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菜

小茴香菜

小茴香菜和它的種子都具有一種特殊的香氣,南北各地均有栽培。茴香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C、PP、胡蘿蔔素以及纖維素,使它具有特殊的香辛氣味的是茴香油,可以刺激腸胃的神經血管,具有健胃理氣的功效,所以可以搭配肉食和油脂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茴香
  • 外文名:Foeniculum vulgare
  • :植物界
  • :傘形科
  • :被子植物門
  • :茴香屬
介紹,栽培簡介,性狀鑑別種植方法,分株繁殖,病蟲害防治,採收與加工,留種,食用知識,性狀鑑別,顯微鑑定,理化鑑別,茴香藥用與食療,簡介,營養,詳細解釋,藥名,用藥禁忌,成分,藥理作用,與吳茱萸相鑑別,烹調,功效與作用,具體作用如下:,具體功效如下:,

介紹

栽培簡介

以陽光充足、肥力中等、排水通暢的砂壤或壤土為好,整地施足基肥,特別是溫暖的地區可作多年生栽培,基肥更要施足,每畝用廄肥或堆肥1000-2000kg,深耕細耙,做成1.2-1.5m的高畦(南方)或平畦(北方)。

性狀鑑別種植方法

南方分春播與秋播,北方只能春播,4月上旬開始播種。南方春播2-3月,秋播9-10月,以產莖葉蒸茴香油為目的者,宜秋播,因越冬後的苗生長快,比當年春播的收割次數多、產量高。播種密度應視收穫部位及土壤肥力而定,收莖葉且地力差者可稍密,行距33cm條播,或33×25cm穴播,每畝用種子0.6kg左右。收果實者,行株距可增至50×33cm,每畝用種子0.5kg左右。播種方法,條播開7cm左右深的淺溝,穴播挖7cm左右深穴,將種子均勻地撒入穴或溝內,每穴播種10-15粒,後覆細土,以看不見種子為度,北方空氣乾燥,其上再蓋糠灰、稻殼、碎麥草等保濕,有利於出苗。四川將每畝所用的種子與200kg草木灰拌勻過篩後加入人畜糞尿80kg,播時每穴撒種子灰一把,每把有種子10-15粒,如土壤乾燥,應先澆稀薄糞水再播種。
小茴香菜

分株繁殖

1、間苗播後保持土壤濕潤,若溫度適宜,10天左右可出苗,若溫度低則出苗慢。苗高15-20cm時可間苗,穴播每穴留苗5株左右,條播每隔10cm左右留苗一株,如有缺株,可帶土移栽補上。
2、中耕除草可在植株生行階段,每年進行3-5次,澆水和下大雨后土壤板結應及時中耕,苗幼小時鬆土宜淺,以後可以稍深,要做到地里無雜草。特別是冬前最後一次中耕除草要結合培土認真進行,培土可保證安全越冬,清除雜草可消滅越冬蟲卵和病菌,有利於來年豐收。
3、追肥除施足基肥外,還要根據土壤肥力高低、生長好壞,追加適量的肥料。前期以長葉為主,可施適量的氮肥,後期以開花結果為主,應增施磷鉀肥。還可在每年6-7月的開花結果期,用2%過磷酸鈣進行2-3次根外追肥,能提高果實產量。
4、灌溉排水。小茴香喜濕潤怕積水,因此,天旱要及時灌溉,特別是每次採收莖葉以後,必須供給充足的水分,使植株迅速萌發更新。雨季挖通排水溝,防止水澇為害。
小茴香菜

