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A·奈達

尤金·A·奈達

尤金·A·奈達(Eugene A.Nida),美國語言學家、翻譯家、翻譯理論家。1914年11月11日出生於美國俄克拉何馬市。2011年8月25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與世長辭,享年96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尤金·A·奈達
  • 外文名:Eugene A.Nida
  • 國籍:美國
  • 民族:美國
  • 出生地:美國俄克拉何馬市
  • 出生日期:1914年11月11日
  • 逝世日期:2011年8月25日
  • 職業:語言學家,翻譯家,翻譯理論家
  • 畢業院校:密西根大學
  • 代表作品:《聖經》翻譯
人物生平,理論著作,

人物生平

1943年獲密西根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接著長期在美國聖經學會主持翻譯部的工作,曾任美國語言學會主席,1980年退休後任顧問。
奈達是一位傑出的語言學家,他到過96個國家,在一百多所大學過講座,來中國有13次之多,直至2003年,奈達89歲高齡時,仍到非洲講學。
1997年10月,奈達曾參加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的“上外翻譯研討會”。應會議邀請,其忘年之交、著名學者周海中教授介紹了奈達對翻譯學科的重要貢獻及其學術思想。另外,他還介紹了奈達對中國譯界的重大影響以及對後學的無私幫助。
奈達青少年時就成為一個基督教徒,並且在教堂里接受“基督為我的救世主”的召喚。但他是一個將學術和宗教嚴格分開的人;他從不在學術場合談論和學術無關的議題。翻譯理論家葉子南教授在2011年第5期《中國翻譯》上撰文悼念奈達時特地提到此事。由於奈達在學術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他逝世時,美英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每日電訊報》等都作了報導,並對他的學術貢獻給予高度評價。

理論著作

這位在學術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遠離學術重鎮,默默地在美國聖經協會供職半個多世紀。他一生的主要學術活動都圍繞《聖經》翻譯展開。在《聖經》翻譯的過程中,奈達從實際出發,發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譯理論,最終成為翻譯研究的經典之一。
奈達著作等身,他單獨或合作出版著作40多部,發表論文250餘篇,另外,還有13本專供《聖經》譯者使用的參考書。奈達的第一本專著是1946年出版的《<聖經>翻譯》(Bible Translating),最有影響的是1964出版的《翻譯的科學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其次要數《翻譯理論與實踐》(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系與查爾斯·泰伯合著(1969)。
奈達理論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對等”。所謂“功能對等”,就是說翻譯時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對應,而要在兩種語言間達成功能上的對等。為使源語和目的語的之間的轉換有一個標準,減少差異,尤金·A·奈達從語言學的角度出發,根據翻譯的本質,提出了著名的“動態對等”翻譯理論,即“功能對等”。在這一理論中,他指出,“翻譯是用最恰當、自然和對等的語言從語義到文體再現源語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奈達有關翻譯的定義指明,翻譯不僅是辭彙意義上的對等,還包括語義、風格和文體的對等,翻譯傳達的信息既有表層辭彙信息,也有深層的文化信息。“動態對等”中的對等包括四個方面:
1. 辭彙對等;2. 句法對等;3. 篇章對等;4.文體對等。
在這四個方面中,奈達認為,“意義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語的文化意義,並阻礙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學翻譯中,根據奈達的理論,譯者應以動態對等的四個方面,作為翻譯的原則,準確地在目的語中再現源語的文化內涵。
為了準確地再現源語文化和消除文化差異,譯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個步驟。第一,努力創造出既符合原文語義又體現原文文化特色的譯作。然而,兩種語言代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類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現原文文化內涵的完美的翻譯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譯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現源語文化。第二,如果意義和文化不能同時兼顧,譯者只有捨棄形式對等,通過在譯文中改變原文的形式達到再現原文語義和文化的目的。例如,英語諺語“white as snow”翻譯成漢語可以是字面意義上的“白如雪”。但是,中國南方幾乎全年無雪,在他們的文化背景知識中,沒有“雪”的概念,如何理解雪的內涵? 在譯文中,譯者可以通過改變辭彙的形式來消除文化上的差異。因此,這個諺語在漢語中可以譯作“白如蘑菇”,“白如白鷺毛”(郭建中,2000 ,P63) 。再如,英語成語“spring up like mushroom”中“mushroom”原意為“蘑菇”, 但譯為漢語多為“雨後春筍”,而不是“雨後蘑菇”,因為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更為熟悉的成語和理解的意象是“雨後春筍”。第三,如果形式的改變仍然不足以表達原文的語義和文化,可以採用“重創”這一翻譯技巧來解決文化差異,使源語和目的語達到意義上的對等。“重創”是指將源語的深層結構轉換成目的語的表層結構(郭建中,2000 , P67) ,也就是將源語文章的文化內涵用譯語的辭彙來闡述和說明。例如:“He thinks by infection , catching an opinion like a cold. ”
“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像人家得了傷風,他就染上感冒。”(劉宓慶,1998 ,P122)
在此句的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內涵並不是靠辭彙的表面意義表達出來的,而是隱藏在字裡行間里。
因此,如按照英漢兩種語言字面上的對等來翻譯,原句譯為“他靠傳染來思維,象感冒一樣獲得思想”,這樣,原文的真正意義就無法清楚地表達。事實上,在漢語中很難找到一個完全與英文對等的句型來表達同樣的內涵。於是,譯者將源語的深層結構轉換成目的語的表層結構,即用目的語中相應的辭彙直接說明、解釋原文的內涵,以使譯文讀者更易接受譯作。
根據奈達的翻譯理論,文化差異的處理是與從語義到文體將源語再現於目的語緊密相聯的。只有當譯文從語言形式到文化內涵都再現了源語的風格和精神時,譯作才能被稱作是優秀的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