卷九《析津陳氏先塋墓碑銘》引陳英自述,敘其家世及任職歷程甚詳(見《元曲百家縱論》第73頁),可備一說。其存曲多憤世嫉俗之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