病蟲害防治

1、灰斑病(Cercospora foeniculi Magn.) 初期莖葉上出現圓形灰色小斑,後變黑色,嚴重時全株變黑死亡。防治方法:早播,使其在雨季前開花結果;高溫多雨季節噴1∶1∶100波爾多液,每7天一次,連續2-3次。
2、黃鳳蝶(Papilio machano L.) 是茴香的重要害蟲,分布地區廣。在北方一年發生1-2代,在江蘇、江西一年多至4-5代,世代重疊,10-11月末代幼蟲在殘株、枯枝落葉或向陽避風的場所化蛹越冬。採取農業防治措施,如清園、處理殘株,以及掌握在害蟲幼齡期噴灑Bt乳劑300倍液或用90%敵百蟲800倍液,每5-7天一次,連續2-3次。
3、黃翅茴香螟(Loxostege palealis Schiffermuller) 危害小茴香的花和果實,幼蟲在花蕾上結網。東北一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小茴香根際附近約4cm深土層中作繭越冬。越冬代成蟲7月中、下旬大量出現,8月上、中旬為幼蟲為害盛期。防治方法:可採用農業防治措施如及早收穫脫粒以消滅部分尚未入土化蛹的幼蟲和適當早播;發生期用蘇芸金桿菌7216製劑噴粉或Bt乳劑500倍液噴霧,或傍晚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霧防治,7-10天一次。
4、胡蘿蔔微管蚜〔Semiaphis heraclei(Takahashi)〕和茴香蚜(Aphis foeniculivora Zhang) 前者普遍發生,後者分布於廣東。成、若蟲為害莖葉,特別是嫩梢。
此外尚有金龜子地老虎赤條蝽象〔Graphosoma rubrolineata(Westwood)〕等。

採收與加工

1、果實的採收播種。當年8-10月果實陸續成熟,即可收穫,南方作多年生栽培,第二年以後,成熟期提高。當果皮由綠色變黃綠色而呈現出淡黑色縱線時便可收割;若等果皮變黃,果實脫落,造成損失。小茴香花果期長,果實陸續成熟,最好分批採收。收穫後經日曬,到7-8成乾時脫粒,曬至全乾,揚淨雜質即得小茴香果,每畝可收乾燥果實50-125kg。2、莖葉的採收。小茴香種植於溫暖地區及較好的土地上,每年能收割莖葉4次左右,若種於寒冷而瘠薄的地塊,只能收割2-3次。一般是在莖葉生長繁茂、已達開花初期或盛期時收割,留茬高3cm左右為宜;留茬過高萌發新櫱不好,影響下次產量,一般第一次產量最高,以後遞減,每年每畝約可產鮮莖葉3000-4000kg。溫暖地區作多年生栽培者,連續收割3-4年後植株老化產量下降,應更新另地再種。小茴香的果實和莖葉都含有揮髮油,可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農村可用蒸酒設備提取。
小茴香菜

留種

作種用的果實,應在大田收穫時選擇生長健壯、籽粒飽滿、無病蟲害的植株或田塊留下,等完全成熟時才割回單獨脫粒,揚去瘦小顆粒,並在通風乾燥地方保存,以備下年播種之用。

食用知識

小茴香的種實是調味品,其莖葉部分即茴香菜。發霉茴香勿吃。茴香菜作餡應先用開水焯過。大、小茴香均是常用調料,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
小茴香菜
適宜痙攣疼痛者、白細胞減少症患者。
陰虛火旺者不宜食用,多食會傷目、長瘡。

性狀鑑別

小茴香乾燥的果實,呈小圓柱形,兩端稍尖,長5~8毫米,寬約2毫米。基部有時帶小果柄,頂端殘留黃褐色的花柱基部。外表黃綠色。分果呈長橢圓形,有5條隆起的稜線、橫切面呈五邊形、背面的四邊約等長,結合面平坦。分果中有種子1粒,橫切面微呈腎形。氣芳香,味甘微辛。以顆粒均勻、飽滿、黃綠色、香濃味甜者為佳。蒔蘿子與本品形極相似,甘肅、廣西等部分地區有以蒔蘿子作茴香使用者。《綱目》亦稱蒔蘿子別名小茴香,可見以蒔蘿子作茴香,歷史已久,但二者名實不宜混淆,其藥材之主要不同點為:蒔蘿子較小而圓,分果呈廣橢圓形,扁平,長3~4毫米,直徑2~3毫米;橫切面背面四邊不等長,兩側延展成翅狀。氣味較弱。

