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鬃七

小豬鬃七

小豬鬃七,中藥名。為鐵線蕨科植物腎蓋鐵線蕨Adiantum erythochlamys Diels的全草。分布於陝西、甘肅、湖北、四川、貴州、西藏等地。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小便淋瀝澀痛,瘰癧,潰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豬鬃七
  • 別稱:鐵線草、豬毛七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真蕨目
  • :鐵線蕨科
  • :鐵線蕨屬
  • :腎蓋鐵線蕨
  • 分布區域:陝西、甘肅、湖北、四川、貴州、西藏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涼。

歸經

歸心、膀胱經。

功效

利水通淋,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小便淋瀝澀痛,瘰癧,潰瘍。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鮮品搗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腎蓋鐵線蕨,又名團蓋鐵線蕨、紅蓋鐵線蕨。植株高12-35cm。根狀莖短而橫走或斜升,密被栗黑色、有光澤的狹長披針形鱗片。葉簇生或近生;柄長5-22cm,粗可達2mm,栗色,有光澤,基部密被與根狀莖上相同的鱗片,向上光滑;葉片披針狀長三角形,長6-22cm,基部寬約4-8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三回羽狀,羽片4-7對,互生,斜向上,有柄,基部一對略大,長2.5-4cm,寬約2cm,長卵形,中部以下為簡單的二回羽狀,具小羽片2對,互生,斜展,相距6-18mm,二至三出,彼此密接且稍重疊;末回小羽片狹扇形或倒卵形,長5-14mm,寬4-10mm,基部狹楔形,不育小羽片的上緣圓形,有明顯的波狀圓齒;能育小羽片的中央具闊而深的缺刻,兩側也具明顯的波狀圓齒,外緣和內緣全緣,兩側對稱,具纖細的短柄(長約1mm);羽片上部為奇數一回羽狀,具小羽片3-4對,互生,斜向上,相距4-9mm,與末回小羽片同形同大;第二對羽片距基部一對2-4cm,向上各對均與基部一對同形而略變小。葉脈多回二歧分叉,直達邊緣,兩面均明顯。葉乾後紙質,黃綠色或褐綠色,兩面無毛;葉軸、各回羽軸和小羽柄均與葉柄同色,有光澤、光滑。孢子囊群每羽片多為1枚,少有2枚,橫生於每小羽片上緣的闊而深的缺刻內;囊群蓋圓形或圓腎形,上緣呈深缺刻狀,褐色,近革質,全緣,宿存。孢子周壁具顆粒狀紋飾,處理後易破壞,但不脫落。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1800m的林下、溪邊石縫或岩石上。分布於陝西、甘肅、湖北、四川、貴州、西藏等地。

藥材性狀

根莖粗短,密被黑色窄披針形鱗片,鬚根多數細長。葉草質,淡綠色,葉柄栗紅色,堅硬而細,基部具鱗片,葉為2-3回羽狀分裂,末回羽片倒三角形,長寬幾相等或略長,上緣有深缺刻1-2個,葉脈明顯。孢子囊群腎形,著生於末回小羽片上緣的凹陷內。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利水通淋;外用治瘰癧潰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