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薊(中藥)

小薊(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小薊,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刺兒菜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除去雜質,曬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薊
  • 拉丁學名:Cirsium setosum (Willd.)MB.
  • 別稱:青青菜、薺薺菜、刺角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菊目
  • :菊科
  • :薊屬
  • :刺兒菜
  • 分布區域: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
  • 採收時間: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
  • 用量:5~12g
  • 毒性:無毒
生理特性,產地,入藥部位,炮製方法,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相關論述,

生理特性

本品莖呈圓柱形,有的上部分枝,長5~30cm,直徑0.2~0.5cm;表面灰綠色或帶紫色,具縱棱及白色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互生,無柄或有短柄;葉片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長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12cm,寬0.5~3cm;全緣或微齒裂至羽狀深裂,齒尖具針刺;土表面綠褐色,下表面灰綠色,兩面均具白色柔毛。頭狀花序單個或數個頂生;總苞鐘狀,苞片5~8層,黃綠色;花紫紅色。氣微,味微苦。

產地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地上部分。

炮製方法

1、小薊:除去雜質,洗淨,稍潤,切段,乾燥。
2、小薊炭:取淨小薊段,照炒炭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包括炒黃、炒焦和炒炭三種操作工藝。)炒至黑褐色。

性味

甘、苦,涼。

歸經

歸心、肝經。

功效

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

主治

用於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相關配伍

1、婦人陰癢:小薊煮湯,日洗三次。(《普濟方》)
2、鼻塞不通:小薊一把,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服。(《外台秘要方》)
3、金瘡出血不止:小薊苗搗爛塗之。(孟詵《食療本草》)
4、墮胎下血:小薊根葉、益母草五兩。水二大碗,煮汁一碗,再煎至一盞,分二服,一日服盡。(《聖濟總錄》)
5、小薊莖葉洗切,研汁一盞,入生地黃汁一盞,白朮半兩,煎減半,溫服。(《千金方》)

用法用量

5~12g。

相關論述

1、《別錄》:養精保血。
2、《本草綱目》:破宿血,生新血,暴下血血崩,金瘡出血,嘔血等,絞取汁溫服。作煎和糖,合金瘡,及蜘蛛蛇蠍毒,服之亦佳(藏器)。治熱毒風,並胸膈煩悶,苗:去煩熱,生研汁服(並大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