顯微鑑定

分果橫切面:外果皮為1列切向延長的扁小表皮細胞;外被角質層。中果皮為數列薄壁細胞;油管6個,其中接合面2個,背面每2果棱間1個,油管略呈橢圓形或半圓形式,切向約至250μm,周圍有多數紅棕色扁小分泌細胞;維管束柱位於果棱部位,同2個外韌維管束及纖維束連結而成,木質部為少數細小導管,韌皮部位於束柱兩側,維管束柱內、外側有多數大型木化網紋細胞。內果皮為1列扁平細胞,長短不一。種皮為1列扁長細胞,含棕色物,於接合面中央為數列細胞,有細小種脊管束。內胚乳細胞多角形,含多數細小糊粉粒,其中又含細小簇晶;並有少量脂肪油。
粉末:黃棕色。
①外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或類方形,壁稍厚。氣孔不定式,副衛細胞4個。
②網紋細胞類長方形或類長圓形,壁稍厚;微木化,有卵圓形或矩圓形網狀紋孔。
③油管壁碎片黃棕色或深紅棕色,完整者寬至250μm,可見多角形分泌細胞痕。
④內果皮鑲嵌層細胞表面觀狹長,壁菲薄,常數個細胞為一組,以其長軸相互作不規則方向嵌列。此外,有內胚乳細胞、草酸鈣簇晶、木薄壁細胞等。本品以籽粒飽滿、色黃綠、香氣濃者為佳。

理化鑑別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適量,冷浸1h,濾過。濾液濃縮至約1ml,加7%鹽酸羥胺甲醇液2-3滴,20%氫氧化鉀已醇液3滴,在水浴上微熱,冷卻後,加稀鹽酸調節Ph3-4,再加1%三氯化鐵已醇溶液2滴,顯紫色。(檢查香豆素)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適量,冷浸1h,濾過。濾液濃縮至約1ml,加0.4%-2,4-二硝基苯肼2mol/L鹽酸溶液2-3滴,顯橘紅色。(檢查茴香腦)
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2g(60目),加乙醚6ml,冷浸4h,濾過,濾液濃縮至乾,殘潭用氯仿溶解至1ml作供試液;另取茴香腦氯仿溶液為對照品。分別上點樣於同一矽膠G-1%CMC薄層板上,以石油醚-醋酸乙酯(8.5:1.5)展開,用2,4-二硝基苯肼試劑顯色,供試液色譜在與對照品液色譜的相應位置顯相同色斑。
小茴香菜

茴香藥用與食療

簡介

小茴香菜又名香絲菜,嫩葉作菜蔬。果實作調料用,亦供藥用,根、葉、全草也均可入藥。
小茴香菜
茴香菜熟食或泡酒飲服,可行氣、散寒、止痛。 茴香苗葉生搗取汁飲或外敷,可治惡毒癰腫。

營養

茴香主要成分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有健胃,行氣的功效,有助於緩解痙攣、減輕疼痛。茴香烯能促進骨髓細胞成熟並釋放入外周血液,有明顯的升高白細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細胞,可用於白細胞減少症。

