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禾穀胞囊線蟲病

小麥禾穀胞囊線蟲病

小麥禾穀胞囊線蟲病為害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等27屬34種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麥禾穀胞囊線蟲病
  • 學名: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
  • 口針長:26μm
  • :胞囊線蟲屬
症狀,病原,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症狀

受害小麥幼苗矮黃,根系短分叉,後期根系被寄生呈瘤狀,露出白亮至暗褐色粉粒狀胞囊,此為該病的主要特徵。胞囊老熟易脫落,胞囊僅在成蟲期出現,故生產上常查不見胞囊而誤診。線蟲為害後,病根常受次生性土壤真菌如立枯絲核菌等為害,致使根系腐爛。或與線蟲共同為害,加重受害程度,致地上部矮小,發黃,似缺少營養或缺水狀,應注意區別。

病原

學名: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
屬:胞囊線蟲屬
雌蟲胞囊檸檬型,深褐色,陰門錐為兩側雙膜孔型,無下橋,下方有許多排列不規則泡狀突,本長0.55—0.75mm,寬0.3—0.6mm,口針長26μm,頭部環紋,有6個圓形唇片。雄蟲4齡後為線型,兩端稍鈍,長164mm,口針基部圓形,長26—29μm;幼蟲細小、針狀,頭鈍尾尖,口針長24μm,唇盤變長與亞背唇和亞腹唇融合為一兩端圓闊的柱狀結構。卵腎形,含有雌蟲全內不出。
小麥禾穀胞囊線蟲病病根上的胞囊小麥禾穀胞囊線蟲病病根上的胞囊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該線蟲在我國年均只發生一代。9℃以上,有利於線蟲孵化和侵入寄主。以2齡幼蟲侵入幼嫩根尖,頭部插入後在維管束附近定居取食,刺激周圍細胞成為巨形細胞。2齡幼蟲取食後發育,變為豆莢型,蛻皮形成長頸瓶形3齡幼蟲,4齡為葫蘆形,然後成為檸檬形成蟲。
被侵染處根皮鼓起,露出雌成蟲,內含大量卵而成為白色胞囊。雄成蟲由定居型變為活動型,活動出根與雌蟲交配後死亡。雌蟲體內充滿卵及胚胎卵變為褐色胞囊,然後死亡。卵在土中可保持1年或數年的活性。胞囊失去生命後脫落入土中越冬,可借水流、風,農機具等傳播。
春麥被侵入兩個月可出現胞囊。秋麥則秋季侵入,以各發育蟲態在根內越冬,翌年春季氣溫回升為害,於4—5月顯露胞囊。也可孵化再次侵入寄主,造成苗期嚴重感染一般春麥較秋麥重,春麥早播較晚播重。冬麥晚播發病輕。連作麥田發病重;缺肥、乾旱地較重;沙壤土較粘土重。苗期侵染對產量影響較大。

防治方法

1、加強檢疫,防止此病擴散蔓延。
2、選用抗(耐)病品種。
3、輪作與麥類及其它禾穀類作物隔年或3年輪作。
4、加強農業措施 春麥區適當晚播,要平衡施肥,提高植株抵抗力。施用土壤添加劑,控制根際微生態環境,使其不利於線蟲生長和寄生。
5、藥劑防治 每667m2施用3%萬強顆粒劑200g,也可用24%萬強水劑600倍液在小麥返青時噴霧。其它方法參見小麥粒線蟲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