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蛉

小黃蛉

“小黃蛉”是我國長江下游流域的一種蟋蟀科昆蟲,它因為擅長鳴叫得到蟲友的喜愛,其中鳴聲最優美的被稱為“黃金蛉,又名小黃蛉蟋、麥稈黃蛉、蘇州黃蛉、白金蟋、屬直翅目蟋蟀科的小昆蟲,由於它全身黃色,體形比大黃蛉小,因而得小黃蛉之名。此小昆蟲外觀嬌小玲瓏,體形細窄,體長僅0.6~0.7厘米,通體金黃色或麥稈色,有光澤,形同一粒小的黃金瓜子。隨著蟲齡增長,體色也逐漸加深,光澤隨之消失。小黃蛉頭部近於圓形,前胸及背板卻近方形,全身密被細毛。雌蟲前翅短,不到達腹部末端,後翅通常退化。雄性前翅較狹長,將近到達腹部末端,半透明,上面有不規則的棕色斑點。雌蟲、雄蟲的尾須都很細長,有0.25厘米左右。雌蟲的產卵管呈弧形向上彎曲,長0.2厘米左右。這種小鳴蟲的音色音質因季節不同而有所不同,其鳴聲最優美的被鳴蟲愛好者稱為“黃金蛉”,意思是讚譽它的鳴聲圓潤悅耳,猶如金蛉搖動時發出的聲音。此蟲的觸鬚較長,可達1~2厘米,相當於其體長的2~3倍。它的後肢也很細長,超過它身體的長度,在諸多昆蟲中獨具瘦長清秀之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黃蛉
  • 別稱小黃蛉蟋、麥稈黃蛉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直翅目
  • :蟋蟀科
生活習性,繁殖方式,鳴聲,

生活習性

常躲在草叢間、樹皮下、落葉及石頭間,若不注意並不容易發現;小黃蛉的前翅相互摩擦可以發出聲音,但只有雄蟲能發聲,目的是為了吸引雌蟲的注意。北京年生6代,台灣年生4代。以卵在土中越冬,8—9月成蟲棲息在草叢間、甘蔗田,世代重疊;中南部多;成蟲壽命40天左右,雌蟲產卵量630粒。若蟲共10齡。

繁殖方式

卵生

鳴聲

清脆響亮,強勁有力,聲如“渠、渠、渠、渠(Qu)……”,節奏勻速,鳴聲連續無間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