詳細解釋

藥名

茴香
漢語拼音:Xiaohuixiang
英文名:FRUCTUS FOENICULI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Foeniculum vulgare Mill.
別名:茴香、香絲菜、蘹香、谷茴香、谷茴、土茴香、野茴香、大茴香、谷香,香子、小香。
處方用名:小茴香、谷茴香。
性味:辛,溫。
歸經:歸肝經、腎經、脾經、胃經。
功能:溫腎暖肝、散寒止痛,理氣和中。辛散溫通,善暖中下二焦,尤以疏肝散寒止痛見長,為治寒疝要藥。
主治:用於寒疝腹痛,睪丸偏墜脹痛,少腹冷痛,痛經。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適量。
資源分布: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主產寧夏西安鎮、山西、內蒙古、甘肅、遼寧。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茴香的成熟果實。
採收儲藏: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乾,打下果實,除去雜質。生用或鹽水炙用。
小茴香入藥首見於《藥性論》,原名蘹香。《新修本草》名蘹香子,云:“葉似老胡荽極細,莖粗,高五六尺,叢生。”《本草圖經》除轉述《新修本草》記載外,還云:“七月生花,頭如傘蓋,黃色,結實如麥而小,青色。”《本草蒙筌》云:“小茴香,家園栽種,類蛇床子,色褐輕虛。”其後《本草綱目》亦有“苗香宿根,深冬生苗)作叢,肥莖絲葉”等記載。依據上述植物特徵,再參考《本草圖經》所附“蘹香子”及“簡州蘹香子”圖的形態考證,古今所用小茴香原植物均為傘形科植物茴香,且早有載培。
“茴”字聲符“回”,兼表意。《千金·食治》:“除口氣:臭肉和水煮,下少許,即無臭氣,故曰茴香。醬臭末中亦香。”即有去臭氣,回復香氣之功,以此得名茴香。蘹香,《綱目》:“俚俗多懷之衿衽咀嚼,恐蘹香之名,或以此也。”言“大”、“小”者,《綱目》:“結子大如麥粒,輕而有細棱,俗呼為大茴香,今惟以寧夏出者第一。其他處小者,謂之小茴香。”又八角茴香亦名大茴香,本品比之則甚小,故名小茴香。八角茴香古時多從舶來,小茴香則為本土自產,故稱土茴香、野茴香。因形如麥粒,又有谷茴香、谷香、香子諸名。
小茴香屬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粉霜,有強烈香氣。莖直立,上部分枝,有棱。葉互生,二至四回羽狀細裂,最終裂片絲狀;下部葉具長柄,基部鞘狀抱莖,上部葉的柄一部或全部成鞘。復傘形花序頂生,復傘形花序頂生,無總苞和小總苞;傘幅8~30,不等長;花梗5~30;花小,金黃色。雙懸果矩圓形,果棱尖銳,具特異芳香氣。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用藥禁忌

不良反應:過敏。
陰虛火旺者禁服。
《本草匯言》:“倘胃、腎多火,得熱即嘔,得熱即痛,得熱即脹諸證,與陽道數舉、精滑夢遺者,宜斟酌用也。”
《本草述》:“若小腸、膀胱並胃腑之證患於熱者,投之反增其疾也。”
《得配本草》:“肺、胃有熱及熱毒盛者禁用。”

成分

果實所含揮髮油的組成很複雜,主要成分為反式-茴香腦(trans-anethole 63.4%),其次為檸檬烯(limonene13.1%),小茴香酮(fenchone l2.1%),其他有愛草腦(estragole4.7%),γ-松油烯(γ-terpinene 2.7%),α-蒎烯(α-pinene 1.9%),月桂烯(myrcene 0.7%),β-蒎烯(β-pinene 0.4%),樟腦(camphor0.2%),樟烯(camphene 0.1%),甲氧苯基丙酮(methoxyphenyl acetone 0.1%)及痕量的香檜烯(sabin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對-聚傘花素(p-cymene),1,8-桉葉油素(1,8-cineole),4-松油醇(4-terpineol),反式-小茴香醇乙酸酯(trans-fencho- lacetate),茴香醛(anisaldehyde)等。果實脂肪油中經鑑定的十六種脂肪酸組成有:10-十八碳烯酸(10_octadecenoic acid 38.0%),花生酸(arachic acid 31.4%),棕櫚酸(plmitic acid 21.2%),山嵛酸(behenic acid 2.8%),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 2.2%),硬脂酸(stearic acid 2,2%),月桂酸(lauric acid 0.2%),十五碳酸(pentadecanofc acid 0.2%),二十一碳酸(henicosanoic acid 0.2%)等。果實還含豆甾醇(stigmasterol),傘形花內酯(umbelliferone),由棕櫚酸、花生酸、山萮酸與大於十八碳的高級醇所成的蠟混合物,β-谷甾醇(β-sitosierol),花椒毒素(xanthotoxin),α-香樹脂醇(α-amyrin)歐前胡內酯(imperatorin),香柑內酯(bergapten)及印度榲桲素(marmesin)
小茴香菜

