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輪車賽

小輪車賽

小輪車賽是一項新興的運動比賽項目。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興起的一種新型小輪腳踏車運動。1993年,小輪車正式成為國際腳踏車聯盟的新成員。2003年6月,國際奧委會正式批准小輪車列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下設男子競速和女子競速兩個小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輪車賽
  • 外文名:BMX
  • 起源:20世紀60年代的加利福尼亞
  • 類別:運動比賽項目
簡介,比賽項目,場地設施,比賽器材,賽車的規格與要求,參賽裝備,參賽標識及規格,競賽規則,競賽方式,獲獎情況,技術姿勢,

簡介

小輪車(BMX)運動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加利福尼亞,在很短的時間裡它便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了全美國。那些對越野機車可望而不可及的青少年而言,這項運動可以使他們體會到在自建的越野跑道上駕車飛馳的美妙感覺。雖然使用的是腳踏車,但不妨礙他們充分體會那瞬間的撞擊所帶來的刺激與興奮。對於青少年來說,BMX的花銷相對低廉而且也不用去離家太遠的練習場。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建立了最早的BMX組織,這也被認為是BMX成為正式運動項目的標誌。在其後的十年間,小輪車運動又傳入了其他一些國家。
1981年4月國際BMX聯盟正式成立,1982年舉行了第一屆世界BMX錦標賽。到這時BMX這一獨特的運動項目便在全球範圍內迅速發展起來。由於這項運動與腳踏車運動有較多的相似,1993年BMX正式成為腳踏車運動大家庭的一員。
繼美國之後在歐洲的一些國家和澳洲BMX也有蓬勃的發展。但美國仍是這個項目的超級強國。

比賽項目

小輪車發展至今,已經脫離了單一在練車場中進行比賽,而發衍生了更多的項目。具體分為五種:
第一種是最原始的泥地競速比賽。
第二種(DIRTJUMP泥地跳躍比賽),利用泥土做成的坡度進行跳躍花式比賽。
第三種稱為(STREET 街道)利用模仿街道障礙的道具場地進行比賽。
第四種(HALFPIPE 半管道),在半管道場地 里進行跳躍花式比賽。
第五種(FATLAND,平地花式),在指定的平地里利用BMX車做各種平衡滑行的動作進行比賽。
2003年6月,國際奧委會正式批准小輪車列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下設男子競速和女子競速兩個小項。

場地設施

小輪車賽場由直道彎道和多個障礙組成。沿賽道中心線測量,跑道的長度不少於300米,不得超過400米。賽道的起點出發段寬度不少於10米,在整個賽道的任一地段寬度不少於5米。
出發台至少要高於第一直段跑道水平面1.5米。出發坡的長度不少於12米。出發門8米寬,50厘米高,出發坡與其夾角應成90度。從起點線向前10米處要標出8條跑道的位置。彎道坡度的設計要確保運動員在高速狀態下安全地進出。 出發門應有電子控制和手動控制兩套裝置。並有燈光指示系統。
終點線位於賽道的終點處,由一條4厘米寬的黑色直線和兩側各10厘米寬的白色帶狀標誌、共24厘米寬的線帶組成。設定終點錄像設備,以協助裁判員判定終點名次。

比賽器材

賽車的規格與要求

小輪車賽車車輪直徑應為20英寸和24英寸兩種,奧運會為20英寸。參賽車輛必須使用有效的後閘。運動員要根據賽事的規定使用腳踏和專項鞋。在車把(橫管)、車把立管(連線把和前叉)和車架應配有防護墊。

參賽裝備

小輪車運動員在賽道上騎行時,必須使用全盔、袖長至手腕處的長衫、在腳踝處能收緊褲腳的長褲、全包的分指手套以及必要的護甲

參賽標識及規格

通常號碼布和號碼牌要用白色底板,黑色字樣。而且,字型、布底和車牌的大小,要符合規則的規定。

競賽規則

小輪車比賽有計時排位賽、淘汰賽(1/4決賽、半決賽)和決賽3個階段。
男子32名運動員通過計時排位賽成績分成4組,每組8名運動員,進行1/4決賽,小組前4名晉級半決賽,半決賽分2組,每組8名運動員,小組前4名晉級決賽,決賽共8名運動員。
女子16名運動員通過計時排位賽成績分成2組,每組8名運動員,進行半決賽,小組前4名晉級決賽,決賽共8名運動員。
計時排位賽:運動員單發,騎完賽道全程計取時間,比2次,取最好成績。
淘汰賽:每組運動員同時出發,以到達終點先後順序排定名次,比3輪,名次之和較小的前4名晉級
決賽:運動員同時出發,以到達終點先後順序排定名次(只比1輪)。
運動員賽前要進行賽車和服裝檢查,並進入到出發集結區。運動員起跑必須按照發令員和電子出發門的聲控和燈光提示進行出發。 在1/4、半決賽和決賽中,運動員可以根據上一輪次比賽所用時間的先後順序依次選擇當前輪次的出發道次。
運動員不得有意令自己身體的任一部分或腳踏車的任一部分與其他運動員的身體或腳踏車進行接觸,以阻礙對手、超過對方或掩護另一名運動員超過對方為目的。否則,視情節給予違規者警告、降低名次和取消比賽資格等處罰。

