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沛霖

在彌渡縣文管所內,現珍藏著一幅工筆重彩的《蝶萍圖》。凡看過此畫的人,只要有人提及“蝶萍”兩字,記憶深處的燈盞總會突然明亮起來,那幅畫中的33隻大小不一的彩蝶,煽動五彩的翅膀,在滿江春水之上逐萍而舞。這幅畫作於1924年,它的作者就是在廣州起義中英勇獻身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尹沛霖同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尹沛霖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彌渡縣彌城鎮
  • 出生日期:1903年
  • 職業:中國共產黨黨員
  • 代表作品:《蝶萍圖》
人物簡介,教育經歷,革命道路,人物評價,

人物簡介

在彌渡縣文管所內,現珍藏著一幅工筆重彩的《蝶萍圖》。凡看過此畫的人,只要有人提及“蝶萍”兩字,記憶深處的燈盞總會突然明亮起來,那幅畫中的33隻大小不一的彩蝶,煽動五彩的翅膀,在滿江春水之上逐萍而舞。這幅畫作於1924年,它的作者就是在廣州起義中英勇獻身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尹沛霖同志。
尹沛霖
1903年,尹沛霖出生在彌渡縣彌城鎮一個較為殷實的商人家庭。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尹沛霖的父親雖然是一個商人,但他對子女的教育卻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投資從不吝嗇。因此,在這個家庭里,充滿著普通商人家庭很少有的書香氣息。尹沛霖兩歲那年,災難突然降臨到這個美滿的家庭,他的父親不幸與世長辭。尹沛霖的大哥尹澤霖辦妥家父的喪事後,毅然挑起了撫養、教育幼弟尹沛霖的重任。

教育經歷

尹澤霖一面苦心經商,一面對教育尹沛霖注入了大量心血,尹澤霖真心期望尹沛霖能有所建樹,這樣才不辜負家父的厚望。當時,有位名叫王鐵聾的先生,畫藝相當高。但此人天性孤傲,做人坦蕩,從不會阿諛奉承。他招收學徒不分貧富貴賤,但有一條標準,就是到他門下求學的孩子必須有可塑性。有些官員帶著重金把他們的孩子送到王鐵聾府上,希望得到他的教誨,王鐵聾只看兩眼,對缺乏可塑性的孩子馬上一口回絕,不留一絲情面。因此,到他那裡求學的,都是一些天資聰穎的孩子。尹沛霖三四歲的時候,就對繪畫有一種特殊情結。無論他在什麼地方見到繪畫,他都會在畫前呆立半天。有時,他在院場裡、沙地上隨手畫下一些形象逼真的繪畫,讓小夥伴們驚嘆不已。尹澤霖發現尹沛霖有這方面的特長後,很快就把他送進王鐵聾的學堂。王鐵聾一見這孩子,就高興地招收了下來。尹沛霖15歲那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昆明成德中學。

