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睪並殖吸蟲

小睪並殖吸蟲

小睪並殖吸蟲(學名:Paragonimus microrchis Hsia,Chou&Chang,1978),分布於雲南西雙版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睪並殖吸蟲
  • 拉丁學名:Paragonimus microrchis Hsia,Chou&Chang,1978
  • :扁形動物門
  • :吸蟲綱
  • :復殖目
  • :並殖科
  • 亞科:並殖亞科
  • :並殖屬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研究歷史,

外形特徵

蟲體較小,呈長卵圓形。蟲體大小為3.989—9.890×2.080—5.330,平均6.079×3.079。體長與體寬之比為2.1—2.41:1,平均為2.22:1。蟲體最寬處在腹吸盤的後緣部位。0.29—0.67,平均0.49×0.42;右睪大小為0.36—0.67×0.36—0.48,平均0.518×0.440。睪丸長度(最大值)與蟲體長之比為1:9—1:13,平均為1:10。每個睪丸一般由4—6葉組成,葉形橢圓或卵圓。由二睪前方發出之輸出管匯合於前方輸精管,輸精管再向前通入貯精囊,貯精囊開口在位於腹吸盤後緣的生殖孔。
小睪並殖吸蟲小睪並殖吸蟲
本蟲的卵黃腺發達。除排泄囊,口、腹吸盤及二睪間等處不見或少見外,密布於蟲體背腹面其他各處。發育充分的卵黃腺腺體粗大,呈長橢圓形。腺體間之卵黃小管甚為纖細。本蟲之卵黃腺形態,與斯氏並殖、異盤並殖等的卵黃腺形態似有不同之處。各卵黃小管在腹吸盤後部形成卵黃總管,在卵黃總管中部膨大形成卵黃囊,卵黃囊前端有小管通往輸卵管。
排泄囊呈長袋狀,前端鈍圓緊接腸分叉處,在腹吸盤附近略有膨大,但在腹吸盤以下則逐漸變得更為細窄,最後通至體末附近的排泄孔。
成蟲體棘以單生棘為主兼有叢生棘。除腹吸盤上及其周圍以叢生棘為主外,其餘部位都以單生棘為主。叢生棘以2—4棘成一叢的最多見,4個棘以上成一叢者少見。單生棘以短鑿刀形者多見,也有呈三角形或形態不很規則的棘都可見到。叢生棘為錐刺形的單棘組成,棘形纖細。各棘叢大小差別比較顯著。
蟲卵:一般呈卵圓形,金黃色,二側對稱,大多數卵蓋明顯,具卵蓋的一端稍寬。卵殼厚薄均勻,末端有增厚現象。卵內卵黃球數目很少有超過10個者,以8個左右者最為常見。卵細胞一般不易見到。蟲卵大小為80—105×48—58微米,平均90×50微米。蟲卵形態變異者亦較大。

生活習性

宿主、寄生部位 實驗動物用家貓、家犬和大白鼠均感染成功。大多數成蟲在貓、犬肺囊腫中獲得,少數蟲體在胸、腹腔內獲得。實驗用的4隻犬中,僅在其中的1隻肝臟上發現蟲囊1個並在囊內獲得完全成熟成蟲3條。而大白鼠體內的成蟲則多數由胸、腹腔中獲得。感染本蟲囊蚴12個,38天后因其他疾病死亡的家兔胸腔內,僅獲得2個未成熟的蟲體。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雲南西雙版納。

研究歷史

本蟲生活史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第二中間宿主為石蟹(Potamon sp.)。從石蟹肌肉、內臟或鰓中分離出的囊蚴,呈球形,個體巨大,具兩層囊壁。外層薄而透明,易破裂。內層則較薄。蚴體常捲曲充滿於內層囊之內,蚴與內層囊壁間的空隙甚小。 從腹面或背面清晰可見蚴體盤曲而折光的二腸管。排泄囊呈長袋狀充滿於二腸管間,有時可見到蚴體的口吸盤。由側面觀,常可見到蚴體之腹吸盤在蚴體一側之中部凸出。 並於此時往往在蟲體的背面或腹面與內層囊壁之間可見到稍大之空隙。據10個外層囊壁完整的活體囊蚴,未加蓋片測量其直橫徑為0.816-1.066×0.787—0.989,平均0.892×0.866。外層囊壁厚度為3.2—9.6微米,平均5.3微米。據100個活體囊蚴,未加蓋片測其內囊大小為0.662-0.816×0.619—0.768,平均0.712×0.665。內壁厚6.4—28微米,平均16.5微米。
活體後尾蚴:呈長卵圓形,乳白色,蟲體較大,伸縮向前,運動活潑。排泄囊巨大位於二腸管間。排泄囊前端鈍圓,伸至腹吸盤前部近腸分叉處。在腹吸盤以後部份,向後逐漸變細,最後開口於體末端的排泄孔。排泄囊在腹吸盤兩側,發出二支巨大的收集總管。總管伸至體側部,各向前、後又分為二支,此二支又各分出5支細管,每支細管具焰細胞3個。 兩側焰細胞總數為60個,其排列公式為2[(3+3+3+3+3)+(3+3+3+3+3)]=60。
固定後的後尾蚴:灰白色,呈長卵圓形。經染色封片後,測量大小為1.070—1.539×0.456—0.650,平均1.314×0.541。 口吸盤大小為0.093—0.148×0.115—0.171,平均0.123×0.143。在口吸盤背側前緣,少數標本可見到一錐形小棘,大小平均為14×2.8微米。腹吸盤大小為0.165—0.202×0.154—0.202,平均0.178×0.17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