競賽方式

奧運會小輪車賽道長約300-400米,是專為高水平運動員設計的高難度賽道, 包括跳躍和其它障礙。
男女小項的比賽都先進行計時排位賽(2輪,取最好成績)分組,確保成績較好的選手不在決賽之前過早相遇。
男子項目經過計時排位賽進行1/4決賽分組,每組進行三輪比賽,名次之和最小的前4名晉級半決賽
半決賽每組比三輪,名次之和最小的前4名晉級決賽;決賽只比1輪。
女子項目經過計時排位賽進行半決賽分組,每組進行三輪比賽,名次之和最小的前4名晉級半決賽;決賽只比1輪。

獲獎情況

2003年6月,國際奧委會正式批准小輪車列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下設男子競速和女子競速兩個小項。
在北京奧運會上小輪車女子競速賽冠軍由法國選手安妮-卡羅琳·肖松獲得,另一名法國選手拉埃蒂蒂婭·科爾吉耶摘得銀牌,銅牌由美國選手美國的金特納獲得。
北京奧運會小輪車男子競速賽冠軍由拉脫維亞選手馬里斯·斯特龍貝格斯獲得,美國選手邁克·戴和隊友多尼·魯賓遜戴上銀牌和銅牌。

技術姿勢

姿勢
正確的騎車姿勢是:上體較低,頭部稍傾斜前伸;雙臂自然彎屈,便於腰部弓屈,降低身體重心,同時防止由於車子顛簸而產生的衝擊力傳到全身;雙手輕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穩車座位。
踏蹬
腳踏車運動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腳尖朝下式和腳跟朝下式三種。
自由式踏蹬方法:
目前,一些優秀運動員大都採用自由式踏蹬方法。這種踏蹬方法,就是腳在旋轉一周的過程中,根據部位不同,踝關節角度也隨著發生變化。腳在最高點A時,腳跟稍下垂8~10度,踏蹬力量是朝前下方;用力逐漸加大到B點時,腳掌與地面成平行狀成,踏蹬力量最大;再向下,用力逐漸減小,進入下臨界區,肌肉開始放鬆,腳跟略向上抬起,到C點時,腳跟逐漸上提到15~20度;當腳迴轉到D點時又與地面平行,往上行,腳跟又向上提起。重新進入A點。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學原理,用力的方向與腳蹬旋轉時所形成的賀周切線相一致,減少了膝關節和大腿動作幅度,有利於提高踏蹬頻率,自然地通過臨界區,減少死點。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對的放鬆。但這種踏蹬方法較難掌握。
腳尖朝下式踏蹬方法:
目前不少運動員,尤其是短距離運動員採用腳尖朝下式踏蹬方法。其踏蹬特點是,在整個踏蹬旋轉過程中腳尖始終是向下。這種方法踝關節活動範圍較小,有利於提高頻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終處於緊張狀態,不利於自然通過臨界區
腳跟朝下式踏蹬方法:
腳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腳尖稍向上,腳跟向下8~15度。這種方法在正常騎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數人在騎行過程中做過度性調劑用力時才使用腳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點是肌肉在短時間內改變用力狀態,得到暫短休息,達到恢復肌肉疲勞的目的。
飛JUMP密技
飛JUMP是飛泥台,就是所謂的DIRTJUMP。不少人在電視上看到DIRTJUMP都感到十分精彩刺激,但當自己飛起來卻險象環生。我也是過來人,也從不斷的狂摔中總結出了那么一點兒的經驗
先飛之前的準備,到街上試一下凌空感。找一個有兩三級的地方,由上面飛下來,並嘗試一下雙輪著地和單後輪著地,學習放輕點著地。
飛小台
以一個50CM高的錐形小台為例。不要以為速度慢會安全點,速度太慢起跳時很可能前輪已經開始下降但後輪還在台上沒出來,這樣連車帶人很可能來一個前滾翻---土地天空的感受可不是那么好受。飛之前先感受一下速度,由起步點從JUMP態的旁邊騎過,計算出合適的速度。然後就要下定決心去飛了,由起點開始加力,到JUMP台前約5米停腳,調節速度,選好起飛路線。當前輪上台時身體重心後移,雙腿往下用力壓。當前輪離台後雙手往後拉緊,千萬不可象騎越野車那樣放鬆雙手,這樣很可能會車頭先著地,然後人車來個前滾翻。當車完全離台後,身體放鬆,車兩輪同時著地;也可以在車離台後雙手上拉、雙腳下蹬,這樣可以後輪先著地。飛小台最容易出現的是失平衡,當著地前你發現車往一邊側得很厲害時----以你自己的能力以無法救回來的時候,最好是把車仍掉,以為這時離地的高度不高,逃出來可避免跟車一起摔到地上。