革命道路

這時,整箇中國處在軍閥割據稱雄,混戰連年不斷,政局激烈動盪,人民居無寧日的特殊時期。1918年孫中山被迫辭去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時,在發表辭職通電中憤慨指出:“吾國之大患,莫大於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當時,尹沛霖雖年紀尚幼,但對這種動盪的時局已作過深沉的思索。尹沛霖從家鄉彌渡到達昆明後,眼界大開,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當時,以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為代表的民主鬥士掀起了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的種子沐浴著陽光雨露,開始在雲南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發芽生根。1919年“五四”反帝愛國運動爆發後,尹沛霖以極大的政治熱情,加入進步社團,投身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雲南的傳播鼓與呼。
1919年春,祥雲縣王孝達的哥哥王孝蕃到昆明成德中學任教,王孝達隨其到昆明讀書。尹沛霖通過王孝蕃老師,結識了王孝達。雖然王孝達在昆明讀書的時間不長,但因為是大理老鄉,尹沛霖和王孝達已經結成了親密摯友。這一切,為以後尹沛霖在廣州開展革命運動奠定了基礎。
1922年,尹沛霖中學畢業。因找不到工作,他暫寄居在大哥尹澤霖家中。當時,雲南新民主主義革命蓬勃發展,各種社團、報刊如雨後春筍在昆明湧現。經過精心策劃,尹沛霖與青年詩人周泳先、東陸大學學生梅紹農等人共同創辦了《雲波》雜誌。該刊是當時雲南70多種報刊中僅有的一份綜合性文藝刊物,主要刊載小說、詩歌,同時兼容散文、譯作、評論等文體。1924年春,長兄為他操辦了結婚應該辦理的一切。尹沛霖在進退兩難的處境中,悶悶不樂地回到家鄉彌渡,與認識多年但彼此沒有太多思想交流的王志玉結婚。尹沛霖從昆明回到彌渡後,他的很多進步思想常常被保守派當作“異端”橫加指責,內心極其苦悶。在這種處境下,他拚命地繪畫和寫作,以此解脫心中的不快。他的那幅很有名的《蝶萍圖》就是那個時候完成的。《蝶萍圖》上有一首題詩,內容為“江水潺潺漲落花,游蜂浪蝶逐生涯。飄零一任東風惠,且隨浮萍到處家。庭前鶯燕噪春光,莫道落花無別傷。花落水流春仍在,枝頭親戀自難忘。”這首詩表達了尹沛霖嚮往新生活卻又找不到出路的惆悵心情。
1924年冬,尹沛霖辭別家鄉重返昆明。他回到昆明後,一面積極參與進步青年的各種活動,一面積極為《雲波》雜誌撰稿。這個時期,他寫出了大量鼓舞人們鬥志的優秀作品。著名作家艾蕪稱他“是個三民主義的信徒,是當時雲南頂進步的青年”。1925年,時局起了新的變化,國民革命已經在全國興起。尹沛霖的心靈深處,投進了一道道嚮往革命的熾熱的陽光。對人生,他有了新的感悟。他經常對同事和友人說:“我們就這樣作作東西,發表發表,是不夠的,必得還要去豐富我們的生活,創造我們更大的前途。”當時,廣州已成為全國革命的中心,尹沛霖對廣州充滿了貼近的渴望。1926年,當他獲悉黃埔軍校招生的信息後,很快踏上了南下廣州的旅途。尹沛霖到達河口時,與恰好也想去投考黃埔軍校的張維鵬相遇。他們二人偕伴而行,順利抵達廣州,並一起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入伍生團,分在一團三營十一連。3個月以後,升入第二學生隊第五隊二十區隊。尹沛霖在黃埔軍校期間,各方面表現出色。他到軍校不久,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不久又被選為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學生執行委員會委員。尹沛霖除了在學生中積極開展組織工作外,還通過多種渠道,與王孝達等人取得聯繫。早在1925年秋,王孝達就受黨組織派遣,到廣東參加北伐戰爭。王孝達到廣州後,與同鄉好友王德三(1926年初到黃埔軍校擔任政治教官)、張伯簡(兩廣區委軍委書記)等人進行了親密接觸。尹沛霖在王孝達等人的熱心幫助下,政治思想有了更大進步,領導才能有了明顯提高。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帝國主義、買辦資產階級和幫會勢力的支持與合作下,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4月15日,國民黨又在廣州發動反革命政變,實行清黨,公開逮捕中共黨員。國民黨反動派在黃埔軍校清黨的時候,尹沛霖提前幾小時得到訊息躲了起來,才得以幸免於難。“四一五”廣州反革命政變共逮捕2000餘人,廣州的中國共產黨組織遭到了嚴重破壞。當時,武漢的革命政權還未受到較大衝擊,為了更好地組織革命活動,尹沛霖悄悄潛往武漢參加武漢的革命鬥爭。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公開叛變革命,整個武漢陷入了白色恐怖。尹沛霖被迫重返廣州,並伺機進行革命鬥爭。
尹沛霖重返廣州後,很快與黨組織取得了聯繫,並積極參與了廣州起義的組織準備工作。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爆發,尹沛霖加入了起義隊伍。在鏖戰中,尹沛霖在槍林彈雨中衝鋒在前,冒著生命危險英勇地指揮戰鬥,表現出中國共產黨人面對危難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他的行動,深深地鼓舞了廣大指戰員的鬥志。攻打廣州市公安局時,戰鬥進行得非常激烈,尹沛霖不幸被槍彈擊中,在紛飛的戰火中倒了下去,犧牲在市公安局門口。戰友們踏著烈士的血跡,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攻下了市公觠局。

人物評價

尹沛霖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光榮地獻出了24歲的青春年華。尹沛霖是彌渡人民的驕傲,他的光榮事跡將世代相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