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城公園

少城公園

少城公園坐落於成都市市中心,始建於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是成都市最早對公眾開放的公園。1950年更名為成都市人民公園,經數次整修擴建,現已成為集園林、文化、文物保護、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少城公園
  • 地理位置:四川省成都市
  • 開放時間:全天
  • 著名景點: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
    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四川保路運動史事陳列館
    少城古井
    鶴鳴茶社
名字由來,歷史,相關詩詞,

名字由來

少城又稱滿城,是清朝時朝廷為八旗兵及其家屬專門修建的“城中城”。平定三藩之亂後,成都地區的八旗兵逐漸增多,於是清政府在1718年在成都城西部修建了滿城,由於處在戰國秦張儀修建的少城遺址上,故人稱“少城”。
少城從清代康熙五十七年進駐八旗子弟兵之後,就不讓人隨便進出。宣統年間,成都將軍玉昆把居住少城內一些富裕旗民所居之庭院合併起來,增添些亭榭,在園內栽花種樹,並且豢養飛禽走獸等動物,這就是少城公園的前身。後來旗民生活日漸窘迫,便在公園裡開業謀生,並收門票,任人遊覽參觀。從此,成都便有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公園,由於公園占地在當時的少城,市民約定俗成稱之為“少城公園”。

歷史

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由成都將軍玉昆始建。
公園正門橋公園正門橋
民國二年(1913年)至三年公園擴建。五·四運動至抗日戰爭時期,少城公園是成都各進步團體演講、演出、聚會、募捐的首選之地。1937年9月歡送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劉湘率領川軍出川抗戰的歡送會,也在少城公園內的大光明電影院舉行。
民國二十八年(1940年)九月二十七日和民國二十九年七月二十七日,少城公園先後兩次遭受日本飛機轟炸,園內金石陳列館、體育場、動物園、紀念碑等處都受到了損壞,死傷數千人。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少城公園、成都市圖書館改為“中正公園”及“中正圖書館”,撥款維修,稍改舊觀。1949年,胡宗南部在園內駐軍,砍伐樹木、拆毀門窗、燒毀存書,使公園又遭浩劫。
1949年12月10日,成都解放,次年少城公園更名為“成都市人民公園”。

相關詩詞

“成都憶,常涉少城園。川路碑懷新史始,海棠花發彩雲般,茶座客聲喧。”——葉聖陶《望江南》詞中之三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