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策劃

展覽策劃是指充分利用現有信息和資源,判斷事物變化發展的趨勢,全面構思、設計,選擇合理、有效的方案,使之達到預期目標的活動。策劃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目標是起點,信息是基礎,創意是核心。會展策劃就是會展企業根據收集和掌握的信息,對展會項目的立項、方案實施、品牌樹立和推廣、會展相關活動的開展、會展行銷及會展管理進行總體部署和具有前瞻性規劃的活動。會展策劃對會展活動的全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設計並找出最佳解決方案,以實現企業開展會展活動的目標。

新型產業,經濟產業,發展過程,關於展覽的起源,展覽的分期,展覽的發展,

新型產業

展覽、大型會議、節慶活動、大型活動、企業形象展示專家論述
孫剛:“會展業是……綜合性的、關聯度非常高的服務貿易行業,……並表現出一種經濟現象的多種形態”——2001年第2期《展覽與市場》
楊虎濤:“所謂會展經濟就是通過舉辦會議和展覽,帶來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經濟現象和經濟行為”——2001年第3期《社會經濟研究》
陳向軍、田志龍:“會展經濟是以會展業為支撐點,……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一種經濟”—— 2001年第5期《北京工商大學學報》龐瑩、魏志恆的論文稱:“會展經濟是……跨產業、跨地區的綜合經濟形態”——2002年第6期《經濟師》

經濟產業

會展產業是指有會展相關服務企業、機構、部門形成的產業體系。會展經濟是指由會展及相關產業構成的經濟範疇
會展產業是國內近幾年來高速發展起來的產業。國內開始正式提出會展產業大約在1998年—1999年之間。由於國外專家認為會展產業對相關產業具有1:9的拉動作用,會展不僅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還能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因此,會展產業受到很多地區和城市的重視。

發展過程

關於展覽的起源

尚在探討和研究,尚無統一、肯定的看法。大致有:“市集演變”說、“巫術禮儀與祭祀”說及“物物交換”說等。“市集演變”說認為:貿易性的展覽無論在中國或外國,都由市集演變而來。歐洲是由城邦的傳統市集發展演變而成,這一演變發生在15世紀,萊比錫市集演變為萊比錫樣品市集(即萊比錫博覽會)是貿易性展覽起源的代表。“巫術禮儀與祭祀”說認為:展覽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來源於原始人的萬物有靈觀念,原始人對自然神和祖宗神的崇拜祭祀活動,是展覽藝術的雛形和起源。“物物交換”說認為,展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產生物物交換的初期,在物與物進行相互交換的初級方式中開始存在“擺”和“看”形式逐步從物物交換擴大到精神和文化的領域。因此,展覽是隨著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的進步而產生髮展的,是圍繞著人們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的需要而存在和發展完善的。

展覽的分期

在歷史長河中,展覽也是分期發展的,一般說來,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出現的具有展覽形態的活動,如懸掛圖騰、物物交換等,和展覽的萌芽時期。到了封建社會,由於展示手段開始豐富,展示規模不斷擴大(如廟會、祭祀展覽等),展覽便走向壯大時期。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在中國是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資本主義經濟開始形成,刺激著各種宣傳媒介和信息事業,展覽也逐步走向多樣化,功能也日益擴大,便是展覽的成長時期。

展覽的發展

展覽的發展,主要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的。例如原始社會,生產力極其落後,展覽只能是原始形態的展示,表如今宣傳性展覽上是很粗糙的岩畫、紋身、圖騰崇拜;表現有貿易性展覽上是物物交換的地攤和簡單的叫賣,因此出現了“敬天神、頌祖宗”的祭祀展覽。展品較為豐富,有牲畜、酒食等;展具較為考究,有陶器、鐵器,甚至還有銘文;展出時還有鐘鼓音樂、歌舞染渲等,成為綜合性的展示藝術活動。
到了封建社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宣傳性展覽便有大型洞窟繪畫、華麗的壁畫、武器陳列、繡像陳列(如麒麟閣功巨像、凌煙閣功臣圖等)。宗廟和祭祀展覽也更為豐富和隆重,次數也更為頻繁。貿易展覽就出現“列肆十里”的街市和慶會;尤其是廟會和集市,不僅定期舉行,還伴有文藝表演(如歌舞、雜耍、戲劇等)。隨著貨幣的發展和流通,這種貿易展覽也由物物交換上升到貨幣結算,使展覽起了質的變化。
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更加發展,也就出現了大型博覽會,甚至是世界性的博覽會。其規模和形式空前壯大,還到處出現各種不同類型的博物館、陳列館。隨著科技的發展,展覽有形式上、內容上都有了重大的革新的突破,例如融聲、光、電於一體的綜合表現手法,甚至出現列車展覽、汽車展覽、輪船展覽、飛機展覽(即把展品裝在某一大型運輸工具上,到處流動,供人參觀),還有僅僅是放映錄像或張內貼圖表,甚至採用電傳交流的貿易展覽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