飛梯形大台以一個120CM高台面3M長的梯形台為例。飛這樣的台心理壓力比飛小台的大得多,遠看JUMP台的起跳面象一堵牆一樣。其實他的起飛技巧與小台相同,最重要的是要對準起飛路線,不要斜著飛,這樣很可能會飛離台,車直接著地,你可以想像一下你飛到3米高后直接著地的情況。另外要注意的是大台的起飛距離長了,人容易被拋起,造成起飛時人車的重心在前,前輪先著地。飛大台的下台技巧跟飛小台不一樣,因為起飛的速度高、JUMP台的高度也高,能輕巧地著地變得非常重要,最好的方法是能順著JUMP台的斜坡下來。先要找到合適的起飛速度,太慢了車只能在檯面上下來,太快了車飛離了台。當你起飛後覺得車快要到斜坡的上空時,手往下壓,以車頭先往斜坡的方向插,速度不夠時車頭下壓後可用腳提一下後輪,這樣可避免後輪撞到坡頂上,但速度太快時就不要這樣做了。
飛連台
所謂的連台是從前一個台起飛,後一個台下來,或者是利用下台的速度再飛下一個台。這類型JUMP台的技巧要求比較高,但最重要的其實是心理。很多人都害怕兩個台之間的空位,怕飛不過的時候前輪撞到第二台上。其實能不能飛過去你只要看一看你飛梯形大台的距離就可以知道你能不能飛過去。通常飛這類台摔交都是因為速度太快,飛過了下台引起的。
飛得更COOL
要出出風頭那就一定要搞點兒花試,說點簡單點兒的---我也不會太多。拉頭,起飛後將車把往腹部拉,身體站直,這樣人車成與地面垂直,要注意不要把車拉過了。放單手,起飛後將車放平,在車未達到最高點時放單手,做個操人的手勢,用平式或單後輪著地,只要在前輪著地前手能抓回把上就行了。擺尾,起飛後雙腳和腰用力,把後輪往一側擺,擺角不大的時候,著地時可以不把車修正,夠膽量的可以在側擺的時候把車放平。放單腳,起飛後一隻腳往後踢,這時另一隻腳會連腳踏往下,關鍵是著地時屁股能在座鞍的上方,伸出去的腳能不能回來倒沒所謂。
SUPERMAN,這是最吸引認得動作,當車剛離台時把雙腳往後踢,雙手抓緊車把,身體與地面成水平狀,身體伸展開後馬上往前收,雙腳踩向腳踏。這個動作我認為最好是用有後避振的車玩,就算雙腳踩空也不容易傷及那4CM。
騎行的基本技術——踏蹬技術
踏蹬動作是腳踏車運動中關鍵的技術動作,也是最複雜、最難掌握的動作。良好的踏蹬技術可使運動員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得到儘可能大的功率,達到高速度。為此,腳踏車運動員一定要在改進踏雕技術上狠下功夫。
踏蹬動作的用力分析
踏蹬動作是周期性運動,即在一個固定範圍內,以中軸為圓心,以曲柄為半徑,重複地進行運動。我們以一周為例,來進行受為分析:
當腳踏蹬到與地面垂直的A點時,作用力F的方向通過中軸(支點),它的力臂等於零,力距也就等於零,因此不做功,也就無法使腳踏車前進。我們稱它為上死點(上臨界點)。
當腳踏到B點時與水平面成45度,作用力F的方向如圖所示。根據平行四邊形法則,作用力F可分為F1(與腳蹬桿垂直)與F2(沿腳蹬桿)兩個分力。分力F2的作用方向通過支點(中軸),力矩等於零,只有F1才能作功。這時,產生動力矩M=F1Xd。因此,我們應設法加大分力F1,減少分力F2。因為F1=F? COS0,所以,0減小,F1越大,當0角為零時,COS0=1,F1最大,此時F1=F。由此可知腳的用力方向應儘量與腳蹬桿成垂直。其踏蹬方法應該是,腳跟下垂,腳尖稍稍抬起。
當作用力F與腳蹬桿處於垂直部位時,動力矩M=F?d,力矩最大,這是運動員踏蹬用力的最重要階段。
當腳蹬轉到D點時與圖8所示的B點相似,只是方向有所變化,所以腳的用力也應隨之改變。這時腳跟應向上抬起,腳尖下垂一些。
當腳蹬轉到E點時作用力F的方向又通過支點(中軸),動力矩為零。我們稱它下死點(下臨界點)。 通過以上各點的受力分析可見,每踏蹬一周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上臨界區(上死點)。
第二階段:工作階段(用力階段)。
第三階段:下臨界區(下死點)。