藥理作用

對消化道系統的作用:
對胃腸運動的影響:小茴香對家兔在體腸蠕動有促進作用。茴香腦2.5×10g/ml對小鼠離體腸管有興奮作用,濃度增高則出現鬆弛作用,鬆弛的腸管對乙醯膽鹼亦無反應。小茴香揮髮油對小鼠離體腸管初期為興奮作用,隨後則使之弛緩,此鬆弛作用約為罌粟鹼的25%,茴香腦約為28%,茴香酮約3%,茴香醛約為4%,檸檬烯約為2%,桉葉油素約為1%。揮髮油作用於豚鼠迴腸縱行肌肌束,增強其收縮,EC50為6-7μg/ml。小茴香丙酮浸出物對鵪鶉離體直腸有興奮作用,有效成分是茴香腦,收縮反應是組胺樣作用。將充水的微小氣球植入兔幽門括約肌層,記錄氣球內壓的變化觀察胃運動,在靜注戊巴妥鈉抑制胃運動的狀態下,口服小茴香24mg/kg,可使胃運動出現有意義的恢復,尤以給藥後30分鐘和35分鐘時,與對照組比較有非常顯著差別。
(2)抗潰瘍作用:小茴香600mg/kg十二指腸或口服給藥,對大鼠胃液分泌的抑制約38.9%,對Shay潰瘍胃液分泌的抑制為34.9%,而對應激性潰瘍胃液分泌的抑制為33.8%。但小茴香末口服或十二指腸給藥,不論對阿司匹林誘發的大鼠潰瘍或應激性潰瘍均無明顯效果。
(3)利膽作用:小茴香有利膽作用,能促進膽汁分泌,並使膽汁固體成分增加。
2、對氣管的作用:小茴香揮髮油對豚鼠氣管平滑肌有鬆弛作用,將揮髮油溶於12%乙醇給麻醉豚鼠灌胃,可使氣管內液體分泌增加,切斷胃神經不產生影響,認為此作用不是通過胃反應引起。
3、對肝的作用:對部分肝摘除大鼠,給小茴香揮髮油10天,肝組織再生增加,肝的重量比對照組增加。
4、性激素樣作用:雄大鼠給小茴香丙酮浸出物15天,睪丸、輸精管的總蛋白含量減少,精翼和前列腺的總蛋白則明顯增加,這些器官的酸性、鹼性磷酸酶活性降低;雌大鼠用丙酮浸出物10天,出現陰道內角化及性周期促進,乳腺、輸卵管、子宮內膜、子宮肌層重量增加,認為小茴香有雌激素樣作用。另有報導,認為有效成分為茴香腦及其聚合物如二聚茴香腦。
5、其他作用:小茴香揮髮油、茴香腦對青蛙都有中樞麻痹作用,對蛙心肌開始稍有興奮,接著引起麻痹。對神經肌肉呈箭毒樣麻痹,肌肉自身的興奮性減弱,由小茴香提取的植物聚多糖有抗腫瘤作用。揮髮油對真菌孢子、鳥型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滅菌作用。
小茴香菜
小茴香菜
治療箝閉小腸疝:取小茴香15g,小兒減半,用開水沖泡成茶熱服,每服1小碗。服後15分鐘,患者自覺腸鳴,腹內咕咕作響,噯氣矢氣,腹股溝處及陰囊腫物隨即消失平復,疼痛驟然消除。服藥15分鐘後不效者,可按上述再服1次,半小時後不效者,應考慮手術治療。以此法治箝閉性小腸疝15例(其中小兒7例,成人8例),除成人2例服藥無效行手術治療外,其餘13例均治癒。另有報導用小茴香15g,開水沖泡熱服,局部熱敷,並輕輕按摩陰囊,治療8例嵌頓性腹股溝疝,痊癒6例,2例無效。
小茴香菜
治療睪丸鞘膜積水和陰囊象皮腫:用小茴香15g,食鹽3.6g,共炒焦為末,再加青殼鴨蛋1個,同煎為餅。睡前用酒送服,4日為1療程,休息5日,再服第2療程。經1~7個療程治療,64例中有59例治癒,無效5例。
十二指腸潰瘍:炒小茴香30g,何首烏60g。裝入紗布袋,與豬肚1隻同煮,分為9份。吃肉喝湯,每次1份,每日3次,每3日1劑。12劑為一療程。治療10餘例,療效滿意。
尿路結石:小茴香20g,開水沖泡代茶飲,於1.5小時內服完。旋即電針腎俞、膀胱俞、阿是穴及同側足三里,然後跳躍跑步0.5小時,每日1次。治療37例,結果排石率為62.1%,總有效率為94.6%。
5、治療小兒臍周腹痛:小茴香散(小茴香4~6g,丹參6~12g,木香4~6g,砂仁4~6g,白芍6~12g,台烏藥4~6g,黨參4~6g)。水煎服,每日1劑。(《中醫雜誌》1991
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炒小茴香30g,何首烏(生熟均可)60g,豬肚一個。先將豬肚洗淨,再將小茴香、何首烏用紗布裝好扎口,加水適量,三物同煮,以豬肚爛為度,取出紗布藥袋,將豬肚連湯分9份,每次1份,日3次。12個豬肚為1療程。(《湖北中醫雜誌》1981