第四階段:迴轉階段(放鬆階段)。
沿著圓周進行踏蹬的力量都是通過切線來傳遞的踏蹬到每個階段時,肌肉用力各不相同,兩隻腳交替進行踏蹬,當一隻腳處於迴轉階段時,另一隻腳已進入用力階段。踏蹬到上下臨界區時,應儘量使肌肉放鬆,並儘量縮短在臨界區停留的時間。
用力階段是踏蹬主要階段,運動員在這個階段內使用的踏蹬力是腳踏車前進的主要動力。因此,要把力量充分、合理地運用在這個階段。這個階段內踏蹬力量愈大,車子前進速度就愈快。
迴轉階段叫放鬆階段。這段時間裡一隻腳踏蹬作功,而另一條腿主動向上抬起,不能給腳蹬任何壓力。並利用抬腿短暫的一瞬間讓肌肉放鬆一下,以便把力量集中起來用於作功階段。有時需要採用"提拉式"踏蹬,即利用抬腿動作給腳蹬以拉力,以加大另一隻腳做功階段的踏蹬力量,達到取得更高速度之目的
腳掌在腳蹬上的位置
腳掌應平穩地踏在腳蹬上,腳蹬應在腳掌中部和腳趾之間,也就是腳掌正好踏在腳蹬軸上,腳掌的縱向與腳蹬軸保持垂直。鞋的前端可伸出腳蹬5一7公分左右(根據腳的大小決定)。
鞋卡子的位置應正好卡在腳蹬框上。鞋卡子要釘正、釘牢,皮條繫緊。加強在用力時兩腳的有機配合,幫助運動員正確地完成踏蹬動作。
踏蹬方法
腳踏車運動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腳尖朝下式和腳跟朝下式三種。
自由式踏蹬方法
目前,一些優秀運動員大都採用自由式踏蹬方法。這種踏蹬方法,就是腳在旋轉一周的過程中,根據部位不同,踝關節角度也隨著發生變化。腳在最高點A時,腳跟稍下垂8~10度,踏蹬力量是朝前下方;用力逐漸加大到B點時,腳掌與地面成平行狀成,踏蹬力量最大;再向下,用力逐漸減小,進入下臨界區,肌肉開始放鬆,腳跟略向上抬起,到C點時,腳跟逐漸上提到15~20度;當腳迴轉到D點時又與地面平行,往上行,腳跟又向上提起。重新進入A點。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學原理,用力的方向與腳蹬旋轉時所形成的賀周切線相一致,減少了膝關節和大腿動作幅度,有利於提高踏蹬頻率,自然地通過臨界區,減少死點。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對的放鬆。但這種踏蹬方法較難掌握
腳尖朝下式踏蹬方法
目前不少運動員,尤其是短距離運動員採用腳尖朝下式踏蹬方法。其踏蹬特點是,在整個踏蹬旋轉過程中腳尖始終是向下。當腳踏蹬到A點時,腳尖向下與腳跟成8~10度的俯角;當腳踏蹬到B點時仍保持原角度;到C點時腳尖更向下與腳跟成15度~18度的角度;到D點時,恢復到原來的8~10度。這種方法踝關節活動範圍較小,有利於提高頻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終處於緊張狀態,不利於自然通過臨界區。
腳跟朝下式踏蹬方法
腳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腳尖稍向上,腳跟向下8~15度。這種方法在正常騎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數人在騎行過程中做過度性調劑用力時才使用腳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點是肌肉在短時間內改變用力狀態,得到暫短休息,達到恢復肌肉疲勞的目的。
踏蹬動作的訓練
踏蹬動作從現象上看很簡單,但要準確掌握,達到動作協調完美,卻十分困難,必須反覆地進行訓練。
開始訓練時,最好不要用皮條捆腳,傳動比要小,速度不宜過快,讓運動員用較多的注意力體會踏蹬動作,培養踏蹬“感覺”。經過一段訓練,基本上能輕鬆自如,圓滑有力地進行踏蹬時,可逐漸加快速度,繫上皮條進入正常系統訓練。
訓練踏蹬動作,不論是新運動員還是有訓練素養的運動員,都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負擔過重,更不宜在疲勞情況下訓戲練。同時要注意發展髖、膝、踝關節的靈活性及力量,以助提高踏蹬技術。
踏蹬技術訓練,也可以在練習合上進行,其好處是能及時得到教練員和同伴們的指導,能使運動員集中注意力改進踏蹬技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