與吳茱萸相鑑別

吳茱萸與小茴香二者皆味辛性溫熱,均能溫中、散寒止痛,同可用治胃寒脘腹疼痛,寒滯肝脈、寒疝腹痛,以及經寒痛經等症。不同之處在於:
小茴香:長於理氣和胃,中焦虛寒氣滯,脘腹脹痛、食少嘔吐者小茴香多用。
吳茱萸:辛散苦降,性熱燥烈,有小毒,善於疏肝下氣,善治肝胃虛寒,濁陰上逆之巔頂頭痛、嘔吐涎沫,胃寒嘔吐,肝火犯胃、脅痛吞酸等症。同時,吳茱萸又能燥濕,助陽止瀉,又可用治寒濕腳氣腫痛,或上沖入腹;脾腎陽虛,五更泄瀉等症。

烹調

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調料,是燒魚燉肉、製作滷製食品時的必用之品。因它們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大茴香即大料,學名叫“八角茴香”。小茴香的種實是調味品,而它的莖葉部分也具有香氣,常被用來作包子、餃子等食品的餡料。它們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排除積存的氣體,所以有健胃、行氣的功效;有時胃腸蠕動在興奮後又會降低,因而有助於緩解痙攣、減輕疼痛。

功效與作用

具體作用如下:

1、茴香菜功營養價值很高,它富含胡蘿蔔素、鈣、鐵,同時維生素B1、B2、C、PP含量也相當高。
2、茴香菜有著肥厚的珠莖和清脆鮮嫩的葉子,味道清甜可口,比小茴香還略帶清香,茴香菜具有香苷和黃酮甙組成的獨特香味,用來做菜十分爽口。
小茴香菜

具體功效如下:

1、將茴香菜炒熟或用來泡酒服用,可以起到行氣驅寒止痛之效。
2、生搗茴香苗葉,取汁飲用或是用來外敷,能將惡毒癰腫治療。
3、用茴香菜同時也具有茴香的功效,如可以增加胃腸運動,排除身上積氣,健胃暖胃之效。
4、用茴香菜入藥還可以用於寒疝腹痛,婦女痛經,睪丸偏墜,少腹冷痛,腹部脹痛,食少吐瀉等症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